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路径
2024-06-17吴玲玲
吴玲玲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不同的学生在社会经验、家庭背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别。有关研究表明,在同一所校园中,学生的学习潜力、学习态度、基本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生活经历、学习倾向等方面,会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因此如何站在学生视角,从其主体地位进行针对性的课程教学,对初中生的成才显得尤为关键。
2023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着重指出,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顾及他们的差异,并满足他们的需求。近年来不少初中数学课程的标准化改革也逐步得到项目式的实施,从而较好地实现了“全民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全民所需的数学和各种数学发展”的目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文基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心得,以课本为依据,分享平时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经验,旨在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力求让各级别的初中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提高成绩,获得全面发展。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及其特点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
分层教学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等因素为基础,对其进行合理分层,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旨在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其潜能挖掘和个性成长。分层教学包括教学过程多层次、考试评价多层次、学生主体多层次、目标设定多层次等内容。
(二)数学分层教学的特点
其一,在分层教学中,学生被分层是隐蔽的,教师不会公开宣布学生所属的层次,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隐私。因此,这种分层方式能够避免学生产生自卑感,使其在不受影响的环境中学习。
其二,在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既有共同的要求,也有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特殊要求。这种分层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
其三,在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分层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
其四,在数学分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层次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会加强对其基础知识的辅导;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会引导其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这种分层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的教学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此可见,初中数学的分层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能力多样性而采取的教学方法,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掌握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个性差异,分清学生层次等细节,再据此因材施教,以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范围内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
二、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实施原则
(一)多样性原则
多样性原则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的作业,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推动教育教学全面发展。比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不同形式的作业,除了传统的练习题之外,还可以采用探究性作业、项目式作业、小组合作作业等多种形式。此外,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可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需求,设计不同难度、不同内容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设计一些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业,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除了传统的评分之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口头表达、作品展示、小组互评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为后续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二)层次性原则
层次性原则在方法上可以逐步拓展作业难度和深度,因此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学习之外,还要科学地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注意学生的课堂反馈,以此来指导后续的教学。考虑到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必须反复学习与巩固,才能逐步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以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为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来确定作业难度,逐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此外,积极落实层次性教学原则还能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使他们在学习上更具有主动性。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三)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指的是针对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来制定作业要求和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业水平。比如,在了解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和需求有所不同,教师需要针对他们的特点进行差异化教学。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作业布置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在教学评价上,教师则可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结合其平时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空间给予其针对性的评语,由此激励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热情。
三、基于分层教学的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现如今,分层教学方法已经在初中数学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依然有待进一步改进。由此,本文基于平时的数学教学经验,对当前的分层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做好学生基础知识的划分
初中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关键阶段,是数学思维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由于个体差异,不同的初中生在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和兴趣等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一些学生可能已经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而另一些学生可能还需要加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式,将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评估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也能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会尝试性地按照学生的数学成绩、知识技能、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
A层: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扎实,能够熟练掌握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智力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对数学学习有浓厚兴趣。这一层次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难度较大的数学题目,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层: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较为扎实,能够较好地理解和应用初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定理和公式,智力素质良好,学习能力较强。这一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难题,提高解题技巧。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拓展性的练习,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层: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较为薄弱,需要重点加强基础概念、定理和公式的学习。这一层次的学生需要教师在课堂上重点关注,通过基础训练和个性化辅导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基础练习,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解题技巧。
分层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明白分层的原因,分层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取得进步。同时,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避免学生因分层而产生负面情绪。以上分层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其学习效果。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加强教学内容差异化处理
教育的发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的,在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教师需要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并以此指导他们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在“双减”背景下,课程教学对教师提出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需要教师将“分层次”的教学理念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设计中。
分组完毕后,由教师来决定如何安排作业,对于C层学生,只需要完成基本数学知识点的练习即可;对于B层学生,在完成基础练习的同时,增加一些强化训练;而对于A层学生,则需要在B层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更多拓展。比如,在基础内容上,这是要求A、B、C三个层级的学生都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知识点,包括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讲解这些基础知识点,并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而针对B层学生,教师则可以在基础内容之上进一步深化知识点,增加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和分析方法。比如,要求他们掌握这些进阶内容,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至于A层学生,为了进一步拓展其知识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内容,如基于大单元教学法,提取单元后续内容,以思考题的方式提前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在现有学习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些具有实际意义的复杂问题,为后续攻克重难点奠定基础。
以“二次函数图像”的教学为例,对于C层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通过观察发现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等特征;对于B层学生,教师可以给出具体的函数,与学生一起分析图像的特点,帮助他们理解图像的变化规律;对于A层学生,教师可以先给出一些具体的函数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总结规律,再引导他们应用到具体的函数分析中。
(三)丰富作业布置方案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同学生在知识掌握程度上存在差异。而作业是教学内容最直观的体现,也是评价一名学生知识点吸收程度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考虑这种差异,可以按照上文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方法设计不同的作业内容。
比如,在“一元二次方程”这一节教学中,C层作业可以设计为简单的方程求解;B层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对方程进行变形,或者在给定的情境下求解方程;A层作业则可以是建立一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如结合生活中的例子设计一些复杂的方程求解问题。
对于相同的作业,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使学生的理解效率最大化。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选择完成基础题,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选择完成基础题和部分进阶题,而优秀的学生则可以选择完成全部作业,并尝试解决一些拓展题。
例如,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这一节教学,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作业:基础题为判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进阶题为已知一个三角形和一部分条件,需要找到与它全等的三角形;拓展题需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建筑设计中两个三角形是否全等的问题。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当的训练与提高。
考虑到初中数学作业形式多样,包括计算、推理、观察等类型,教师也可以按照难易程度,将作业布置按照简单的计算题和基础推理题、涉及知识点较多的综合题,以及开放性的探究题进行划分。
以“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例,对于A层学生,教师可以安排简单的描点作图任务;对于B层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自行探究一次函数图像与k、b值的关系;对于C层学生,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探究性的题目,如“一次函数图像与哪些类型的函数图像有交点?这些交点的位置与k、b值有何关系?”
而在后续的作业评价中,教师也不能将一些作业完成度较低的学生“一棒子打死”,而是要善于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其当前的作业与之前相比进步的地方,通过鼓励式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从而让全体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及时改正。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相关信息设备或辅助教学工具,如PPT、线上优课等,提高作业布置的合理性以及作业评价的及时性,进而帮助全体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内在潜能,建立起数学学习的自信。
四、结语
基于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应用研究表明,分层教学对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的好处,将学生分成不同的水平,根据他们的需要因材施教,给他们带来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经验,分享了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分层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是,要想真正落实分层教学,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知识、教学能力和评价能力,同时需要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还要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实施分层教学,以及分层教学对学生学习成就感、自信心和学习动机等方面的影响,从而为教育教学者提供重要指导,促进学生个体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宋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