APP下载

归纳·拆解·思辨

2024-06-24史若凡

当代音乐 2024年6期

史若凡

[摘 要]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面向研究生开设的“大型复杂曲式研究”是一门音乐作品分析的专业课程。该课程注重细致分析音乐语言,延续了钱仁康先生整合中西方分析理论与实践的教学传统。课程内容系统全面,既讲授音乐分析的理论知识,也通过典型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教学观念上注重从历史演变、结构解析、语言特征等多角度剖析音乐作品,强调个案研究,注重细节的考察,以期通过多视角解析音乐语言,准确把握作品的特质。该课程有机结合传统和当代的分析方法,与时俱进。该课程对推动当代音乐分析研究意义重大,并为改革传统曲式教学,转向语言本位的音乐分析提供了良好借鉴。

[关键词]大型复杂曲式研究;曲式教学;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作品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4)06-0013-03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系的“音乐作品分析”课程体系具有完备的多层级结构。从本科阶段到研究生阶段开设了一系列课程,涵盖音乐分析及学习的全过程。这套课程体系在国内音乐院校中极为难得,独具特色与影响力。2006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以本科四年级“大型复杂曲式”课程为基础,面向全校硕博研究生开设了“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这门专业分析课程。该课程聚焦于音乐语言的细致分析,并对各类型的大型曲式作品进行深入剖析,成为音乐学系音乐分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该课程被评为上海音乐学院的精品课程之一,充分体现了音乐学系在音乐分析领域的教学成果与学科特色。

“复杂曲式”的思路始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分析学科的带头人钱仁康先生。他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注意学习西方音乐分析的理论,并收集相关案例,将苏联音乐分析体系与西方音乐分析体系及教学思路有机融合,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形成了具有独创性的教学思维。“大型复杂曲式研究”主要由音乐学系钱亦平教授负责教学工作。通过多年执教实践与经验积累,钱亦平教授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独特的教学体系。在课程中,她系统介绍各类大型曲式的类型特征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运用规律,并重点分析不同时期的作曲家在运用大型曲式创作过程中呈现的个人风格,同时,结合典型代表曲例深入剖析不同时期大型曲式作品的语言特征。通过这一系列教学内容和环节的安排,学生可以较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大型曲式的类型、运用规律及分析方法,并在分析实践中获得剖析作品的能力。钱亦平教授的教学模式自成体系、内容丰富、针对性强,对学生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2022年始,邹彦教授开始负责该课程的教学工作。在延续了钱亦平教授的教学思路的基础上,他进一步加强了对不同时期作品语言风格特征的分析深度以及对结构的细化程度。他强调在掌握基本类型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更要注重音乐语言的演进角度,分析不同时期作曲家在创作手法上呈现的新意,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分析视角,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同一作品。通过上音音乐学系教授的共同努力,“大型复杂曲式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课程在当代音乐分析与研究语境中保持前沿性。

一、贯彻历史观念

音乐分析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历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美学等音乐学专业其他分支学科的相关知识。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产生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音乐作品均带有时代特点的理论和历史缩影。因此,曲式分析如何与史学观念进行结合,一直是“大型复杂曲式研究”教学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大型复杂曲式研究”的课程负责人钱亦平教授曾指出:对于分析工作者来说,虽然在历史分期上与史学学科相同,但其主要任务侧重于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作品做归纳和分类,勾勒出每一种曲式的历史发展轮廓及特点。具体来说,要从音乐作品的历史背景切入,在整体上把握音乐作品的语言构成、结构模式等要素。由于每一历史时期作品的参数和主宰结构的要素不同,因而分析工作者也必须有不同的历史观察点。此外,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冯磊在《曲式与作品分析中的历史观》一文中同样主张将史学观念和曲式学研究相结合。

基于此,“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课程设计上始终贯彻历史发展的理念,该课程在内容设置上融合了“曲式发展史”的思路,十分注重对每一时期的曲式类型进行归纳和划分,并勾勒出每一种曲式类型的历史发展轮廓。例如,在分析“奏鸣曲式”的作品时,该课程对奏鸣曲式各个历史时期发展的特点进行总结,且按照奏鸣曲式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逐一讲解。

课上对奏鸣曲式的历史进程讲解涉及的内容包括: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前半叶:古二部曲式到古奏鸣曲式;18世纪中叶:典型奏鸣曲式;浪漫主义时期及以后:多样化与复杂化的奏鸣曲式。

而在讲解“复三部曲式”时,该课程对复三部曲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提炼和总结,并对不同时期的复三部曲式进行分类,并讲解相关的谱例。

课堂上钱亦平教授对复三部曲式各个时期历史发展特点总结为:1.巴洛克时期——初步成型(举例:a.复三部咏叹调——约.塞.巴赫第160康塔塔第5曲;b.科列里大协奏曲中的复三部曲式;c.巴赫《马太受难曲》第29曲“我乐意自己前行”,为带利都奈罗的复三部咏叹调)。2.古典主义时期——大量涌现(举例:a.莫扎特C大调钢琴奏鸣曲(K309)第二乐章;b.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三乐章;c.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三乐章;d.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二乐章)。3.浪漫主义时期——有声有色(举例:a.拉威尔《优美的晨歌》;b.圣桑交响诗《死神之舞》;c.瓦格纳《汤豪瑟》序曲;d.柴可夫斯基《曼弗雷德》交响曲第二乐章;e.韦伯《邀舞》;f.肖邦的复三部曲式作品)。4.20世纪上半叶——传统延续(a.肖斯塔科维奇第五交响曲第二乐章;b.肖斯塔科维奇第八交响曲第三乐章)。

任何时代的作曲家,其音乐创作都或多或少会受到当时社会背景下所积淀历史经验的影响,可以说,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是当时历史的缩影。因此,对待音乐作品的分析绝不应仅仅停留在音高结构本身或者旋律的规律,而需要关注到更深层次的内在逻辑与创作思维,包括作曲家如何在历史经验的影响下塑造其自身独特的音乐语言,“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课程通过在曲式分析过程中贯彻历史观念,使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入与全面的认知。

二、拆解复杂结构

“大型复杂曲式研究”与传统曲式分析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其重点分析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规模庞大、内容和形式较为复杂且融合了多种曲式类型的特征。如何将这些结构上更为复杂、在音乐语言上更为丰富的音乐作品用更为直观的方式使学生接纳和理解,是“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课程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因此,该课程对大型复杂音乐作品的分析沿袭了“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从内容到形式走向统一”的方式,对曲式结构层层剥茧,对大型复杂曲式包含的不同曲式结构特征和分析视角进行解读。对复杂结构的拆分步骤涉及:(1)观察音乐作品的全局结构。主要包括全曲的总体结构布局,包含几个乐章、乐章之间如何安排、可以从哪些曲式角度进行分析,此外还对每个乐章的曲式类型,不同乐章之间在调性、主题、节奏等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考察;(2)拆解乐章内部结构。包括分析作品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主题出现的顺序、调性关系、变化等,还有展开部的构成和发展手法以及引子、间奏、尾声的作用等;(3)拆解乐句结构。包括拆解每个乐句的小节数、句式结构、旋律结构、和声进展、节奏型等细节分析,同时考察不同乐句之间在主题、旋律、节奏上的发展变化关系;(4)关注作曲家创作手法。主要解析作曲家在主题变形、延伸、变奏等手法上的运用以及和声、节奏、配器、复调元素等创作技术分析;(5)考察曲式结构与作品内涵的联系。主要包括分析结构特征如何传达创作意图、情感内涵等。

大型复杂曲式是音乐形式发展的高级阶段,其结构汲取精华并发展了各种简单曲式。拆解其结构,可以看到音乐形式从简单到复杂的演进历程;明确各个乐章的结构,主题的运用手法、发展方式等,深入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思路,可以促使学生认识各个部分的角色,找到主题描写对象,进而领会作品的内涵。

三、强化作品特性

每一部音乐作品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它的创作过程包含着独特的音乐语汇与材料特征,而基于音乐作品本身实现的音乐分析是一种多样化与个性化的创造性行为,其目的在于发现音乐作品内在结构的逻辑与关联。该课程在分析大型复杂曲式时非常注重强化作品的特性,通过强调作品特点,可以避免模糊其风格属性,准确把握其艺术特征。通过对特色的分析,可以加深对创作者风格的理解。例如,课程在解析“奏鸣曲式的复杂化”时,以弗郎茨·李斯特(Franz Liszt)的交响诗《塔索》为例进行详细阐释,揭示了该作品作为标题音乐呈现文学内容的特征。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突出了交响诗的文学性,又深入剖析了李斯特运用华丽绚烂的音乐语言进行描绘的手法,使学生对交响诗的风格特点和复杂化手法形成有了清晰认识。

此外,在解析该作品结构时,凸显了单乐章作品中同时兼具着奏鸣套曲原则、主题变形的手法以及混合多种曲式结构的特点。例如,在讲解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时,强调该作品采用了变奏原则与奏鸣曲式原则相结合的混合曲式,共有三个部分。除了对曲式结构及音乐内涵进行细致的讲解之外,课堂上还对《塔索》的主题含义以及在作品中的主题变形手法的运用进行了讲解。通过对作品特性的强化,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风格,可以避免模糊其风格属性,准确地突出交响诗《塔索》的艺术特征。

在解析浪漫主义时期的标题音乐和歌剧创作时,课堂讲解会着重分析作品主题所呈现的音乐内涵,并对主题类型进行归纳。钱亦平教授通过对大量案例的考察,将不同时期歌剧作品的主题类型归纳为情感型、描绘型、体裁型、风格型和结构型五类。例如,情感型主题着眼抒发某种情感,如朱塞佩·威尔第(Giuseppe Verdi)歌剧《奥赛罗》的“爱情主题”;描绘型主题着眼描写某种场景或图像,如里姆斯基柯萨科夫(Rimskykorsakov)的歌剧《萨特调》中的“海洋主题”。通过这种类型化的归纳及总结,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不同作品主题的多样性,加深对音乐主题的理解。

音乐作品分析在启发创作、指导表演、推动研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作品技法作为音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风格特征的判断和历史地位的评价。因此,“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课程通过对作品特性的强调,结合技法分析、风格定位和审美价值判断使音乐研究形成有机统一体,总结出了一套认识和理解音乐作品的综合途径。

四、注重分析细节

在大型复杂曲式的分析中,细节反映了音乐思想如何通过动机转化而丰富扩展,呈现从小结构到大结构的发展脉络,也能够反映出作曲家对音乐语言的精心运用。在“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课上也会对音乐作品某一具体的结构特性的细节进行解读。例如,邹彦教授曾在课堂上针对“假再现”这一曲式结构中的现象进行总结,并将“假再现”的特点归纳为:(1)在接近中部或插部结束的位置出现;(2)一般只出现再现部主题的片段,由于“假再现”在功能上兼具连接与再现的双重属性,所以一般不会完整地再现主题,大多数情况下只再现主题动机,之后就转入连接过渡;(3)不会在主题原来的调性上出现;(4)“假再现”之后经过短暂的连接或者属准备之后,会出现真正的再现。通过总结,可以看出该课程在传授曲式知识的同时,也着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分析态度。邹彦教授不仅系统讲解“假再现”的功能属性、出现位置等理论知识,还提供了判定“假再现”的具体方法,并力求概括出“假再现”存在的必要条件。由概念释义到判定方法的循序渐进教学,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假再现”这一结构现象的本质,并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作品。对结构细节的精细化解读,也启发学生在分析中积累结构思维,关注参数变化对整体的影响。通过注重方法与思维培养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曲式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分析音乐结构的思考方法。

在大型复杂曲式的分析过程中,细致地关注音乐细节对深入理解作品有着重要意义。细节分析可以揭示乐思的内在发展逻辑,呈现出从小结构到大结构的层级关系,看出创作者在不同阶段采用手法的变化,充分体现其创作思想,凸显作品的独特亮点,同时,增加分析的说服力,使之更富艺术感染力。“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课程对细节的细致分析丰富了对作品的理解维度,有助于学生培养出敏锐的音乐分析能力和不俗的品位。

结 语

长期以来,大部分音乐曲式教学更注重归纳总结各种典型曲式结构,而相对轻视具体作品中结构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导致学生可以绘制出共性的曲式图示,但对作品独特的结构逻辑和音乐语言特征缺乏深入理解。而“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这门课程给曲式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即曲式教学需要在传授各种曲式类型的基础上,转变为以作品分析为中心,通过探讨旋律、节奏、和声等元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揭示个别作品形成的音乐语言与结构逻辑,进而领会作曲家的创作思维方式。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曲式学习中真正领会音乐创作的本质规律,从被动记忆结构形式转变为主动分析音乐语言,最终形成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分析的能力。

“大型复杂曲式研究”这门课程形成了一套完善、系统的教学体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授课教师积累了丰富的分析案例和实例,不断丰富和提高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他们既讲授传统的分析方法与理论知识,也吸收音乐研究的新成果,引入多样的当代分析视角。教师会引导学生运用现代音乐学视角重新审视传统作品,培养学生多维度理解音乐的能力。通过传统与当代知识的有机结合,课程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得以不断提升,学生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全方位的音乐思维训练与分析能力的提高。这门课代表了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音乐分析教学的优秀成果,对中国音乐分析研究领域的发展发挥着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亦平.音乐分析的历史观察点[J].中国音乐学,2014(1):121-127.

[2]冯磊.曲式与作品分析中的历史观[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20(3):117-126;5.

(责任编辑:尤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