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温“老三篇”感悟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特质

2024-06-19才银

党史文苑 2024年6期
关键词:张思德白求恩共产党人

才银

延安时期,毛泽东曾发表过诸多文章,其中有三篇短文是那个年代的人们广为传颂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统称为“老三篇”,堪称红色经典。其中《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是两篇悼亡文字,《愚公移山》是党的七大的闭幕词,分别被收录到《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和第三卷。在全面抗战的艰苦环境之下,“老三篇”为全国军民树立了三个学习的榜样:张思德、白求恩、愚公。它凝聚了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理想的希冀,所体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精神,不怕牺牲奋斗到底的愚公移山精神,深刻塑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特质。

传承张思德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长在高山上,死在泥洞中;魂魄飘青天,骨头暖人间”。这是一首曾在延安流传的谜语诗,也是延安的老百姓给予张思德的高度评价。

1944年初,张思德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生产运动的号召,扛起背包去了安塞县石峡峪,解决边区的取暖用炭问题。在那里,他不分白天黑夜拼命地干,每次出炭,他都抢先钻到窑的最里面捡木炭,手上包的破布着火了,他就用另一只手扑灭后继续干。不怕苦不怕累的张思德,烧出了一窑又一窑的好炭。张思德很爱动脑筋,为了多烧炭,他决定动手开挖新窑洞。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9月5日,挖新窑时正好下雨,张思德和战友正在用力地挖着窑洞时,洞体由于雨水的渗透出现崩塌。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本能的反应是保护自己,可在这生死关头,张思德没有跳出洞口逃生,而是把生的希望给了战友,一把将战友推出洞外,自己却被压在窑里。张思德就这样牺牲了,那一年他才29岁。

9月8日,在延安凤凰山下的枣园操场,中央直属机关、中央警卫团等1000多人为张思德同志举行追悼会。毛泽东也参加了,并发表了讲话。会后,毛泽东在审定讲话记录稿的时候,挥毫书写了“为人民服务”5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作为题目。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以新闻稿的形式在《解放日报》发表。1945年,党的七大正式把“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明确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张思德只是一名普通的战士,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但是毛泽东对他的评价却很高,他说“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在张思德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为人民服务》讲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解决的是“为了谁”的问题,即“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传承白求恩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诺尔曼·白求恩是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他在加拿大有身份、有地位,早已功成名就,生活富足体面。但是为了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白求恩说服母亲,舍弃美好、舒适的生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1938年3月,经过长途跋涉,白求恩携带着医疗器械和药品到达延安,之后,毛泽东与他进行了深入的交谈。在交谈中,白求恩建议毛泽东组建战地医疗队,到前线附近去工作,这样不仅方便照顾重伤员,还可以使重伤员中的75%都能够得到救治。当时八路军的条件是很艰苦的,别说是战地医疗队,就算是药品、医疗器械,甚至是医务人员,也由于敌人的各种封锁而极为紧缺,很多受重伤的战士在转移后方的路上就已经牺牲。所以75%对于当时的八路军来说是一个十分诱人的数字,这不仅意味着多数重伤战士能够避免牺牲,也等于八路军战士可以有两次甚至更多次的生命打击敌人。于是,毛泽东同意白求恩的建议:组建战地医疗队。

在中国,白求恩将毕生的精力与心血都挥洒在中国军民身上。1975年,河北唐县唐河西村农民刘强尔,讲述了她与白求恩之间的感人故事。刘强尔刚出嫁那年,左脚上长了毒疮,疼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受着病痛的折磨。大夫也没有医治的好办法,只能建议把左脚锯掉。白求恩知道后,来到刘强尔的病床前,细心地为她检查,成功地治好了毒疮,保住了她的脚。刘强尔病好以后,拿着土特产来答谢白求恩,但白求恩坚决不收。在他看来,军民是一家,为百姓治病是应该的。

白求恩不仅关爱百姓,更全身心地救治战士。1939年10月,日军发动冬季大扫荡。白求恩知道后,主动请缨,推迟回加拿大筹措医疗物资的计划,来到河北摩天岭前线,率领医疗队,以军区卫生顾问的身份参加了摩天岭阻击战,在战斗中心地带孙家庄村边的小庙里,为重伤员做手术。快要撤离时,白求恩正在给一位腿部受重伤的战士做手术。为加快手术动作,他用左手掏取碎骨,结果碎骨将他的中指刺破。几天后,白求恩又率领医疗队奔赴黄土岭战斗中。尽管当时白求恩发着高烧,但他坚持工作,最后因体力不支被强行抬离战场。11月12日凌晨,白求恩因左手伤口受到感染而逝世,这一年他才49岁。

中国人民正在进行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的时候,白求恩来到这里绝对不是为了物质利益和贪图享受,而是集中体现一种价值和使命,用《纪念白求恩》中的话说,“白求恩精神就是国际主义精神,就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精神,表现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可以说,毛泽东始终把白求恩精神视为中国人民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号召中国共产党党员学习他的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总的来说,《纪念白求恩》讲的是精神,解决的是做什么人的问题,中国共产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传承愚公移山的精神:坚定“去争取胜利”的理想信念

《愚公移山》是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所致的闭幕词。说起这一点,会让人感觉到很好奇,为什么如此重要的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会用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作为闭幕词的标题?实际上毛泽东是想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告诉我们,共产党人要“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挖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把中国引向光明。

在“愚公移山”的故事中,愚公带领他的儿孙们正挖山的时候,有个叫智叟的老人嘲笑他们太愚蠢,认为挖掉这两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但愚公却反驳他,说虽然山很高,但这山却不会再长高,可我的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试想如果愚公被智叟说服,那么“移山”也就无从谈起,更别说感动“上帝”。所以毛泽东此时向全党讲述“愚公移山”的故事,目的就是教育全党在紧要历史关头,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对革命的信心:“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总的来说,《愚公移山》讲的是共产党人的信念,解决的是靠什么人的问题,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打败侵略者,解放全中国,要靠人民大众一起奋斗。

“老三篇”的时代意义

由小想大、用小说大、以小见大,可以说,“老三篇”所树立的典型、讲述的事迹、传递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我们在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为人民服务、涵养高尚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是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在挫折中不断地奋勇前进,不只是因为有远大理想,还因为革命先烈在生死考验面前能够视死如归,在钱权利诱面前能够坚持住自己的理想信念,不为所动。比如陈赓,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视死如归,在蒋介石高官厚禄利诱下永不变节,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的共产党员也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成绩。然而,也有部分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腐化堕落,究其根本就在于背弃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在这点上,我们一定要以苏联为戒,汲取苏联解体的深刻教训,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毫不动摇。

二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树立共产党人的人生观。“老三篇”通过三个不同的道德典型阐述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时代在不断变迁,亦涌现出了无数先锋人物和英雄楷模:有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有生命一分钟,敬业六十秒的牛玉儒;有扎根大苗山,为民卖婚房的杨宁。他们都是为民解忧、为党分忧的好干部。虽然他们所生的年代不同,但以同样的责任与担当诠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们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本色,真正践行着群众路线,是共产党人践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的生动体现。

三是要涵养高尚道德情操,树立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提出共产党员要做“五种人”。然而,现实生活纷繁复杂,要做到这些确实是不容易的,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在实践中磨砺。不仅要用党章和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还要对照共产党员的楷模来激励自己。而楷模就是张思德、白求恩、焦裕禄、牛玉儒、杨宁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之所以重温“老三篇”,是因为其蕴含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有永恒的价值,在今天依然充满活力。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愚公移山精神,不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2]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新华网,2022年10月25日.

(作者系中共锦州市委党校中级讲师)

责任编辑/曾莎莎

猜你喜欢

张思德白求恩共产党人
《共产党人》发刊词(节选)
纪念白求恩
共产党人的感情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修炼好共产党人的“心学”
王俊秀:村民们心中的“白求恩”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白求恩给聂荣臻的最后一封信
关于共产党人“心学”的几个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