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文化记忆研究的量化考察、焦点回顾与演变态势

2024-06-17陈雍

新楚文化 2024年10期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献计量态势

【摘要】基于数据库CNKI,使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国内文化记忆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对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传播策略、空间、文旅融合、文化认同与文学史等研究焦点进行成果综述,努力呈现国内文化记忆研究的现状,为其所形成的记忆范式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文化记忆;文献计量;焦点;态势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10-0083-05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10.025

【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2023年度学科共建项目“记忆范式下粤港澳海商文化研究及其现代表达”(项目编号:GD23XZW08);广州应用科技学院2022年度校级重点学科“新闻传播学”项目(项目编号:2022GYKZDXK02);广州应用科技学院2023年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新文科引领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课程群构建与实践面向”(项目编号:2023JG003)。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迭代更新,人类的生存境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而来的现代性反思、社会认同与身份焦虑等问题引起学界的关注。如此,传统文化资源如何在当代话语体系中实现建构、彰显价值与凝聚共识显得异常重要。根植于现代性语境中的文化记忆成为观照与探究此类问题的切入角度。

文化记忆理论涉及回忆、认同与文化的传承,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1925)提出的“集体记忆”。他从家庭、阶段等社会框架对记忆的影响出发,将其定义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1],认为叙述记忆的过程并非恢复的过程,而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此后,阿拜·瓦尔堡、皮埃尔·诺拉、哈拉尔德·韦尔策等人在继承哈布瓦赫集体记忆理论基础上不断丰富记忆研究,将记忆研究的触角伸到空间,并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关注记忆,认为社会记忆通过媒介发挥着传承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德国阿斯曼夫妇开创文化记忆研究,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具有的凝聚性结构,使过去与现在的关联得以建立,是社会群体共同的身份认知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支撑。文化记忆的凝聚性结构在当下需要借助媒介载体(文本、仪式、意象系统)进行固化和重构。这是记忆研究的一个新转向,建立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关联。可见,人文社科领域的记忆研究伴随着西方现代化进程经历了萌芽与理论建构阶段,历经了从个体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到文化记忆的演变过程。

20世纪90年代末新世纪初,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经验,中国学界开启文化记忆研究,并逐渐显示出明确的经验指向与问题意识。为整体把握文化记忆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态势,本文基于数据库CNKI,使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软件对国内文化记忆研究成果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并对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传播策略、空间、文旅融合、文化认同与文学史等研究焦点进行成果综述,努力呈现国内文化记忆研究的概况,为其所形成的记忆范式发展提供启示。

一、中国文化记忆研究成果的量化考察

借助CNKI数据库开展扫描式考察,我们发现,国内文化记忆研究涉及文学、传播学、历史学、哲学、人文地理学等多个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研究。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记忆基础理论建构研究、文化记忆作为视角的应用研究、文化记忆在媒介中的呈现、文化记忆在空间中的建构及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社会、媒介、空间、身份、创伤等基本概念,所以使用“文化记忆”结合以上概念进行主题检索,找到的文献数据共1821篇,具体如表1所示。

为更深入考察权威研究成果,在CNKI数据库中将来源限定北大核心=Y或者CSSCI=Y,主题=文化记忆或者篇名=文化记忆或者关键词=文化记忆,进行期刊文献数据检索,并手动剔除图书推介、书评、目录、封面等无关无效或关联度较小的文献,获得从1998年2月20日至2023年7月26日的有效文献共1013篇,并导出所得文献的发文量年度趋势,详情如图1所示。

另外,从图1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记忆研究起步于1998年,远远滞后于西方国家。但从图中的曲线可知,自90年代末新世纪二十多年来,文化记忆受到中国学界的持续关注,并呈现出热度不断攀升的趋势。结合信息技术及媒介融合发展带来的社会巨变,不难发现,文化记忆研究立足于中国历史与现实经验,逐渐显示出明确的经验指向与问题意识,是其受到学界持续关注并热点不减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文化记忆的研究焦点回顾

为对研究内容进行深度聚焦,使用知识图谱分析工具CiteSpace对CNKI上所取1013篇文献进行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最终生成的视图所呈现的聚类分别为文化记忆、集体记忆、文化、记忆、文旅融合、文化认同与文学史研究。但个别聚类的含义过于宽泛,不能很好地聚焦研究内容。为更好地对研究成果进行焦点回顾,使用CiteSpace的LLR(对数似然率)算法对以上聚类视图的内容进行换算,最终所得七个聚类为集体记忆、社会记忆、传播策略、空间、文旅融合、文化认同与文学史研究,深度地揭示了中国文化记忆研究在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焦点问题。

(一)集体记忆

法国哈布瓦赫最早提出“集体记忆”,认为集体记忆是社会群体成员共享往事的结果,叙述记忆是一个重构过程而并非恢复过程。中国学者对集体记忆的研究成果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以此为起点,在现代性语境中开展西方文化记忆理论的研究。金寿福(2017)认为文化记忆是记忆研究的深化与提升,而个人记忆具有社会性质,集体记忆并非个人记忆的总和,而是特定时代个人记忆的依据和调整的坐标[2]。王蜜(2022)认为,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代表了记忆研究的社会学转向,阿斯曼夫妇的“文化记忆”则代表了记忆研究的文化学转向。记忆研究的两次转向是对现代时空结构巨变以及由此引发的身份认同的一种理论回应,是一种反思现代性的文化理论[3]。另一方面是探索集体记忆在文本中的呈现与表征。冯月季、王丽雅(2022)认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身份认同本质上是民族集体记忆的重构[4],刘伟多(2022)认为文化记忆在经典电影中的传播依靠的是图像唤醒大众记忆,实现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相融[5]。喻超、李丹梦(2020)以迟子建小说为载体,认为其以朴素的文学语言勾勒了东北历史与现实的记忆框架,融汇了个人记忆与集体记忆的复杂样貌,生成了东北记忆场域的意义空间[6]。可见,以集体记忆为焦点的研究普遍认为文化记忆是最终的生成与结果,指向身份认同,集体记忆只是其形式与内涵的表现。文化记忆是由个体记忆向集体记忆发展的最高级形态。但是其中也存在集体记忆与文化记忆概念相混的现象。

(二)社会记忆

国内社会记忆方面的研究横跨社会学、文学、历史学、传播学等领域。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也有所差异。钱力成、张翮翾(2015)以社会记忆为记忆研究的总范畴,以社会记忆指代所有记忆,并在总结西方记忆研究的经验上指出中西方对话视野中的中国记忆研究的未来指向[7]。余金红(2018)从节庆仪式建构社会记忆的角度,认为新媒介的出现影响了央视春晚建构社会记忆的话语权[8]。丁华东(2019)认为社会记忆是继集体记忆后的建构性研究,历史记忆、文化记忆、媒介记忆、空间记忆等都是社会记忆研究领域的深化与拓展[9]。夏翠娟(2022)认为从个体记忆、集体记忆到文化记忆是社会记忆范式的不断生成。数字记忆是社会记忆的新形态与新常态。在新的知识交流环境中,个体记忆与集体记忆将产生双向互动的关系[10]。在社会记忆的维度焦点上,国内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把社会记忆等同于文化记忆或一切记忆,另一方面是把社会记忆作为最高范畴,囊括一切记忆。总而言之存在概念过于宽泛指代不清晰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理清。

(三)传播策略

在传播策略的焦点上,国内学者主要从三方面开展研究。一是探究新闻报道中对历史重大纪念事件的记忆建构与传播路径;二是从文学作品、影视、短视频等文本中探讨传统文化资源的激活与传播问题,进而指出新媒体语境中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三是以各种文本为媒介载体探讨国家或地区的形象建构问题。

戴盈(2014)通过对比中日美食纪录片,指出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与凝聚力能够有力实现国家形象建构与民族认同[11]。张顺军、廖声武(2019)从凝聚性结构是文化记忆的阐释维度,并将凝聚性结构的时间、空间与人形成的合力引入城市品牌传播研究[12]。苏士梅、白志如(2021)以红旗渠事件及其形成的文化品牌与象征意义为对象,认为报刊、书籍、影视与舞台剧等建立了红旗渠的知识传播与阐释体系,使红旗渠在社会叙事与话语变迁中走向符号化与隐喻化;在空间层面,红旗渠历经了从地理标记到精神符号的演绎,在特定空间中的人际传播建构共同记忆[13]。可以说,这篇文献是国内文化记忆研究在传播策略焦点上的典型代表。

(四)空间

在列斐伏尔空间观影响下,国内学者一方面站在全球化信息浪潮与新媒介技术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体验的背景下,探讨新媒体空间对记忆的存储、叙述甚至是重构问题。另一方面,带着中国城市更新与城市化进程中的空间演变与文化认同焦虑,国内学者城市空间演变与城市文化记忆的关系,并试图探究文化记忆在城市空间中的表现形态与建构社会认同的途径。邵培仁(2010)认为实体空间(地铁、郊区、城市等)是大众传播媒介,地理景观通过空间媒介才能体现其象征意义和价值系统,这也是他所建立的媒介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14];董琦琦(2014)认为,原本作为凝聚历史与确立秩序的城市空间,却随着城市化浪潮全球化给人们带来了一种创伤记忆[15]。卢照(2016)认为空间是生产、包装、复制和传播地方的媒介,以上海迪士尼为例,探讨空间中的记忆如何形塑地方[16]。

(五)文旅融合

文旅融合的焦点最早的成果于2019年出现,属于文化记忆研究新的理论生长点,主要立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视野,激活文化遗产,以推动旅游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为目的对文化集体记忆进行价值重构,于融合中建构旅游者的文化认同。

徐翠蓉、赵玉宗(2020)立足于国家认同的理论阐释,指出文化遗产与纪念地等是符号象征意义系统集合而成的特定场域,文化让旅游具有身份标签的符号意义,从而实现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17]。刘中华、焦基鹏(2021)从场景理论出发,认为不同文化价值的都市场景促使不同阶层进行文化消费实践,指明上海文化记忆机构“非遗+旅游”的数字化转型路径[18]。明显,文旅融合焦点问题主要认为,文化遗产是记忆的凝聚性结构,凝聚了群体集体记忆与精神动力。

(六)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始终贯穿文化记忆研究的主线。中国学界普遍继承阿斯曼夫妇的理论,认为文化认同是文化记忆的最终指向,并以文学、影视、文化遗产为媒介载体,探究其中身份认同、国族认同、社会认同等方面的机制与举措。王媛、胡惠林(2014)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当时社会的人们集体性的文化意义与价值体认,是一种主体对集体性的想象与建构[19]。刘振怡(2017)认为文化记忆是文化认同最终生成的连续性内容与规范性机制,建构并保持着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身份认同最核心的维度,包含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眷恋与对现实的焦虑[20]。于文夫(2022)认为华语电影概念的提出是文化认同进步的表现,而华语电影履行文化责任表现在对传统美学风格的发扬与对文化认同的提升[21]。

(七)文学史研究

文学史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文化记忆在文学叙事中的呈现与建构,另一方面是文化记忆对作家创作产生的影响。高兴(2015)认为上海文化记忆对身份认同产生的影响规约着作家的文学创作[22]。杨华(2018)认为苏小小文学形象建构在文学记忆与文学想象交互建构的意义框架中[23]。朱林(2020)关注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生成,认为文学民族志是特定时期内在跨学科与跨文化的视野中的一种文学史写作实践,其最重要的功能是文化记忆与文化阐释[24]。

总的来说,以上焦点问题实际上集中在文化记忆基础建构研究、文化记忆作为视角的应用研究、文化记忆在媒介中的呈现与表征三方面。

三、中国文化记忆研究的演变态势

为从历时角度依据骤增热点观测文化记忆理论在研究进程中演变态势,在Cite Space对文化记忆研究的关键词共现网络中获取聚类图谱后,通过对突现词(burst term)功能对研究关键词进行突变(burstness)检测,生成关键词突现序列图谱(详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到,在中国文化记忆研究走过的二十多年中骤增的热点只有三个,分别是社会记忆、文旅融合与文化认同,也正好与上述焦点问题中的其中三个相吻合,说明研究内容与主题波动不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最早出现并持续至今的是文化认同,这样延续了西方文化记忆理论的功能最终与指向研究。这也是新世纪以来社会秩序与文化结构发生巨变所带来认同焦虑的理论回应。

从当下语境中看,文化认同将在未来的演变态势中一直持续。骤增强度最大的是文旅融合,这与新时代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和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促使其成为文化记忆研究的新的理论生长点,关注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固定遗存物中的记忆生产问题及其所具有的情感凝结与身份认同作用。而社会记忆的骤增所在的2013-2015年期间,正是中国短视频萌发与发展的阶段。短视频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生媒介,对社会群体记忆的传播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结语

记忆理论经历了从心理学、社会学到文化学的学科演变过程。文化记忆的产生与发展是自身逻辑与记忆理论深化的结果,更是源于深刻的现代性背景。国内学界也总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不断反思记忆,不断推进记忆研究,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理论旨趣日益多样,但所指涉的内涵存在指代不明,认知固化的现象。再者,对文化记忆的实践面向缺乏针对性。最后,在对西方理论移植过程中缺乏对历史语境的“知识考古”。通过上述焦点回顾及演变态势分析,中国文化记忆需进一步丰富理论建树的同时积极对现实问题进行学术应答,把握功能主线的同时不断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

第一,积极理清研究中所指涉内涵,防止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文化记忆的媒介载体总是在不断发生变化,因媒介书写的不断变革,文化记忆的表征符号并非一成不变的,其背后所指涉的内涵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不同的风貌,所以应从文化对话的动态视野中理解文化记忆的内涵,尤其是网络与新媒体对记忆结构的改变。

第二,注重文化记忆的功能性,对现实问题进行有力的学术应答,提出有效解决措施。作为民族内部凝聚性结构的文化记忆,其主要功能是构建民族身份认同,保持本民族的文化认同,树立民族的文化自信。故在探讨文化记忆在媒介中的呈现与表征时,应进一步挖掘其对当下的现实功能作用,尤其是如何面对新世纪后的民族创伤及信息化浪潮带来的文化虚无等问题。

第三,立足本土,在理论移植过程中注重语境的置换问题,在具体本土语境中对记忆文化进行溯源,厘清文化记忆在不同语境中双向互动关系,挖掘本土文化记忆基因,在现实语境中对本民族文化记忆进行重构,在中西文化对话视野中建构一种中国话语的记忆范式。

总而言之,具有跨学科融合力的文化记忆理论为文当下化批判提供了新思路。中国文化记忆研究亟需直面现存问题,立足本土,理清内涵,把握未来指向,力争在国际学界确立文化记忆的中国话语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335.

[2]金寿福.扬·阿斯曼的文化记忆理论[J].外国语文,2017,33(02):36-40.

[3]王蜜.从“集体记忆”到“文化记忆”:现代性反思视域下的记忆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21-24+36.

[4]冯月季,王丽雅.文化记忆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2(09):54-60+183.

[5]刘维多.怀旧观众群体的拓展——经典电影重映的图像唤醒与集体记忆[J].电影文学,2022(18):25-31.

[6]喻超,李丹梦.记忆、认同与想象——文化记忆视野下重读迟子建长篇小说[J].广西社会科学,2020(08):151-157.

[7]钱力成,张翮翾.社会记忆研究:西方脉络、中国图景与方法实践[J].社会学研究,2015,30(06):215-237+246.

[8]余金红.新媒介环境下央视春晚的社会记忆建构[J].四川戏剧,2018(10):46-49.

[9]丁华东.论社会记忆再生产的基本结构[J].思想战线,2019,45(02):121-128.

[10]夏翠娟.构建数智时代社会记忆的多重证据参照体系: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48(05):86-102.

[11]戴盈.从文化支撑到民族认同和国家形象传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和《寿司之神》的比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36(07):103-105.

[12]张顺军,廖声武.城市品牌传播的文化记忆理论阐释维度[J].当代传播,2019(04):71-75+89.

[13]苏士梅,白志如.从物质到符号:红旗渠的跨媒介叙事与跨时空传播(1960-2020)[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1(05):8-16.

[14]邵培仁.景观:媒介对世界的描述与解释[J].当代传播,2010(04):4-7+12.

[15]董琦琦.空间场域与文化记忆的互文性关系研究[J].江汉论坛,2014(06):83-86.

[16]卢照.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J].新闻界,2016(15):2-7.

[17]徐翠蓉,赵玉宗.文旅融合:建构旅游者国家认同的新路径[J].旅游学刊,2020,35(11):11-12.

[18]刘中华,焦基鹏.场景理论下上海文化记忆机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J].文化遗产,2021(02):126-134.

[19]王媛,胡惠林.文化认同: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发展的核心机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0):49-55.

[20]刘振怡.文化记忆与文化认同的微观研究[J].学术交流,2017(10):23-27.

[21]于文夫.华语电影传统美学风格塑造与发扬的文化认同意义[J].文艺争鸣,2022(09):183-186.

[22]高兴.寻找“上海”:文化记忆理论与上海文学研究[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4(02):93-102.

[23]杨华.苏小小形象的历史生成:文化记忆与文学想象[J].浙江学刊,2018(04):146-154.

[24]朱林.文学民族志:民族文学的文化记忆与阐释功能[J].民族文学研究,2020,38(05):39-41.

作者简介:

陈雍(1986-),女,副教授,文学硕士,广州应用科技学院城乡文化发展中心研究员,广州工商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文艺批评与新媒体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记忆文献计量态势
2019年12月与11月相比汽车产销延续了增长态势
汇市延续小幅震荡态势
我国天然气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浅谈传统文化精神力量
浅析哲合忍耶的苦难记忆与心灵皈依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