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2024-06-19张英豪

党史文苑 2024年6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马克思

张英豪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马克思对人类历史进程的规律性内容进行解读的科学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诸多内涵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相契合,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现代演进与拓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不仅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富有深切的内涵延伸,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独特创新,为中国以及世界的未来贡献了重要方案指引。

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来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细致地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后的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揭示了普遍的社会规律,对认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指导人类社会发展、解决世界发展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事实上,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出现以前,学术界对世界历史的研究已经开始,有些思想被马克思批判地吸收,并被纳入其世界历史理论之中。

(一)维柯的世界历史理论

维柯在世界历史理论研究中第一次探讨了人类社会的世界历史性。他认为人类创造了历史,这一观点是对中世纪以来盛行的“神本位”思想的强烈否定。同时,他还提出了世界历史由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和凡人时代这三个相互关联的时代组成。虽然维柯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他将世界历史视为人类的一种创造行为,并对其发展规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探索,从而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世界历史研究。

(二)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主要涵盖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世界历史受理性支配。绝对精神的理性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动力,世界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展现理性的过程,因此,从本质上看世界历史的发展就是绝对精神的自由发展。其次,人类的自由意识逐渐觉醒。他将世界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东方王国(包括中国、印度、波斯)、希腊王国、罗马王国和日耳曼王国,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不同的自由程度和自由意识的发展阶段。最后,黑格尔论证了世界历史与国家的关系,在他看来世界历史是由各个民族和国家构成的,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不存在单独存在的国家。正是基于国家之间的相互联系,世界历史在整体上得以形成。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推动了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进步,他的辩证法思想在后来的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但黑格尔关于世界历史理论的论述未能摆脱唯心主义的束缚,过度拔高了他所属的日耳曼民族的历史地位,带有相当的片面性。

(三)康德的世界历史理论

康德把世界历史看作是一种有目的、有规律的进程。康德认为,一方面,人是自然的造物,受自然法则的约束,人类历史发展是普遍自然规律实现的过程。另一方面,自然意图的终极目的是使人的理性天赋得到完全释放,人具有理性的天赋,要想激发这种天赋,把人变成理性动物,就必须对人进行启蒙、训练和教育。人类历史按照自然的目的而展开,而自然又用其合规律性把人从低级阶段逐渐地引向高级阶段。因此,在康德看来,人类历史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过程。同时,理性使人们超越了本能的限制,社会化的人们逐渐有了超越自然的欲望,与他人的竞争促使人们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贪婪、欲望、虚荣等人性中的“恶”也提高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并由此成为推动普遍历史发展的动力。

康德的世界历史理论促进了包括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内的新思想的产生,但他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恶”存在的合理性,从资本主义角度对一般历史发展的推动力进行了阐释,而这一理论的背后则是一种“欧洲中心论”的观点。

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内涵要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世界历史”这样描述:“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

(一)世界历史具有客观性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世界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幽灵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每一个过着实际生活的、需要吃、穿、喝的个人都可以证明这种行动”。

世界历史的发展打破以往各民族之间封闭的状态,各民族开始互相依赖和制约,建立普遍联系。15世纪至17世纪,欧洲国家为进一步扩大其产品出口和资本输出,开始在海上寻找新的航路,开拓新的陆地。新航路的开辟使得他们不断进行海外扩张,建立大量殖民地的同时获得了巨大财富,资本积累的速度不断加快。马克思、恩格斯从这一社会背景出发,指出世界历史并不是一开始就自然存在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二)生产力快速发展和交往不断扩大是基本动力

伴随着生产力、交通和通信工具的不断发展,使得各个国家和民族不再像过去一样封闭,对外界的依赖性日益增强,这就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条件和可能性。原本与世隔绝的国家和民族摆脱了地理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制约,形成了一种普遍性的交流,推动了人类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劳动分工的不断扩大,商品交易日益频繁,经济活动变得更加开放和竞争。传统的分工结构和分工环境逐渐被淘汰,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的劳动分工,使得人们的交流活动更加丰富,交流方式更加多元化,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

马克思虽然受到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其他因素的制约,但他仍然认识到生产力、分工、交往等因素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各个民族通过现代化工业的生产、分工和消费联系在一起,这一切都成为推进世界历史崛起的重要因素。

(三)世界历史的本质是走向共产主义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认为,世界历史虽然是从资本主义开始,但不会永远主导世界,更不可能终结于此。他们并不是主动积极地发展这个过程,世界历史是他们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过程中间接产生的产物。资产阶级资本扩张的过程中,不断地对无产阶级进行剥削和压迫,使得阶级矛盾不断升级。无产阶级反抗资产阶级压迫与剥削的运动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终将消失在世界历史的舞台上,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地会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世界历史初期,人类走向现代化的道路除了资本主义道路并无其他选择。近些年来,西方国家深陷困境,实体经济空心化、宏观调控力度不够、贫富差距明显等现象逐渐凸显,资本主义制度既不能应付国内的危机,也不能很好的处理全球挑战,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质疑和反思逐渐增加。因此,寻找不同的现代化之路,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历史多元化的需要。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创新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说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延伸和现代解读,它继承了世界历史理论的思想精髓,又在新时代环境下对其进行补充发展,主张世界各国人民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一)从理论到实践:处理世界问题的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具有中国特点的实践模式,受到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启发。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作为一种全面的历史分析和宏观观点,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固有矛盾和发展规律,提出了在资本主义崩溃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和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历史演进逻辑。这一理论虽然揭示了历史的基本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因时代、环境所限,未能给出具体的、实际的方案。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分工不断细化,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化,国际实力对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逆全球化思潮、地缘政治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使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直接影响着人类整体的生存和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任何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都无法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更无法做到不参与其中。

(二)丰富价值目标内涵: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

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最终会走向共产主义,在那个时候人会摆脱一切束缚,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但是,以目前的生产力水平,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基于现在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人类所要面对的全球性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对当今“世界之问”的一个强有力的回答,是现阶段国际社会共同的愿望和共同的利益所在,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马克思所预言的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方向并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够完成的,而是要经过十几代甚至几十代人的不断努力,才能真正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仅仅是人类历史发展阶段的一个新起点,世界历史发展不会只停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层次,它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上成为“真正的”共同体。

(三)实现方式从革命到和平、对立到合作

与马克思所强调的批判性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充分体现了和而不同的哲学智慧,强调互联互通,而非简单直接的二元对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注重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面对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强调合作共赢。这既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需要。与资本主义所主张的“自私自利”的发展方式不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跳出了阶级制度界限,更好地适应世界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双赢。共赢是为了满足全人类共同利益,这既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价值追求,也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相比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所体现出的革命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加强调和平性,它不是完全无视制度的对立,它是从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人类的发展方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要理念,“汇聚了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盼稳定的最大公约数,画出了不同文化背景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的最大同心圆”。

四、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在当代世界的中国表达,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一种当代发展和应用,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发展实践逻辑的内在统一。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解决世界结构性矛盾、构建全球治理新秩序,将为全球社会带来更加和谐、稳定、繁荣的未来。

【参考文献】

[1]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5(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曾莎莎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命运秀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