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生活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4-06-23赖水花

教育界·A 2024年13期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地理教学逐渐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新修订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等引导地理教学改革的纲领式读本及文件强调,利用生活化课程资源来促进地理教学、考核和评价,全面推动学科教学和德育融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生活化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推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活化课程资源;高中地理

作者简介:赖水花(1991—),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中学。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标准》)强调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1],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支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深入挖掘并应用生活化课程资源,能促使学生形成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提升学生改造世界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生活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背景

(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标准》中指出,应对复杂现实情境时的外在表现是评价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复杂、开放性真实问题情境的创设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密切相关。由此可见,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更是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的重要途径之一,它要求教师“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以学生认知规律为路径、以学生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地理信息技术为支撑[2]”,在适当情境下采用多元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利用现有生活经验开展学习,通过引入更多真实的地理数据和信息,开展实际案例分析和地理实践活动等,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在此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掌握关键必备能力,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高考命题趋势的引导

近几年的地理高考试题较为贴近生活,要求学生在考查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和关键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展现学科素养水平。例如,2021年全国甲卷第一组题,以浙江丽水山间小镇注射剂瓶的生产为案例,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相关的知识点。2022年全国甲卷第44题,利用美国某湖中多氯联苯污染物在鱼体内长期存留的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2023年全国甲卷第44题,引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设置试题,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要事。这些试题体现了回归教育本质、回归生活的高考导向,回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教育问题。

(三)地理学科特点的体现

地理学科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性、综合性的学科,其知识点往往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然而,由于部分地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难以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引入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将地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更科学地理解地理环境的形成与演变,更全面地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师将生活化课程资源有效融入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地理知识,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生活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转变学习方式,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帮助和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动性。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巧妙应用,有利于使繁、难、偏、旧的知识形象化、简单化、通俗化,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二是提升学生的地理素养。在地理教学中引入生活化课程资源,能够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地理的魅力和实用性,有助于学生在创设的自然情境或生活场景中通过深入思考、独立探索、互助探究等方式[3],顺其自然地掌握地理知识,同时提升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三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利用生活化课程资源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利用生活化课程资源组织地理教学,能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提升,真正达到培育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紧扣课程改革,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课程资源对地理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现新课程改革理念。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之一。二是拓展课程资源开发。引入生活化课程资源,可以拓展课程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丰富教学内容,使地理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三是优化地理教学模式。目前,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应用日渐深入丰富,如结合实际开发地方课程、开设校本课程、形成教学案例等。丰富的生活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推动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使地理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

(三)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

在核心素养背景下,以课程标准和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生活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为教师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提供理论层面的依据和实践层面的参考。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课程资源对教师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提升教师的能力。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了找准教材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最佳结合点,让教学内容充满生活气息,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挖掘和整合生活化课程资源,这有助于提升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二是更新教育理念。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快获取新鲜的教育信息及前沿的教育理论,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三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不断尝试和实践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应用,教师可以实现教育教学和生活的紧密融合,从而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三、生活化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课前教学导入

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巧妙引入与生活紧密相关的课程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生活化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日常情景、诗词对联、社会热点、历史典故、名人名言、时事新闻、影视资源、音乐戏剧、建筑绘画等,都可作为教学素材。教师可将这些生活化课程资源融入地理教学中。例如,在“热力环流”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利用壁式空调冷气和暖气片暖气的运动方向导入,引发学生对气流垂直运动的思考。接着,笔者展示图片,提出“在海边拍照时要怎么站才能拍出更好的效果”的问题,引发学生热烈讨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及其典型生活运用的相关知识的热情。又如,在“水循环”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古诗词导入,带领学生开展新旧知识的辨析,温故知新。再如,在“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布局”一课的教学中,笔者以校内劳动实践基地变化的小视频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校内劳动实践基地从规划、建设到建成的过程及投入的生产要素,从而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实施

在实际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生活化课程资源设置教学环节,甚至以此为主线串联整节课,引导学生从地理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在掌握必备知识的同时提升关键能力。以“高考一轮复习—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课为例。该考点设问上切口小,答案来源生活化、常识化,以独特的材料作为试题来源。笔者出示广西政区图、南宁市旅游地图、南宁市5A级景点青秀山的基本信息材料,要求学生充分调动其对青秀山现有的认知,评价青秀山的旅游资源价值(本身价值、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等)、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等开发利用价值,出示青秀山旅游风景区导游图,帮助学生分析、理解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接待能力与开发条件之间的关系。最后,笔者开展近年同类型高考题的组合训练,巩固教学效果,通过生活化课程资源的导入,让学生跳出枯燥乏味的高考复习课堂,增强学生的乡土自豪感。

(三)课后巩固强化

传统的作业内容大多具有繁、难、偏、旧的特征,远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提升。随着教育的发展,传统的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教师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结合生活化课程资源布置相关的地理作业,如讲解展示作业、观察型作业、模型作业等,提高学生有效衔接地理知识与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在教学“水循环”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架起理论与生活的桥梁,充分理解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笔者结合“海绵城市”原理,让学生在下雨前、中、后分别观察校园内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池、雨水花园、透水铺装等绿色设施,通过研究资料、小组讨论、请教学校熟悉校园基建的总务处领导等方式,理清“海绵校园”的原理,并以图片、视频等形式分享课后学习成果。教师利用生活化课程资源进行课后延伸,有利于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应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能力,巩固课堂学习效果。

(四)课余拓展提升

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涵盖自然、社会、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为了满足学生拓展提升的需求,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知识体系,教师可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时间,结合现有资源开辟第二课堂,借助社会或社区资源开展地理研学考察活动,举行地理模型制作等比赛,推荐地理科普书籍或影片,邀请地理专家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来学校举行地理讲座,实现课堂的延伸[4]。例如,笔者与同年级地理教师利用每周四下午放学后的时间共同开设“生活中的地理学”校本课程。为了让学生学到有趣、有用的地理知识,笔者以CCTV-10科教频道美食文化特别节目《味道》作为教学主线开展教学,精选学生感兴趣的内容,通过“提出问题—观看视频—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授课,激发学生求知的热情,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例如,笔者结合重庆梁平柚子皮腌腊肉,让学生分析该地区喜欢用柚子枝叶熏制腊肉的原因;结合江苏泰州榴梿小龙虾,让学生分析该地小龙虾的生长习性及繁殖速度快的原因;结合杜尔伯特烤乳猪,让学生分析杜尔伯特大草原被称为“黄金奶源带”的原因;结合云南河口瑶族自治县民族风味,让学生分析该地能成为山地香蕉主产地的原因。课后,笔者要求学生自主选择美食视频,紧扣地理视角,结合所选视频提出相关地理问题,通过撰写美食小论文、制作美食介绍PPT、绘制美食地图等方式,分析视频中美食背后的相关地理知识并进行课堂展示。教师通过开设第二课堂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地理教材以外的知识,能够全面锻炼与提升学生的信息筛选、提取、分析等能力。

结语

生活化课程资源来自生活,需要教师主动收集、筛选、呈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真实的现实生活素材开展教学。生活化课程资源的恰当选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浓厚的地理课堂氛围,提高地理教学效果,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此外,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课程资源还能帮助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3]赵情.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 2022.

[4]熊文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2 (32): 22-24.

猜你喜欢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课改理念下高中地理课堂语言策略的研究
理论结合实际,创新高中地理教学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