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性”审美
2024-06-19刘鹏程
刘鹏程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全面到来和AI技术的持续发展,我们今天所生活的时代,让人对未来的展望增添了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慢慢成为了人的一种情感表达,无论在哲学、文学、艺术领域还是时尚审美当中,都有所体现。若用学术化的语言来说,这种表达方式就是“模糊性”。陶瓷艺术作为艺术的代表性分支之一,研究其模糊性特征,是时代的必然,也是艺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起,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逐步推进,欧美和日韩等国的“新陶艺”思潮伴随其现代化技术和艺术审美思想涌入中国,刺激了国内陶艺的“现代化”探索。在各种新技术和新思想的加持下,当代人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变得更加不确定性、具有“模糊性”。面对工艺与观念的双重影响,当代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逐渐由匠人对仿古器的传承与坚持,进而转向陶艺家运用陶瓷工艺展现时下个人喜好与情感诉求的个性化作品。
一、何谓“模糊性”
“模糊”一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不分明、不清楚,还有混淆之意,是具有暧昧不清的、有弹性的特点。“模糊性”是建立在模糊思维基础之上的,是使用模糊概念和模糊推理来进行设计的一种表达方法。历史上有很多文学家以文字符号勾勒出虚拟场景,让阅读者展开联想。如《红楼梦》,不同读者在阅读后,脑海中会有千差万别的林黛玉形象(想象中)。而今天的虚拟场景大多数是通过视觉图像来展现的,图像的直观性侵夺了观者的联想力,在观者的脑海中打下印记。而这些深入人们脑海中的图像,将直接成为人们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参照。所以,通过抽象的、重组的、符号化等方式,将视觉图形再次“模糊”和提取,可以增进人对视觉表现的联想,模糊真实与想象的边界,拓展人想象的空间。模糊性的作品,没有主动告诉我们什么,而是提供了一个“媒介”。我们在看的过程当中,每个人会关注不同的角度、时刻,以及产生不同的感应,这其实就是模糊性想要表达的内容,其主要突出的就是增加观者自己的联想。那么在陶艺中的“模糊性”,又会有怎样不同的感受呢?
二、陶艺内容的“模糊性”
在我们观赏艺术作品或对不同时尚审美进行区分判断时,就其呈现的内容所产生的不同风格之间的界限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模糊性。这种不确定的因素、难以界定的现象处处存在,陶艺亦然。如果说从具象到抽象再转化重组为新的具象,是形成陶艺模糊性的一个重要原因的话,那么高度概括的抽象造型则最具有模糊性。以传统陶瓷中的瓶罐类造型为例,诸如:天球瓶、蒜头瓶、瓜棱瓶、梅瓶,荷叶罐等,这些瓶罐的灵感大都是来源于人们生活当中的所见所闻,都是通过具象到抽象的主观转化而来。往往一次恰到好处的变形、一种不经意的手法、一次意想不到的窑变或釉色变化等,让陶艺的成型制作中充满了“随机性”和“模糊性”,也让创作者在这样富有随机性变化的制作过程中产生新的见解。而这种由人对自然景观和日常生活中转化而来的审美思考,恰恰体现出一种意想不到的模糊美。
如(图1)是美国著名陶瓷艺术家韦恩·黑格比(WayneHigby)早年的乐烧风景碗系列。展现了黑格比对传统陶瓷的反思,一种新的生命力。风景在碗形器皿中不断演绎,极具个人风格,这样的一个碗承载的是他的记忆与情感,并表现出超越物质的空间。在观看这样一件作品时,或俯视,或仰视,角度不同,便有新风景产生,充分调动了观者的想象力,展示了黑格比对于空间的理解,同时也给了观者思考的空间。韦恩·黑格比从事艺术创作近50年,他创作了很多优秀的陶艺作品,从乐烧风景碗系列一直到《泥土之云》等陶瓷壁饰,他不同时期的作品,无时无刻地不体现着风景主题对他创作的影响。故乡的记忆与旅行的体验都是他创作灵感的来源。韦恩·黑格比作品的一个关键方面就是陶瓷壁饰。在韦恩·黑格比的陶瓷壁饰作品中,独特的碳酸铜釉料多次氧化熏烧方式与理性控制釉料的乐烧手段,让釉料控制在自己的构图中;模具几何瓷条与手工切割瓷块拼合的多元成型手段;中高温铜红底釉与中温白釉点绘的分窑复烧方式,让韦恩·黑格比在原有的建筑平面空间中,巧妙地利用空间与光影的虚实来营造、展示作品。韦恩·黑格比陶瓷壁饰作品有他独特的艺术特点。风景题材贯穿于他的整个创作之中,这也是黑格比本人对自然空间认识的一种延续。黑格比尊重泥土的特性,形成了他独特的成型工艺,保留了原本的材质之美。黑格比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了大自然中的土、水、火元素,在他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中,使这些不同的元素用艺术表达方式相互交织、融合在一起,模糊各自之间的边界,最终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语言。
三、陶艺形式的“模糊性”
中国当代陶艺创作从以形式美为准则,到融入哲学理念,一步步拓展,出现许多分支流派,如实验陶艺、观念陶艺、学院陶艺等。创作者极富才情的艺术创造,赋予陶艺新的艺术生命和审美取向。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当代陶艺不免受到西方以及日韩等国的现代陶艺创作理念的影响,但并没有照搬其理念,而是一直注重突显自身的文化品格。
“解构”是西方后现代艺术的主要特点,也是其新陶艺理论支撑的基础。其理论影响不仅在欧美等国,在日韩等东亚国家的陶艺作品也多有体现。日韩作为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的国家,其陶艺的发展风格则是在传统和现代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主要体现在“器的反叛”“手工的重生”“范式的突破”“陌生化的美学追求”等方面。
西方陶艺对“陌生化”的探索更为深入,乃至极端。其表现为对另类美学的追求以及对“实验性”等形式的探索,更突出“器的反叛”。而日韩当代陶艺更趋向于强化其民族符号与文化印记,表现为对本土风格的重塑,以及引领民族文化和新的时尚审美符号在陶艺中进行融合,打破了传统陶瓷艺术千百年来形成的材料观、造型观、装饰观、烧成观、审美观等,不再强调完美无缺的造型和精美的纹饰,而是追求理念上的解放和形式上的创新,更多在“手工的重生”和“范式的突破”中寻求新的变革,“模糊”了传统陶瓷艺术的种种范式。注重对传统文化与当代风尚的融合,在二者之间寻求一个“模糊”的、具有二者共性的集合区域。这也与中国当代陶艺的审美趋向更加贴合。中国当代陶艺仍处在一个变革的阶段,即在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以及对现代化新陶艺的探索中寻求一个平衡点,或者说新的突破。越来越多的当代陶艺家在尝试探索不同于以往的陶艺新形式,其发展走向也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模糊”了各自鲜明的边界,在表达自我的陶艺作品中展现出当代艺术的美学思考。
日本著名陶艺家八木一夫的成名之作《萨姆萨先生的散步》(图2),他将传统拉坯的环形泥坯立起来,并无规则的生出枝节与孔洞,形成如抽象雕塑一般的视觉奇幻之象,像是在诉说着人的荒诞、痛苦、脆弱与异化,潜藏着隽永与思辨。八木一夫的作品多是如此,可以妥帖地将观念落实到陶瓷语言中去,将人性楔入泥土之中。八木一夫在《我的自述传》说:“如果要忠实地服从自己的心情创造,应该脱离传统陶瓷工艺过程。我想现代人的心理情感和这个世界,如果用古文来陈述,怎么也表达不了。根据这些想法,我走向了所谓超现实立体造型,从此我可以自由自在地自我展开。”
不只八木一夫,还有同在走泥社的许多优秀的日本陶艺家,他们共同开创了日本现代陶艺的流派,奠定了日本当代陶艺的风格基调:在材料上,崇尚自然,看重柴烧,不上釉或少上釉少装饰;造型上,受现代雕塑影响,偏向意象或纯抽象;表达上,打破日用观赏,重观念重情感传达,他们将当代社会的苦乐欲望与日本文化的禅静内敛做了极富创造性的融合、转化与表达,使陶瓷黏土成为人的现代性的情感投射艺术表达的语言构造之载体。
结论
陶艺是创作者对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在器物上的体现,所以陶艺的发展与时代变革息息相关。很多当代陶艺作品是不规则的、充满不同表现形态的、结合了多种艺术门类的陶瓷,不再强化它的规范化和严谨性,转向对艺术审美的转化与表达。创作者所关注的是当代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是人的意识流动和对外部世界多方位的独特认知,更注重个人心灵宣泄的情感表达,多视角地关注人类自身的各种问题。间接的“模糊性”而非直接的“写实性”成为了当代陶艺家创作的主要方式,也是当代陶瓷艺术的集中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国民审美的提高和数字化时代的全面来临,当代陶艺也面临着工艺与审美创新的更多挑战。虽然当代人对未来的展望具有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与“模糊性”,但“模糊性”就像一杯午后的咖啡,令处于当下新一轮时代发展变革期的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小憩。当陶艺的创作与变迁后的时代再次并行时、当我们发现陶艺更多新的可能性时,陶艺的未来也许将从“模糊”再次走向明确。
参考文献:
[1] 崔莉萍.视觉文化下设计思维的嬗变[J].包装工程,2010,31(24):142-145.
[2] 刘木森.中国“现代陶艺”的审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21.
[3] 刘建国.深浅聚散万取一收:陶艺的模糊性散论[J].中国陶瓷,2007(8):58-60.
[4] 伍麒麟,孙慧娟,张超.新时代中国当代陶艺的新语境[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3(10):142-145.
[5] 李亚茜.艺术品真理价值的体现研究:以八木一夫《萨姆萨先生的散步》作品为例[J].艺术品鉴,2016(12):420.
[6] 沙莎.韦恩·黑格比“乐烧风景碗”的成因及艺术特点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