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辅导员队伍现状及建设途径探索

2024-06-23徐卫琼马春明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2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途径辅导员

徐卫琼 马春明

摘 要:高校辅导员担负着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是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体。分析辅导员队伍的现状,有针对性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目前新形势下不断加强思政教育的举措之一。本文结合目前辅导员的基本状况,从夯实辅导员制度建设、厘清辅导员职责、拓宽辅导员的发展途径等方面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新思路、新途径,将进一步开创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新境界。

关键词:辅导员;发展;三全育人;途径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2.043

高校辅导员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生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教育部于2020年1月出台《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6号) 中第四条指出:“高等学校应当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构建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作为践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辅导员,从学生入校到毕业、从生活到学习,育人工作涉及到学生的全方面,实际工作中更是全过程、全方位陪伴学生,他们是连接学校和学生之间纽带和桥梁。由此可见,在“三全育人”的格局下,为了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应不断加强对辅导员建设队伍的研究和探索。

1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状况

以某省属大学为例,全校学生21250人,现有专职辅导员107人,师生配备比为1∶198,达到配比要求。107名辅导员中,女性辅导员人数远远大于男性辅导员,女性辅导员为79人,男性辅导员为28人。我校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逐步优化,趋于合理,呈现“年轻化”,以年轻教师居多。平均年龄3722岁,最大年龄59岁,最低年龄25岁。年龄在26~30岁的有28人(占26%),31~35岁的有37人(占34%),36~40岁的有14人(占13%),大于40岁的占27%,有29人。其中,4人为博士, 93人为硕士,10人为学士学位。整体看,辅导员队伍的职称整体偏低,以初级职称居多。高级职称的辅导员仅有13人,中级职称有43人,初级职称51人。辅导员队伍的职务结构方面,处级干部17人(主要是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占158%);科级干部37人(占346%);科员53人(占496%)。全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背景结构,有34人具有医学专业背景,占317%;有21人是管理学类,占21%;有19人是教育学类,占19%;有15人是法学类,占14%; 8人是文学类, 6人是理学类,其他专业类别有4人。

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要求辅导员具备宽广的知识储备,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伦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全校107名专职辅导员,具备上述专业背景的人有42人,占39%(10人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专业背景;有12人是教育学专业背景;有7人是心理学专业背景;有13人具备行政管理、公共管理等管理类专业背景)。辅导员中,任职时间在0~5年的最多,有67人,占626%;任职6~10年的有24人,占224%;任职11~15年的有13人,占12%;任职超过15年的辅导员仅有3人,仅占3%。

1.2 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困境

1.2.1 辅导员队伍结构失衡

辅导员队伍结构的失衡主要体现在职称、性别、年龄3个方面。一是女性辅导员的比例较大。在实际学生工作中,不同性别的辅导员具有各自的优势,性别比例均等的辅导员更容易融入各类学生中,更能普遍得到学生的认可。二是从年龄上看,以青年为主,辅导员主要年龄在25~40岁,40岁以上数量逐年减少。这可能和近几年学校辅导员转岗政策相关,学校出台规定“辅导员工作满4年可申请转岗”。虽然部分年轻辅导员和大学生(研究生)年纪相当,更易掌握学生的话语,更易走进学生,其体力、精力以及创新能力方面更胜于年长的辅导员,但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辅导员除了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更重要则是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担任了一定时间的辅导员后,个人经验丰富,其从业时间为工作的凝练、积累和专业知识的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年长的辅导员更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也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想价值引领的实际效果。三是辅导员的学历和职称方面,目前全校86%以上的辅导员为硕士研究生,仅有的4名博士学位;从职称看,以初级职称为主,高级职称仅占12%。职称低也为辅导员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发展形成较大阻力。从辅导员队伍建设角度,需要队伍在年龄上形成青、中、老合理搭配,专业、学历和职称有一定的互补性,才能确保辅导员队伍符合学生的多专业、多元化的需求。

1.2.2 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清晰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令第43号)明确提出辅导员的9项岗位职责,调研发现,辅导员的工作内容出现了很多的延伸性,大量琐碎事务占据了辅导员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部分辅导员表示大量事务性的工作会影响工作质量的提升。“工作量大、压力大”目前也成为辅导员的“常态”。特别是在学生工作日趋多样化的形势下日,作为一线辅导员不仅要处理学生的常规性工作,还需要承担学院的部分工作。调研中,辅导员反映,自己不仅要履行自身的职责开展好专项的工作,同时还担任多项兼职,处理各类所兼的事务性工作。如一名辅导员同时担任4个岗位的兼职职务,36名辅导员担任不同类型至少2种兼职职务。辅导员承担较多兼职岗位,一方面会对辅导员的职业价值、职业认同和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产生偏差,另一方面也会对辅导员的职业认知产生误解。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也需要不断强化职业责任心和职责使命感,兼职过多、职责定位不清晰不利于辅导员队伍的凝聚力量、提升斗志,也不利于保障学校育人队伍的建设。

1.2.3 辅导员事务性工作和专业化要求之间的矛盾

随着招生人数的增多,辅导员承担了更多繁重的具体事务,导致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职能发挥有所减弱。辅导员忙于处理各类事务性工作,做学生思想工作、与学生谈话时间减少,深入学生、走进学生、掌握学生动态和深入细致的教育服务工作难于落到实处,辅导员队伍的地位和作用发挥不够。另外,由于事务性工作过多,部分辅导员放松了理论的学习,导致了自己的政策、理论水平不高,不能及时将自己的工作经验总结升华为理论,自觉学习的意识不强。在实际与学生的交流中,会出现缺乏用理论教育引导学生,导致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说服力、影响力减弱,使工作的主导性不够。

1.2.4 “三全育人”观念的理解和落实还需加强

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部分教师中还未真正形成共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辅导员的事”的观念在部分职工中仍然根深蒂固,齐抓共管的局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

2 新时代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

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做好整体规划和统筹安排,特别是在“三全育人”的格局下,需要加强与各部门的密切沟通,构建大学工、大思政的格局。

2.1 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制度保障

一是科学完善组织构架,逐步建立健全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联动的组织基础。成立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研究制定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划,群策群力统筹抓好辅导员队伍全面建设,真正做到“三全育人”。二是不断夯实辅导员队伍建设制度基础。学校层面要科学规划和系统设计辅导员队伍发展路径,不断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从辅导员的选聘、岗位职责、考核激励和晋升制度着手,构建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制度体系,才能建设一支数量适中且结构合理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三是构建好顺畅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要实行“人员统聘,业务统训,队伍统管,力量统用”的管理运行模式。合理核定辅导员岗位数,足额配备辅导员。严把“入口关”、建好干部成长的“蓄水池”,根据学校辅导员整体的状况,结合辅导员队伍的整体学历、年龄、专业等全面思考,提前规划,严格选聘标准条件,规范选拔聘任工作,把政治立场坚定、潜心教书育人、品行端正、乐于奉献、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选聘到辅导员队伍中。

2.2 搭建平台载体,提升专业素养

一是抓培训强素质,提升辅导员队伍工作能力。学校应建立多维度、分层次的培训体系。以系统培训为重点,专业培训和经验交流为支撑,构建入职培训、日常培训、专题讲座和文化沙龙等分层级培训结构体系,提升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水平。二是构建学习型辅导员队伍。搭建“课程平台”“交流平台”等。支持和鼓励辅导员积极承担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校级公共必选课的课程教学;同时,通过搭建辅导员工作论坛、辅导员沙龙等研学交流平台,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学习体会。三是搭建科研平台,提升科研育人能力。提供“科研平台”,实施有组织的科研,通过实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课题研究、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建设及辅导员工作室(项目)团队建设、辅导员优秀论文和工作案例评比等项目,以课题或项目立项的方式,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热点及难点问题开展相关研究,以研究促进工作,提升理论水平,增强辅导员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工作业务能力。

2.3 厘清职责边界,重实干减负担

加强大思政、大学工理念下的工作谋划,形成合力,统筹推进学生工作。一是完善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按照教育部43号令的要求,再次明确辅导员岗位的9大职责,职责有内外之别,分清轻重缓急,才能把工作做好,在工作职责范围内的必须按质按量完满完成;二是辅导员要充分发挥新时代学生工作的特点,利用易班、学工系统等新媒体平台,提升工作的创新性。三是对于学生管理的部门,提前做好系统规划,充分考虑辅导员承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辅导员从无谓的事务性工作中脱离出来,厘清辅导员的兼职岗位。学校出台《辅导员队伍建设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要严格落实辅导员工作职责,清理辅导员兼任其他非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内职务或岗位。”调研发现各学院辅导员担任的兼职情况后,学校高度重视,经过多次督促和整顿,目前各学院辅导员的兼职已按照文件要求陆续清理,切实减轻了辅导员的负担。

2.4 拓宽职业发展渠道,畅通“双线”路径

一是单设渠道、单列职称晋升指标。专职辅导员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实行“单设标准、单列单评”,为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专家化奠定基础,拓宽辅导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二是打通职业发展通道。推动辅导员校内交流轮岗,明确辅导员岗位职级晋升和待遇规定,做好专职辅导员的职级制度,并按聘任制办法管理。三是保障多元发展。努力把辅导员队伍建设成为学校党委选拔管理干部的“蓄水池”,逐步构建从辅导员队伍中选拔党政管理人员和管理干部长效机制,为辅导员队伍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5 坚持以人为本,激发辅导员的内生动力

深化辅导员考核评价改革,建立更加合理、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一是完善辅导员的考核办法。结合辅导员岗位要求和工作特点,时间上按照月度、学期、年末的考核评价体系,内容上按照学校考核、学院考评、学生评价、个人业绩自评4部分,形成学校、学院、学生、个人“四位一体”的评价考核机制。二是严格考核程序。将学年考核与阶段性考核相结合,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效相结合,全面考察辅导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育人实效。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将考核结果作为辅导员岗位津贴发放、评奖评优、 职称晋升、岗位聘任的重要依据,努力让优秀辅导员留得下、发展好。三是健全激励机制。启动实施“优秀辅导员培育工程”,选树和培育校级骨干辅导员,并积极推荐参加国家级、省级奖项评选。在学校表彰中单设优秀辅导员奖励指标,每年对优秀辅导员进行表彰奖励,持续增强对辅导员工作的认同感和个人荣誉感。

辅导员作为高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完善辅导员的建设体系、职业发展、培养选聘、专业素养,才能构建高素质发展的辅导员队伍,才能满足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求,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43号令)[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1709/t20170929_315781.html.

[2]教育部.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2/s5911/moe_621/202002/t20200207_418877.html.

[3]教育部.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403/t20140327_167113.html.

[4]杨海波,安江燕,张丽芳,等.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现状及建设路径研究——以河北农业大学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0,22(1):122126.

[5]邬小撑.新时代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指向论析[J].思想理论教育,2021,(05).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途径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构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全育人”新格局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