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文化建设特点及启示

2024-06-19连雄飞

党史文苑 2024年6期
关键词:根据地抗战建设

连雄飞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把文化建设作为根据地建设的重要任务。文化建设是巩固根据地的必要条件,是服务于军事战线的第二条战线。在延安根据地的引领下,各根据地以干部教育、报刊通讯、文艺宣传为重点开展文化建设,体现了文化与革命、政治、人民相结合的基本特征,并从政治性、时代性与人民性三方面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历史经验。

一、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一)以干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事业

根据地处于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农村地区,民众偏低的文化水平严重阻碍了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此外,引导敌后抗日武装力量急需一大批受过训练的干部。为配合根据地建军建政的迫切需要,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应运而生。延安根据地作为党的高级干部聚集地,率先试点干部教育。延安根据地的干部教育最初起源于党组织内部成立的学习小组、读书小组、哲学小组等。1939年,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肯定这种办法,并作出“推广到全党去”的决定。随后,在延安创办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推广至各根据地,形成了“分校”办学形式。1939—1945年,抗大在各根据地创办12所分校,培养出10万多名抗日军政干部。这些干校适应抗战形势的变化,灵活采用短期训练与实践教学来提高学员的军政素质,使之快速适应工作需要,迅速成长为骨干力量。干部教育在抗日烽火中建立,在硝烟弥漫中发展壮大,创办上百所干部学校,培养数十万革命干部,成为根据地建设与抗战胜利的中流砥柱。

(二)以报刊为重点的新闻通讯

报刊是传播党中央声音的桥梁、喉舌、纽带。1942年初,在毛泽东同志整顿三风的号召下,中共中央宣传部着手改造党报,增强党报的党性与战斗性。延安作为党中央驻地,创办了大量党报党刊。例如,八路军总政治部刊物《八路军军政杂志》、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根据地的报刊分为中央党报、地方报、群众报三类,地方报是根据地宣传通讯网络的中枢,主要包括各根据地党委机关报。晋察冀根据地的《晋察冀日报》、华中根据地的《抗敌报》、晋绥根据地的《抗战日报》等都属于地方报。各根据地报刊犹如一张通讯网,保证中央与地方的同频共振。群众报以工农群众为主要对象,内容上图文并茂,贯穿着政治教育与文化教育。陕甘宁根据地面向工农、妇女、青年创办《中国工人》《中国青年》《中国妇女》等大众报刊。晋察冀根据地结合抗战实际创办副刊,如《老百姓》《边区生活》《晋察冀群众》等。在敌后战场中,报刊及时短小的特点能够快速传递党的声音,指挥斗争,成为根据地重要的通信工具。

(三)以抗战文艺为媒介的宣传教育

文艺具有共情共景的感染力,是抗战宣传、教育群众的重头戏。延安文艺界作为抗战文艺的急先锋,明确了文艺面向工农兵的立场,掀起根据地文化建设的新高潮。1938年,延安兴起“唱也好,朗诵也好,写也好”的街头诗。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新编历史剧和秦腔剧、秧歌剧、年画、版画、陕北民歌等文艺作品“百花齐放”。但由于抗战的特殊条件和需要,报告文学与戏剧工作成为文艺工作的中心。描写战斗实景的代表性报告文学,有姚雪垠的《战地书简》、碧野的《太行山边》,刘白羽的《游击中间》等,这些报告文学以短小有力的形式担负了政治和文艺突击任务。抗战剧团通过改造传统戏剧,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动员,从而凝聚起庞大的抗战力量。此外,话剧团配合革命形势创作新剧。国防剧团创作出一种融话剧与京剧为一体的新剧种——大众剧。典型剧目有以动员参军为内容的《刘金福从军记》、揭露敌伪压迫的《半升米》、揭露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人间地狱》等。这些诞生于战斗环境中的话剧取材抗战实际,其大众化、小型化、战斗化的特点提高了国民文化素质水平,激发民族意识和抗战意识。

二、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文化建设与革命结合

文化建设服务于根据地的军事活动,开辟出第二条战线。1940年,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论》提出,“革命文化,在革命前,是革命的思想准备;在革命中,是革命总战线中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可见,根据地文化建设从来不是自弹自唱的,其与革命实际有着双向互进的良性关系。一方面,先进文化激发革命热情,引领革命浪潮。根据地文艺工作者提出“以笔作刀枪”的战斗口号,在随军战斗中创作文艺作品,动员群众支前参军。据统计,仅沂蒙根据地420万人口中,有120多万拥军支前,20多万参军参战,10万多名烈士,掩护9.4万余名抗日志士,救护八路军伤病员1.9万余人。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成为根据地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革命推动文化发展,造就一大批文艺精品。抗战期间,根据地的文艺创作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大的发展。大众化诗歌流行,干部、农民、战士成为创作者,体裁形式包括抒情诗、讽刺诗、快板诗、墙头诗、民谣等多种形式。《白毛女》等剧在传承戏剧和借鉴西洋歌剧的基础上,创造出独具民族风格的新秧歌剧。

(二)文化建设与政治结合

文艺作品宣传抗战主张,形成统一思想、瓦解敌军的政治攻势。根据地文化建设对内改造工农兵思想,构建根据地的文化堡垒;对外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文化、政治攻势,坚守民族自信心。抗日根据地通过文化宣传从精神上武装战士和群众,形成了以抗战为核心的根据地文化。一时间,抗战报刊、抗战文学、抗战戏剧、抗战歌曲、抗战美术等文化活动在根据地涌现。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者转“军事进攻为主”方针为“政治诱降为主”。对此,抗日根据地将政治宣传作为一种民众运动,将根据地文化宣传工作攥成有力的拳头。此外,敌后宣传配合军事进攻构成瓦解敌军的政治攻势。根据地军民灵活采用火线喊话、标语传单、抗战戏剧等方式开展对敌宣传攻势。在围攻堡垒地带时,“不断利用喊话掷传单的工作以动摇其守备决心,用人为的方法制造不满情绪,达到战斗勇气之沮丧、与部分摧毁这些碉堡为目的”。不论行军驻军,涂写标语和散发传单都是对敌宣传的经常性工作。演戏本身就是宣传,“仅1942年三次政治攻势中,抗敌剧社等艺术团体,在游击区、敌占区演出315次,编写剧本188个,吸引观众12.5万人”。根据地文化建设具有鲜明的政治化特征,面向工农兵,服务抗战斗争,将坚持抗战、统一抗战的主张贯彻到底。

(三)文化建设与人民结合

文化是调动人民群众积极性的意识形态,文化深入群众的程度决定着文化动员效果。文化立场是文化与人民结合的首要问题,成为发挥文化建设第二战线作用、形成对地政治攻势的根本所在。根据地确立“文化面向工农兵”的根本立场,文艺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实现文艺作品的大众化与通俗化,切实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斗争和痛苦。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演出时,常有观众忘记自己是在看戏,气愤地大喊“放下你的鞭子”,在20天内,发动50多名农民和学生参加抗战。在农村地区,文化资源匮乏,仅有的文化活动大多为反映封建专制的腐朽文化。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民主革命思想改造传统文艺,教化根据地军民。1941年成立的姊妹剧团,深入群众,以求得妇女彻底解放。剧团编排对口快板《赶集》,剧中女干部千方百计与老大娘攀谈,通过女干部的热心教育,老大娘觉悟了,开始诉苦。抗日根据地通过改造传统文艺,以“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开展文化建设,不少剧团运用京剧、评剧以及地方戏剧来反映现实生活、配合政治宣传。大众化、通俗化、现实化的文化建设将群众个人生活与抗战事业相结合,激发了根据地军民支前抗战的热情,汇聚抗战胜利的力量之源。

三、抗日根据地文化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把握政治性,坚持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领导指引文化发展方向。在抗日战争期间,党明确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根据地文化建设遵循革命方向,开展“新文化运动”,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其中,“民族的”针对日本侵略者的思想腐化和奴化教育进行有力的“反帝”;“科学的”是破除人民群众思想束缚的“反封建”;“大众的”是对社会主体力量的广泛团结。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既是指南针又是压舱石,是文化发展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持久的精神动能和文化支撑。发挥文明的引领作用,要从党的性质地位出发,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线索。在生产力上凸显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超越,在文化方向上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越性,在利益取向上站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

(二)把准时代性,配合中心任务

脱离时代的文化注定被历史所抛弃,只有与时代紧密结合的文化才能被大众所知晓所传承。文化与时代的真正结合,在于文化多大程度上服务于时代中心任务。当前,现代化过程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性,中国式现代化成为中华文明得以跃升的实践沃土。因此,文化建设要站在时代的基准上,以中国式现代化为目标,通过现代化实践来改造中华文明。现代化是一个持续性的实践,其过程是复杂的。而现代性作为现代化的结果指向更高的文明阶段。文化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结合,内嵌着文化“源与流”和现代“化与性”的转变。文化融入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发展的“源”具体为实践中的现代性,文化发展的“流”就是现代化本身的过程。每个时代都有特殊的问题,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式,反映着人民对时代问题的思考。因此,时代思想能被人们理解的前提,即文化与时代课题的结合,也就是坚持文化的时代性。

(三)厚植人民性,扎根群众生活

人民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文化评价的主体、是文化服务的主体。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对社会现实进行全方位的观照,充分展现社会思想脉搏。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制约着社会精神生活,是文化的最终评判者。马克思指出:“人民历来就是什么样的作者‘够资格和什么样的作者‘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新时代文化建设要反映人民投身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践的奋斗姿态,让人民从中有所启发,获得精神动力。文化建设不仅要贴近现实还要对现实进行升华,解释社会规律,回应重大问题关切,体现深刻的思想深度与广泛的社会感染力。最终,文化建设要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美好精神家园。人们需要从文化中获得价值引领、精神鼓舞和审美启迪,进而协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好的文化凝练着真善美的追求,发挥着思想旗帜的作用。对此,文化建设要发挥教化和导向作用,使人民正确地把握历史、认识现实、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董纯才,张腾霄,皇甫束玉.《中国革命根据地教育史》第二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12.

[2]街头诗歌运动宣言[N].新中华报,1938-08-10(4).

[3]穆敏.《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48.

[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709.

[5]赵成.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N].人民日报,2021-11-04(6).

[6]穆敏.《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文化》[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10.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95-196.

(作者系苏州大学法学硕士)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根据地抗战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我们家的抗战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忆·抗战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
中共根据地反缠足依据的演变(1928—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