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视域下AI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024-06-16邢弘昊

新闻爱好者 2024年5期

【摘要】我国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始终非常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并参与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第三产业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领域,为媒体行业加速与人工智能融合创造了难得机遇。目前,智媒技术的探索已有部分成功的场景实践,需要稳步推进爆款、出圈产品,实现“立”与“破”的有效结合;媒体产品与AI技术融合产生的AR、VR、MR等沉浸式新闻产品,既是智能化场景实践,又是与人工智能融合的阶段性探索。媒体已开始尝试利用AI治理AI深度造假,智能应用丰富了新闻的真实性内涵,也暴露出相应的法律与监管问题。

【关键词】AI;智媒技术;智能化场景;“立”与“破”;AI深度造假

2024年2月,OpenAI发布了文生视频AI模型Sora,用文本提示词能够生成60秒1080p的复杂场景视频,人工智能再次引发全球关注。OpenAI在推出基于大模型研发的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最初两个月内,月活跃用户即超过1亿,成为用户群增长最快的消费应用,并引发新一轮大模型开发热潮。据专家预测,到2035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望为全球贡献近90万亿元的经济价值,我国占比将超过四成,突破30万亿元。

一、发展人工智能是数字中国的战略目标

我国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上,始终紧跟世界前沿科技进程,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前瞻性地部署了一系列相应政策与实施计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推进智慧广电工程”,“坚定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务院〔2017〕35号)提出,“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发展智能经济,建设智能社会……前瞻应对风险挑战,推动以人类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智能化,全面提升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该规划首次确定了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三步走”战略。[1]

“人工智能”先后被写入“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政府工作报告》(2017)、党的十九大报告等重要政策文件。2022年9月我国发布首部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2023年10月18日,我国《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发布,“倡议”提出人工智能领域全球治理的十一项中国方案,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智能向善”的宗旨,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确保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控制之下,打造可审核、可监督、可追溯、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等中国主张。

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主要表现为从“可用”向“好用”转变、第三产业是智能化应用赋能最多的领域这两大特征。根据《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2)》,我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技术体系包括17个类别,赋能获益的应用领域19个。数据显示,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部门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主要领域是第三产业,占比76.85%。[2]媒体智能化与上述17个类别中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智能机器人、计算机视觉、智能推荐、虚拟/增强现实、语音识别、区块链、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和知识图谱这14个类别的发展关系密切。人工智能技术是媒体创新应用的重点。媒体应通过智能化应用与行业技术创新,以“内容为王”和真实性原则为核心,提升新闻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及时适应具有颠覆性高智能技术产业的潮流变迁。

二、智媒技术属于新质生产力

首先,智能化是媒体产业的重要驱动力。智媒技术以人工智能为技术创新动力,集成大数据、云计算、5G和数字化技术,助力采编业务上云、移动终端交会、AI协助校准等智能化转化,提高了采编效率。

在2019年1月25日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人工智能在媒体行业的应用已作出明确指示,“从全球范围看,媒体智能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我们要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不断实现突破,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的讲话中对新质生产力内涵作出概括,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第三产业的应用,逐渐得到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应用,是具有颠覆性前沿科技在媒体领域实现的科技创新,是推动智媒深度融合的新质生产力。

2024年3月的全国“两会”,新质生产力成为热词。新质生产力与媒体业的结合点是智媒技术与智能化应用,从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出发,人工智能与媒体技术的结合创新,不仅与前述十多个领域紧密相关,发展空间巨大,而且可创新领域众多,能够持续推动智能媒体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

其次,围绕优质内容建设,智媒技术当前的命题是推动构建智能化场景,助力智能化场景应用落地转化。5G、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区块链、ChatGPT、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MR(混合技术)、XR(扩展现实技术)、元宇宙等信息技术不断推陈出新,影响着媒体行业的发展,做“四全”媒体,用好“四力”,建设优质内容平台,推动行业技术自主创新,推动媒体智能化普及,是媒体产业的现实需求。

推动媒体智能化应用场景与普及。采访用VR眼镜、智能创作机器人、移动AI编辑部、媒体大脑、AI合成主播、智能化编辑部、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5G沉浸式多地跨屏访谈;3D超写实虚拟数字人“小C”,云连线采访,人机交互场景等智能化应用,一度激发了各地先后开启VR亲临“两会”现场、VR观“两会”、5G+VR、720度观“两会”等融媒体爆款产品,但是VR产品因制作时间长,新闻时效性慢,逐渐失去热度。

无人机摄影大幅度弥补了人力缺陷。在人不能抵达的拍摄视角和恶劣天气下它完成的新闻拍摄任务,弥补了传统新闻的“真空”地带。用新华智云联席CEO傅丕毅的观点概括,“从造纸术到广播、电视再到互联网,媒体往往是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一批见证人,AI技术将在策划、采访、生产、分发、反馈等全新闻链路上赋能媒体,互联网技术之光正在照亮内容生产者前行之路”。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元宇宙技术还将继续在推进人工智能与媒体融合、打造文旅消费场景和优质品牌上提供新的典型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空间。

再次,智媒技术创新与适应新的生产关系过程,是掌握好“先立后破”原则,平衡“立”与“破”关系的过程。科技创新的动力是社会的正向激励,回馈社会的正确方式是造福社会,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科技创新之间建立的是正向激励与正确回馈的关系,它们引导了新质生产力的走向。新闻业始终重视客观、真实地报道科技创新与科技进步,是鼓励科技创新,构建尊重科技创新人才社会氛围的重要力量。媒体不仅要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普及新质生产力概念,还要通过建试点,在新闻业内部注入新质生产力,激发创新活力,推进智能化应用场景落地,普及智能化产品应用。在“先立后破”的原则下稳步推进场景成果的转化和普及。

可以看到,AIGC的信息整合功能把人们从程式化工作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虚拟主播、数字人取代了部分重复性简单劳动。AIGC技术为新想法、新需求目标提供的前瞻性智能化场景描述,引发职业发展向智能化或与智能化有关的方向转变,例如“人工智能训导师”(数据标注员)的出现,它同样体现在AI赋能媒体技术过程的生产关系变化上。

三、智能化照亮媒体内容生产者前行之路

人工智能已深入应用到媒体策采编校的各个环节。国内媒体在智能化发展方面的探索主要有: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数据搜索、分析与可视化展现功能;云平台搭建新闻业务各环节的智能化生产功能;借助AI算法,结合媒体内容与用户数据构建的智能化业务与智能推荐功能。它们以媒体需求(高质量内容生产)为中心,提高了媒体智能化的应用范围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智能化应用改善业内生态

媒体智慧云平台主导下的智能采编、云剪辑、数据可视化、沉浸式产品等业务创新,已成为推动《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主流媒体采编基础设施向智能化转变的重要动力,智能应用也成为媒体终端创新的首选。数字媒体以自有内容为数据基础,把热点搜索、问题归纳、数据分析、音频转化、剪辑、发稿、校对等辅助服务向智能化转化。智能技术提高了采编工作的效率,拓展了后期制作创新的空间,减少了编校工作的盲目性,维护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提高了舆情检测准确度,以多模态样式改变了传统融媒体新闻产品的局限。

(二)以党媒算法为代表(党媒算法和总台算法)构建云平台业务和智能推荐服务

(1)云平台业务和智能推荐服务,涵盖了AI编辑部策采编校各生产环节。新华社的智能移动采编平台、音讯盒子,可视化工具“图图”,“新华较真”系统;《人民日报》的“新闻线索热点发现系统”,智能数据导图一键生成模块,“智晓助”系统,“党媒算法”生成智能推送体系;央视网的智媒数据链和“智闻”产品,时政漫画创作平台、以诗作画平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云剪辑平台与智能发稿系统,“总台算法”智能推荐等产品与业务等,简化或改善了制作流程,提高了采编效率;智能校验等AI应用提高了编校水平,降低了虚假信息干扰。

(2)党媒算法推荐体系是代表。《人民日报》的“党媒算法”通过内容标签体系构建主流价值观知识图谱,与用户阅读习惯结合生成用户画像,再结合兴趣、地域、时效等推荐类模型,实现智能推送,内容标签体系和用户画像体系随之不断更新。央视的“总台算法”通过构建内容漏斗模型与流量阶梯模型,在细分与爆款内容、高活跃度与低活跃度用户之间建立关联,根据用户喜好实现有限内容的精准匹配,扩大热点爆款节目推送范围。2021年央视采用“总台算法”技术,应用于影视、综艺、文史等10多个业务板块,节目播放、事件曝光、用户转化等多类指标较应用前获得50%的增长,部分指标增长超过300%,效益明显提升。[3]

(三)创新产品形式,利用AI治理AI深度造假

新闻产品与AI技术融合,如AR、VR、MR技术融合生成的沉浸式新闻产品,超出了传统融媒体产品的表现范围,成为媒体对场景式、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产品探索的一个主要方向,也是近年爆款产品和最活跃新闻产品的形式之一。AR、VR、MR新闻注重视觉冲击力,结合内容创新进行了探索,当然这种形式(包括未来渗入元宇宙形式的新闻类图像和视频产品)对新闻真实性的理解带来挑战,为构建内容真实性与外在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注入新内涵,丰富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

用AI治理AI,一方面是用AI辅助于新闻事实核查,精准保障新闻真实;另一方面是用AI监管AI深度造假。2023年4月,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发布“深度合成内容检测平台AIGC—X”,对AI生成的文本、图形和视频内容进行智能化识别,用AI校准鉴别新闻真伪,防范伪造风险。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后设立25个与新媒体、数字媒体、融合媒体、智慧监管有关的实验室项目,[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19年5月成立了5G+4K+AI媒体应用实验室,为智能应用、智能监管、技术转化提供智慧研究项目支持。

四、AI以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为核心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性原则是新闻的首要原则,也是传媒取信于受众的关键。“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真实性是新闻报道产生社会影响力的基础,读者、受众对新闻媒体的信赖源自真实。联合国的新闻信条规定:“报业及其他新闻媒介的工作人员,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公众所接收的消息绝对正确。”全面繁荣新闻业,以追求真实性原则为核心,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网络安全,是智能化时代的媒体责任与担当。

首先,人工智能技术为媒体核查、监督、监测、监管新闻的真实性提供了丰富的方式、方法与手段。由于AI的算法逻辑和对事实的理解,与记者从新闻现场获得的真实体验可能完全不同,而专业判断与专业认知是正确体现新闻事实的核心要素,因此借助AI大模型生成的消息和新闻,从逻辑结构和常规认知上为新闻报道服务,可以调动编辑记者的批判思维,形成全面和客观的判断,写出优质、真实、准确的报道。

其次,相较于AI写作的“数据与套话,程式化写作”标签,AI是精准的专业辅助工具。AI辅助核查新闻事实,有利于降低虚假新闻发生率,纠正媒体从业者的浮躁心态,自觉接受行业监督、监管。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盘和林认为,针对AI深度造假,一是要借助生成式AI的逆向机制监管深度造假,发挥AI一键删图的功能应对深度造假;二是立法层面要能让利用AI干坏事的人承担法律责任、赔偿责任;三是需要让尽可能多的正义力量掌握AI技术,在数量上形成对不法分子的技术压制;四是积极探索智能化监管技术,如水印标签、算法检索、算法溯源等新技术,提高监管效率。[5]

再次,算法已深度融入新闻生产过程,真实性是算法优化的价值取向。针对目前党媒算法下的智能推荐模式,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张勇东认为,“在新闻采集环节,智能采集获取事实改善了自动采集的盲目性;新闻内容分发环节目前以推荐为核心的模式,容易出现缺乏价值观引导、迎合用户喜好,推荐内容单调重复,或是追求有争议的话题,放大对用户的负面影响等倾向”。“传播的本质是主动影响用户,推荐算法的本质是被动迎合用户,因此,在传播的技术路径上,首先应根据传播目的生成可控内容,创作出意识形态正确的信息内容,然后针对传播对象进行渐进式增量推荐,利用周边群体协同推荐,实现渐进式、群体式的认知影响,然后再根据用户反馈,实时交互引导,强化认知影响。”[6]

党媒算法要求推荐正面、真实、积极的内容,抵制低俗、虚假、负面的信息,同时要解决好内容质量与价值取向的关系,消除偏见和误解。算法提供的可控的、意识形态正确的信息内容,是以上述算法原则为主导开展的实践,始终绕不开真实性原则。

最后,智能化应用丰富了新闻的真实性内涵,拓展了表现形式,也暴露了法律与监管空白。

(1)无人机摄影弥补了传统新闻真实性局限。智能传感器(无人机)精准采集的图像信息,提供了新闻现场的完整视觉图像。2020年3月至8月,16头云南野生象北上迁徙,当地森林消防部门利用无人机航拍、监测象群迁徙路线,获得了象群迁徙的完整记录,为媒体提供了大量报道图片。无人机从空中视角拍摄贵州天眼(FAST)、白鹤滩水电站等超大工程,反映山川河流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题材的作品越来越多。[7]普通航拍用微型无人机(≤7kg)相对于传统航拍使用的直升机、动力三角翼和热气球,成本和风险极低,但难防“黑飞”问题困扰。媒体应提高低空飞行的安全防护意识,拒绝以新闻摄影为名实施干扰野生动物保护地、危及敏感区域地理信息安全、侵犯个人隐私等不法操作,以身作则促进相关立法完善和执法监管、网络安全落地生效。

(2)虚拟现实纪录片引发对新闻真实性的探讨。2015年10月,《纽约时报》推出第一部VR纪录片《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网易新闻同时期推出了切尔诺贝利VR报道,网易认为,VR的本质是突破时空限制,身临其境感强烈。VR新闻突破了传统报道形式,改善了受众体验,但引发了受众对新闻真实性内涵的争议。华中科技大学王溥教授认为,“基于AI广泛渗透的客观现实,需要重新强调技术介入的边界,强调‘事实真实和本质真实的红线绝对不能逾越。……新闻照片反映的信息必须符合事物的全貌和本质,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视觉美、冲击力或轰动效应而利用技术手段造假”[8]。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渗透新闻制作的过程中,AI始终没有脱离启发思维、助力提高工作效率的辅助角色,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不能因此允许AI渲染背景导致内容失实。

(3)AI深度造假暴露法律空白与监管问题。2024年初,美国知名歌星泰勒·斯威夫特(TaylorSwift)AI不雅照在社交媒体发布两天内浏览量超过2700万次,引起广泛关注。美国民主党人士2月份向媒体承认使用AI模仿过美总统拜登向选民拨打电话;媒体还爆料美前总统特朗普多次遭AI换脸,如“特朗普亲吻福奇”图像,特朗普被AI生成从“被捕”到“越狱”的系列图像。系列事件暴露了美国针对AI造假的现有法律空白和社交平台监管问题。一方面,一直占据人工智能技术制高点的美国,突然发现“美联邦法律目前没有相关条文能够阻止创建或分享该类未经同意的‘深度造假图像”;另一方面,社交平台表现出对用户或政要、明星人物隐私数据的保护规定与具体执行效果不佳。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商为此提出,应加固技术护栏,为保护社交平台用户隐私设置技术门槛。

人工智能应用于媒体业构建的前瞻性智能化场景,需要稳步“破解”如何在业内得到广泛普及,这也是持续获得创新支持的基础。智能化的是新闻载体,新闻内容的真实性是不变的原则,智媒技术创新和智能化场景探索的动力,一定要以服务于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为要义。媒体业科技创新的过程需要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调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结构,完善法律、政策、机制,加强监督、监管。利用AI治理AI,能够戳穿借智能化之名掩盖事实和真相的新闻伪命题。

参考文献:

[1]关于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高技[2016]1078号)[EB/OL].https://www.cac.gov.cn/2016-05/24/c_1118918550.htmfrom=groupmessage.

[2]《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22)》发布[EB/OL].https://m.gmw.cn/baijia/2022-06/27/35840687.html.

[3]王京,徐江旭.从三大央媒实践看主流媒体智能化发展趋势[J].传媒,2023(8):35-37.

[4]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实验室列表[EB/OL].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109/7052061022005032.shtm.

[5]盘和林.用AI打败AI“深度造假”[N].环球时报,2024-01-30.

[6]张梅焕,高祎祎,等.张勇东:打破全媒体环境下智能传播“两大挑战”[EB/OL].https://yn.yunnan.cn/system/2024/02/19/032947481.shtml.

[7]季春红.无人机航拍的新技术、新理念、新表达[J].中国记者,2023(3):14-17.

[8]王溥,覃丹彦.人工智能对新闻摄影的介入与影响[J].新闻前哨,2022(12):4-7.

作者简介:邢弘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新闻学副研究员(广州 510950)。

编校:董方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