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国富民强”的奥秘

2016-07-12田德文

人民论坛 2016年18期
关键词:文化基因

田德文

德国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地处欧洲中部、没有明显的地缘优势和资源禀赋的德国,却始终享有着世界制造强国的殊荣。虽然德国二战遭遇重创,但其在战后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步入“经济奇迹”时期,逐渐成为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的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德国人的“实干精神”亦受到广泛推崇。德国在战争废墟中为何能够迅速崛起?德国人的“实干精神”、“工匠精神”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在中国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时代背景下,德国的“工匠精神”对我们有何借鉴意义?针对这些问题,人民论坛特邀专家进行解读。

【摘要】战后德国经济走上“国富民强”的发展道路,可以归功于其对外建成了外向型经济,促进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对内实行社会市场经济。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 社会市场经济 文化基因 【中图分类号】F11 【文献标识码】A

根据欧盟的最新统计,2015年德国国内生产总值30259亿欧元,占欧盟28个成员国总值的20.68%,是欧盟经济中当之无愧的“老大”。2011年德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年平均工资42900欧元,在欧洲仅低于北欧的丹麦、冰岛以及邻国荷兰,如果考虑到德国有8200万人,那么说德国老百姓在欧洲最富裕应该也不为过。战后以来,联邦德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为其扩大政治影响创造了条件。现在德国是欧洲真正的核心,在欧盟决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走通了一条“先富后强”的崛起之路。

外部条件:战后德国建成外向型经济

二战结束后,联邦德国采取出口立国的政策。据欧盟统计,德国出口额在2011年首次突破1万亿欧元大关,2015年达到11983万亿欧元,占同期欧盟28个成员国出口总额的66.9%。目前,德国一半的就业岗位与出口有关,外贸收入占德国企业收入的约三分之一。可以说,对外贸易的持续增长是战后德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战后德国外向型经济能够取得巨大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欧洲和世界接纳了战败的德国。历史上,德国一直是欧洲最大的“问题”。这是因为,处于欧洲心脏地区的德意志民族体量大、素质高、实力雄厚,它的崛起势必改变欧洲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因此始终令其邻国忧心忡忡。1871年,德意志民族终于在东部邦国普鲁士的带动下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之后德国迅速崛起,随即与欧洲列强产生激烈冲突,最终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

二战结束后,时任美国财政部长的小亨利·摩根索提出,应让德国在战后支付巨额赔款,用于帮助受害的欧洲国家战后重建,同时遏止德国再次崛起。但是,由于汲取了一战的教训,同时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及其盟友最终采取了相反的政策。1948-1952年,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以金融、技术、设备等形式实施对欧援助,金额合计131.5亿美元。 “马歇尔计划”在战后“欧洲复兴”的过程中到底起了多大作用目前尚有争议,但从解决“德国问题”的角度看,该计划的实施标志着战胜国放弃了弱化德国的企图,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战后联邦德国抓住西方世界对其采取接纳政策的机遇,一方面积极反省纳粹时期的战争罪行,取得欧洲国家的谅解与信任,另一方面则努力在经济上融入一体化的欧洲,构建面向全球的外向型经济结构,充分释放德意志民族的“经济动能”。这样,不仅联邦德国迅速走向富强,而且从根本上消解了“德国问题”。在欧洲一体化过程中,德国联手法国发挥“火车头”的作用,始终尊重其他成员国的利益诉求,甚至似乎总在低调行事。但是,半个世纪过去后,多数欧洲人却已经接受了德国在欧盟中发挥“领导作用”的事实。这是因为,战后联邦德国的确在欧洲繁荣与安全格局中发挥了核心作用。至于其在欧盟成员国中的地位最高,则是其经济体量的必然结果。因此,以对外开放拉动经济增长,在战后德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德意志民族的“强国梦”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最终通过外向型经济发展以文明的方式得以实现。

内部条件:战后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

战后联邦德国实行的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相比,社会市场经济更加注重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有助于形成比较和谐的社会氛围,增进特定国家内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团结,为经济发展创造较好的条件。战后联邦德国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增长,与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这种特点是分不开的。据世界劳工组织统计,2007年德国各行业共发生劳动争议286368次,而同期法国发生1553000次,英国发生1041100次。这说明,德国劳资合作的程度远高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在全球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控制劳动力成本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这方面,德国做的比其他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西欧国家要好。值得注意的是,德国控制劳动力成本是在国内劳资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实现的。两德统一后,德国遭遇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2003年,德国经济增长率为-0.4%,在欧盟成员国中仅优于葡萄牙(-0.9%),排名倒数第二。当时的德国被人们称为“欧洲病人”,不仅经济低速增长,而且政府开支和财政赤字都高于欧盟平均值。为走出这种经济困境,时任德国总理的社民党人格哈特·施罗德推出包括系列改革措施的“2010议程”,内容涵盖劳动力市场改革、压缩社会福利、降低税率、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以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等,目标是提高经济效率、强化德国的国际竞争力。施罗德政府要求企业最大限度地减少裁员,同时要求工人忍受就业福利的削减,增强劳动力市场的弹性。当时,欧元区刚刚建成,大量资本从德国流向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南欧,德国必须控制劳动力成本才能维持国际竞争力。结果,南欧国家很快就因为热钱流入产生经济泡沫,提前进行经济结构改革的德国反而得以维持经济稳定增长、维持较低失业,在欧债危机过程中“一枝独秀”,极大地增强了德国在欧盟的话语权,成为欧洲国家改革成功的典范。

反思德意志民族的文化基因

2007年,欧盟已经把“社会市场经济”写进《里斯本条约》,将这种源于德国的经济社会模式上升到“欧洲模式”的高度。但是,从实践效果看,这种模式所产出的“社会团结”与社会和谐能否实现却有赖于更加复杂的文化因素。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德意志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父权主义”色彩更加浓厚,在价值观上更加强调勇敢、严谨、服从、纪律、秩序、团结等“自律性”而非“自由性”的品质,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合作精神更强。对其他欧洲国家说来,没有这些文化精神的支撑,即使照搬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全套的制度,恐怕也未必能取得民富国强的效果。

从内在因素看,战后德国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产品的优质和创新,而这与德意志民族的文化底蕴有关。但是,德意志民族的文化基因并非全是精华。在德国崛起的过程中,普鲁士发挥了很大作用。德意志民族强调自律的特性和军国主义、种族主义结合起来,能够产生出什么样的恶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见,深入思考战后德国走向富强的内外条件是非常重要的。在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旋律的当代世界,坚持对外开放,维护国内团结与和谐是和平崛起、走向富强的必要条件。否则,无论民族的文化基因如何“优秀”,恐怕都不会结出善果。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社会文化研究室主任)

【参考文献】

①《2015年世界各国GDP总量一览表》,南方财富网,2016年3月10日。

责编/申唯佳 美编/于珊

猜你喜欢

文化基因
唐代歌舞大曲音乐文化遗存探析
文化符号学与中国传统文化
以区域文化基因提升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素养的路径研究
论“三严三实”的文化基因和价值意蕴
舞蹈人类学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文化基因解码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浅析泉州侨批的传统文化基因
在中国民主表达中传统文化基因的再现
当代中国的文化基因安全问题与伦理对策
贵州民间美术市场价值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