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流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

2024-06-19杨丽宏刘海菊柴囡楠王婉李洪慰田苗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

杨丽宏 刘海菊 柴囡楠 王婉 李洪慰 田苗苗

摘 要:本文对地方性本科院校一流课程“基础护理学”课程建设进行研究。课程依据学校办学定位结合专业培养要求提出课程目标。依据文献总结及教学经验提出教学痛点。依托人才培养方案重构教学大纲,将教学内容分为七大模块。教学过程中引入项目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及情境教学法。对考核方式进行“三段两步九级”教学改革。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教学改革实施的课程取得了实际的改革成效。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混合式一流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4)05-0066-03

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文件。文件指出,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质量直接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各高校要通过改革教学理念和方法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通过提高高校一线教师的教学技能,课程中设置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课程内容,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1]。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护理需求的日益变化,基础护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已成为提升护理教育质量的关键。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护理需求。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线上课程与线下教学混合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2]。相对比传统教学,该模式更能凸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辅助线下教学,突破传统的课堂讲授,利用线上抢答、线上小组讨论、线上预习、线上作业、思维导图等多重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自学能力。混合式课程设计通常以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为核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3]。基于课程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及内容,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学生学习差异性,学生学习过程中,精准定位学生的学习问题,建立有效课堂,形成教学与反思相结合的闭合循环,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将OBE理念与混合式教学模式相融合,符合当下应用型地方性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故本研究依据赤峰学院“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结合培养具有现代护理理念、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扎实理论知识和技能、自我发展潜力和较强岗位胜任力的专业目标,对照专业认证标准,综合学生学情素质,确定了基础护理学教学整体基调。

1 课程概述

“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学生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术分析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是研究护理人员如何帮助护理对象满足其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基本理论与技能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明辨思维模式为核心,以树立学生整体护理观念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护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水平为重点,以立足地方、服务地方为基本理念。依据赤峰学院“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按照“新医科”建设要求,对照专业认证标准,根据大一学生综合素质确定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保障病人安全和舒适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学会救护病人的基本理论及技术;熟知病情观察的基本内容。(2)能力目标:能够初步判断病情、促进病人恢复健康、提供护理服务;具有沟通、合作能力;能正确处理医疗文件。(3)素质目标:具有共情能力;具有吃苦耐劳、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能够尊重病人,具备为病人提供人文关怀的良好医德医风。

结合实践教学以及文献总结发现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1)教学内容“头重脚轻”,重理论轻实践,学生不能做中学,专业技能更新差,动手能力培养薄弱;(2)教学方法缺乏“两性”,重讲授轻探究,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慢,学生课堂参与度低,护理高阶思维培养不足;(3)教学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课程目标达成不充分,不能有效激励学习[2];(4)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育人,课程思政融入不深不实,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弱化。

2 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重构了课程内容,建立由“情怀、安全、舒适、营养、治疗、重症、文件”七个模块构成的护理学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大思政教育”,线上增加护理实践案例,设置虚拟教学场景,让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前沿内容进课堂、进实践,提升课程高阶性、突出课程创新性、增加课程挑战度。向应用型教学转变,结合专业认证及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标准,整合教学模块,调整理论课时,注重实践教学。通过课程组教研活动、定时进行课程组互动考评等系列措施,切实做到上“有效课堂”,出“真实”成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基本完成“基础护理学”课程线上课程数据包,包括课件的制作、教学任务点设置、教学视频的引用、自学时间的规定、试题库及作业库的建立、教学资料上传等。

3 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

3.1 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章节内容特点和学生需求,灵活运用问题导向学习(PBL)、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1)采用项目教学法[4]。引导学生围绕护理技能教学专题,在实践探索应用中获得较为完整的知识链条,形成技能体系,使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在一定时间内,学生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展示等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这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采用任务教学法[5]。根据护理学科特点将线上教学分解成多个“任务”,学生以任务形式完成知识内化,通过任务达成兴趣学习、主动探索,提升学习深度和广度。以任务为驱动,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形成知识链条,建立立体的知识图谱,展现立体的实习知识。

(3)在真实场景下进行实践学习。实践学习对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真护士”转变过程。基于校外基地真实医疗场景构建临床案例,采用情境教学法[6],将学习成果应用于真实病人照护中,培养学生系统思维、发散思维及创新思维,通过反馈,使学生感悟职业精神。利用实验室模拟病房场景,利用标准化病人模拟临床实际患者的患病症状、体征、情绪反应等,可以使学生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知识去同化和索引当前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增强实际情境感。

3.2 教学方法实践

教学方法改革的目标应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具有临床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护理人才。通过引入现代教学技术、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改革内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过程中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录制微视频、微课程,基于虚拟仿真实训开展教学改革[7]。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1)压缩理论授课学时。通过整合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模块,将教材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打破教材界限,整合教学资源,将理论授课精华提炼,在有限时间内传递更多的知识。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发放教学任务、布置作业、课堂讨论、学生抢答等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设置学生自学模块。通过引入线上教学,通过线上发放课件、设置线上学习任务点、教师在线答疑及完成线上作业等形式,鼓励学生自学,并对自学结果进行反馈。(3)加大实践教学比例。通过线上观看教学视频,课堂上教师示教、学生练习、小组回示、学生互评等形式,提高学生对护理技术的理论理解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无论采取何种形式,教师都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并逐渐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与研究的能力。

4 考核方式改革与实践

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逐步向阶段性考核过渡。课程设置“三段两步九级”评价结构。(1)“三段”:课前线上发布学习任务,引导学生使用翻转课堂将多学科知识与护理专业融合,进行前测,分析学情;课中线上线下混合运用多种方法教学,让学生学会尊重生命,关爱病人,内化知识;课后提供线上资源,鼓励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动态,参与科研创新和学术交流,基于回测、回示等多元评价,深度学习。(2)“两步”:在校内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帮助学生搭建知识脉络图;在校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公益活动,真实情境中展示学习成果,深化知识结构;校内外结合形成知识产出、运用、评价、反思的闭环结构。(3)“九级”:包括知识结构三级、职业能力三级、课程思政三级。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根据“三段”“两步”的知识、能力、素质目标逐层嵌入,通过多元评价,构成课程思政雷达图,达成课程目标,实现课程思政闭环。

5 改革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综合成绩提升;高质量就业率明显提升;用人单位好评度提升。课程基本实现了从知识灌输到能力提升、从个体教学到团队教学、从静态资源到动态资源创新、从人工评估到智能评估、从课件制作到环境建构的转变。课程教学符合双创教育的基本定位,激发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将社会、企业等资源引入课堂教学,初步实现了产学研的良好互动。依托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式,学生受益广,积极性高,课堂氛围好,最近两学期学生评教、校级督导评教和同行评教均为优秀,近两届学生课程满意度为93%和97%。

(2)教师教学能力显著提高。团队主持区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示范课2门。主持区校级教学改革项目3项,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并获得全国首届校园急救与救护技术大赛二等奖、内蒙古自治区首届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大赛三等奖、校级在线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校级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校级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3)课程建设成效显著提高。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了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与氛围,由学生主动利用多条获取知识的渠道完成教学任务的方式。并聚焦学科前沿,依据“大健康”理念,结合社会服务需求,教学实施过程中体现专业精神、人文关怀,注重评价,形成思政教学闭环,实现了育人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

6 结束语

混合式教学能有效利用线上教学资源并结合线下教学优势,在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8],凸显学习主动性,符合教育信息化和社会发展需求[9]。赤峰学院基础护理学教学团队不断探寻课程建设方案和教学改革方法,依托超星泛雅教学平台,借助学习通App,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课程建设以“新医科”为引领,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探索实施了“三段两步九级”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三段”递进、“两步”结合、“九级”嵌入式多元课程思政评价机制,达到全程育人,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课程目标达成度提升,体现课程两性一度。经过多年建设,本课程获评首批内蒙古自治区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被学校评为教学成果培育项目。长期实践证明,本课程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具有可持续性、普适性的特点,具备一定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EB/OL].(2019-10-30)[2024-03-1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

〔2〕丁子凌,黄秋姮,罗秋梅,等.一流课程建设背景下基于OBE理念基础护理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4,23(01):9-12.

〔3〕刘园.新医科建设下基于OBE理念的基础护理学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 44(11):252-254.

〔4〕李津,张婧珺,杨磊,等.护理学导论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09):773-776.

〔5〕李艳,王金娜,徐兰兰,等.基础护理学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22,19(07):587-591.

〔6〕周萍,林婕,张春梅.以任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对护理岗位胜任力的影响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2,40(12):121-123.

〔7〕史兆洋,李梦娜.BOPPPS联合情景模拟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8(03):6-10.

〔8〕孙宏玉,陈华,董超群,等.以《护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建设一流护理学专业[J].中华护理教育,2021,18(05):389-394.

〔9〕李艳,王金娜,徐兰兰,等.基础护理学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22,19(07):587-591.

猜你喜欢

基础护理学教学改革
浅谈多种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应用Delphi法重构高职《基础护理学》教材的研究
《基础护理学》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分析
以问题为基础的实验教学方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