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试错”三策略

2024-06-18舒仁彪王佳佳

中国学校体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接棒学练体育教师

舒仁彪 王佳佳

体育课堂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场景,结合预设的“错误”,让学生在学练中通过“试错”探究、质疑、分析、对比、领悟,找出更合理、灵活的方法,得出适宜的学习结论,走向深度学习。同时,学生可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进行学习迁移,运用到新的教学情境中积累的学习经验,体验学习的成功,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本期“案例研析”栏目对体育课堂教学中“试错”的意义进行了研讨,并提供了三年级《迎面接力跑》的具体案例,几个教学场景设计更是为一线体育教师打开了教学新视角。笔者结合此次研讨,谈谈对“试错”教学的认识。

一、教材分析“研错”,夯实教学基础

1.辨析“错误”,提高对“试错”的认识与理解

体育教师要理解“错误”,知“错”、思“错”。只有对“错误”有了一定理解后才能让“试错”教学事半功倍。教学中“试错”不是教“错”,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深入分析,避免具有负迁移作用、违背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有运动安全隐患的、不符合认知规律、不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试错”,以免变成“学错”。“试错”应具有一定的正迁移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开阔思路,掌握学习方法,获取更多知识,联结新旧知识和经验。

2.合理预设“错误”,提高教学生成的质量

合理预设“错误”是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体育教师要善于多渠道寻找“错误”的来源,并进行教材处理,为学生“试错”和“悟错”铺垫。因此,首先对教材分析到位,围绕教学重难点,建构教学流程和场景,让学生在有探究、有意义的“试错”体验中进行新颖、趣味性的学练,得出适宜的学习结论。

如,本期研讨案例中,设计者对教材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依据项目特点,把握好技术细节,预设基础性、常规性和典型性的“错误”。迎面接力跑属于“跑”类教材,其主要特征是手持接力棒跑,要抓住快、稳和集体性的关键问题,围绕速度、方向、线路和传接棒稳定性等要点进行“错误”预设。在错肩跑位教学中预设了面对面跑位、异侧手跑位等“试错”场景,让学生在一定距离下练习,感受其中的区别。最终通过“试错”体验,发现同侧手方向跑位(错肩跑)安全性好,传接棒顺利。

二、教学场景“验错”,优化课堂学练

低年级的“试错”教学要生动、形象和具体,因此,体育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创设丰富的教学场景,优化学练,让“试错”效果达到最佳。

1.基础场景,初步体验动作技术

体育教师选择基本的或难度不大的教学内容“试错”,可以帮助学生对动作技术建立表象,并理解原理。

本期案例教学场景一“握棒位置”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上、中、下3种握棒位置让学生感受传接棒。通过“试错”,学生普遍能理解传接棒时,如果双方握棒位置相同,传接棒会不顺畅,还容易掉棒。由此可见,该“试错”场景设计是有效的,学生在探究中知道了交接棒时两手要错开位置握棒的原因。

2.拓展场景,体悟更多细节和可能性

“试错”教学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进程的递进,体育教师应对教学场景进行延伸和拓展。为解决本节课中的教学重难点,体育教师可以拓展设计握棒位置“试错”的场景,帮助学生掌握和领悟传接棒的技术细节。

首先,2名学生1组,进行原地学练。传棒人分别握棒的上、中、下位置,接棒人相对应地采取上、中、下握棒接棒进行传接棒练习。学生通过这个过程,感悟到交接棒时无论握棒的哪个位置,如果双方的手握同一位置就会出现不顺畅,甚至掉棒等问题。那么,要想顺利交接棒,手握棒就要“错位”。

其次,慢跑中进行“三段”循环传接棒,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手握棒的接触面大小与传接棒稳定性的关系。如,第一棒握棒的下部传棒给第二棒,接棒人握棒的中间位置,第三棒握棒的上部传棒,下一接棒接棒时,握棒中间,依次循环。有的学生发现,跑动多次传接棒后手握棒的位置发生偏移,造成传接棒动作不稳定。

由此,体育教师引导后学生得出结论,要想一直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成功率,最好有更大的握棒空间。最后,采取上、下交替传接棒。实践表明,学生感受到了手握棒的接触面较大,能握得牢,快速跑时交接棒也比较稳,不易掉棒。由此,学生就得出了结论,交接棒时,握棒空间大,不易掉棒,稳定且成功率高,采取“上下”交接棒更合理。

体育教师还可通过增加或限制一些“试错”条件,引发学生学习动作技术的持续性和深度,让学生进行有深度、有迁移的学习体验。在本期案例中,场景四设计了“传接棒时机”的“试错”,分别距离同伴1~2m、3~5m、8~10m进行动作体验。笔者认为,“跑”类接力教材,还应考虑传接棒双方的跑动速度、反应能力和配合默契。

为此,可安排2名学生1组,跑速先慢后快,在快慢速度体验中感悟传接棒时机及主动伸臂的作用和意义。慢速跑时,学生都能从容地做出传接棒动作,完成传接棒,使学生得出“慢速跑时,传接棒比较容易,顺畅不容易掉棒,但是影响整个途中跑过程”的结论。而快速跑时,体育教师可拓展安排2个“试错”过程,多名学生1组,进行组间比赛,让学生在传接棒中默契配合,并加强接力比赛的竞争。

过程1:分别让学生体验“跑过接棒者、与接棒者并肩平行、靠近接棒同伴”3个不同位置进行传接棒,交流区别、身体感受。学生意识到随着跑速变快,交接棒的瞬间有一定冲击力,对传接双方的手型、姿势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集中注意力提前做好传接棒的准备。学生“试错”后感受到“接棒位置”会影响跑速,与身体靠得太近容易掉棒,尤其是在速度快且“跑过、并肩”的情况下,因紧张会导致交接棒不顺畅。过程2:在距离接棒同伴1~2m、3~5m、8~10m处,先放标志盘再拿掉标志盘进行学练。在无标志盘作为参照物后,“何时主动伸臂”成了“难题”,这时体育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语言发出接棒信号”,并进行多次学练,感受接棒时有无提示信号的区别,然后谈一谈学练收获。最后,学生得出了如下结论:传接棒时机除了考虑交接棒位置上的距离、跑速等因素,传接棒双方都要提前准备,主动伸臂传接棒。如果没有参照物,目测3~5m处,可用“接”等提示性语言,提醒接棒同伴主动伸臂,更容易顺畅传接棒。

三、课堂互动“容错”,提升教学效果

体育教师要允许学生在学练中适当出现“错误”。可通过课堂语言、行为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大胆主动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错误”,营造良好的容错氛围,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运动认知能力,让学生在宽松的学习氛围中愉悦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1.语言鼓励,让学生敢于“试错”

体育教师可采取肯定、表扬、鼓励等语言,让学生敢于尝试和体验“错误”,让他们明白结果固然是重要的,但经历的各种尝试、对比和探究等过程也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学生萌发一些想法或遇到困难时,可用开放式、引导式提问,让学生质疑、追问、反问,以缓解学生压力,提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本期案例场景四“传接棒时机”,笔者在实践中设定了无标志盘和有标志盘的“试错”过程,让学生感受有无标志物的区别。在无标志盘进行“试错”时,由于缺少参照物,学生对传接棒的时机把握得不好。体育教师提问:“什么时候准备交接棒?”学生交流讨论出各种结论,有的说等快接近时,有的说距离2m左右,有的说速度快,在同伴跑到大概一半距离时,就要伸出手臂准备交接棒;速度慢,可在同伴快到面前时伸出手接棒。笔者在不打断学生思维的前提下,继续启发他们通过“试错”形成结论,即顺着学生的回答继续提问:“能不能尝试一下,帮老师找到更精确的交接棒位置?”由此引出“传接棒时机及主动伸臂”技术的细节。接着,教师摆放标志盘做距离标志,让学生尝试在距离接棒的同伴1~2m和3~5m时做主动伸臂动作,体验不同位置的传接棒效果。学生通过体悟得出真实感受,提高了运动认知能力。此外,体育教师可对学生的“试错”态度、过程和结果给予肯定,并提供学习建议,如果发现学生“犯错”则适时进行“纠错”。

2.行为激励,培养挑战创新精神

体育教师不能盲目“试错”,尤其在小学低年段,会使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体育教师要抓住“试错”契机,捕捉最佳时机,采取比赛、游戏等形式,调动小组学练的积极性。

本期案例作为新授课,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竞争意识强烈,体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间比赛或游戏,会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因此,体育教师可充分借助比赛和游戏,以及出现交接棒掉棒、迟缓落后、碰撞等突发情况时,进行错肩跑位、传接棒时机等“试错”体验,引导学生学练。笔者发现,此方式会使学生积极性比较高,他们会围在一起进行讨论,相互提醒,避免再次出现“错误”。此外,在迎面接力教学中,体育教师可表扬和奖励敢于尝试的学生,让他们担任小组比赛第一棒或最后一棒,体验关键棒发挥的作用,感受传接棒起跑、交接和冲刺等紧张心理变化。“试错”教学改变了以往体育教师先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学练的教学思路,打破了思维定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促进了有效学习。

猜你喜欢

接棒学练体育教师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接棒李显龙,“草根”黄循财何以脱颖而出
侨领吴昊:传递中俄世代友好的接棒者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嘉康利易帅 李察生接棒黄海涛
“印度制造”接棒并非威胁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