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发展 有效积累

2024-06-17李红艳

中华瑰宝 2024年6期
关键词:古装戏现代戏豫剧

豫剧的发展历程,有繁荣期,也有低谷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每个时代重大的社会变革、文化政策的推动以及观众的审美变化,都会催生一大批新的剧目。这些剧目有的如昙花一现,有的经久不衰。透过豫剧剧目的更替样态,可以窥见豫剧自诞生以来的艺术历程,也会对豫剧的剧目传承与流变有更深刻的了解。

作为地方戏剧种中的大剧种,豫剧剧目十分丰富。但究竟有多少剧目,并没有详细的统计数据。1984年,笔者所在的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前身为河南省戏剧研究所)编辑出版了《豫剧传统剧目简介》,可以说是对豫剧传统剧目的一次集中“盘点”。河南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从1953年开始着手进行,在1956至1957年、1962至1963年形成两次高潮,后又对原来的资料进行清理和补遗,共录得豫剧剧本896种,其中豫剧抄本536种。《豫剧传统剧目简介》按朝代分为十五章,共收录878个(出)豫剧传统剧目的内容简介,是豫剧最基本的“家底”,从中可窥豫剧传统剧目的基本面貌。

每个剧种的剧目都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逐渐累积的,不同的时代有丰富与积累,也有舍弃和淘汰,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豫剧传统剧目简介》中的很大一部分剧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甚至更早的时候就没有在舞台上出现过。也就是说,它们只是豫剧曾经的“存在”。也有不少剧目至今还活跃在舞台上,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展露出新的风貌、价值和意义,最终沉淀为豫剧的代表性剧目。

豫剧自诞生以来,演出的剧目数以万计,但最终能够成为这个剧种代表性剧目的极其有限。留意戏曲史会发现,每个时代重大的社会变革、文化政策的推动以及观众的审美变化,都会催生一大批新的剧目,尽管大多数剧目是昙花一现,但大浪淘沙后,每个时代也总有代表这个时代的作品留下来。戏曲理论家汪人元指出,这些留下来的剧目从艺术层面为剧种的发展蓄积了有益的养分,成为这个剧种再前进的“有效积累”。

“花部”兴起 “樊戏”勃兴

豫剧系清代中期“花部”兴起时诞生的地方戏剧种。当时地方戏所肩负的社会职能和女演员尚未登上舞台的客观现实,使得豫剧舞台上的剧目多是以男角为主的忠奸、公案、征战等“袍带戏”,且“花部”系统的剧种剧目大多雷同。这种情形在《豫剧传统剧目简介》中可得到印证。

20世纪30年代,随着女演员登上舞台并“渐成气候”,豫剧的演出剧目发生了重大变化,袍带戏逐步让位于生活戏、家庭戏、情感戏。同时,伴随着豫剧进入城市,艺术改革也成为新的课题。如常香玉在《拷红》中大胆融入豫东调,陈素真在《三上轿》《捡柴》中的唱腔革新,都使传统剧目焕发出新的艺术光彩和时代气息。

这一时期,随着樊粹庭、王镇南等一批知识分子介入豫剧并致力于豫剧改革,改编和新创剧目日益增多,如王镇南为常香玉改编的《桃花庵》《玉虎坠》《蝴蝶杯》《秦雪梅》《蓝桥会》《孟姜女哭长城》以及新创的《六部西厢》,张价、陶为、徐艳琴创作的《陈圆圆》《庚娘传》《胭脂》,李令吾为阎立品编写的《落霞孤鹜》,蒋文质为司凤英编写的《守湖州》,樊粹庭为陈素真量身打造并借助豫声剧院演出走红的《凌云志》《义烈风》《三拂袖》《柳绿云》《霄壤恨》《涤耻血》《女贞花》等被后世称为“樊戏”的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的创编,掀起了豫剧发展史上第一个创作高潮。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随着“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的提出及《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的贯彻执行,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起挖掘、整理、审定、修改“旧剧”的工作。1952年11月,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豫剧《花木兰》参与演出。1956年,文化部召开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提出“有计划、有组织地全面开展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和改编工作”。河南省对全国戏曲剧目工作会议的要求进行了具体有效的落实,于1956年12月举办了河南省首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一批经过精心“打磨”的豫剧传统剧目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如《穆桂英挂帅》《藏舟》《三上轿》《秦香莲》《白莲花》《下陈州》《打金枝》《宇宙锋》《洛阳桥》《游龟山》《南阳关》等。1958年至1962年,在“两条腿走路”和“三并举”方针的指引下,传统剧目的改编和发掘整理工作再一次掀起高潮,又一批传统剧目焕发生机,如《破洪州》《对花枪》《花打朝》《桃花庵》《五世请缨》《同根异果》《八件衣》《生死牌》等。几次大规模的整理改编和不断打磨,为豫剧留下了一批经典传统剧目,是极其有效的积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是豫剧现代戏突飞猛进发展的阶段。在文艺政策和倡导戏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理念的双重推动下,豫剧现代戏开始进入自觉探索期,并实现了质的飞跃。《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朝阳沟》《李双双》《人欢马叫》《杏花营》等剧目均产生了全国性影响。特别是河南豫剧院三团,在“用戏曲形式表现现代生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朝阳沟》盛演至今,创下了现代戏演出史上的奇迹。从此,现代戏作为一种重要的剧目形态,在豫剧剧目构成中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即使在改革开放之初古装戏强势“回归”的环境下,现代戏依然是豫剧坚挺的“主打产品”,涌现出如《朝阳沟内传》《小白鞋说媒》《金鸡引凤》《岗九醒酒》《春暖花开》等一批现代戏。河南省文化厅还于1983年专门举办了现代戏的调演活动。

开放复兴  异彩纷呈

改革开放之初,冷寂已久的古装戏在观众的期盼中迎来“春天”。《包青天》《七品芝麻官》《打金枝》《梨花归唐》《杨八姐游春》《程咬金照镜子》《大祭桩》等传统戏及一些新编古装戏热演,其中《包青天》《七品芝麻官》《花枪缘》《洛阳桥》《程咬金照镜子》等剧目借助电影享誉全国。而1980年3月至4月期间举办的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大会,从某种意义上将豫剧流派做了清晰的认定,以个人流派和地域流派为归属的剧目构成豫剧剧目的重要类别。

在这一时期,因市场需求,豫剧还从外剧种移植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包括20世纪50—60年代移植的一些剧目,在演出中逐渐发展为豫剧的代表性剧目,如《桃李梅》《十五贯》《泪洒相思地》《五女拜寿》《盘夫索夫》《绣花女传奇》(又名《春江月》)等。大规模挖掘整理传统戏和从外剧种移植剧目的工作,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戏曲危机”的到来而宣告结束。从此,新创剧目成为剧目建设的主要方式。

1985年,河南省举办了首届戏剧大赛,并一直延续至今。这项由政府主办的艺术赛事活动,成为近40年来河南戏剧创作成果的重要展示平台。通过这一平台,豫剧近40年的新创剧目基本可以得到展示。从目前已举办的15届大赛来看,在374个参赛剧目(不包括省市级和县区级分开后县区级剧团的剧目)中,有豫剧剧目256个,其中现代戏140个,古装戏116个。这项已持续了近40年的艺术赛事,为豫剧累积了一大批新创的优秀剧目,包括现代戏、新编古装戏和改编的传统戏。

当然也有一些并未参加大赛但同样取得较高艺术成就、有较大影响力的剧目。现代戏如20世纪80年代的《倒霉大叔的婚事》《拾来的女婿》《儿大不由爹》《石头梦》,20世纪90年代的《焦裕禄》《闯世界的恋人》《市井人生》《能人百不成》《王屋山下》《都市风铃声》,进入21世纪以来的《香魂女》《风雨故园》《村官李天成》《常香玉》《都市彩虹》《红菊》《红高粱》《伤逝》《重渡沟》等;新编古装戏如20世纪80年代的《西湖公主》《斩御史》《秦香莲后传》《司文郎》《半个娘娘》《风流才子》,20世纪90年代的《春秋出个姜小白》《风雨行宫》《大明惊雷》,进入21世纪以来的《刘邦与萧何》《金沙滩》《珠帘秀》《云锦人家》《斗笠县令》《苏武牧羊》《魏敬夫人》《霸陵桥》《玄奘》《大明皇后》《王熙凤》等;改编和新编传统戏如《情断状元楼》《寻儿记》《程婴救孤》《新版白蛇传》《清风亭上》《战洪州》《琵琶记》《锦娘》《王春娥》(又名《三娘教子》)和《白蛇传》(陈派)等。现代戏、新编古装戏、改编的传统戏都有获得国家级大奖的剧目。

回归传统  非遗传承

创办于1997年的中国豫剧节,至2023年已经举办了5届(从第五届改为豫剧艺术节)。这是全国豫剧艺术交流展示的一个平台,不同省份的豫剧表演团体在这个平台上展示了具有各自地域特点和风格的豫剧剧目,如山西的《吴琠晋京》《裴寂还乡》,山东的《山东汉子》《圣水河的月亮》《陈三两》,甘肃的《日月图》《山月》,安徽的《风雨王家坝》,江苏的《母亲》,湖北的《丑嫂》《黄河绝唱》,陕西的《女皇祭陵》《女贞花》《秦豫情》,河北的《桃花庵》,新疆的《天山人家》《解忧公主》等,它们共同构成了豫剧广阔、丰富的剧目版图。

2006年5月,随着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传统艺术进入“非遗”时代 。传统文化的复兴,成为时代的主题。回归传统,成为通向现代的另一种路径。在当下的豫剧舞台上,传统是热点,也是亮点。2023年举办的第五届豫剧艺术节,就有分别来自四个省份的4个传统剧目《穆桂英大破天门阵》《宇宙锋》《黄金婵》《蝴蝶杯》集中亮相;流派剧目引人关注,仅《对花枪》就有马派、崔派、常派三个版本,《桃花庵》同样有崔派、桑派、常派三个版本……

在豫剧的发展历程中,在舞台上出现过的剧目成千上万,以上所举只是挂一漏万。透过这些代表性剧目,能够感受到豫剧如何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时代、追随时代、表现时代。

李红艳,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东方艺术》主编。

猜你喜欢

古装戏现代戏豫剧
豫剧在台湾地区的生存与现代化追求
戏曲现代戏创作回顾与反思
戏曲演员古装戏和现代戏表演的区别
现代戏的发展路径与创作走向
诗性现代戏的中国表达——张曼君现代戏创作探要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不老的豫剧
越剧现代戏 袁雪芬
从潮剧舞美谈潮剧字幕
浅谈古装戏的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