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翻译学视域下诗歌英译知识转向分析
2024-06-20陈菊萍
作者简介:陈菊萍(1998,4-),女,土家族,重庆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翻译实践,文化传播。
摘要:知识翻译学的构建将“知识论”与“翻译学”结合起来,开创了我国翻译理论新范式。在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知识是翻译活动生发的基础,也是翻译的本质;翻译就是要将源语所蕴含的“知识”翻译出来,因此,翻译涉及知识转向这一问题。《琵琶行》作为我国诗歌发展最高成就之一,极具中国特色,其英译对我国诗歌对外传播起着重要作用。从“知识翻译学”这一角度分析中国诗歌英译中的知识转向,有益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知识”翻译的把控,深入理解知识翻译学对诗歌英译的重要性和价值,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和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
关键词:知识翻译学;知识论;诗歌英译;知识转向;《琵琶行》;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110(2024)04(b)-0158-06
Analysis of Knowledge Shift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knowletology
—A Case Study of Pipa Xing
CHEN Juping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ianyang Sichuan, 621010, China)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based translation combines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translation", creating a new paradigm of translation theory in China. In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knowletology, knowledge is the foundation of translation activity and the essence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is to translate the "knowledge" contained in the original language, therefore, translation involves the problem of knowledge shift. As one of the highest achievem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etry, Pipa Xing is very Chinese in character, and its English trans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poetry to foreign countries. Analyzing the knowledge shift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knowletology" is helpful for translators to control the transla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knowledge translation 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and to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poetry translation. This will help translators to control the transla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and value of knowledge translation in the translation of poetry, and provide new idea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poetry translation, so as to better disseminate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 Transknowletology; Theory of Knowledge; Poetry translation; Knowledge Shift; Pipa Xing; Cultural transmission
诗歌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文学形式,在不同国家和文化之间的翻译和传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由于语言的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将诗歌准确且有感情地翻译成其他语言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传统意义上,诗歌翻译主要关注语义和形式的准确转换,以保持原作的韵律和节奏。然而,随着知识翻译学的兴起,翻译的范畴已经从简单的语言转换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包括文化、思维方式和情感等方面。因此,对于诗歌英译来说,知识翻译学的应用将为翻译者提供更全面和深入的理解,促使翻译结果更富有表现力和艺术性。
本文旨在探讨在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翻译过程中的知识转向问题。首先,将阐述知识翻译学的基本定义,以及目标语与源语的知识转向分析。其次,阐述知识翻译学对诗歌英译研究的启示。最后,对《琵琶行》文本进行解读,通过对比分析许渊冲与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琵琶行》英译本,探讨知识翻译学理论下,意象知识、音律知识、修辞知识、文化知识等在诗歌英译中的实际运用和效果。希望本论文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知识翻译学对诗歌英译的重要性和价值,为提高诗歌翻译质量和水平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 知识翻译学及其知识转向
知识翻译学是一种基于知识的译学理论,把知识的加工、重构和传播确定为翻译研究的对象[1],即翻译本质上是对知识的构建,且“知识”是翻译的本质。知识翻译学认为,知识的地方性是本质,知识的世界性是旨归。严程极(2022)提出知识的地方性可因翻译而彰显,世界性则因翻译而得以实现。通过翻译,不同地方知识的各基础要素(科学是其中之一)之间不断协同,知识的地方性与世界性实现对话、互动与变迁[2]。
在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知识是翻译活动生发的基础,也是翻译的本质,这一论断将翻译研究对象从哲学转向和文化转向过渡到知识转向[3]。此外,杨朝军(2023)提出知识翻译学的本体论和知识转向问题。知识翻译学的本体论即语码转换的元翻译理论以及语境理论;知识转向,即在翻译时译者要对源语知识进行分析,然后进行知识转换,对知识进行重构,最后得出知识翻译学的本体论译文[4]。而最终输出的译文要满足源语的特征,满足得越多,译文质量越佳(如图1)。此外,知识翻译学基于知识,又回归知识,自成一体又兼容其他翻译理论[5]。由此一来,从知识“本体论”看,其他理论也属于“知识”,具有习得性,那么知识翻译学与其他翻译理论具有同样的精神本质,且兼容其他翻译理论,比如许渊冲的“三美”理论、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及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等。因此,知识翻译学的问世,不仅是对翻译学领域的一次大突破,也为我国诗歌外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
2 知识翻译学对诗歌英译研究的启示
在知识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是地方性知识走向世界性知识的途径,如何运用好这一途径,取决于译者知识水平,以及最后译文知识与源语知识功能上对等的问题。诗歌作为我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外译对于传播中华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由于诗歌体裁的特殊性,诗歌翻译一直是一个难点。基于知识翻译学,翻译以知识为核心和线索,为诗歌英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笔者认为,译文只有完成了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的转化,才能算得上佳译。通过分析,笔者发现知识翻译学对诗歌英译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2.1 跨语言知识加工和重构
诗歌创作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达方式。因此在诗歌英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对源语的文化背景和诗歌形式特点进行深入理解,将其加工、重构成目标语言所能够接受和理解的形式。知识翻译学的启示是要注重对诗歌中的知识元素进行细致剖析和处理,以保持原作的意义和魅力。
2.2 跨文化知识传播和再传播
诗歌作为文学的精品,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体验。在诗歌英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将原作的文化特点和意义妥善传达给目标语读者,并使之产生共鸣。知识翻译学的构建是基于“跨”之上的,本质上,知识是物质和精神的文化,文化又因知识的积累而丰富。在翻译时,要充分认识到跨文化知识传播对诗歌英译的重要性,并在翻译过程中注重文化因素的转译和再现,以实现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避免译作产生“知识——文化纠葛”[6]。
2.3 知识转向的灵活应用
知识翻译学强调翻译过程中知识元素的传递和转化,注重知识转向过程中“真、善、美”的融合。在诗歌英译中,翻译者需要根据目标语言和文化的特点,灵活运用各种翻译策略和方法来实现知识的转向。例如:对于文化性知识的转向,可以采用文化隐喻的转换和再现;对于音律性知识的转向,可以注意源语言音律特点的转化和目标语的韵律表达等。知识翻译学认为,若译文没有实现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的转化,就很容易造成“知识剪刀差”“知识逸脱”等[7]。翻译过程中,尽量避免译作产生知识鸿沟,而应使译作形成“知识互动化生”,即“知识互动”,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相互转化的动态过程,使诗歌英译更加符合目标语读者的审美习惯和文化背景。
总之,在知识翻译学的视角下,诗歌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跨意识形态、跨审美的过程,也是一种对知识进行分析、解构及重组,最后得到世界性知识的途径及手段[8]。在诗歌英译过程中要注重跨语言知识的加工和重构,关注跨文化传播和再传播的效果,并灵活运用知识转向策略,尽可能使译文与原文达到知识上的对等,以实现更好的诗歌英译效果。
3 《琵琶行》解读及英译分析
中国诗歌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具有灿烂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风格。其以精炼、简练的语言表达和独特的韵律结构而著称。中国诗歌常常借助意象的渲染和抒发情感的方式,通过语言表达出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世界的观察。同时,中国诗歌也注重意境的营造,追求艺术的美感和音乐的节奏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被视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既传承了古人的智慧,又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琵琶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诗人创作时巧妙地运用意象,通过描写琵琶音乐的声音和形态,将琵琶女的命运和琵琶的音律相融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画面感。首先,这些意象不仅赋予诗歌音乐般的美感,还增添了戏剧性和感染力;其次,巧妙地运用音律的节奏感,通过抑扬顿挫的句式和韵律,使诗歌具有动听的节奏感;同时,运用了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例如:借用比喻的手法,将琵琶大弦声比作“急雨”,将小弦声比作“私语”,这些修辞手法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有趣,让人印象深刻。运用这些技巧,展现诗歌在“意”“音”“形”三个维度上的和谐美,同时体现诗歌知识在真知、善知、美知三方面的融合。
根据知识翻译学,要使译作与原作达到知识逻辑学、伦理学及美学上的对等,即“真知、善知、美知”三方面的融合,完成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的转化,就要重点把握源语与目标语转化过程中知识转向的问题。根据诗歌《琵琶行》的语言特点,结合有关学者对知识翻译学中“知识”的定义——人在实践中获得的对世界的认识与经验,构成人的生存需要与生活积累的意识化、符号化和结构化的信息工具[9],诗歌中的语言风格、文化、创作技巧、手法、音律等都属于知识的范畴。因此,本文选取《琵琶行》两个著名翻译版本,即许渊冲译文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译文作为分析对象[10-11],从目标语与源语意象知识转向、音律知识转向、修辞知识转向、文化知识转向4个方面分析,探讨中国诗歌英译如何更好地从“地方性知识”转化为“世界性知识”。
3.1 意象知识转向
通俗来说,诗歌中的意象就是诗中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可以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上的形象,也可以是心理、情感、思想等抽象概念的形象化表达[12]。诗人多用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翻译时,意象知识的翻译就成了一大难点,若未能将诗歌中的意象翻译出来,就不能表达诗歌的主要情感,而这样“地方性知识”的传播将变得毫无意义。
例1:别时茫茫江浸月。
The moonbeams blended with water when we were to part. (许渊冲译)
At the time of parting the river seems steeped in moonlight. (杨、戴译)
这句诗通过月意象的作用,烘托出诗人的离别愁绪,感概琵琶女的悲惨命运,以及诗人自己的凄凉人生。若未能将意象知识所表达的深层涵义译出来,译文就等同于失去了诗歌的灵魂。例1中,许渊冲的译文通过“moonbeams”传递月光洒在江面的画面,此情此景,将离别情绪推到了高潮,将原诗中的意象传达了出来,目标读者能产生与原诗类似的情感共鸣。而杨、戴夫妇使用“moonlight”描写江流浸泡在月光中,使用形象化的手法,表现出离别时的情景,可以说这两个译法各有千秋,都将原诗中的“月”意象翻译了出来,做到了目标语与源语功能上的对等,可以说,这样的翻译做到了“世界性知识”的传播。
例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By blooming riverside and under autumn moon,
I've often taken wine up and drunk it alone.
(许渊冲译)
On a day of spring blossoms by the river or moonlit night in autumn,
I often call for wine and drink alone.
(杨、 戴译)
例2中的月亮意象主要表达诗人的凄凉与孤独,许渊冲译文将“秋月夜”译为“autumn moon”,省略了“夜”字翻译,且将“取酒独倾”译为“taken wine up and drunk it alone”,可以说惟妙惟肖,有一种举起酒杯想与人共饮时却无一人的即视感,既翻译出意象又翻译出意境。而杨、戴夫妇“moonlit night in autumn”将“夜”也翻译出来,有一点累赘,因为月亮出来了即表示夜晚已经来临,且对于意境的翻译有一点差强人意。诗歌翻译时,要考虑意象知识的转向,只有做到意象知识尽可能与原文对等,才能促进“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传播。
3.2 音律知识转向
音律是指诗歌中由声音、韵律和节奏所产生的音乐性效果。它是诗歌语言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通过对音调、韵律的巧妙运用,赋予诗歌以独特的节奏感和美感。在《琵琶行》中,诗人运用抑扬顿挫的句式和韵律,使诗歌具有动听的节奏感,与诗歌的主题和情感相呼应,为读者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不同的译者对于音律知识的转向也大有不同。
例3: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The thick strings loudly thrummed like the pattering rain;
The fine strings softly tinkled in a murmuring strain. (许渊冲译)
The high notes wail like pelting rain,
The low notes whisper like soft confidences; (杨、戴译)
诗人在摹写琵琶乐时,除了借助语言的音韵,体现诗句的韵律美,还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琵琶声的形象性,同时采用“嘈嘈”“切切”等叠词增加诗歌的音律美。在进行音律知识转化时,许渊冲译本使用“thrummed”及“tinkled”这两个具有动词属性的叠词来回应诗句中的音律美,且做到了与原诗句一致,押尾韵,这样的译文无疑让人拍手叫绝,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有利于知识的国际化传播,可谓是做到了“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的转化。而杨、戴夫妇译文用“wail”和“whisper”来体现诗中的音律知识,给人一种急迫的感觉,美中不足的是,未做到押尾韵。在知识翻译学视角下,要实现“地方性知识”的转化,音律知识的准确翻译也必不可少。
例4: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When mingling loud and soft notes were together played;
It was like large and small pearls dropping on plate of jade.(许渊冲译)
Wailing and whispering interweave;
like pearls large and small cascading on a plate of jade. (杨、戴译)
这句话中巧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琵琶声清脆圆润如大小珠子落玉盘,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时显露出来,用叠词及动词来体现诗歌的音律美。对于音律知识的翻译,许渊冲译本用“loud”和“soft”这对反义词来体现“嘈嘈切切”,又用“large”和“small”形成对应,很好地将文中的音律知识翻译出来了,而且做到了与原诗句一样押韵。杨、戴夫妇译文用“Wailing”和“whispering”两个动词将琵琶声拟人化,增加了译文的意境,且用“cascading”形象化地翻译出琵琶声源源不断弹奏的情形,但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做到押韵。在知识翻译学下,除了要做到对诗歌音律知识的翻译,还要尽可能使目的语与源语在“知识”上对等。
3.3 修辞知识转向
《琵琶行》巧用象征、借代、顶真、叠词等大量修辞手法,对仗工整。我国诗歌由于创作的特殊性,对行文行数和字数都有特定要求。而中英文在句式、句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在翻译时,译者既要做到目的语与源语在形式上保持一致,又要将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巧妙地译出,十分考验译者的语言功底。知识翻译学视角下,译者要尤为注重诗歌英译过程中修辞知识转化,以再现诗词中的修辞知识美。
例5: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Now clear like orioles warbling in flowery land;
Then sobbing like a stream running along the sand.(许渊冲译)
Like a warbling orioles gliding below the blossom.
Like a mountain brook purling down a bank.
(杨、戴译)
此句运用比拟的修辞手法,描写琵琶弦声有时轻快悠扬,就像宛转悦耳的黄莺在花下啼鸣;有时弦声艰涩低沉,好像呜咽的泉水在冰下面流转。“间关”形容莺声婉转,“幽咽”指悲抑哽塞,诗人将琵琶声同时诉诸听觉与视觉,分别表现出轻快与冷涩的不同感受。翻译时,两个译文都翻译出了原诗中比喻的修辞手法,且许渊冲与杨、戴夫妇分别用“warbling”“running”和“gliding”“purling”将诗句中的拟人修辞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许渊冲译文不仅做到了押韵,还将原诗句中的拟人手法翻译出来了,体现了原诗中的修辞美。杨、戴夫妇译文也同样做到了修辞知识的转向,但美中不足的是译文未做到押韵。
例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But the stream seemed so cold as to tighten the string;
From tighten strings no more sound could be heard to ring.(许渊冲译)
Till the brook turns to ice, the strings seem about snap,
About to snap, and for one instant all is still. (杨、戴译)
诗人运用“凝绝”结尾,又运用“凝绝”开头,构成顶真的手法,使前后句相互衔接,形成一气呵成的效果。翻译时,既要尽可能展现原诗的形式和音韵,又要翻译出原诗的修辞,这是知识翻译学下译者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许渊冲译本中用“string”翻译原文中的顶真修辞知识,并且词尾押韵,可以说许渊冲译文遵循了他所提倡的“三美”原则。同样,杨、戴夫妇用“snap”翻译出原诗中顶真的修辞手法,但“冷”字的翻译有待商榷。通过背景知识,诗人坐船听琵琶女弹奏,可以知道江水并未结冰,虽然诗句中描绘的是“冰泉”,说明水很“冰”,但并不是表示水结了冰。因此,这里翻译为“ice”稍有不妥。翻译过程中对修辞知识的把握是使“地方性知识”转化为“世界性知识”的催化剂,因此对于诗歌的翻译,除了形式上的对等,还要考虑修辞知识的对等[13]。
3.4 文化知识转向
文化是特定的知识,随着知识的积累,文化又得以发展和传承。知识翻译学下,这里探讨的文化知识特指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比如,在《琵琶行》中,“五陵年少”“钿头银篦”“霓裳”“江州司马”等都属于中国特色文化知识,翻译时,要注重对这类词的翻译,以确保“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的动态转化。
例7:江州司马青衫湿。
It was none other than the exiled blue-robed host.(许渊冲译)
The assistant prefect of Jiangzhou is so moved. (杨、戴译)
该句中“司马”是唐代州郡一级的官职,比较特殊,一般为京官被贬时所任官职。由于其他国家没有与我国类似的官职,译文既要翻译出我国的文化特色,又要使目标语读者理解,因此这类中国特色文化知识的翻译是一大难点。诗中的“司马”正是指诗人自己,这句诗表达诗人被贬谪后郁郁寡欢的心境。许渊冲将其译为“exiled blue-robed host”,将被贬这一意味也翻译出来,很好地将“司马”这一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知识译了出来,且易于目标读者理解。杨、戴夫妇将“司马”译为江州的“assistant”,这个词本意是“助理、助手”等意思,而“司马”属于散官,相当于现在地级市的市长,所以只是简单地译为“assistant”略有不妥。在知识翻译学视域下,诗歌翻译时要做到文化知识的全面转向,才能更好地传播“地方性知识”[14]。
4 结束语
诗歌是我国文化中的璀璨明星,对于传播中华文化知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翻译正是实现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的途径之一,对于诗歌本身而言,翻译更是知识价值在不同语境中的体现。知识翻译学突破传统翻译理论,将“翻译学”与“知识”相结合,强调翻译过程中的“知识转向”,实现目标语知识与源语知识对等,最终实现“地方性知识”向“世界性知识”的转化传播。
本文通过分析《琵琶行》两个译本,从目标语与源语意象知识转向、音律知识转向、修辞知识转向、文化知识转向4个方面分析,得出诗歌翻译时,除了要使目标语与源语形式上保持对等,体现诗歌形式美,还要使目标语与源语在意象、音律、修辞、文化等知识方面保持对等,这样的译文才算得上“真知、善知、美知”,才能真正做到“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杨枫.知识翻译学论纲[J].当代外语研究,2023(4):1-2.
[2] 严程极,杨枫. 知识翻译学的知识渊源[J].上海翻译,2022(6):39-43.
[3] 王寅.知识翻译学之体认解读(上)[J].当代外语研究,2023(5):16-22.
[4] 杨朝军,炎萍.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的翻译过程[J].外文研究,2023,11(3):82-88,97,109.
[5] 孟祥春.“知识翻译学”命名与概念构建[J].当代外语研究,2022(3):55-64.
[6] 汪洋,邓冬群.知识翻译学:知识与翻译的关系阐释[C]//外语教育与翻译发展创新研究(14).中国民航飞行学院,2023:4.
[7] 张保国.知识翻译学的要素关系与跨国史路径[J].当代外语研究,2023(5):23-32.
[8] 杨永林.知识翻译学新范式:怎么看、如何用、盼什么?[J].当代外语研究,2023(4):16-28,161.
[9] 杨枫.翻译在知识之间 人在知识之上:写在《知识翻译学宣言》发表2周年之际[J].当代外语研究,2023(5):1-2.
[10]许渊冲.许渊冲英译白居易诗选[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
[11]杨宪益,戴乃迭.古诗苑汉英译丛:唐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12]王宏印.意象、节奏、韵律:兼论诗歌的可译与不可译[J].外语教学(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6(2):83-86.
[13]徐玉凤.知识翻译学视野下《齐民要术》英译知识转化研究[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23(2):85-89.
[14]肖华锋.知识翻译学视域下的国际知识传播[J].当代外语研究,2023(3):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