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引领高校思政“金课”打造的实践路径

2024-06-19张梦珅

党史文苑 2024年6期
关键词:金课原著马克思主义

张梦珅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日新月异,高校思政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深入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为引领的“金课”打造,探索一条贴近学生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的现实路径。通过理论解读、教学体系构建、多媒体与互动手段的引入以及实践性项目的设计,我们将探讨如何使思政课程更具深度、实用性和吸引力,助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政治课程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深远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理论教育层面,更贯穿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社会责任和创新思维等多个层面。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地位得以确立是由于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理论,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念。中国在20世纪初遭受列强侵略,社会动荡不安,正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理论在中国找到了土壤,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在20世纪中期经历了解放战争、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历史事件,这一时期党和政府广泛借鉴和应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形成了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对塑造中国青年学生的思想产生着深远而积极的影响。在中国的思想政治课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成为必修的课程内容,通过对《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重要文献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锤炼了批判思维和辩证分析的能力。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培养了他们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性和责任感。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地位还表现在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思维的重要作用上。马克思主义注重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分析和对社会变革的探索,通过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社会的本质、问题的根源,并激发出对社会进步和公正的责任感。此外,马克思主义提倡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等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政治课程中地位的确立是历史的必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社会的发展规律,更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为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思想政治课程中的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在塑造学生思想方面的独特作用

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在塑造学生思想方面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通过深入学习《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使学生接触到马克思主义的深邃思想。

1.打破传统观念束缚: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对束缚学生的传统观念产生强烈冲击。这些著作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揭示了社会阶级的存在和阶级斗争的本质。学生在阅读中,逐渐摆脱传统意识形态的束缚,拓展了思维的边界,培养了辩证思考的能力。

2.强调人的实践和历史的变革: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强调人的实践是认识世界的根本途径,强调历史的变革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深入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他们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责任和作用,激发了他们对社会实践的积极性,推动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

3.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倡导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式,注重观察问题的全局性和历史性。学生在学习中逐渐习得辨析问题的能力,对复杂社会现象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理性思考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4.塑造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信仰: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石,通过学习这些著作,学生对社会主义的理解逐渐深化。这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

(二)高校思政课程改革的背景与需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中国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

1.社会变革与知识更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刻变革。传统的思政课程在面对这样的变革时,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注重反映新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

2.提升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传统思政课程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思维。新时代的思政课程应当更加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够理解理论,又能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3.学科交叉与跨文化沟通: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沟通和国际交流的需求日益增加。思政课程需要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具有国际视野,为国际社会的交流与合作提供更多专业化的人才。

4.学生需求与发展导向: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个性鲜明、思维活跃、追求独立性。因此,思政课程应当更加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引导他们形成独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同时,注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使思政课程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导者。

5.科技与信息时代的挑战: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为广泛。因此,思政课程需要更加注重创新教学方式,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使课程更富有吸引力,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教育效果。

三、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引领高校思政课“金课”打造的现实路径

(一)深度解读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

打造“金课”首要任务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进行深度解读。通过对《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的系统解读,使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核心思想以及实践应用。这有助于学生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资本论》的深度解读:马克思的《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对理解资本主义的内在机制和社会矛盾有着重要作用。在深度解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章逐节进行学习,注重理论的逻辑结构和思想发展。例如,可以通过分析《资本论》中关于商品交换、剩余价值理论等核心概念,使学生理解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深刻分析。

《共产党宣言》的系统解读:《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作的产物,是共产主义思想的宣言书。在解读中,可以突出宣言中对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举例而言,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宣言中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号召,使学生理解共产主义的理想和实践目标。

教师在解读中要注重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框架,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等基本原理。通过将这些原理串联起来,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和阶级矛盾的根源。在解读中,要引导学生思考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分析历史和现实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例如,可以讨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以及在当代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二)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

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社会实际相结合,构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体系。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使理论不仅停留在抽象层面,更具有现实指导作用。这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特定的课程,引导学生选择和分析当代社会中的重要现象。例如,可以以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等为主题,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这些现象进行解读。通过这样的课程设计,学生不仅能够理解理论的抽象概念,还能够将其运用到实际社会问题中。在教学体系中引入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以小组形式选择一个实际社会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学生可以选择关注当地社区的问题,如就业困难、环境改善等,通过调研和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这样的项目式学习有助于将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大思政课”理念,将社会实践活动融入课程,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理论的力量,增强他们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利用实际案例进行深度分析,使学生通过具体事例了解理论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例如,可以选取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如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等,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对这些事件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理论如何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

(三)引入多媒体和互动教学手段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多媒体教学、在线教育平台,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引入互动教学手段,例如在线讨论、实践项目,促使学生更积极参与,形成自主学习的氛围。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在于设计实践性项目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课程设置中加入更多对接社会实践的元素。建立与社会组织、企业、政府等合作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多实际项目,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以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为引领,打造高校思政课程的“金课”是一项极具前瞻性的工作。通过深度解读、实践性项目设计、互动教学等手段,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为思政课程的改革提供了一些可行的路径。然而,我们也看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方法,使思政课程真正成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平台,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卢春妹,黄家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金课”打造的基本路径探析[J].高教论坛,2019(12):5.DOI:10.3969/j.issn.1671-9719.2019.12.003.

[2]代砚春,张雨晴.经典原著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现实困境与应对机制探究[J].大学:思政教研,2020(12):45-47.

[3]林怀艺.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若干思考[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3):5.DOI:CNKI:SUN:HBKS.0.2015-03-014.

[4]李小洁.以经典原著为“源头活水”浸润信仰教育——建设辽宁警察学院“原理”课“金课”[J].辽宁警察学院学报,2020,22(6):6.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安培华学院2023 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思政专项项目,项目名称: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金课”建设研究,项目编号:PHSZY2311。

(作者系西安培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黄敏慧

猜你喜欢

金课原著马克思主义
读原著学英语(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以本为本“金课”打造之精讲精练与发散思维在微积分中的应用举例
漂流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基于“金课”标准的《管理会计》课程改革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拔牙
探讨如何打造“金课”在中西医结合眼科教学上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