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环编绣与欧洲针绣蕾丝的比较研究

2024-06-17苗荟萃

丝绸 2024年6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对比研究中西文化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and European needle lace

收稿日期:2023 -11 -14;修回日期:2024-05-0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项目(2019YFC1521301)

作者简介:苗荟萃(1990—),女,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外服饰染织文

化史。

摘要:元明时期中国的环编绣与16世纪欧洲出现的针绣蕾丝在针法和外观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本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两者的体系从属、技术关联、差异动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环编绣与针绣蕾丝在当地文化中从属于不同的工艺体系,且地位有明显区别。技术细节的对比证明环编绣极有可能在15世纪参与推动了针绣蕾丝的技术革新,中西方地域的区隔使两者一直保持相对独立的并行发展。由于纺织材料和染色技术的差异导致两者产生不同的色彩偏好,而中西方提花技术的发展差距也使两者对镂空效果的需求存在差异。在多重背景的影响下,两者最终呈现为从体系到外观皆有区别的手工艺品类。

关键词:环编绣;针绣蕾丝;对比研究;手工艺;中西文化;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TS935.7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7003(2024)06-0138-11

DOI: 10.3969 / j.issn.1001-7003.2024.06.015

环编绣与针绣蕾丝都是以环编为基础技术元素的手工艺,却很少被同时讨论。环编绣出现于元明时期的中国,属于传统刺绣但在近现代刺绣中较为罕见。针绣蕾丝是两大经典蕾丝之一,从文艺复兴以后至近代以前的西方时尚绕不开蕾丝这一主题。这两类工艺因时间错位、流行地域相距甚远,极少被学界置于同一语境进行研究。在西方学界,环编绣曾被错误描述为“蕾丝”,但有学者以“这类技术并非光线可穿透的独立织物”而纠正了这一错误[1]。这次纠误是相关研究中唯一一次对两者做的关联讨论。这种误解也侧面反映了两者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的事实。这不免引出一系列疑问,即两类工艺的相似性与特殊性具体表现在哪里、这两者在历史节点中是否存在某些关联。两种工艺似有若无的关联背后是东方文明的早期勾连,对两者的对比研究可以从宏观上弥合中西语境差异下的研究区隔。若两者在历史中的关联能被厘清,则可以为东西文明的早期交流提供新的线索。认清两类工艺的相似性和特殊性,则可以避免后期研究中的混淆。同时,文化框架下的对比研究可以从细节入手,探讨文化对手工艺及其涉及元素的重要影响。对环编绣、针绣蕾丝做单独研究的情况相对常见,因蕾丝在西方存在大量文献资料和实物信息。《蕾丝的历史》[2]是最早的学术研究尝试,系统性研究则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3]。《蕾丝类手工艺在中国的传入与

发展》是国内少见的对西方蕾丝历史和技术体系做梳理的研究。环编绣的专题研究相对较少,目前主要集中于《取向》(Orientations)杂志中的多篇文章,多从文献、技术的角度做分析,探讨这类技术的流行年代。《丝如金时》(When Silk wasGold)[4] ;国内墓葬信息报告《天孙机杼——常州明代王洛家族墓》《江西南城明益宣王朱翊鈏夫妇合葬墓》《江苏泰州森森庄明墓发掘简报》《江苏江阴叶家宕明墓发掘简报》;藏品修复成果[5]等则提供了丰富的环编绣实物案例。目前较新的研究为《中国古代环编绣技艺研究》,以技术复原为主探讨古代的环编绣工艺。因此,本文将两者进行工艺体系、技术细节的比较以解决以上问题,并辅以比较研究中的“影响研究”“平行研究”“跨文化研究”三层理论框架,探讨两者差异背后的文化动因。

1 工艺体系差异

虽然环编绣与针绣蕾丝皆用环编原理进行基础制作,但两者在当地文化中从属的工艺体系有明显区别,且两者在所属体系中的角色也存在较大差异。环编绣在中国被归于刺绣,且属于较为小众的一类刺绣品种;而蕾丝则独立于刺绣工艺之外,成为蕾丝工艺的两大经典品种之一。

1.1 “环编”发展而来的特殊刺绣

环编绣工艺在英文文献中常被描述为“ needlelooping ”。1987年,《取向》杂志刊登了桑迪等[1]及贝尔热[6]的研究,对这类工艺的针法进行了还原,并认为其时间上限可追溯至宋代。两年后《丝如金时》将这类刺绣作为时代特色手工艺介绍[4]。2002年《取向》中赵丰的一篇文章,正式将这类工艺称为“环编绣(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认为绝大部分实物集中于明朝[7]。中国学者由此开始对环编绣进行研究。

虽然中文文献中环编绣的提及较晚,但相似的技术很早就被关注。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绦带上就曾出现相似工艺,引起彭浩[8]、包铭新[9]、赵丰[10]等多位学者的讨论,当时多以“针织”对这种特殊工艺进行描述。赵丰后来将这类工艺纳入手编织物的范畴,并在《中国古代的手编织物》一文中将其界定为“环编”。除了引入“环编”的概念,文献中还提到了新疆鄯善苏巴什古墓葬中的毛质发套、发罩。与环编绦相比,这类

织物与后期的环编绣结构更为相似。两类结构都是“以单丝成环为主要特征”,在古代多以“引针穿线方式绕织而成”[11],因此都被定义为“环编”。后期与环编绣结构相似的实物是浙江南宋赵泊澐墓出土的足衣,被学者称为“环编”履[12]。刘大玮等在《浙江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环编足衣的技术考释》中对这双鞋的技术进行分析,引用了赵丰的结构解释,即“在一个系统内的纱线通过各种线环来进行平行纱线间的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编织物” [13]。环编相关结构对比如图1所示。

本文讨论的“环编绣”的组织结构与“环编”原理相同,是通过穿针引线,用单根线以成环绕编的方式形成具有特殊纹理效果的局部,并以这种局部填充既定的设计纹样,最终达成装饰效果。由于这种工艺的装饰理念与刺绣相同,最终呈现的效果也与其他针法制作的刺绣相似,因此以“绣”命名,也被纳入中国传统刺绣的范畴。

1.2 经典蕾丝中的针绣品种

与环编绣被归于传统刺绣相似,针绣蕾丝也是蕾丝大类中的一种。与环编绣不同的是,针绣蕾丝在蕾丝中的地位极为重要。蕾丝是英文“Lace”的音译,研究认为蕾丝最早在16世纪的欧洲开始被普遍使用。16世纪的西班牙、17世纪的荷兰和法国,这些曾经的欧洲霸主都对蕾丝艺术极推崇。初期的蕾丝多为条带状,用于装饰教堂或家居的纺织品,后来很快应用到服饰的领、袖上。16至17世纪,蕾丝因大量应用于宫廷流行的拉夫领上而正式进入欧洲时尚的历史舞台。蕾丝艺术在巴洛克时期达到巅峰并持续发展到法国大革命爆发前。法国大革命后手工蕾丝逐渐衰弱,19世纪中后期出现了短暂的蕾丝复兴,此时机器制作的蕾丝已经成熟,与手工蕾丝共同分割本就不大的市场。随着时尚审美的现代化,蕾丝逐渐成为复古的代表,不再符合主流审美需求。

针绣蕾丝与棒槌蕾丝是蕾丝中出现最早且最为经典的大类,有学者认为,1 800年之前制作的蕾丝都是这两个大类中

的一种[14]。两者的技术原理完全不同,但是可以达到相似的艺术效果,有时会被混合使用。棒槌蕾丝的技术原理是多根线通过互相绕编形成一种编结组织。因为每根线末端会缀有一根小棒槌,且绕编过程是在枕状工具上进行的,因而被称为棒槌蕾丝或枕结蕾丝。针绣蕾丝的技术原理则与环编绣相似,是通过单根线的环编形成基本组织,以钉缝在羊皮纸稿上的轮廓辅助线为基础进行环编,主要用到针线。羊皮纸英文“ parchment ”,一般用羔羊、牛犊、山羊皮制作,现代也有使用工业牛皮纸。无论哪种技术制作的蕾丝,最终的效果都是追求组织结构与镂空部位的明暗对比。因此蕾丝的定义是“通过对线的操纵形成带有图案的孔洞织物,且形成的面料效果是线制作的,孔洞效果是用线以特殊技术有意制作并属于图案的重要部分”[15]。表1是棒槌蕾丝与针绣蕾丝及环编绣的组织结构对比。

2 技术关联探讨

由表1可以看出,虽然针绣蕾丝在西方的技术体系中被归为蕾丝,但基础组织结构与中国的环编绣几乎一致。可见技术原理是环编绣和针绣蕾丝重要的相似之处,也是两者可被对比讨论的重要基础,但尚未有研究阐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通过梳理两种工艺早期的发展历史,可对两者的技术细节做更清晰判断,技术细节的对比研究为环编绣与针绣蕾丝的技术关联假设提供了有力佐证。

2.1 环编绣的分期发展

赵丰[16]早期研究曾尝试通过环编绣面料做断代,并将部分实物的年代由宋元时期后推至明清时期。在此基础上,环编绣实物随着有更明确纪年的墓葬发掘出现,使本文的技术分期研究有了新的依据。本文筛选了具有发掘记录的环编绣及相似工艺的出土实物,按照时间进行区分,可见中国早期、蒙元时期和明代三个时间段中的环编工艺都存在明显区别,如图2—图4所示。战国时期的环编绦和宋代的环编履对环编技术的使用是大面积展开的,作为一种复杂的装饰性面料使用。蒙元时期的实物则大多使用环编制作小的山形边缘,装饰在有普通刺绣主题的物件外缘。较为特殊的是刺绣物中出现了一件百衲枕顶,针法与其他实物不同。另外还有一种大面积带纹样的环编实物,即两例马尾环编眼罩。在明代的出土实物中,环编绣集中于服饰上,且已经不再是边缘装饰,而作为主要装饰手段在服饰中独立使用。这种出土情况也侧面支撑了赵丰的观点,即“环编绣技术在13世纪首先出现,但只在局部地区制作且形式简单,至明代尤其15至16世纪达到高峰并从中国南部向西藏传播”。因此,环编绣的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分期,环编绣最终的技术形式和艺术呈现需要结合其存在的历史环境进行探讨。

表2将不同形式的环编绣与元代相关的刺绣进行了横向比较。成熟时期的环编绣多在图案部位环编组织下加入片金衬垫,并习惯用开口锁绣或锁边绣在图案边缘缝一条边框,通常包裹金箔或金线。加金手段是元代纺织品的特色,为了迎合蒙元的黄金审美,相对复杂的织造面料中也常使用织金、印金等手段,因此金线刺绣在元代纺织品中也极为常见。刺绣Ⅰ是一件元代的实物,主题是同时期的花卉纹样,底部中心为一山石形态,向上伸展同株多枝的花朵。花朵、叶子部位用常见的平针制作,但枝干采用了钉金锁边针法。实物的边缘还另外装饰一条较宽的开口锁绣片金边框。将这件实物与成熟环编绣Ⅰ的方形刺绣对比,发现方形环编绣的设计与刺绣Ⅰ的构图极为相似,只将平绣花叶替换为较大的环编组织花叶。

除了这种饱满构图外,环编绣中还常出现单枝花卉主题。成熟环编绣Ⅰ中的圆形绣品就是这类,依然用环编组织填充花叶,并用锁绣的针法钉缝片金作为枝干。这种形式的环编绣往往将花朵作为重点,叶子较小,金色枝干在对比下更为纤细,因此会有卷须点缀画面。由于这种造型独立性强,也常用于百衲的刺绣。河北隆化鸽子洞洞藏出土了一件相似的刺绣(表2刺绣Ⅲ上),是一件百衲残片,且并未完成制作。但是这件刺绣的花不仅在枝干部位用开口锁绣,花朵也用两排不同颜色的开口锁绣表现。双排锁绣中心的留空并非没有完成,而是一种刺绣方式。甘肃敦煌出土的刺绣钱包上也采用这种形式(表2刺绣Ⅲ下),完成形态为两道异色开口锁绣围出的花卉图案。另一件相似的刺绣也在黑水城遗址出现(表2早期环编绣),且在这件刺绣边缘还装饰了一条早期的环编绣,即鸽子洞洞藏两个刺绣护膝边缘也有的“砌山子”[17]。可见,到14世纪晚期,环编绣尚处于萌芽阶段,此时开口锁绣针法围绣图案的特殊形式已经出现。

特殊开口锁绣方式的出现,对环编绣技术成熟具有重要意义。从改良动机上讲,开口锁绣作为便捷展示片金的钉缝手法常用于金线刺绣中。虽然表2中刺绣皿和早期环编绣中的实物并没有钉缝片金的记载,但作为与钉金极为相关的针法,其从细窄的枝干转移到大面积花瓣部位的尝试,无疑向后期以展示片金为技术优势的环编绣提供了改良动机和思路。从技术操作性上讨论,开口锁绣是沿图案线围绣的形式,可以成为环编绣第一排环编所需的基础线。早期的环编绣中,第一排的环编是挂在缝制好的间距相等的平缝线上。绕在图形边缘的开口锁绣扮演了平缝线的角色,为环编绣在大量不规则图形中进行挂环编绣提供了可能。

在目前所见的环编绣实物中,用开口锁绣钉金做枝干的设计通常会搭配开口锁绣或锁边绣钉金的图案包边。也有一部分环编绣并不用开口锁绣钉金的枝干,而是直接用环编组织填充枝干部位。且很多环编绣脱离了植物主题的限制,进行动物、吉祥纹样、佛像等丰富主题的表达。根据这类实物的制作情况可以合理推断,环编绣成熟后相关的技术日益丰富,绣工可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使用细窄的开口锁绣钉金设计。但是否使用钉金枝干设计并不能作为环编绣断代的依据,因为在明代的出土实物中,有无钉金枝干的案例都普遍存在。

因此,环编绣的发展分为早期和成熟期,据不同时期实物出土情况推断,环编绣在蒙元时期的很长时间以早期简单形式出现。至14世纪末,在同时代钉金绣需求旺盛且开口锁绣新设计出现的背景下,开始了技术改良。改良以环编组织面积扩大到图案内部并包片金为标志,这种改良可能在14世纪末至16世纪初的一个多世纪中发生的。由于江苏武进王洛家族墓下葬(公元1538年)时已经出现了不用钉金枝干的折枝花形象,且这批环编绣的纹样风格更自然,制作工艺精致复杂,证明此时的环编绣已经发展得极为成熟。环编绣的成熟期很有可能在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已经达到。

2.2 针绣蕾丝中的技术革新

针绣蕾丝的起源与抽纱、雕绣等技术存在密切联系,“point in aira”被认为是针绣蕾丝的最早形态。针绣蕾丝出现初期,有一种被称为“reticella”的工艺经常被使用,由于两者图案和组织表现极为相似因此很难仅通过外观判别。表3将同时期与针绣蕾丝相关的工艺进行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针绣蕾丝的技术革新过程。抽纱技术的历史很久远,早在公元前11世纪的埃及墓葬中就已经出现了几何图案的抽纱实物[18]。这种工艺将面料中的部分经纬线抽出形成相对稀疏的局部,一般会补充刺绣针法使图案更加明显。雕绣的出现时间相对晚一些,是直接对局部面料裁剪形成空地。因为不

必考虑丝线之间的连接和走向,雕绣的镂空效果更明显,也可进行更多的变化。发展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雕绣中的镂空面积随流行的变化逐渐增大,最终造成针脚完全覆盖剩余面料的外观,这种雕绣又被称为“reticella”。此时雕绣的面料已近乎裁剪为线条,为真正的针绣蕾丝提供了技术基础。16世纪开始,最早的针绣蕾丝“punto in aria”逐渐被制作。所谓的“punto in aria”是意大利语“空中的针脚”的意思,这个名字也暗含了针绣蕾丝的技术特点,即完全脱离对面料的依赖,成为真正能在空气中制作的作品。

这一技术革新的重点是对施针基础的思路转变。早期抽纱、雕绣都通过抽、裁等方式去掉面料局部而保留施针基础面料或线段,镂空部位变大后也存在于镂空处拉基础线施针装饰的现象。改革后的蕾丝工艺则直接在牛皮纸上钉缝辅助线,然后在辅助线上施针装饰,制作完成后剪断钉缝线,让作品完全独立。最初针绣蕾丝仍保持与同时代雕绣相似的图案设计,但因不再受到面料丝线结构的束缚,针绣蕾丝逐渐脱离几何形态,开始出现自然流畅的造型。至16世纪末,流畅卷曲的花卉等主题皆开始出现于针绣蕾丝上。因此,针绣蕾丝是在抽纱和雕绣的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对牛皮纸的使用成为技术革新的关键步骤,代表了针绣蕾丝的正式出现。

2.3 环编绣与针绣蕾丝的技术关系假设

对于针绣蕾丝的起源问题在学界存在一种假设,即这种技术是从东方传来的,此处的东方源头被指向近东和远东两种。大部分学者将假设中的东方认定为近东,并认为这种假设的提出是基于蕾丝针法源于刺绣,而意大利的刺绣技术是经由希腊地区从土耳其文化中习得。也有学者对此假设提出反驳,认为虽刺绣针法从近东地区传入,但是土耳其等地在16世纪的记载中尚未使用过蕾丝,且除了近代才有“ oyah”工艺,并没有蕾丝工艺出现[2]。也有学者就蕾丝技术源于远东的假设提出反驳,原

因同样是中国早期并没有蕾丝工艺[18],直到19世纪才习得真正的蕾丝制作技术。因此,针绣蕾丝的东方起源假设虽存在但并不被认可,学界普遍认为真正的蕾丝是在意大利产生并发展的。

中国环编绣由于工艺特殊直到20世纪末才随着收藏品增加逐渐被大众了解,而此时对蕾丝历史的挖掘已经减弱,因此两类工艺并没有机会对话。且在原有概念中,环编绣出现于元代(13—14世纪),针绣蕾丝出现于16世纪,虽然两者在组织表现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错位很难做出技术关系的合理假设。但在本文中,通过环编绣和针绣蕾丝历史细节的追溯,发现环编绣工艺直到14世纪末才从简单形态进化为有明显艺术特征的刺绣工艺,至16世纪初期已经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所以环编绣真正作为成熟工艺存在的时间可以定位于15世纪。蕾丝工艺尤其是针绣蕾丝的确切存在证据是从16世纪初开始出现的,清晰的时间节点为两者技术关系的讨论提供了更合理的时间范畴即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本文认为环编绣的相关技术可能在15世纪通过中西间

的交流对针绣蕾丝的关键性技术革新产生了推动作用。意大利的“Punto in Aria”被认为是最早的针绣蕾丝,其成为蕾丝的关键是脱离对面料的依赖改用羊皮纸上加辅助线的技术。这种跨越在针法和设计上都不明显,但刺绣者思路转变并在制作中加入羊皮纸很难毫无征兆地出现,此中原因可以从环编绣的工艺特征中找到答案(图5)。

首先是脱离麻布面料的思路转变。在环编绣中,多用开口锁边绣沿图案边缘钉缝一圈金线,这绣边承担了环编绣的挂环基础(也有环编绣用简单的平缝针脚作为挂环基础),与西方复杂雕绣中的辅助线作用基本相同。带褙衬的片金被裁剪,包裹于环编组织与面料之间,且有的环编绣会在刺绣完成后被裁剪下贴缝于其他面料上。这种手法暗示了一个原理:当环编针法所需的辅助线与基础面料无关时,基础面料就不再与这件作品绑定,去掉面料和片金的环编绣在原理上就像一件独立的蕾丝作品。因此完全与面料脱离在理论上是成立的,这为针绣蕾丝抛弃面料,自行制作挂环辅助线提供了技术思路。在针绣蕾丝中,这种思路被学习并改良:辅助线不再直接缝于支撑面(羊皮纸)上,转而增加一组钉缝线将辅助线固定于羊皮纸上。这样在作品完成后,只需剪断钉缝线就可以将成品与羊皮纸分离。

其次是针绣蕾丝对羊皮纸的使用,这种材质在早期雕绣中并不存在,但在环编绣中却十分常见。动物基质在金饰纺织品中很常见但在环编绣中尤为特殊。中国唐宋时期已有丰富的金线种类,其中片金线和捻金线都需使用褙衬做固定。褙衬有动物及植物材质,动物材质中多用肠子薄膜或动物皮。西方一般用“ gilt membrane strip ”表示动物褙衬的片金线,此处的“membrane”指代的通常为动物肠子[19]。另外还有片金线用羊皮做褙衬,被称为“ parchment ”[20]。而“ parchment ”正是针绣蕾丝中用到的“羊皮纸”一词。虽然东西方金线都用到羊皮纸材料,但在饰金纺织品中,羊皮纸多与片金结合形成细

窄的条状;而环编绣中的褙衬片金形状从线扩充为面,根据图案做切割并垫于环编组织下。在针绣蕾丝中,这种片状垫衬不再局限于环编组织的面积,而扩大为一种基础材质用于固定针脚,并去掉片金只保留动物基质。

从技术细节观察,环编绣与针绣蕾丝的共同点并不仅在于环编组织的使用。虽然在艺术表现上两者有很大的差别,但针绣蕾丝的技术基础与环编绣存在着重要的关系。虽然中亚地区在地缘上与欧洲更为接近,但是在中亚的刺绣中并没有发展这种使用垫金且使用环编组织的刺绣品种。只存在一种被称为“ oya” [21]的工艺(现在也被认为是针绣蕾丝)但结构是打结而非环编,且制作以手持针线完成,不需要使用面料或牛皮纸。回顾15世纪的历史,中国与欧洲地区尤其是针绣蕾丝发源地威尼斯的经济文化交流已经开始,因此可以合理假设针绣蕾丝的技术革新有很大可能受到了中国环编绣的影响。

3 差异动因分析

环编绣和针绣蕾丝的技术关联探讨证明了两者确实在历史发展中产生过密切联系,然而这两类工艺在当地的工艺体系和艺术表现上都存在明显的区别,这种差异产生的动因可以从地域和文化两个方面做深入探讨。

3.1 地域区隔下的平行发展

由于环编绣与针绣蕾丝存在于亚欧两个相隔遥远的地区,差异巨大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使两者发展为独具特色的手工艺。近年来以非遗为代表的手工艺本体知识体系研究逐渐成熟,文化基因[22]的概念为本文的对比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框架借鉴。在相关研究中,手工艺的基因划分为六边结构[23]:材料、形色(纹样)、器型、技术、制度(工制)、精神(匠意)。由于李勇等[22]以手工艺的知识体系构建研究为着眼点,因此本文在柏贵喜等[23]的研究(括号内名称)基础上进行,加入了一定的概念改良。本文借鉴这种结构,将材料、形色、器型、技术、制度五个外在元素做对比,并以此为基础对两者外在形象的差异进行跨文化研究。

表4以16世纪的环编绣与针绣蕾丝为对象,展示了两种工艺五个方面的对比。从材质上看,中国的环编绣多用丝线制作,这与中国的传统刺绣习惯相同。西方的针绣蕾丝则常使用亚麻制作,真丝只在少数品种中出现,这种习惯也源于当地传统的亚麻刺绣。不同的刺绣传统则源于地理条件的区别。中国作为桑蚕文明的发源地,一直是真丝纺织品的制作中心。虽然中国的广袤地域也出产苎麻等麻制面料,但以桑蚕丝为原料的纺织品仍然是上层阶级的首选,因而丝一直是中国主流的纺织品材料。而西方的丝绸纺织品是从东方传入的,因此虽然欧洲社会也极为喜爱丝绸,但本土可获得的原料仍以羊毛和亚麻为主,其中欧洲的亚麻可以通过特殊工序制作出柔软精致的面料,因而常被使用。

两类工艺的形色特征存在明显差别。环编绣使用经过染色的丝线,根据图案搭配不同的色彩。针绣蕾丝则以亚麻的本白色为主,也有经过漂染后的纯白色,但都追求素色效果,彩色蕾丝在传统的西方社会是极少出现的。

环编绣的图案以适合性的结构为主,而针绣蕾丝中则有大量二方连续结构。二方连续设计在针绣蕾丝早期尤其明显,主要由于初期的针绣蕾丝与雕绣共享设计,而雕绣因对面料有依赖,常呈现几何元素且规律性重复。蕾丝虽然脱离了面料的束缚,但主要使用在边缘装饰中,因此二方连续的设计被保留了很久。技术上的突破给了针绣蕾丝更多选择,因此成熟后便逐渐出现卷枝花草等自然的主题。虽然环编绣中也大量出现卷枝花草主题,但针绣蕾丝的图案变化并不能归因于环编绣的影响。因为早在15世纪以前,卷枝花草主题已出现于欧洲的纺织品中,因此针绣蕾丝的主题转变主要归因于技术变革及同时代流行纹样的影响。

相较于结构和图案,两者在艺术效果上的差异更为明显,环编绣本质是以面料为基础的刺绣工艺,因此,在非刺绣部位保留了面料底布。图案部位中片金装饰透过环编组织稀疏的网眼呈现,有更精致者会在环编组织上出现几何排列的孔洞,使片金更加明显。针绣蕾丝则没有基础面料,非图案部位为镂空状态,图案部位使用的变化针法更为多样,形成的组织稀疏效果也有明显差别。因此,针绣蕾丝的艺术效果相较于环编绣更为通透且富有层次。

由于环编绣与针绣蕾丝都是用于装饰的手工艺,因此在实物器型方面的特征多根据装饰器物的不同而变化。总的来说,环编绣与针绣蕾丝常附着的器物都涉及宗教用具及服饰,但两者的附着方式差别很大。环编绣通常直接绣于器物面料上,少数情况为绣成后沿图案剪裁并贴绣于其他器物上。但针绣蕾丝是制作时独立完成的,完成后通过拼缝的方式缝在器物的边缘或中心,少数较华丽的情况才会按器型直接制作大面积的针绣蕾丝。

环编绣与针绣蕾丝的技术关系在前文已阐述,由于两者艺术表现不同,所用的装饰针法也有所区别。环编绣的环编组织以扣锁针法为主,其中包括了实针和网针,几何排列的小洞则通过在部分环上空针达到效果。针绣蕾丝的基础针法与环编绣相同,但会使用更多的变化针法,制作出两种以上的组织效果,来达到图案部分丰富的光影层次。历史材料中对两类手工艺的制度描述都不多见,但可以肯定在16世纪,无论中国的环编绣还是欧洲的针绣蕾丝都已经发展出了专业的制作工匠,但具体到个别实物,不能排除民间个人进行制作的可能。

3.2 跨文化背景下的审美差异

从环编绣与针绣蕾丝的平行对比中发现,两者在技术细节上存在很强的关联性,但形色表现上的区别十分明显。这些外在元素组成了两类工艺的艺术形象,而这两种艺术形象的区别源于社会审美的差异。本文从色彩选择和镂空效果两个角度探讨社会审美对艺术形象的影响。

色彩差异在两种工艺中非常明显,环编绣除了早期的边缘使用单色外,成熟时期都以不同颜色的丝线搭配制作,不论单色还是多色,色彩使用原则与同时期的传统刺绣基本一致。而针绣蕾丝则普遍以白色或亚麻线的本白色为主,这种纯白的色彩选择从更早期的亚麻刺绣中继承而来。两者的色彩区别与中西文化中对白色的认知差异有关。白色在中国色彩体系中一直作为正色存在,且早在商代曾有殷人尚白的说法[24],但因古人做阴事常用白色,因此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凶丧”之色。虽然中国的丝织品本色也趋同白色,但中国很早就有了成熟的染色、刺绣、纺织技术,因此很少有素白色的纺织品被用于正式服饰中。在西方社会,白色则多与神圣、高贵关联,欧洲的地理条件导致西方社会常见的面料为羊毛、亚麻,由于染色技术的落后,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服饰经常出现本白色的毛、麻面料。由于西方宗教中的使徒、天使常以白衣形象出现,因此在基督教世界,白色既是罗马人纯洁、美丽、善良、力量的代表,也是《新约》中荣耀、胜利、欢乐、圣洁的象征[25]。虽然白色也有年老或死亡的象征,但这种形象多与新生儿或脆弱的生命相联系,因此更多代表对生命的敬畏。从中世纪晚期开始,白色也逐渐成为贵族的标志,宗教改革赋予了许多颜色道德意义,白色也成为“诚实”的颜色。同时,亮白色的羊毛亚麻都需要经过复杂的漂白工艺,昂贵的造价使亮白色的面料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因此在宗教和技术的双重影响下,西方形成了对白色的积极审美趣味。从早期的麻布白线刺绣到针绣蕾丝的出现,都是这种审美趣味的体现。

镂空效果也是两类工艺品的明显区别,两者在环编组织上制作的镂空原理是相似的,但环编绣的小孔洞镂空仅为了展示垫在下面的片金。针绣蕾丝则为了露出空地,且没有任何底布,因此非图案部分呈现镂空状态。这种不同是两者所属工艺体系差异的体现。环编绣在中国社会中是刺绣的一类,即使环编绣的针法更复杂,并垫入了片金,但仍然被认为是特殊的刺绣工艺。针绣蕾丝在西方社会一直分属于蕾丝体系,虽然针绣蕾丝的技术是从刺绣发展而来,但蕾丝的概念与技术的关联不强,而是以透空效果作为定义的必要条件。因此,环编绣延续了传统刺绣的审美,以传统刺绣图案为基础,追求对片金的更有效展示。针绣蕾丝的审美则脱离刺绣,力求展示一种没有底布的透空效果。这种情况缘于中西纺织文化的区别。蕾丝工艺与织造、刺绣、印染都不同,但在西方纺织历史中地位极为重要,而在中国纺织史中很难找到与之地

位相似的工艺。边饰在中西方都是纺织品装饰的重要部分。西方习惯于在本体面料边缘直接刺绣,而西方常用的亚麻面料为简单的平纹结构,经纬分明且易于抽出,则很容易在刺绣过程中发展出抽纱形式。因此镂空审美在西方纺织品中很普遍,蕾丝作为从边饰发展而来的工艺,正是在这种审美的推动下形成的。但在中国,由于提花织造技术的成熟,很多边缘直接使用提花面料制作。即使用刺绣边,也多单独制作绣边并附于本体面料上。且中国常见的面料为丝绸,经纬线极为细密,复杂的斜纹、缎纹等提花组织并不易于抽出经纬线。对于薄透效果的需求,中国高超的纺织技术可以用纱罗等织物表现,因此抽纱等镂空工艺在中国纺织品中并没有发挥空间,也未培养出镂空装饰的审美。纺织技术导致的审美差异最终使相似的环编技术在中西方发展为刺绣与蕾丝两种工艺体系。

4 结论

中国的环编绣和针绣蕾丝的技术原理极为相似,中国的环编绣在14世纪已经出现,在15世纪逐渐发展成熟,针绣蕾丝则在16世纪初出现。通过两者的技术对比,发现环编绣极有可能在15世纪对针绣蕾丝的出现产生了制作技术上的启发。但两者虽然技术原理相同,却在艺术形象上存在明显差别,从最为突出的色彩和镂空效果上分析,发现中西社会纺织技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下形成了不同的审美体系,两种工艺在不同的文化审美中逐渐分属为不同的工艺体系,因此导致了差异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SONDAY M, MAITLAND L.The Asian embroidery technique:Detached looping[J].Orientations, 1989(8): 54-61.

[2] PALLISERB.A History of Lace [M].London: Sampson Low,Marston, 1869.

[3]苗荟萃.蕾丝类手工艺在中国的传入与发展[D].上海:东华大学, 2022.

MIAO H C.The Introd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ce-Related Handicrafts in China[D].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2022.

[4] WATT J C Y, WARDWELL A E.When Silk was Gold: Central Asian and Chinese Textiles [M].New York: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97.

[5]隆化民族博物馆.洞藏锦绣六百年[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Longhua Ethnic Museum.Six Hundred Years of Splendid Cave Collections[M].Beijing: Cultural Relics Press, 2015.

[6] BERGER P A.A stitch in time: Speculations on the origins of needlelooping[J].Orientations, 1989(8): 45-53.

[7] ZHAO F.The chro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J].Orientations, 2000(2): 44-53.

[8]彭浩.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两种绦带[J].考古,1985(1):88-95.

PENG H.Two kinds of silk braid unearthed from Masan No.1Tomb in Jiangling[J].Archaeology, 1985(1): 88-95.

[9]包铭新,陆锡莹.江陵出土战国“针织绦”复原研究[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1989(6): 50-56.

BAO M X, LU X Y.Restoration of “ Knitting Sash ” unearthed in Jiangling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J].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 1989(6): 50-56.

[10]赵丰.马山一号楚墓所出绦带的织法及其技术渊源[J].考古,1989(8): 745-750.

ZHAO F, The weaving method and technical origin of the silk braid from the No.1 Tomb of Chu in Mashan [J].Archaeology, 1989 (8): 745-750.

[11]赵丰.中国古代的手编织物[J].丝绸,1990(8):25-27.

ZHAO F.Hand-woven fabrics in ancient China [J].Journal of Silk,1990(8): 25-27.

[12]刘大玮,王亚蓉.浙江黄岩南宋赵伯澐墓出土环编足衣的技术考释[J].南方文物,2019(2):242-247.

LIU D W,WANG Y R.Study on the textile technology of knitted shoes unearthed from Zhao Boyun tomb of Southern Song Dynasty in Huangyan [J].Cultural Relics in Southern China,2019 (2):242-247.

[13]赵丰.织物的类型及其组织元[J].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5):27-32.

ZHAO F.Classification of fabrics and texture units[J].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1996(5):27-32.

[14] SHARP M.Point and Pillow Lace:A Short Account of Various Kinds Ancient and Modern,and How to Recognize Them [M].London:John Murray,1899.

[15]EARNSHAW P.A Dictionary of Lace [M].Aylesbury:Shire Publications,1984.

[16] ZHAO F.The chro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J].Orientations,2000(2):44-53.

[17]杨之水.“满池娇”源流:从鸽子洞元代窖藏的两件刺绣说起[C] / /丝绸之路与元代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香港:艺纱堂/服饰出版社,2005.

YANG Z S.The origin of “ Man Chi Jiao ”:Starting from two embroideries collected in the Yuan Dynasty cellar of dove cave[C] /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Silk Road and Yuan Dynasty Art.Hong Kong:ISAT / Costume Squad Ltd,2005.

[18] JACKSON E J.A History of Hand-Made Lace [M].London:Upcott Gill,1900.

[19] BURNHAM D K.Warp and Weft [M].Toronto:Royal Ontario Museum,1980.

[20]胡霄睿,于伟东.从金丝的起源到纺织用金线的专门化[J].纺织学报,2017,38(11):116-123.

HU X R,YU W D.Specialization of gold thread for textiles from origin of metal wire [J].Journal of Textile Research,2017,38(11):116-123.

[21] LESLIE C A,Needlework Through History:An Encyclopedia [M].London:Bloomsbury Publishing,2007.

[22]李勇,杨思敏,郭尚窈,等.“物—工艺—基因”三维视角下手工艺类非遗的本体知识表达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3, 67(6):137-148.

LI Y,YANG S M,GUO S Y,et al.Ontological knowledge expression of handicraft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from the three-dimensional perspective of “ Obiect-Craft-Gene ” [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2023(6):137-148.

[23]柏贵喜,陈文苑.南方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资源及其基因图谱编制设想[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 37(5):43-47.

BAI G X,CHEN W Y.Ideas for compiling traditional handicraft resources and gene maps of southern minority nationalities [J].Journal of 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17,37(5):43-47.

[24]李炳海.从殷人尚白到孔子的以素为本[J].齐鲁学刊,1991(6):71 -76.

LI B H.From the Yin people s reverence for white to Confucius emphasis on plain color[J].Qilu Journal,1991 (6):71 -76.

[25] PASTOUREAU M.White:The History of a Color [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23:68.

Comparative study on Chinese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and European needle lace

MIAO Huicui

The Museum of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00 China

Abstract Both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and needle lace are based on looping techniques yet they are seldom discussed together despite their shared foundational element.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emerged during the Yuan and Ming Dynasties in China.Although it is classified as a traditional embroidery technique it has become relatively rare in modern embroidery.Needle lace is one of the two classic types of lace and is a crucial element of Western fashion from the Renaissance to the pre-modern era.Due to their temporal misalignment and geographic distance these crafts have rarely been studied in the same academic context.In Western academia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was once mistakenly described as "lace”.It was corrected by scholars stating that “this technique does not produce an independent fabric that light can pass through.This correction is the only instance of related discussion between the two in relevant studies.This misunderstanding also indirectly reflects the fact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similarity between the two.This situation inevitably raises a series of questions what are the specific similarities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manifested by these two crafts and are there any histo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m at certain points in history The subtle connections between these two crafts hint at early interaction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A comparative study can bridge the research gap under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Clarifying their historical connections could provide new clues for the early exchang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civilizations.Recogniz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crafts can prevent confusion in future research.Furthermore a comparative study within a cultural framework can explore the significant impact of culture on crafts and their elements.

This paper first identified the cultural and artisanal systems to which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and needle lace embroidery belong clarifying that they are part of the embroidery and lace crafts respectively.It then detailed the technical history of both seeking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echnical details and discussing their technical connections in the context of Eastern and Western history.Finally it analyzed the motivations behind the differences presented by both crafts.The primary research method in this study is comparative research.For the differences in craft systems the study relies on previous research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eir structural details from both sides summarizing their system affiliations.The craft connection part is primarily based on physical research further categorizing technical development to provide chronological evidence required for technical connections.I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differences the article integrates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genes.It employs a framework based on five external elements tailored to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to discuss their divergent development.Furthermore it leverages cross-cultural research methods from comparative art studie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societal aesthetics on their external appearances.

It is found that Chinese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is a more specialized category within traditional Chinese embroidery whereas Western needle lace is a prominent variety distinct from the embroidery system.An examination of the technical histories of both crafts reveals that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emerged in the 14th century with its technology reaching maturity in the 15th century.Needle lace emerged in Europe in the early 16th century evolving from embroidery and drawn thread techniques with real innovation coming from a shift in the approach to needlework.This shift shares similar elements with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The study of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rafts found significant variations in their form and color characteristics notably in color choice and the pursuit of open effects.The technical principles of Chinese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and Western needle lace are highly similar suggesting that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may have inspired the emergence of needle lace in the 15th century.These differences in artistic representation stem from varying textile technologies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societies which hav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distinct aesthetic systems.These crafts have gradually became part of different craft systems under different cultural aesthetics leading to divergent developments.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and European needle lace places two crafts traditionally studied within their respective academic fields in the same context for discussion.This discussion also uncovers the potential historical connections between the two suggesting further exploration into Central Asian embroidery which exists between Chinese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and European needle lace with the collection of more historical data potentially uncovering more historical details about the exchange process from the Far East to Western Europe.The coexistence of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crafts presents an interesting template for cultural studies potentially offering more insights into cross-cultural details hidden behind differences in color choices driven by aesthetic variations and openwork effects.

Key words needlelooping embroidery needle lace comparative study handicrafts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culture gene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对比研究中西文化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如何克服语言教学中中西文化差异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