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汪砢玉《珊瑚网》的编纂特点与价值

2024-06-17李彦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9期

李彦蒙

摘 要:《珊瑚网》中收录了大量的历代书画作品和题跋,在沿袭前人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辑录历代书画收藏品目和研究评论的卷次,保存了大量完整的历代书画作品题跋以及名家书札。除了大量资料汇集以外,汪砢玉在《珊瑚网》中以按语、小注等形式记录书画作品的购藏过程、作者与名士之间品题交游,作为亲历者,他的记录更具真实性。总的来说,《珊瑚网》内容丰富,体例完善,在编纂方法上体现了较多的优点,为后世书画文献的深入挖掘研究提供了可资利用的素材,同时也为文学作品和人物传记的考证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汪砢玉;《珊瑚网》;书画著录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09.031

0 引言

宽松的文化环境、便利的交通和较为发达的经济,使明中晚期的江南地区的民间收藏活动格外兴盛,大规模的私人书画鉴藏活动则促进了书画著录的编纂进程。明代书画著录水平较高,无论是内容还是数量都远高于前代。书画著录发展至明末,所录内容不断丰富,体例上较前代也有所创新和发展,这也为《珊瑚网》的编纂提供了重要的体例借鉴和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珊瑚网》的作者为明末文人汪砢玉,因该书体例完备、内容丰富及在书画、收藏、文学等领域的独特价值,在清代被收入《四库全书》子部艺术类,并被予以“搜罗荟萃,勒为巨编”“秩然有条”的评价。当下,《珊瑚网》仍是中国古代书画研究的重要参考文献之一。

1 《珊瑚网》的编纂体例

余绍宋在《书画书录解题》中将《珊瑚网》归为“著录类”。这一类书的主体内容一般是按一定的次序编排书画作品著录项。唐代卢元卿的《法书录》记录了部分书帖上的钤印文字、跋尾排署,初具明清时期大行其道的题跋集录体书画著录的雏形。宋元以来,随着文人艺术自觉的提升,开始有人自发编纂书画录。如米芾《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皆以时代为次,著录书画作品的材质、真伪、风格、鉴藏等内容,间有对题跋与题跋者的记录。对私家收藏的著录可能要追溯到元代,宋遗民周密所著的《云烟过眼录》是中国第一部以私家收藏为主要内容的著录著作,收录四十三家藏品,分别标出作者、画名、收藏印记、题跋及流传经过,并附简明的鉴别论断,反映了元代私家收藏日盛的情况,开创了著录私家收藏的新体裁,影响了后世书画录的编纂。

明代,大规模的私人书画鉴藏活动促进了书画著录的编纂进程,体例多样的书画著录开始陆续出现,如文嘉的《钤山堂书画记》、都穆的《寓意编》等,主要记录作者本人所见的书画作品及其时代、材质、真伪、风格、鉴藏经过等内容,有些也记录短篇题款文字,叙述简约精练,但受限于体例,对书画作品的面貌反映有限。与《寓意编》几乎同一时期的《珊瑚木难》则开创了新的书写形式,该书作者朱存理认识到传统编纂体例不够详备的弊端“止述其件目,使人垂涎耳”,于是“备录全文,可能一快读也”。全书共有八卷,为朱存理抄录的书画题跋文字结集而成,收入了唐、宋、元、明各代作品。书中对作品原文、款识题跋、诗词文章等均进行了详细的记录,清晰地记录了作品的流传情况,开创了以题跋文字形式著录书画作品的先河。张丑的《清河书画舫》、郁逢庆的《郁氏书画题跋记》、孙凤的《孙氏书画钞》、顾桐的《笔记》都依照这种体例编纂。明清两代以至近代的很多书画著录家在编纂著录书时以其体例为基础,《珊瑚网》也是在《珊瑚木难》的基础上“沿其例而扩充之”的。

明代书画著录水平较高,无论是内容还是数量都远高于前代,书画著录发展至明末,所录内容不断丰富,体例日渐清晰完善。此外这些著作的作者大多来自江南,朱存理、文嘉均为苏州人,张丑为昆山人,郁逢庆为嘉兴人,说明书画目录的编著在晚明的江南一带已经蔚然成风。这些都为汪砢玉编撰《珊瑚网》提供了重要的体例借鉴和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

《珊瑚网》与上文提到的《珊瑚木难》《清河书画舫》一样,是题跋集录体书画著录,体例上大致沿袭了朱存理的《珊瑚木难》,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充,全书共四十八卷,分《法书题跋》和《名画题跋》两个部分,各二十四卷。其中《法书题跋》自卷一至卷十八收录法书真迹,卷十九、卷二十两卷收录碑帖,卷二十一为《丛帖》,卷二十二为《书凭》,卷二十三为《书旨》,卷二十四为《书品》,著录历代书法理论。《名画题跋》自卷一至卷二十二收录名画真迹,卷二十三至卷二十四为《画据》和《画法》。书中按作品的朝代先后排序,也兼顾作者。载录自藏、目见,抄集书画款识、题跋及藏家收藏目录,间有著者自撰的跋语和论说。篇章内部的内容多按照“原文—款识—前人题跋—作者自跋”排布,前列各家题跋题咏,后附按语论说,编排清晰有序。

《珊瑚网》的体例在因袭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书中以题跋集录为主,辅以书画专科文献的集中汇编,并单独分卷命名,即上文提到的《书凭》《书旨》《书品》和《画据》《画法》,其中《书凭》《画据》两卷,搜集编辑了自宋至明的收藏家所藏书画目,在《珊瑚网》之前编著的书画目录均没有将诸家所藏书画目收录其中,在这一方面《珊瑚网》具有开创意义,对后代书画著录的编纂产生了深远影响,余绍宋评价:“搜集诸家所载书画目,前无所承,实为创格,尤可为参考之资。”清人李调元所著《诸家藏书画簿》就大略因袭了《珊瑚网》中《书凭》《画据》的体例。这在当下对收藏史、书画鉴藏史、收藏家群体等的研究也具有重要价值。此外,部分卷次后附有“拾遗”一项,更见其完备之处。

2 《珊瑚网》的内容特点

《珊瑚网》篇幅巨大,收录汪砢玉收藏和经眼的书画作品1100余件,其中书法作品400余件,绘画作品700余件。此外,还整理了历代各家收藏品目、书画理论等内容,全书共四十八卷,约60万字。同一体例的《珊瑚木难》中收录书画作品约300篇,与其时代相近的书画著录《清河书画舫》法书49件、名画150件。相比之下,《珊瑚网》的篇制、内容之巨,在书画著述中堪称史无前例。

汪砢玉在法书题跋序中表明了自己的编纂理念:“凡名画法书,自晋唐以来准时酌取,有不薄今人爱古人,为各自成部。”因此《珊瑚网》中既有《九成宫醴泉铭》《米漫仕苕溪诗卷》《光福重建塔记真迹卷》《宣和双雀图》等前朝名家的珍稀名品,也用较大篇幅记录了大量本朝的作品和题跋。《法书题跋》卷十三至卷十五和《名画题跋》卷十二至卷十八中所录作品均为明人所作,其中又对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时代相近的书画家尤为重视,可见这些人当时的名气就比较大。以沈周为例,《名画题跋》中,卷十三“沈石田乾坤四大景”至卷十四“石田题刘完庵画”均记述沈周的画作,约105幅,数量可观,内容丰富。

汪砢玉阅历丰富,鉴藏趣味独特。因此《珊瑚网》所录的作品与题跋也来源广泛。《珊瑚网》中还著录了一些女性书画家的作品,除《法书题跋》部分收录卫夫人的作品及书论外,《名画题跋》卷五收录了《刘夫人画太真醉挹花露图》一篇,卷八中又收录了元代女画家管道升《管仲姬著色兰花卷》《管夫人题渔父图》等作品。汪砢玉对同一时代的女性画家也有关注,卷十八收录的《烟水疏林幅》《黄皆令写南轩松》《薛素君自题画水仙》等作品就出自晚明女画家黄媛介、薛素之手,这些篇目中亦有李日华、徐缅、金文鼎等人的题跋,这些材料也反映了当时的文人、书画家、收藏家们对女画家的关注以及有关其作品的鉴藏情况。

《珊瑚网》对书画藏品的阐述是多角度的,除了作品本身,也记录作品相关的技法、材料、装裱、藏处、流传、价格等内容,这些大多体现在书中的作者按语和夹注上。以其著录的作品名下的小注为例,书中小注较多,有些反映书画的形制,如《东坡行草端砚诗墨迹》下注“在宋楮上小横卷”,《赵承旨停琴拨阮图》下注“项子京题签,双幅,卷堂画”;有些记录法书字体,如《元天目山禅师刘顺法语》下注“真迹小真行书”;有些记录作品的材质,如《米友仁潇湘奇观图》下注“卷高尺馀,水墨山峰画在茧纸上”,《苏子美草书二帖真迹》下注“在粉笺上”,《李蓟丘秋清野思》下注“卷首题此。绢高一尺,长五尺许”;还有一些记录作品来源,如《倪云林西园图》下注“此幅旧藏玉处,今归燕都万驸马矣”。

汪砢玉在编纂《珊瑚网》的过程中,较少阐发个人观点,但常在书中对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是名家个案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真切、翔实地反映了晚明书画艺术圈的鲜活面貌,是该书在同类典籍中不可多得的重要特色。例如,作者在书中多次记录书画作品的流通和交易:

(元名公翰墨卷)此卷久为先荆翁藏玩,前有米襄阳山水横幅,高君明水见之,即嘱戴老,以靖窑壇盏十二求易。附二佳箑,作装潢之资。愚父子受盏却其箑,竟为居间者所没。

项氏出此帖索价六十金,较吴江村定值三百镒廉矣。恨乏阿堵,仅留览数日。

这几则的跋语记录了作品的流传和购藏过程,也全面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书画交易过程中“以物易物”和“金钱交易”两种交易方式,也有利于人们考察诸家书画作品的价格。

此外,作者对书画作品的购藏过程、作者与名士之间品题交游也有记述。例如,在《名画题跋》第二卷中汪砢玉与友人聚集的片段:

壬戌之秋,程季白飞霞舫成,招李君实及砢雪与余集舫中,看新得汉玉图书约三百方,因示文同画卷曰《晚霭横看》,君实题其后,用东坡思无邪斋章钤记。余共砢雪各印诸玉作谱。娄东朱锦春拨阮,夺落叶响,吾辈无暇听也。

除记录汪砢玉本人交游经历外,该段文字也反映了程季白的收藏情况,并可从中可以窥见当时文人和商人之间的交往方式。此外,汪砢玉等聚集的地点在“飞霞舫”中,“飞霞舫”为“书画舫”,在当时不仅是交通工具,也是休闲场所,晚明江南社会一些鉴藏活动常在其中进行,由此可见《珊瑚网》中有关作者交游经历的记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时江南文人、收藏家、书画家们交游情景的体现。

3 《珊瑚网》的价值体现

在图像无法大规模传播的年代,人们只能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书画作品上的文字资料。《珊瑚网》除了集录大量题跋以外,对于自己真实阅览过的作品,往往详细描述其纸质、字体、装裱等信息,对阅览日期、作品源流、书画交易等相关内容也多有记载。尽可能真实又全面地反映作品的风貌,因此保存了大量的文字资料,为后世书画文献的深入挖掘研究提供了更多可利用的素材。《珊瑚网》除了著录历代题跋外,还著录了历代的书画理论、收藏目录、书画家小传等,几乎将书画学史料囊括殆尽,为书画史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如《画法》中《古今描法一十八等》里就有对中国古代传统绘画技巧—“白描”最早的论述。

此外,书中著录的内容,在考证法书名画的作者、源流、书画作品的鉴定以及书学文献的校勘辑佚等方面皆有重要价值。书画作品往往会因为时间久远等问题出现磨损、割裂现象,出现一些信息的缺失,而书画录则将作者本人及其他经眼或收藏者留下的题跋、印鉴等信息保存了下来,也反映了作品收藏、流传中的变动、拆改情况,在极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些缺失。《珊瑚网》中还有不少前人的鉴定成果,这些对当下的书画鉴定工作来说都是重要的参考资料。例如,郑振铎就曾根据《珊瑚网》和《清河书画舫》考定清代《书画目录》中《唐人执扇仕女图》的作者为唐代画家周昉。但书画著录中也存在作者误抄和误解的情况,书中信息未必完全准确。仅以《珊瑚网》一书为例,《四库全书总目》在提要中就指出了该书附录过滥,缺少相应考证的弊端。更何况《珊瑚网》在成书后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抄本流传阶段,现在较为通行的版本中仍有一些错讹之处,故而在使用之时应谨慎对待,多加考证。

《珊瑚网》保留的书画题跋中涵盖了诗、词、赋、序、记、赞、书札多种体裁,法书部分的作品原文也多以诗、词、文、赋等常见的文学体裁为主,名画部分也保留了大量和题山水、人物、花鸟诗。其中有许多出自名家之手,文辞优美且颇具意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书中保存的大量题跋也为文学作品的补遗、辑佚等工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文献资料。例如,清代学者劳格编著的《读书杂识》,第十二卷为《宋元人文集补遗》,其所据资料中,明代书画著录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就有数篇文字出自《珊瑚网》。像劳格这样依据明代书画著录类文献续补前人诗文集的情况并非个例,武林往哲遗著本《贞居诗集》补遗卷、仙居丛书本《丹丘生集》、嘉业堂刻本《危太仆集》诗集续补卷、读画斋丛书本《玉山逸稿》等所录作品中,均有来自《珊瑚网》一书的内容。《宋诗纪事》《词苑萃编》《全浙诗话》这类以资料汇编为主的文献也从中辑录了很多诗文。

《珊瑚网》内保存的作品原文与题跋文字也可用来进行整理校勘工作。例如,冯应榴所辑的《苏诗合注》中,作者多次以《珊瑚网》所载的文字与书中内容进行比对,以别其同异。这些书画题跋也反映了作者、时间、地点等创作背景,故冯应榴也常依据其所录内容辨别作品信息的真伪。例如,《苏诗合注》卷五十《牡丹和韵》一诗,作者就依据《珊瑚网法书题跋》卷六《宋名公翰墨》中所载该诗后“牡丹五言和人韵轼”几字,以及其后所录的尺牍两则、子由和子瞻兄招子高晚饮诗一首,得出了“该诗为先生(苏轼)作,无疑也”这一结论。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全金诗》《南宋杂事诗》《山中白云疏证》等也多次引用《珊瑚网》的内容作疏证或注解。

此外,题跋中常常记录了题跋者的字号、籍贯、题跋时间、题跋地点等内容,可据此考证人物生平。沈世良编辑《倪高士年谱》记录元末画家倪瓒事迹时,对《珊瑚网》多有参考。清陆心源在其《三续疑年录》卷六中根据《珊瑚网》及《明史》本传得出袁珙(廷玉)生于元后至元元年(1335)乙亥,卒于明永乐八年(1410)庚寅,享年七十六。

书中还专门著录汪氏父子与名流缙绅的书札往来,卷十八《汪冈赫蹄名迹》一篇就主要收录了汪砢玉与友人往来的信札,其中包含很多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品评。例如,评价高松声的艺术成就:“万历中来,吾郡书家,首推高元雅先生。而擅其传者,为长公公玄,与季季仙,及元雅之仲嗣王氏者。子逸、子由父子在,称铁门限也。惜子由、季仙俱早逝。犹赖老友公玄,笔阵益雄,向为儿渊下帷。”评价项真“不损为吾郡书家龙凤,惜其作李北海尽头耳。”评价俞羡长“不独擅骚坛,抑亦工临池,故存此一札”。评价洪邦基“庆之为忠宣公后,能文,工小楷,此特其一斑也”。汪砢玉作为亲历者,他的评价更具真实性,这些评语充实了人物资料,为明代江南书画家群体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4 结语

《珊瑚网》一书著录全面、内容丰富,所录作品来源广泛、种类多样,在保存大量书画作品与题跋的同时,对收藏品目、书画理论等专科内容也多有记录,尽可能完整地记录下了这些作品的原貌,成为当下书画史研究的宝贵材料,同时也为其他作品的辑佚、补遗提供了重要参考。在体例上,该书编排清晰有序,便于阅读,后世多有作品因袭其体例。尽管汪砢玉在编纂《珊瑚网》的过程中,个人观点的阐发较少,但常在书中对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亲眼所见进行详细的记录。这些记录,不仅是名家个案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也真切、翔实地反映了晚明书画艺术圈的鲜活面貌,是该书在同类典籍中不可多得的重要特色。

参考文献

[1]韩进.明代书画学著作研究[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20:11.

[2]翁方纲.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M].吴格,整理.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844.

[3]汪珂玉.珊瑚网[M].乌程张氏刻《适园丛书》本,1913—1917(民国二至六年):32.

[4]耿明松.《珊瑚网》的编撰特点与画史价值[J].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1(4):85-90.

[5]汪砢玉.珊瑚网[M].于淑娟,李保民,点校.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