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思考

2024-06-23朱奕璇唐欣杨英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建设工商管理专业新文科

朱奕璇 唐欣 杨英

摘 要: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的重任,新文科是近年来提出的对高校传统文科教育进行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中应该在新文科背景下以立德树人为建设目标,以学科交叉融合、技术教育融合的建设内容,确立特色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向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作出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新文科;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2.074

1 新文科建设概述

1.1 新文科建设思想的提出

2020年11月3日,全国有关高校和专家齐聚山东,共商新时代文科教育发展大计,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文科建设宣言》公布了新文科建设的共识,即新时代新使命要求文科教育必须加快创新发展。要把握专业优化、课程提质、模式创新“三大重要抓手”,从明确总体目标,强化价值引领,促进专业优化,夯实课程体系,推动模式创新,打造质量文化等方面改革传统的文科教育模式,突出数据化、智能化、中国特色化、学科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建设道路,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

1.2 新文科思想的内涵

新文科建设要求学科交叉融合。传统的文科教育对应的是当时社会的高度分工,但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跨学科知识的互相融合导致新产业、新业态不断产生,这使得过于强调专业差异的文科建设思想已经不再适应时代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能打破学科壁垒、以文理融合为特点,通过学科间的知识融合促进人文社会科学内部专业升级的思想逐渐形成。新文科建设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产生并开始实践探索的,学科交叉融合也一直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诉求。

新文科建设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新文科建设主张突破人文社会科学的限制,在文理、文工交叉融合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数字经济对文科人才进行重新打造,强调培养知识全面、技能突出、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与传统的文科建设要求的人才培养体系相比,新文科建设不再突出专业、学科之间的差异,而是逐步转变为多学科专业融通或融合培养人才,以“厚基础、宽口径”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对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路径、人才培养评价等进行全方位的提升。

新文科建设要求塑造新的文化。新文科建设是对中国文化的主动传播,通过高校的教育平台培养具有中国精神的高端复合型人才,展示积极、良好的中国形象;不再是仅仅局限于课堂中被动地坚守文化元素,而是利用各类学科建设的契机,在学科交叉、互联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经济的支撑下,打造面向文科知识再生产的全新态势,挖掘、累积、提炼不同学科和专业中相应的文化,推动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科文化交流、融合与贯通,形成新的文化表达方式和创新价值,并带动新兴产业的发展,最终上升为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信。

2 新文科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许多学者对于新文科与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关联进行了研究。原白云(2022)以河南理工大学为例,分别从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课程思政融入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载体途径及创新举措等几个角度,探究了推动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朱勇(2023)认为应该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从基础课程体系入手,立足当今社会需求对工商管理专业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与创新。曲鑫等(2023)指出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从顶层设计、示范引领、成效评估三个方面构建高校各专业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提升高校育人水平。孙俊杰(2023)提出可以在新文科的理论内涵基础上,从明确培养目标、学科融合发展、技术教育融合等方面进行探索,找到提升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策略。

由此可见,发展到现在,新文科建设已经成为文科改革与建设的新方向。工商管理专业是新文科的重要建设专业,也需要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进行改造与升级,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培养优秀人才。

在工商管理专业建设中,课程思政建设是工商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从新文科的指导思想来看,新文科建设主张的“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任务宗旨,也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得以提升的有效路径。从新文科的建设路径看,新文科建设主张的“数据化、智能化、中国特色化、学科交叉融合”等,是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实践路径和组成维度。

3 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

3.1 建设的目标如何明确

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主要是注重“经世济民、诚实守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培育,忽视对学生综合性道德品质和传统精神文化的培养。但新文科产生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时间节点,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传承中华文明与传统是新文科建设的历史使命,也是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类专业建设的时代目标。因此,传统的工商管理类专业教育中首先需要进行改革,将注重的职业道德培育建立在“大德”的基础上,即学生要先有家国情怀,以“德”为先,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担负起服务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经济需求的职责与使命。其次应该要充满文化自信,并且能熟知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与精神与道德建设融合到一起引入专业学习中,使培养的人才未来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成为有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及中国智慧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但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被广泛认为是属于思政专业教师及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这就导致部分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设目标不明确,到底是按照什么要求或标准来进行建设,缺乏明确、系统、科学的指导目标。

3.2 建设的内容如何形成体系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益更新,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叉学科的产生,也推动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及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对文科专业的学习方式及思维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文科背景下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必须适应新科技发展与文科融合这一时代要求,以系统的建设内容作为指引和支撑,然而现有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主要还是停留在提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这一方面,没有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内容、方式、方法等进行逐步探索,没有注意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形成创新的内容和方法来构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性内容。比如,实践中有不少高校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属于比较机械的融合,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还有的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没有较好的融入方式,选取的案例没有较好的代表性,对案例的解说方式也比较生硬和单一,没有达到既讲解了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其他学科知识,又传播思政知识的综合效果。如何通过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的内容设计、教材编写与选择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结合国内外实际情况,使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得到全方位的提升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探索。

3.3 建设的方向如何体现科学性

新文科建设必须重视各学科特色以及文科中国化特色的问题。那么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中如果只是简单地引导高校将思政元素引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向显得很不科学,一方面是没有突出合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另一方面也缺乏树立特色化课程体系的长远考虑。每一个学科,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特点,那么工商管理专业的每一门课程也应该从自身的特色出发总结出属于自身的课程思政建设特点,但目前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探索还比较少。如何通过各学科和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高起点地、战略性地布局新的交叉专业与新的课程,体现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值得深思。另外则是对于每门课程,甚至是每节课能从哪些不同维度来体现地方产业化特色、本校特色以及中国智慧、中国传统文化等进行思政课程建设,如何通过一门课程的完整讲授对使新文科建设思想体现高校的时代使命,对地方产业、本校人文历史、中国传统文化与精神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与宣传,使学生能在学习专业知识,感受专业领域职业道德熏陶的同时感受到时代脉搏、地域风采并领略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形成新时代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这些都需要学校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教师等做出系统化、具体化、可视化的具体安排。

4 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探索

4.1 以立德树人为建设目标

“立德树人”即“树立道德,培育人才”,以德为先培养高端人才。立德是育人的前提,树人是立德的价值归属。“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

首先是要“以德为先,全员育人”。全员育人使育人主体多元化,德育工作的主体不再仅仅是教师,而是扩大到高校的领导、行政管理人员,也包括校外合作企业的企业导师等。育人主体的多元化有利于在以德为先的指导思想下充实育人者队伍,加强育人力量,为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其次是要“以德为重,全程育人”。全过程育人促使高校注重过程管理,将德育工作贯穿课前课后、校内校外全过程,为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良好的工作机制。最后是要“以德为贵,全方位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高校利用各种渠道,以开放式教育理念,实施“政产学研用”的方式开展德育工作,为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带来良好的育人资源。

在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主要就是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即要融合多学科知识,挖掘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方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引导专业教师将专业课程知识与思政知识有机结合,认真做到教学立德树人、服务立德树人、管理立德树人。

4.2 形成学科交叉融合、技术教育融合的建设内容体系

4.2.1 组建课程教学团队

形成学科交叉融合、技术教育融合的建设内容体系,首先是要组建一支优秀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进行试点。课程思政建设是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合,因此在课程教学团队中既要有工商管理专业课程的教师,也要有几名思政课教师、相近专业的教师以及其他跨学科领域的教师,这样可以形成知识互补,相互进步。教学团队人员可以指定负责人,并根据需要定期轮换或更替参与人员,在团队建设中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促使大家通过教学资源平台或交流会议,以共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和观摩课堂教学等方式,挖掘工商管理专业课思政资源、加强学科融合。

4.2.2 设置课程体系

组建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团队后,可以按照学科交叉融合、技术教育融合的思想设置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应按照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总目标,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三全育人的基本方针,以每两节课作为一个单元,将总体教学目标细分为几个主题或模块,按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分别设置。

在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上,主要考虑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改革。比如课前的教学大纲设计上如何体现课程思政目标,如何以两节课为一个授课单元,设计好在课堂讲授中选择哪些专业知识点、哪些案例,使思想政治教育能与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其他学科知识的讲解合二为一,交叉融合。课中的教学内容改革则体现在如何紧跟社会热点更新课堂授课内容,如何实现教学团队内部实时分享与交流等问题中。课后则主要应能在课后的教学反思环节中开展集体思考,确立下一次的教学内容,努力提高和完善教学效果等。

在教学方式的改革中,则应采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推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发展,鼓励、支持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法或者其他教学方法,使专业知识能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并扩展和延伸到思政教育。

4.2.3 改进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结果是对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反映。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内容丰富,随着经济的发展,该专业涉及的跨学科知识较多,在课程考核中就要尽量以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来检验与评价学生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从教学目标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三个维度,利用平时的课堂抢答、小组讨论、小论文、调研报告、线上线下测评等多种方式进行全过程考核,借助线上教育平台进行实时信息化统计。其中,为了实现思政教育目的,应该在相应的课程思政教育环节中的课堂抢答与小组讨论时间考查学生表现,给予学生综合素质分值权重;为了体现学科交叉融合,小论文、调研报告主要考查学生自学跨学科知识的能力,设置学生个人能力考核的分值权重;线上线下测评则安排学生知识考核的分值权重。

4.3 确立特色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向

一方面是要确立本校特色、地方产业化特色的课程建设方向。各高校拥有不同的发展历史、学科特色及校园文化,对于人才培养的表达也各不相同,按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需要在课程建设中形成校本特色并加以巩固才能在课程建设改革中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这也是各高校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必须面对的历史任务及现实定位。同时本校特色的课程建设方向也是开拓高校课程思维建设的创新路径,它使人才培养逐渐实现多样化、个性化、优势化的特征,也有利于高校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等方面能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尽量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效果。另外,鉴于不少高校属于地方性院校,还肩负着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产业培养人才的宗旨,工商管理专业本身又属于与地方经济联系紧密的学科专业,因此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更要注意体现课程特色方面也要考虑地方经济发展特征,遵循地方产业用人需求的客观趋势,立足地方产业文化,在课程建设中拓宽学生了解地方产业的渠道,加强认同地方性文化的氛围,带动地方产业与高校课程建设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高校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建设的改革理念更加开放,更加接地气。

另一方面是要确立中国特色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向。中国特色化课程体系应该是有中国式情感表达、中国式理论诠释、中国式价值观体现的课程体系。长期以来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讲授西方的管理经验、管理案例比较多,但在新文科背景下,要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中国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就需要借助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确立中国特色化课程体系的建设方向。其一是要做好情感引导。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动的现时案例、热点事件,调动学生的情绪,通过观察和回应学生的情感表现,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的热爱,对该学科领域的求知欲望,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对道德规范的认识。其二是要做好价值引导。比如在讲授西方管理经验时,多结合西方的企业管理现状来讲解这些经验形成的原因及其合理性,再延伸到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和企业管理现状,引发学生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注,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是什么,应该如何体现中国特色,促使学生产生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

5 结束语

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对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进行建设是满足新文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工商管理专业按照学科交叉融合,体现技术进步,实现专业改造升级的必然要求。这一建设将对高校的文科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需要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及建设方向进行明确与改革,才能建立起有特色化的、系统性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肖坤雪.新时代新文科建设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19(682):3437.

[2]熊澄宇.关于新文科建设及学科融合的相关思考[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21,4(29):2226.

[3]马岩,郑建明,王翠姣,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公共文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国家图书馆学刊,2022,5(143):4653.

[4]原白云.地方特色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思考[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08):1012.

[5]朱勇.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23,(03):3537.

[6]曲鑫,李德刚,刘桐,等.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23,(06):8890.

[7]孙俊杰.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类专业改造提升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5):234236.

[8]李倩,刘万海.课程思政的视域转向与境界提升:基于“两化”理论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3(347):149154.

[9]田歧立.新时代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师德逻辑及实践指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1):8895.

[10]韩钰,郑丽娜,张江龙,等.认知学习论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提升[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1(688):4951.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建设工商管理专业新文科
高职院校广告创意类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浅析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基于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的《动物生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初探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动物营养与饲料》课程思政建设
本土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创新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