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社会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调研探析

2024-06-17宋金金刘霞

村委主任 2024年2期
关键词: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现路径

宋金金 刘霞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社会工作在促进乡村社会有效治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考察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契合与外生动力,探索发挥社会工作的优势和助力乡村发展的实现路径,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独特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关键词: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助力发展;乡村振兴;实现路径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2-0236-03 中国图书分类号:C916;F323 文章标识码:A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才能全方位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社会工作者充分挖掘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乡村振兴总要求之间的耦合性,乡村治理实践过程中,在服务人才培养、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村民文化认同、推进乡村环境治理、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积极响应社会治理和帮扶农民群体,有利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2]。

1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发展现状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不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促进城乡区域发展和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通过实地调研沂蒙山区12个县(区)部分农村地区,发现各地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协调解决。

1.1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条件薄弱

第一,传统的农业模式具有分散性、封闭性、自足性等特点,各地未能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导致资源浪费,地区间发展不均衡,严重制约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第二,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资源短缺,基础设施条件薄弱。一方面,信息化设施不完善,网络覆盖率低,限制了农村地区居民的信息获取能力,导致信息不对称,难以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从而影响农民的决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交通条件较差,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不完善、不便捷,给农业生产、产品流通和农民出行带来一定的阻碍,也影响了农村地区与城市之间的经济合作。第三,科技创新赋能产业振兴方面存在不足之处,科技创新成果少,转化率低,产业化生产加工和储运经营链条较短,经济和生态效益不高等[3]。

1.2农村“空巢化”严重,专业人才短缺

农村地区信息闭塞,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纷纷走向城市,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在城市立足扎根,进而导致农村“空巢化”严重。农村建设人才素质参差不齐,拥有专业理论和技能、能担当重任的社区服务工作者有限,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素质较低。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中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致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需求不相适应。乡村建设离不开人才支撑,而农村人才流失严重,无法满足乡村地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4]。

1.3农村基层治理低效,主体参与度不高

当前,农村人口外流造成了治理主体的缺失,留在农村的村干部大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及乡村治理知识,难以适应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现代化要求[5]。在当前乡村治理过程中,一些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偏低,思想保守,缺乏新担当、新作为的勇气,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6]。而农民参与乡村建设存在主体意识不强,参与度较低,民主意识不强等现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许多农村地区的传统文化正逐渐流失,村民缺乏对村庄历史文化与传统的了解和重视,对自己的村庄、社区文化缺乏认同感。农村地区的社会治理体系相对落后,并且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通常由少数人或机构主导,村民的参与度较低。此外,村民接触新鲜事物的机会较少,且不主动参与社区文娱活动,缺少精神慰藉。

1.4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

部分工厂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加剧了生态环境污染,一些污染较重的化工产业和养殖业陆续搬迁到偏远的乡村地区,造成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等。农村地区对于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如乱砍滥伐、滥采矿产等,导致森林被破坏、水土流失等问题,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部分农民生活习惯和环保意识较弱,如乱丢垃圾、滥捕滥猎等,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矛盾日益突出。

2 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性

社会工作者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至关重要。一方面,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实现乡村振兴是一个全方位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奋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科技创新等方式赋能产业兴旺,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社会工作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繁荣,促进乡村治理长治久安,共建民主和谐社会,确保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在实现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优秀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科技创新成果,做好各方面的档案管理和文化展览工作,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另一方面,社会工作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通过帮助村民提升抗逆力,为农村群体提供关爱服务,争取社会保障,提供就业咨询和就业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村民造成的负面影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协助乡村社区充分发挥潜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社会工作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以下几点创新驱动力。

第一,党和国家重视。2023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提到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这实际上将乡村振兴工作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更有利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推进。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大有可为。

第二,资源整合能力。社会工作能够充分发挥资源整合的优势,将各方力量汇聚起来,形成合力。社会工作者可以协调政府、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各种力量,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多爱心援助和公共资源支持。社会工作者可以参与政策制定和提出建议,将社区的需求和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有效促进政策和资源分配。

第三,社区服务能力。社会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社区服务经验,能够深入乡村社区,了解并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他们可以通过社区调研、社区培训、社区活动等方式,提高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参与度。社会工作者具备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技能,可以帮助乡村社区应对各种挑战,如贫困、教育不足、医疗保健等。他们可以协助社区制定解决方案,为其提供咨询和支持,以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人际关系建设能力。社会工作注重人际关系的建设与维护,能够促进乡村社区内部的互动与合作。社会工作者可以推动村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育和谐的乡村社会关系,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帮助村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和合作关系,社会工作可以提高社区内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互惠互助的能力。

第五,创新能力。社会工作者应该灵活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问题。他们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能力,可以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乡村发掘和培养自身潜力,推动乡村经济的创新与发展。社会工作者可以关注农村青年的成长和发展,为其提供教育、培训、就业和创业支持等机会。社会工作可以帮助农村青年实现自我发展,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新力量。

第六,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工作注重长期的社会影响力与可持续的社会变革。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乡村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减少贫困和不公平现象,提高乡村的发展质量和可持续性。社会工作者可以促进乡村社会企业的发展,通过培育和支持大众创业,帮助村民提高收入和就业机会。社会工作者可以提供创业指导、技能培训、市场开拓和融资支持等服务,促进社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从优势视角来看,社会工作在乡村全面振兴中具有独特的创新推动力。社会工作者通过整合资源、提供社区服务、建立人际关系、创新方法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等行为,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3 社会工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调研策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完善社会工作系统,坚持人民为本的理念,在产业、人才、组织、文化、生态等方面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建设与治理。

3.1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改变乡村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社会工作者要落实好帮扶政策,依托农村独特的地理优势,将传统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相结合,创新产业模式,走出一条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子。开发特色旅游景点,规划发展文旅产业,带动村民就业,促进旅游产业升级转型。针对农村地区“空巢化”严重的问题,充分发挥文化与旅游资源优势,多领域融合,不断延伸产业链,吸引大批人才归乡,以文化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工作者要在政策倡导下构建乡村发展的新产业构成和经营方式,培育乡村成长的新业态,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推动产业全链条布局,推动乡村生活富裕,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3.2加大农村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治理各类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人才队伍。”[7]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重视农村专业人才的培养,培养优质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在助推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坚持稳步发展、步调一致的节奏,贯彻落实“人才回引”政策,吸引大学生、退役军人、外出务工人员等参与社区服务,打造一批有能力、有爱心、敢担当的本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8]。

3.3搭建多主体参与平台,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乡村振兴需要多个部门联合,多方发力,共同参与。社会工作者应当运用好专业理论知识,加强乡村振兴建设,将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乡村振兴的目标达成共识,搭建多主体参与平台,指导社会工作实践的规范与准则,促进乡村组织振兴。社会工作者在参与乡村振兴的服务过程中应当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使得多方联动具有更高的互惠性、可持续性。社会工作作为基层社会工作组织,抓住乡村振兴这条主线,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3.4促进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社会工作者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积极打造文化休闲广场,开办农耕博物馆和农产品展推介会等。利用档案资源,举办“社区一角”文化展览活动,吸引村民主动参与,把优秀文明成果发扬光大。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促进村民的思想解放,提升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带动基层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大文化要素整合与产业耦合力度,提升乡村人文价值,促进乡村文化建设。

一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乡村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社会工作者经常扮演资源的“搬运工”的角色,整合各方资源,为村民服务,帮助其解决困境,提升专业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加强乡村风尚建设,移风易俗、整改乡风,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高效利用资源进行教育扶贫,形成尊老爱幼、团结和谐的良好风貌。

3.5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为实现农村环境“长治久清”,社会工作者要创新参与形式。第一,加强对农村环境质量的检测,运用科学方法,对农村地区进行合理排污治污,畅通农村垃圾、废料回收渠道。第二,通过宣传教育,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提升其环保意识,同时建立健全卫生评比制度,发动群众共同参与,为村民留住美丽的田园风光。

社会工作者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应当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将农村的生态建设放到突出位置。推动乡村生态振兴,要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完善农村生活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农村生态建设有利于构建美丽乡村,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社会格局,社会工作者应当在乡村治理体系下,齐心协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振兴贡献专业力量。

4 结束语

社会工作对人才的培养、产业结构的调整、乡村文化的建设、生态环境的治理,以及基层有效治理等方面发挥着助力作用,社会工作不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利于乡村振兴,促进乡村繁荣、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正。未来,随着乡村经济、政治的全面发展,社会工作者在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将会更好地助力乡村和谐稳定,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新整.南宁: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与乡村治理现状[J].区域治理,2019(49):16-23+115.

[2]戚玉,徐选国.从政社关系到党建引领:理解社区治理的范式转化与经验嬗变——基于对上海沪街的实证研究[J].学习论坛,2020(02):79-86.

[3]王仕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对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20.

[4]徐姗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J].农业经济,2023(02):118-120.

[5]王超悦.增能视角下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04):145-147.

[6]王瑞华.增能视角下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的社会工作路径[J].理论导刊,2021(02):82-85.

[7]刘江翔.社会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思考[J].福州党校学报, 2021(06):44-48.

[8]张红,赵凡凡,赵天予.农村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及实践反思[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02):12-18.

作者简介:宋金金(1995—),女,汉族,山东莒南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

刘 霞(1971—),女,汉族,山东沂水人,本科,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与社会工作。

猜你喜欢

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现路径
优势视角下青少年社会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优势视角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作用探析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残疾人社会工作中优势视角的应用
城市隔代教育问题探究及社会工作的介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