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析

2024-06-19张妍欧阳江城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融合路径课程思政价值观

张妍 欧阳江城

摘 要:地理“课程思政”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是地理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地理“课程思政”的实施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地理“课程思政”效用的途径是促进“课程思政”与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本文从学科本位与思政本位出发,从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的角度入手,探索地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并以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为例提出融合的实现方式。

关键词:课程思政;价值观;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4)05-0078-04

2014年,上海被批准为教育综合改革国家试点,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在促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在这个阶段中“课程思政”理念被首次提出[1]。2016年12月,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离不开课堂这个主渠道,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用[2]。地理学科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属性,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是中学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载体。当前,有关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研究已成为焦点。目前有关中学地理“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对课程思政元素的研究。例如赵怡具体分析了高中地理教学中可以融入的五大思政要素,包括家国情怀、生态文明、辩证思维、国情教育、全球视野等,并结合实际课例提出教学建议[3]。罗玉婷等对新人教版和新湘教版必修教材的思政元素进行了分析,对比了两版教材中思政元素的数量、呈现位置及在不同模块的侧重点,并据此提出了使用地理教材渗透思政教育的教学建议[4]。

(2)具体教学方法与地理课程思政融合的研究。例如韩星等以问题式教学为理论依托,将课程思政与问题式教学相结合,采取问题教学与小组合作探究法进行地理“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旨在实现讲解知识与育人教育同向同行的目标[5]。徐健等“以青藏高原的形成”为例,将课程思政与议题式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议题、情景、活动中”,在问题的探究辨析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6]。

(3)对价值、实施困境及教学建议等研究。例如昝怡扬等对目前地理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实施困境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7]。自丽娇等阐明了初中地理课程的必要性,从侧面说明了课程思政与地理教学融合的重要价值[8]。

(4)实施策略的研究。例如兰晓菲等以烟台市为例,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乡土资源,结合“烟台苹果”的具体案例突出了地理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具体教学策略[9]。李健敏等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例,挖掘本节的思政元素,并从情景、问题、活动等方面探索两者融合的策略,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10]。姜永清等以湘教版七年级下册“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内容为例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探索“课程思政”视角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11]。

(5)地理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例如李万玉从理论层面对教学内容、学习过程、作业设计、学习路径等方面进行了路径的思考与探索[12]。谌利从教师、环境、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与地理教学融合的路径和方法[13]。

通过文献的梳理发现,目前虽然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一直在进行有关课程思政与地理教学融合的探究,但这些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理论层面,对两者融合的路径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不具体。地理“课程思政”的本质是以教育为目的,通过地理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因此促进“课程思政”与地理教学的有效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对如何实现“课程思政”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笔者认为首先要找准课程思政的切入点,其次探寻两者融合的具体实现方式。

1 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课程思政”的功能在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因此“课程思政”的融入应该巧妙地渗透而不是直接地灌输,因此,教师应寻找“课程思政”融入地理教学的切入点,使地理教学兼顾教学性与教育性。概括来讲,地理课程思政由“地理”“思政”两部分构成,因此从这两方面入手,考虑地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

1.1 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

显性思政是指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明确、有意识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以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显性思政主要依托地理中的主干知识,甄选时事热点,通过导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各个环节体现地理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内容,目的是通过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明确思政要求,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国家发展战略、社会问题和个人发展问题,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比如在讲到“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时,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向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比如手机导航、台风及地震的预报,还可以结合实例帮助学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工作原理。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地理信息技术的具体知识点。同时,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到应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防灾减灾,是人地协调思想的体现,面对自然灾害,人们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目的是增强对自然灾害的了解,更好地协调人地关系。

隐性思政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并不明确地融入其中,但通过教育环境、教师言行和学生交流等方面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外,教师也存在很多的隐性教育方式。比如在讲到“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时,可以设置“调查当地特色文化景观及其保护的活动 ”,组织学生收集资料、实地走访、调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强化人地协调观念,学生通过切身的感受,加深对家乡文化的了解,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提升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

1.2 学科本位和思政本位

从学科本位的角度出发,学科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挖掘学科规律和构建原理体系。地理学科的思想方法和学科逻辑的研究是地理课程教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所以,在研究课程思政与高中地理教学的融合时,应该以深入凝练学科思想方法的核心素养为重点,特别是要深入挖掘和组织与“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相关的教学内容。

基于人地关系的思政融合主要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例如,在讲到“海水的性质”时,通过活动及实例说明海水温度、盐度与人类生产、生活紧密相关,从而渗透保护海洋资源的资源意识和人地协调观,同时强调科技的进步扩大了人们对海水的利用,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在讲到“生态脆弱区的治理”时,可以通过实例在帮助学生分析“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与地如何协调”的基础上关切生态文明。基于区域认知的思政融合可以从关注区域的发展问题和强调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两方面入手。关注区域的发展问题,可以通过对区域的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环境问题等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反思区域发展中的挑战和问题。通过对区域发展问题的认知,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社会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强调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对具体区域的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区域发展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在讲到“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时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运用区域关联法、区域综合分析法探究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深化对“荒漠化治理”内容的理解,掌握人类活动与区域的自然环境的关系,习得区域的综合分析方法,提升分析与治理区域问题的能力,同时增强可持续发展观。

从思政本位的视角出发,以思政引导教学内容,依托时政问题和思政原理来选择地理学科内容。例如借助2023年人口迁移的数据引导学生总结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影响。借助某区域生态脆弱区治理的实例,说明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综合治理的措施,使学生感受到治理的不易,帮助学生树立尊重自然的正确态度,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通过提供南海诸岛争端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土安全的影响,最终帮助学生树立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识,厚植家国情怀。

2 课程思政的实施方法

任何实现方式的设计都要有理论的支撑,否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程思政的本质是通过课程教育传递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可以从价值观的形成入手,探索“课程思政”与地理教学融合的实现方式。

价值观是指个人或群体对于事物的评价、选择和行为准则的基本信念和原则。它是人们对于什么是重要、什么是有意义和什么是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的形成是在需要的驱动下,在自我意识的引导下,在价值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其中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逻辑前提;物质生活和文化传统是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价值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高中地理教学是让学生了解人与地球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如何实现人地协调发展等内容的重要环节。人地协调观是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人地协调观的重要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笔者以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为例,探索课程思政与高中地理教学融合的方式。

2.1 强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意识

主体的需要和自我意识是价值观形成的逻辑前提,主体基于意识到的需要对价值关系进行判断、反思和整合是价值观形成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强化“人地协调”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需要树立科学、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例如在向学生渗透人地协调观时可以通过案例、议题式教学等方式深化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念。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有关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案例,例如“雾霾天气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城市垃圾处理”等,通过分析这些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应用案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案例,如可以结合实际分析当地的水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内容。例如在讲解“水循环”的内容时可以结合当地的河流,分析河流对人们生活生产的重要意义,以及人们利用河流资源时不恰当的利用方式产生的后果。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人类的生存依赖自然环境,从而强化人地协调意识。

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地理议题,教师可以选择并挖掘议题,加工成串联知识的教学情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议题的讨论能够促进学生对人地协调理念做进一步的判断、反思和整合,逐步形成对人地协调观念的认同。在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材中的“问题研究”栏目蕴含着丰富的议题,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并加工这些议题。例如在讲到“地球上的水”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对“问题研究”栏目的“能否淡化海冰解决环渤海地区淡水短缺”这一议题进行加工,通过对议题的探讨,能够让学生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拥有改造自然的力量,但在改造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从而让学生自觉地意识到改造自然最终要立足于人地协调理念之上。

2.2 形成利于“人地协调观”教育的课堂环境

物质生活和文化传统是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思想、观念、意识的形成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生活、物质交往、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包含着价值观的社会意识逐渐积淀成一种文化传统,这种自古至今的文化传统成为价值观形成的社会条件,因此每一时代的价值观都源于人们所生活的特定的社会,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物质生活方式、法律法规、观念文化传统共同塑造的结果。社会通过法律法规、学校教育、社会舆论等各种方式培养、调整或矫正人们价值观。显然学校教育是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关键一环,课堂教学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领域和中心地带,因此可以通过创造有利的课堂环境促进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形成。具体到课堂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充分挖掘教材中“人地协调观”的渗透点,探索“人地协调观”与具体课程内容的融合方法。课中注重引导,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课后注重评价,完善评价机制,教师可以通过考试、作业、实践报告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改进。

2.3 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人地协调观念”

主体的实践活动是价值观形成的现实依据,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促进价值观的内化。在设计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实践活动的主题要与“思政教育”内容紧密结合,其次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最后注重学生的反思和总结。例如在讲到“水循环”这一节内容时,可以设计参观“水情教育基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当地政府如何攻坚水污染治理、解决水荒、洪涝、水污染等问题并妥善处理人地关系。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意识到人地协调对于一个城市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要性,最终实现人地协调观的内化。

3 结论

本文探索高中地理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整体思路是首先从“地理”“思政”两大视角出发,挖掘地理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切入点,其次以价值观的形成条件为理论基础,以人地协调观的培养为例,探索地理“课程思政”的实现方式。但如何将“课程思政”更好地落实,如何探索创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关键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学科素养,教师首先要有育人的概念,有落实“课程思政”的意识,才能使“课程思政”更好地与学科相结合,使思想政治理论和各科课程同向同行,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龙泉.地理学科育人价值与地理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17,38(03):4-6.

〔2〕吴晶,胡浩.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2016,52(24):5-7.

〔3〕赵怡.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要素研究[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3,52(13):65-67.

〔4〕罗玉婷,邓钧,段莉彬.新版地理教材中思政元素渗透逻辑的对比分析——以人教版与湘教版为例[J].地理教学,2021,63(13):18-22.

〔5〕韩星,赵宇鸾,杨玉银,等.基于问题式教学的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案例设计——以“如何提升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例[J].地理教育,2023,44(S2):171-174.

〔6〕徐健,彭淑贞,武猛.基于“课程思政”的地理议题式教学设计研究——以“探究青藏高原的形成”为例[J].地理教学,2021,63(05):4-6.

〔7〕昝怡扬,李贺.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实施困境及对策建议[J].地理教育,2023,44(S1):189-191.

〔8〕自丽娇,卢靥.刍议新时代加强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J].地理教育,2023,44(S2):192-193.

〔9〕兰晓菲,秦伟山,谭红敏,等.基于乡土资源开发的高中地理课程思政教学策略——以烟台市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2,14(33):56-58.

〔10〕李健敏,张忠启.高中地理课程思政的策略与实施方式——以“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为例[J].地理教育,2022,43(12):72-75.

〔11〕姜永清,张和松.课程思政视角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索[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51(23):47-48+54.

〔12〕李万玉.推进初中地理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的思考[J].地理教育,2023,44(S1):198.

〔13〕谌利.初中地理课程思政的价值诠释与实践路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2,51(24):30-31+45.

猜你喜欢

融合路径课程思政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传统商贸与互联网时代供应链模式比较及融合路径研究
高校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异性与相通性
音乐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融合的路径分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