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闲笔不闲:鲁迅写作真意的探寻

2024-06-21苏丹

新楚文化 2024年12期
关键词:闲笔文本解读山海经

【摘要】闲笔是一篇文章中最容易忽视的地方,但往往也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之处。鲁迅写文用字精准,文章里的每个字、句、段都是他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往往看似“闲”的地方,实则可能是鲁迅刻意为之,闲笔下蕴含着深意。因而在解读鲁迅作品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闲笔”处,并在对“闲笔”表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深层解读。以鲁迅笔下的《阿长与〈山海经〉》为例,关于这篇散文的闲笔研究往往聚焦于“远房叔祖”,但其实文中还有多处闲笔尚待进一步探究,其“闲事”“闲人”以及“闲词”处对深入解读阿长的“不幸”、感受阿长的“神力”以及洞悉作者对像阿长一样小人物的怜悯与同情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关键词】鲁迅;阿长与《山海经》;闲笔;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2-0024-03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2.007

进入鲁迅文本的路径有很多,就鲁迅的写文习惯来看,他曾在《二心集》中表示,他写完文章后至少会看两遍,竭力把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可见鲁迅笔下每一处文字都不是可有可无的存在,其“闲笔”处往往存在着深意。基于此,“闲笔”可以作为我们解读鲁迅作品的抓手。

大多数学者都是通过具体文本探究闲笔的作用,《阿长与〈山海经〉》中的闲笔时常有学者提及,但主要还是聚焦于“远房叔祖”这一处闲笔,在分析叔祖形象价值、写作真意的同时探究阿长的人物形象,多数人认为叔祖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引出《山海经》以及凸显阿长身上善良慈爱的高贵品质。本文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闲笔”细分为“闲事”“闲人”以及“闲词”,并提出通过表层分析和深层解读两条路径来探究每一处闲笔。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试图从原文中的三处“闲笔”来剖析作者“闲笔”下的写作真意。

一、闲笔:解读鲁迅作品的抓手

闲笔,即闲话。如果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闲话就是与正事无关的话。著名学者童庆炳、谢世涯等人曾在《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一文中对闲笔做过界定,他们认为闲笔就是在叙事文学作品的人物和事件主要线索外穿插进去的部分。例如鲁迅的《藤野先生》,这篇文章题目是藤野先生,但文章却花了大力气写了些与藤野先生无关的内容,如记述了清国留学生的不学无术以及仙台医专里的教员对鲁迅的关心等内容,这些看似闲笔之处实则交代了时代背景,叙写了作者为何从立志学医救国到最后弃医从文的心路历程的转变,也为藤野先生的出场作了铺垫。

本文所提到的“闲笔”是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作出的进一步界定,“闲笔”即文学作品中主线内容以外的字词句段,如果将其删去,文章照样连贯通顺。以内容为基准进一步细分,其中主线内容以外的事情为“闲事”,与主要人物无关的为“闲人”,而在作品叙述的过程中额外添加的修饰词为“闲词”。“闲事”“闲人”以及“闲词”处是解读文本时最易忽略的地方,但也是文本解读的关键之处。然而针对“闲笔”的解读,我们可以从表层分析和深层解读两条路径来进行思考,表层分析即“闲笔”表面传达的信息,深层解读则是要联系“闲笔”前后文甚至全文内容,必要时需借助外部资料来进行剖析,探究为何如此写,及其背后的深意。

二、闲笔处解读《阿长与〈山海经〉》

基于“闲笔”的定义,重读《阿长与〈山海经〉》的文本。这篇散文的故事主线是鲁迅回忆了童年时期与阿长之间的几件小事,其中阿长的形象塑造得复杂且丰富。然而在记述的几件有关阿长的小事中,作者有意穿插了对于阿长名字由来的介绍这一“闲事”,在叙述主要人物阿长之外还提到了另外一个人物——远房叔祖这一“闲人”,以及最后对阿长的“一无所知”的感叹中增加了“大概”“终于”“仅”“大约”等限定词这一“闲词”。

(一)“闲事”:阿长名字的由来

阿长是《阿长与〈山海经〉》的主人公,但作者没有为阿长安排明显的故事线,而是写了些有关阿长的琐事,但在众多琐事当中,关于名字的由来其实与正文并没有多大的关系,鲁迅却花了整整两段并将之放在开篇的重要位置。

其一,文中写了关于阿长的六种不同称呼,其中包括长妈妈、女工、保姆、阿长、阿妈还有什么姑娘。这六种称呼中有的代表着阿长的职业,有的代表着对阿长的不同态度,例如“长妈妈”是客气的称呼,“阿长”则是不那么客气的称呼。但无论是哪种称呼,其实都不是阿长真正的名字。阿长真正的名字叫什么呢?原文中作者只提到似乎叫“什么姑娘”。明明自己有名字,大家却不叫她的名字,而都要叫她“阿长”,难道“阿长”是她的绰号?但阿长明明长得又胖又矮,与“长”根本没有半点关系。原来是因为在阿长来之前这里有一个长工,这个长工的身材生得很高大,于是大家叫这个长工为“阿长”,而作为替补这个长工的新女工,阿长也就顺其自然地被叫做“阿长”了,这就是阿长名字的由来。

其二,联系日常生活,我们深知中国人一直对于名字都非常重视,某户人家如果生了小孩都会特意去为孩子算上一卦,只为能取个好名字,图个吉利,以期孩子可以顺顺利利地度过一生。但在这里,大家仅仅因为习惯了叫“阿长”而并没有人在意阿长真正的名字是什么,足以见得当时社会对于底层人民的轻视与剥削。一个人连最基本的拥有自己名字的权利都没有,她的人生怎能不悲呢?基于此,我们能够看到阿长作为小人物的“不幸”:一方面,“不幸”来源于外在社会环境的压迫。封建社会对于阿长的压迫不仅是身体上的折磨还有精神上的摧残。人们仅仅因为阿长的社会地位低就轻视她,忽视她的价值。在大家的眼中她与家中其他的小工一样,都只是主人家雇来干活的,她存在的价值仅仅只是干活,如果没有她,也会有另一个“阿长”出现。因此,“阿长”这个名字或许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阿长代表的不仅仅是她自己,更是千千万万个像她一样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另一方面,“不幸”源于其自身的麻木。名字被人随便对待,一般人都会奋起反抗,但阿长却并没有反抗,反而是欣然接受了大家对她随意的称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阿长长期在受压迫的社会下已经没有了自尊,失去了反抗的意识,对于人家的不尊重,她已经麻木,并欣然地接受了这一切。

通过此处“闲笔”,我们看到了社会对于阿长的冷漠以及不尊重,让我们“哀其不幸”,但是阿长自身的麻木,更让我们“怒其不争”,然而这份“不幸”不只存在于阿长一个人身上,更是在当时无数个像阿长一样的小人物的生活中不断重演。

(二)“闲人”:远房叔祖

《阿长与〈山海经〉》叙述的主要人物是阿长,但在主要人物之外却花了长长的一段讲述了一个“闲人”——远房叔祖。远房叔祖何许人也?叔祖既称鲁迅为小友,为何不愿为鲁迅寻来《山海经》?在不断反问当中,叔祖的写作真意也自然浮出水面。

远房叔祖何许人也?书下注释是指“周兆蓝,字玉田,是个秀才”。文中叙述的叔祖是个寂寞者,不得周围人的理解,往往只能与孩子们往来。但在鲁迅的眼中,叔祖却是个独特的人,他除了有科举制度要求的传统读物外,还有很多其他不易得到的书籍,《山海经》就是其中之一。叔祖所讲《山海经》中“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做眼睛的怪物……”等内容让鲁迅对《山海经》充满了好奇。《山海经》中这些新奇的事物在鲁迅的眼中似乎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鲁迅充满了向往,甚至让他对《山海经》的喜欢到达了渴慕的状态。此处借叔祖的出现引出了《山海经》,为后文阿长买《山海经》做铺垫,并言明鲁迅喜欢《山海经》的缘由。

由叔祖引出《山海经》,但由《山海经》引起的渴慕却无人在意。叔祖不仅有知识、有文化,而且还爱和孩子们往来,且亲切地称鲁迅为“小友”,为何他不愿意为鲁迅寻来《山海经》呢?从表面上看,他们的关系是亲密的,但叔祖仅仅因为自己懒散而不愿为鲁迅寻找,从侧面也表明叔祖并不是真正的关心小孩,他只是因为自己不被周围的人理解,内心感到孤单和寂寞才与孩子们交友的。

唯一可能且有能力为鲁迅寻来《山海经》的人却不愿意为他寻来,在这种渴望与不可能得到的绝望之中,阿长给他带去了希望。当阿长从老家回来告诉鲁迅“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此时,阿长就像一束光照进小鲁迅黑暗的世界,这样的阿长怎么不算拥有神力呢?从阿长的职业可以推测阿长的生活其实是很拮据的,买《山海经》可能会产生经济压力,加上阿长没有学问,对于买书,甚至买一本书名都说不清楚的书,简直是大海捞针,我们可以想象阿长买《山海经》的不易。另外,原文中阿长穿着一件新的蓝布衣衫回来,可知阿长回家是非常开心的,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开心就将鲁迅抛之脑后,足以见得她是非常关心鲁迅的。

阿长对鲁迅的关心与鲁迅对阿长的不大敬佩,让我们不禁思考阿长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原文中运用了不可靠的叙述,例如鲁迅叙述阿长因为鲁迅调皮而“要去告状”这件事情,首先从“要”字可以肯定阿长其实并没有真正去告状,只是言语上吓吓鲁迅。但我们反观鲁迅,他真的仅仅是他自己所说的“拔一株草,翻一块石头”这么简单吗?显然不是。《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这样写道“……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显而易见,鲁迅的调皮是真的,而长妈妈告状却不是真的,长妈妈只是想要鲁迅听话,这其实是对鲁迅爱的管教。当时的小鲁迅却完全不能理解,然而《山海经》的事件则是一大转折,让鲁迅完成了从“不懂”到“懂”的转变。当别人不关心鲁迅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时,阿长这个连《山海经》的书名都说不清楚的人,却愿意为他去买。买《山海经》所经历的艰辛,我们难以想象,不知道阿长跑过多少家铺子,问过多少人,受过多少冷眼才为鲁迅寻来。让鲁迅第一次真正地感受到了阿长的爱,也第一次懂得阿长的爱。

“闲人”叔祖的出现一方面引出了《山海经》,另一方面更加强调了阿长为鲁迅寻来《山海经》的不易,凸显了阿长身上的珍贵品质。与鲁迅交好且最有能力为鲁迅寻来《山海经》的叔祖仅仅因为自己“疏懒”而不愿意为他寻找。但反观阿长,明明自己都身处在被人轻视,不被人理解的大环境中,却不顾辛苦地为鲁迅寻来,足以见得阿长虽是小人物但身上却拥有着朴实与善良的难得品质,这是鲁迅笔下阿长真正的“神力”之所在。

(三)“闲词”:大概、终于、仅、大约

《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最后回忆关于阿长的一切,发现竟对曾经朝夕相处的长妈妈一无所知,短短的一句话,作者却用了“大概”“终于”“仅”和“大约”等一系列的限定词。

《阿长与〈山海经〉》的第三处“闲笔”是文章最后第二段,写鲁迅对于长妈妈的回忆,字字句句透露出鲁迅的怀念之情。然而记忆中的长妈妈却是模糊不清的,原来他对长妈妈的一切都处于一无所知的状态。词语“大概”“仅”和“大约”强调了鲁迅对于长妈妈仅仅只知道她有个过继的儿子,其他信息则处于一个不确定的状态。另外,“终于”一词也暗含关于长妈妈的一切随着长妈妈的离世早已不可能再被知晓,其中满含了鲁迅的遗憾。如果将这几个限定词删掉,主要信息依旧能够传递,但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却大打折扣。结合前文,一个没有文化甚至连《山海经》的名字都说不清楚的保姆,却仅仅因为鲁迅喜欢《山海经》就为他买来了。相较之下,鲁迅却连长妈妈真正的名字都不知道,可见他内心对于长妈妈不仅仅是怀念与遗憾还有满满的愧疚。然而这份愧疚再也不能弥补,只能通过文字记录,因此在平白的叙述中作者加了“大概”“终于”“仅”和“大约”,更加强调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与愧疚。

梳理鲁迅的著作,会发现他其实并没有写过母亲,他曾表示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作品,但直到最后也并没有写出来。令人意外的是,他写了阿长,一位不是他母亲却胜似母亲的人。值得注意的是,阿长这个人物的结局还不同于鲁迅笔下的其他角色拥有悲惨结局。相反,阿长的结尾是正向的,甚至结尾是鲁迅对长妈妈真挚的祝福。可见鲁迅对于长妈妈是敬重的,但矛盾的是对于自己如此敬重且从小朝夕相处的一个人,鲁迅对于她的信息却一无所知。或许他的“大概”“终于”“仅”和“大约”的文字下不仅仅有他的愧疚,还有他的反思,反思自己为何对于长妈妈竟然一无所知,反思自己为何也成了这冷漠社会的一员,直至长妈妈去世都未曾给予长妈妈同等关心与爱护。文章最后的祝福或许就是鲁迅反思后的呐喊。当时还有很多像阿长一样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无声无息就是他们生活的方式,他们的身世无人关心,他们的生活伴随着无尽的苦难,但即使身处在苦难且一直被忽视,但他们却依旧以一颗单纯、善良的心爱着这世界,爱着周围的一切。

“大概”“终于”“仅”和“大约”是鲁迅对阿长不了解不关心的证明,也饱含了鲁迅对于长妈妈怀念与内疚,同时更有对像阿长一样小人物的同情与爱,他期望通过写这篇文章来怀念长妈妈,更是想呼吁更多人能够给予底层人物更多的关爱。正是如此,文章最后才有了这样的喟叹: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闲事”处哀其不幸,“闲人”处欣其善良,“闲词”处暗含反思与呼吁。三处闲笔,妙笔生花。文章表面在写阿长,实则是写千千万万个和阿长一样身处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他们虽然遭受着周围人的忽视与恶意,但却仍以一颗单纯善良的心回以社会。总之,鲁迅笔下的每处闲笔都值得深入解读,其“闲事”“闲人”以及“闲词”处即解读鲁迅作品的关键之处。另外,在具体文本解读的过程中,通过表层含义和深层解读两条路径分析“闲笔”,体悟鲁迅“闲笔”下的写作真意。

参考文献:

[1]鲁迅.朝花夕拾[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

[2]钱理群,孙绍振,王富仁.解读语文[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

[3]孙绍振.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M].2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4]童庆炳,谢世涯,郭淑云.现代学术视野中的中华古代文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

[5]孙玉成,王璐.让阿长在“尘埃里”开出花朵来——兼谈“远房叔祖”形象价值[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3(18):60-62.

[6]宗慧坚.《阿长与〈山海经〉》阿长人物形象解读[J].语文建设,2017(29):18-19.

[7]张梅花.于矛盾处细读文本——以《阿长与〈山海经〉》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7(08):31-32.

作者简介:

苏丹(1998-),女,重庆师范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闲笔文本解读山海经
饭后闲笔组诗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前边的几句话
西山闲笔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