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教学应用于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4-06-16张群超王潇顾正薇王庭照
张群超 王潇 顾正薇 王庭照
摘要:居家生活技能是个体独立生活的先决条件,而孤独症青少年普遍缺乏该类技能,如何利用特殊教育技术提升孤独症学生的居家生活技能仍有待探索。为此,文章选择视频教学(Video-Based Instruction,VBI)这一干预技术,首先介绍了VBI的两种模式,从视频支持、创设情境、强化策略三方面提炼出VBI应用于居家生活技能教学的指导原则;然后,文章采用单一被试设计实验,比较视频示范、视频提示、零介入三种干预条件下四名孤独症学生的烹饪技能学习成效。结果表明,VBI显著提升了孤独症学生的目标技能学习成效,追踪数据显示技能的维持及泛化效果良好。最后,文章为VBI支持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提出了优化建议。文章通过研究,旨在探索VBI应用于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的实践模式并验证其教学效果,从而为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教学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视频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24)06—0112—11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24.06.012
引言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ASD)也称孤独症,其核心特征包括沟通和社会互动障碍,及受限、重复的行为、活动或兴趣模式[1]。除了以上发展障碍,孤独症个体的日常生活技能(Daily Living Skills,DLS)也明显落后于典型发展的同龄人[2]。DLS是个体在家庭、学校、社区等日常生活环境中独立活动所必需的功能性技能,包括自理技能(如刷牙、洗澡、如厕等)、居家技能(如清洁、烹饪、洗衣服等)和社区技能(如时间管理、购物等)[3]。DLS一般在个体发展的特定年龄获得,是青少年将来能够顺利过渡到成人阶段,独立生活、居家就业的先决条件,而DLS的缺乏会对孤独症青少年的独立生活和生存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为其家庭带来沉重的养育负担[4]。缓解这一压力的有效方法是使用特殊教育技术,为孤独症学生提供支持,这些技术包括机器人、教育类游戏和应用程序、触控设备等[5][6][7]。近年来,基于技术的孤独症学生教育干预研究呈指数级增长,涉及社交技能、日常生活技能、职业技能和学业技能等多个方面[8]。其中,VBI作为一种视觉技术支持的信息化教学[9],以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为依据,形成一系列以视频呈现的教学程序,被认为是讲授孤独症个体功能性技能的循证实践之一[10],在孤独症个体的DLS教学中得到广泛关注。
居家生活技能是DLS的重要组成部分,孤独症学生学习该技能可减少养育者的照顾压力,降低生活成本,提高自主选择、自我决定能力,从而获得生活尊严[11][12]。当前,特殊教育学校高年级孤独症学生的个别化教育计划(Individualized Education Program,IEP)中都制定了关于居家生活技能的教学目标,如自制饭菜、零食和饮料等。可见,居家生活技能的教学至关重要。然而,在特殊教育教师采用VBI向孤独症学生讲授居家技能的实践中,由于其对孤独症学生缺乏视频教学前的个性化评估,所制作的视频很难满足孤独症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加上目标技能的教学流程设计缺少原则指导,导致教学中虽呈现了学习视频,却难以有效提高孤独症学生习得、维持和泛化目标技能的学习成效。因此,本研究试图提炼出VBI应用于孤独症学生居家技能教学的教学设计指导原则,探索教学实施路径,并选择单一被试实验设计来验证教学效果。
一 VBI应用于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的两种模式
在孤独症学生DLS的教学方法中,VBI的应用简便、高效,将教学内容集中在电子屏幕上显示,顺应了孤独症学生的视觉学习习惯,有效减轻了孤独症学生在传统现场示范教学中因面孔注意产生的社交压力[13]。同时,VBI通过视频剪辑,突出目标技能的显著特征,降低了孤独症学生的过度选择性注意,帮助其挑选出目标技能的关键组成部分,促进技能习得[14]。VBI的应用分为视频示范(Video Modeling,VM)和视频提示(Video Prompting,VP)两种模式。
VM是指教师选取榜样来演示目标行为或技能,并将此过程录制成短视频,学习者在观看视频后模仿学习,进而逐步习得目标行为或技能[15]。VM被广泛应用在孤独症学生的社会交往、游戏技巧、读写技能及生活技能干预中[16]。以居家生活技能为例,Ayres等[17]考察了不同观察视角的VM对孤独症学生学习食物贮藏技能的影响;OHandley等[18]采用自我示范训练孤独症成人折叠毛巾、吸尘、浴室清洁的技能。以上研究都认为,VM促进了孤独症学生的有效视觉加工能力和对所需模仿技能的关注,提升了其对所学技能的维持能力及独立生活的自我效能感[19]。
VP是指将某项目标行为或技能的完成过程,按步骤分开剪辑成单独的小视频,使学习者有机会在观看单个视频后立即执行该步骤,再依次学习后续步骤[20]。VP要求学习者在进入行为链中的其他步骤之前,先观察和完成前一个步骤。相比VM,VP对学习者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要求相对较低,这更符合中、重度孤独症学生的认知特点[21]。因此,有诸多研究使用VP讲授中、重度孤独症学生的生活技能,如Cruz-Torres等[22]的研究通过使用VP训练孤独症学生铺床、系鞋带、做披萨的技能;Mechling等[23]的研究分别使用商业视频和自制视频比较孤独症学生完成烙饼、制作土豆泥等技能的成效差异;也有研究者使用便携式设备应用VP向孤独症学生讲授制作水果奶昔、使用洗衣机、煮面条等居家生活技能[24][25]。以上研究表明,VP教学对不同障碍程度孤独症学生的技能学习都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本研究借鉴以上关于VBI教学实践的研究结果,依循社会学习理论,从孤独症学生的视频学习需求、目标技能习得等方面提炼出有助于提高视频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并以此为依据来设计与实施教学活动,探索改善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质量的新路向。
二 VBI应用于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的指导原则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观察学习包含四个过程,分别是:①注意过程。决定学习者在大量的示范活动中选择什么进行观察以及抽取哪些关键信息。②保持过程。学习者进行示范信息的储存,当示范行为被学习者转换成表象或言语符号保持在记忆中时,这些记忆代码便能指导操作。③动作复现过程。记忆向行为的转变,是以符号形式编码的示范信息转化成适当行为的过程。④动机过程。决定个体是否将复演经由观察而习得的行为[26]。以此为依据,本研究将基于VBI的生活技能教学过程分为教学准备、视频教学、实践应用三个阶段,提出三条教学指导原则,分别是提供个别化的视频支持、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采用个性化的强化策略,从而为特殊教育教师应用VBI设计和实施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1 提供个别化的视频支持
VBI的实施包括创建目标技能的示范视频、播放视频、要求学习者执行视频中的行为这三个关键部分,前两者与观察学习的注意和保持过程紧密相关。根据已有研究[27],创建目标技能示范视频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包括:孤独症学生偏好的视频榜样类型(成人示范、同伴示范、自我示范);观察视角(执行者视角、观察者视角);孤独症学生偏好观看的视频时长、数量;视频有无配音、字幕提示等。播放视频则需要考虑:使用何种播放设备、视频由谁触发;播放速度是多少;学习者执行目标动作的等待时长是多久、何时重复观看视频等。因此,本研究认为在教学准备阶段,评估孤独症学生的视频学习需求是实施教学的关键,故将提供个别化的视频支持列为第一条指导原则。本原则对应的实施策略是:①确定孤独症学生的先备技能,了解其是否喜欢观看视频,是否有一定的动作模仿能力、刺激区辨能力以及使用工具的安全常识。②评估孤独症学生的视频偏好。首先,选取某项目标技能,制作不同榜样类型、观察视角的视频;然后,请孤独症学生分别观看视频并按指令完成操作;接着,根据孤独症学生的正确反应率、自我表述,参考教师及家长访谈中反馈的信息,确定学生偏好的视频特点,并以此为依据剪辑个别化的教学视频。此外,还可根据孤独症学生的实际反应,灵活选择是否呈现字幕、播放配音,以及调整视频触发方式、观看时间、频率等变量。
2 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
VBI以“观察学习”为核心内涵,即学习者从过去经验和生活情境中形成的知觉定势,会促使其对视频刺激做出选择性观察和记忆。因此,除了观看视频,目标技能的习得还需要在嵌入真实生活情境的模仿操作过程中加以训练,在差异环境中进行迁移,逐步实现由即时模仿进阶到技能熟练复演。基于此,本原则对应的实施策略是:①在教学准备阶段,为孤独症学生创设与居家生活场景相似的教学环境;②在视频教学阶段,教学视频中呈现的情境与实际教学环境应高度相似;③实践应用阶段与视频教学阶段中的环境刺激应存在差异,即目标行为的维持和泛化必须在不同的环境刺激中进行,以便更好地验证习得技能的保持程度。
3 采用个性化的强化策略
强化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是否愿意去操作在观察中习得的行为,受到行为结果的直接影响。也就是说,当孤独症学生表现出预期行为时,立即给予积极强化对习得技能的保持至关重要。基于此,本原则对应的实施策略是:①在教学准备阶段,对孤独症学生进行强化物评估,常见的强化物有食物奖励、活动奖励、赞赏表扬等。②在视频教学阶段,教师告知孤独症学生任务结束后将会得到强化物。当孤独症学生正确完成某个目标技能步骤,或者表现出与完成任务相关的预期行为时,教师可随机进行言语赞赏、手势表扬等社会性强化。任务完成后,孤独症学生分享、品尝食物或选择个人喜欢的活动都能强化其再次表现所习得技能。
三 VBI应用于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的实验研究
单一被试设计实验法是指以一个或几个被试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被试的行为变化来考察实验控制是否有效。该方法符合特殊群体被试量少、个体差异大的客观情况,被广泛应用于特殊教育领域。本研究选择单一被试设计中的交替处理实验设计,是由于该设计可快速交替两种或更多不同的实验处理,同时测量它们对目标行为的影响。为探究视频教学应用于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的实践效果,本研究试图分析VM、VP、零介入三种干预条件下孤独症学生表现目标技能的正确率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比较VM和VP两种策略的有效性。
1 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被试筛选标准为:①医院诊断为孤独症谱系障碍;②能理解并完成两到三步的指令;③能持续注意教学视频6分钟;④表现出较好的动作模仿技能;⑤掌握一定的厨房安全常识;⑥被试的个别化教育计划中有居家烹饪技能的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标准,结合教师日常观察和家长对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表现的描述,本研究选取江苏省A市某特殊教育学校高一年级的四名孤独症学生为研究对象,并确定他们具备参与课程的先备技能。具体信息如下:被试A,16岁,男生,在日常生活技能上表现出与年龄相符的发展,能够完成两到三个步骤的指令,能够在语言提示下参与简单餐食的制作。被试B,17岁,男生,能够听从指令,会表达自己是否愿意参与任务,能够准备简单餐食、整理餐桌、清洗餐具。被试C,16岁,男生,精细动作能力稍落后于其他被试,能听从指令,能学习简单家务,但动机不高。被试D,15岁,女生,精细动作良好,喜欢看视频,口语能力低下,能完成简单的清洗和收纳任务。对照指导原则一和三,本研究对四名被试进行视频学习需求和强化物评估,结果如表1所示。
(2)研究环境和材料准备
本研究的环境分为学校烹饪教室和家庭厨房,其中在学校烹饪教室的教学采用教师和学生一对一的形式开展。本研究根据被试的IEP目标确定三项目标技能,即制作薯条、制作三明治、制作饮料。研究所需材料包括:准备适宜的烹饪电器、食材、厨具等;准备iPad录制和播放视频,使用剪映软件剪辑视频。本研究根据被试的个性化视频学习需求制作教学视频:首先,编写三种目标技能的任务分析单,如表2所示;接着,拍摄教师和同伴作为示范榜样的四类教学视频,分别是制作薯条、三明治的VM教学视频及制作薯条、三明治的VP教学视频;最后,使用剪映软件编辑视频,并添加字幕和画外音。为保证音频的清晰度,本研究对其采用降噪处理,教学视频导出为MP4格式,最终分别生成两项目标技能的VM和VP教学视频。此外,零介入条件下,制作饮料这一目标技能的教学需提供彩色纸质饮料制作流程单供被试查看。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中的交替处理实验设计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即交替处理期)、维持期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学校烹饪教室进行。此外,分别在基线期、干预期、维持期内各进行一次泛化探测,该探测在被试各自的家庭厨房中进行,在探测中不给予被试任何提示、错误纠正或反馈。VM干预和VP干预为本研究的两个自变量,因变量为被试完成目标技能步骤的正确率,即在上述各项技能学习中,被试按照任务分析正确完成步骤的数量占该项技能总步骤数量的百分比。
(4)数据收集与处理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居家生活烹饪技能步骤计分表”,记录被试正确执行每项目标技能各步骤的正确率。该表采用“0-1”计分形式,若被试在20秒之内正确执行一个步骤,记1分;若被试在20秒内未做出反应或错误执行某个步骤,则记0分。记录完成后,计算目标行为的正确率。根据所收集的数据,本研究通过视觉分析法,使用阶段长度、水平范围、均值等指标分析被试目标技能表现正确率的变化水平及趋势。
本研究设计“居家生活烹饪技能干预社会效度问卷”来了解研究的社会效度。问卷包括结构化与非结构化问题,结构化问题涉及本研究的接受度、可行性两个方面,如“您认为学生在认真观看视频并模仿操作吗?”“您认为在技能教学中使用视频可行吗?”等问题。本研究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法,调查对象为本校从未参与过此类教学的42名教师、8名从未了解过VBI的教师,由教师观看本研究中四名被试的教学视频后做出评价。非结构化问题涉及干预后被试的技能表现变化、干预对被试的影响,访谈对象为四名被试的家长。
(5)信效度检验
首先,进行观察者一致性检验。本研究中的观察者由研究团队中的四名特殊教育教师担任。本研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录像,每次干预结束后,由两名观察者回看录像并收集一致性数据。依据观察者一致性计算公式:一致性百分比=两名观察者记录一致的次数÷总次数×100%,得出基线期一致性百分比为100%,VM介入、VP介入、零介入三种条件下的干预期及维持期的一致性百分比分别为95%、97.5%、96%、98%,均高于90%,说明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可信度。然后,进行干预忠诚度检验。本研究的所有干预均由孤独症学生的烹饪课教师主导,另外两名观察者对实验程序也非常熟悉。通过观看每名被试的教学视频,依据干预忠诚度公式:忠诚度=实际教学步骤与预定教学步骤一致的步骤数量÷总步骤数×100%进行计算,四名被试的干预忠诚度分别为94%、93%、98%、92%,表明本研究严格按照预设教学程序进行干预。
(6)研究过程
①基线期:由教师按照“居家生活烹饪技能步骤计分表”中因变量的测量要求,记录四名被试在教学前制作薯条、三明治和饮料的实际表现以形成基线数据,每位被试至少需要收集4个数据基点。具体做法为:教师在课间将学生带到烹饪教室,呈现材料并发出指令(如“请你制作薯条/三明治/饮料”)。除此之外,教师不会给予任何提示及反馈。最终收集到四名被试的基线期数据点各4个。基线期收集数据需使用摄像设备记录被试的行为表现。
②干预期:即应用VBI教授技能的过程,使用VM和VP两种模式随机交替进行,相对应地,目标技能的教学也是交替进行。每周一、周三使用VP教学,周二、周四使用VM教学,每次时长为25分钟。在环境和材料工具准备完毕后,学生进入烹饪教室,开始教学。教师指导语包括“同学们,你们喜欢吃薯条/三明治吗?我们今天学习制作薯条/三明治”“首先准备制作薯条/三明治所需的材料工具”等。在零介入控制条件下,教师发出指令:“请你认真查看饮料制作流程单并开始制作”,不做任何形式的干预。视频教学阶段,在VM条件下,教师发出指令:“请你认真观看制作薯条/三明治的视频”,随即使用iPad播放视频,若视频播放过程中被试目光从屏幕上移开,教师通过语言或动作提示,引导学生关注视频;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立即给予指令:“视频观看结束,请你开始制作”,给被试提供一次练习机会,若被试在1~2分钟内未做出正确反应或前一个步骤结束后20秒内未正确执行下一步骤,由教师提示被试继续表现观察到的动作。在VP条件下,教师发出指令:“请你认真观看制作薯条/三明治的步骤视频”,等待被试利用20秒时间观看视频,并在1~2分钟内完成该步骤。如果被试观看视频并执行该步骤,就允许其观看下一个视频;如果被试没有观看视频,也没有完成或错误执行该步骤,就让其再次观看;如果被试连续三次在完成该步骤的过程中出现错误,就由教师完成该步骤,直接让被试观看下一个步骤视频。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步骤都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随机赞赏、表扬学生的行为表现,给予适当的强化。四名被试设定的干预目标是在独立练习阶段连续三个干预数据点的正确率均达到80%及以上,达到后即可停止干预。
③维持期:在干预期结束后一星期,对被试进行制作薯条、三明治、饮料技能的测试,每名被试进行4次数据收集,评估方式与基线期相同。
2 数据分析与讨论
(1)干预效果分析
四名被试在基线期、干预期、维持期目标行为的正确率如图1所示。从总体上看,四名被试在基线期的目标行为正确率保持在10%,较低且稳定,表明四名被试尚未掌握目标技能。在干预期,正确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而在零介入的控制条件下,目标技能的正确率仍然较低。为进一步比较VM和VP在干预期对被试技能习得的介入成效,本研究参照被试的学习特质评估结果,并采用Cohens d效应值作为指标。在效应值的解释上,当Cohens d≤0.2时,效应等级为低度;当Cohens d≥0.5时,效应等级为中度;当Cohens d≥0.8时,效应显著[28],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
被试A进入干预期后,在VM条件下,被试A的正确率范围在10%~90%,均值由基线期的10%上升到50%,虽有小幅波动,但到第9次干预时达到目标水平90%。在维持期,正确率范围在90%~100%,均值由干预期的50%上升到95%。在VP条件下,目标技能正确率范围在20%~100%,均值由基线期的10%上升到62%,呈现稳步上升趋势,第6次干预时就达到90%,超过目标水平;在维持期,正确率范围稳定在100%,均值由干预期的62%上升到100%。结果显示,VM和VP两种视频教学均能提升被试的烹饪技能,但干预成效显示有差异,Cohens d为0.34,表明VP略优于VM。本研究推测这与被试A的学习特质有关,被试A是典型的视听觉双通道优势学习者,在VP条件下,其承受的外部认知负荷减少[29],表现为技能习得速度更快。两种条件下,被试A在基线期、干预期、维持期的三次泛化探测数据均值分别为63.3%和43.3%,说明泛化效果良好。
被试B进入干预期后,在VM条件下,被试B在第9次干预时达到目标水平90%。在VP条件下,第5次干预就达到90%的正确率。在维持期,正确率维持在90%~100%,均值由干预期的80%上升到97.5%。在VM和VP条件下,被试B在基线期、干预期、维持期的三次泛化探测数据均值分别为43.3%、53.3%,表明泛化效果良好。被试C进入干预期后,在VM条件下,被试C在第9次干预时正确率达到100%。在VP条件下,第4次干预时就达到90%的正确率。在维持期,正确率维持在90%~100%,均值由干预期的75.5%上升到97.5%。在VM和VP条件下,被试C在基线期、干预期、维持期的三次泛化探测数据均值分别为43.3%、53.3%,表明泛化效果良好。进一步分析可知,被试B和C在VM和VP两种策略下的干预成效有差异,Cohens d分别为0.95和1.75,表明VP介入成效显著优于VM,这与Cannella-Malone等[30]的研究结果一致。结合前期评估,两名被试高度依赖视觉支持,VP介入弥补了他们在注意力和执行功能方面的缺陷,相比用时更长的VM,VP更能匹配其学习需求,促进技能习得。
被试D进入干预期后,在VM条件下,被试D的正确率范围在40%~100%,均值由10%上升到72.2%。在VP条件下,第5次干预时就达到90%的正确率。在维持期,正确率维持在100%,均值由干预期的68.8%上升到100%。在VM和VP条件下,被试D三次泛化数据平均值分别为33.3%、40%,表明泛化效果良好。比较两种教学策略的干预成效差异,Cohens d为0.1,表明两种条件下,被试D的学习成效相同。究其原因,可能与该被试D视觉刺激配对能力较弱有关,学习过程中的视频触发辅助及慢速播放,导致两种介入方式提供的技术支持效果相似,成效亦无明显差异。
(2)社会效度分析
参与调查的所有教师都表示能观察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观看视频后能够正确执行某些技能步骤,其中78%的教师表示会尝试使用相关技术来创建教学视频,也表示愿意参与协助制作更多的生活技能教学视频。此外,在家长访谈中,被试A家长反映,被试在教学中学会制作食物后,愿意在家里尝试制作;被试C能在家长引导下,尝试使用同一烹饪电器加工其他食材;被试D的家长要求拷贝教学视频用于家中练习。以上,说明使用VBI对提升孤独症学生居家烹饪技能具有良好的社会效度。
四 优化VBI支持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的建议
基于以上研究得出,视频示范和视频提示两种技术策略对孤独症学生的生活技能学习有积极促进作用。本研究从以下三方面为VBI支持下的居家生活技能教学提供建议:
1 针对教学准备阶段的建议
①规范化教学前期评估,重视评估对学习成效的作用。评估的目的是充分做好教学准备,保证教学干预的有效性。由此,建议特殊教育教师规范教学准备过程,丰富细化评估内容,在评估过程中体现孤独症学生教学的生活化、个别化原则,为制作适切有效的教学视频奠定基础。②共享孤独症学生视频教学资源。针对教学视频制作复杂、耗时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可采用合作共享资源库的方式,打破技术局限,提高教学视频的制作质量。
2 针对视频教学阶段的建议
①灵活使用辅助及强化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特殊教育教师可补充使用手势及言语提示、肢体辅助等其他循证实践,对孤独症学生的正向行为给予及时强化,更好地引导孤独症学生关注视频,参与技能练习。②重视数据收集,为分析教学效果和调整教学提供佐证。在干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以便对孤独症学生的行为表现、干预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必要时可重新调整教学设计。
3 针对实践应用阶段的建议
①丰富孤独症学生生活技能的应用环境。由于大多数孤独症学生未来若要在家庭、社区生活中执行某项居家生活技能,这就离不开有效的资源或信息技术设备支持。因此,需要通过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合作,在日常生活环境中投放不同的工具及材料,促进孤独症学生目标技能的迁移和泛化,确保其在未来尽可能独立、准确地执行某项生活技能。②训练部分孤独症学生自主使用平板、手机等移动设备播放或搜索相关学习视频的技能,为其提供自主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机会,实时、灵活地根据个人偏好泛化生活技能。
五 结语
本研究在总结VBI应用在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指导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研究呈现了VM、VP、零介入三种条件下对其生活技能学习成效的影响。研究显示,VM和VP对四名孤独症学生的技能学习均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三名学生在VM和VP两种条件下的干预效果有差异,表现为VP优于VM。同时,本研究从教学准备阶段、视频教学阶段、实践应用阶段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促进VBI技术与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的有效融合。但本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是本研究采用单一被试实验研究设计,符合实验要求的孤独症被试数量较少,今后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来充实VBI在孤独症学生居家生活技能教学中的循证研究;二是本研究中对孤独症学生视频学习偏好的评估指标还需完善,尚待更深入持续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美)迈克尔·弗斯特著.张小梅,张道龙译.DSM-5鉴别诊断手册[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125.
[2]Pugliese C E, Anthony L G, Strang J F, et al. Longitudinal examination of adaptive behavior in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Influence of executive function[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6,(2):467-477.
[3]Duncan A, Meinzen-Derr J, Ruble L A, et al. A pilot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daily living skills intervention for adolescents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22,(2):938-949.
[4]Dudley K M, Klinger M R, Meyer A, et al. Understanding service usage and needs for adults with ASD: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situation[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19,(2):556-568.
[5]Olakanmi O A, Akcayir G, Ishola O M, et al. Using technology in special education: Current practices and trends[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2020,(4):1711-1738.
[6]Moreno G. Expanding definition of technology in special education: Impact of training on the adoption of ipad tablets by special educator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 Education, 2022,(2):722-738.
[7]陈靓影,王璇,王广帅.自闭症儿童在线评估系统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3,(2):89-98.
[8]Hume K, Steinbrenner J R, Odom S L, et al.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for children, youth, and young adults with autism: Third generation review[J]. Journal of Autism &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21,(11):4013-4032.
[9]Sam A M, Cox A W, Savage M N, et al.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on evidence-based practices for children and youth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FIR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2020,(6):1931-1940.
[10]Parsons N, DAprano F, Parish A, et al. Use of video self-modelling to teach combined vocational and social skills to an adult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2022,(1):41-52.
[11][22]Cruz-Torres E, Duffy M L, Brady M P, et al. Promoting daily living skills for adolesc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via parent delivery of video prompting[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20,(1):212-223.
[12]Kaya F, Yucesoy-Ozkan S. Self-directed video prompting with and without voice-over narration in teaching daily living skills to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2022,(1):1-15.
[13]Corbett B A, Abdullah M. Video modeling: Why does it work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Early & Intens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 2005,(1):2-8.
[14]Ringl K E, Weiner A, Haimson O L, et al. Mobile video modeling for employment interviews for individuals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2015,(3):275-287.
[15]Kanfush P M, Jaffe J W. Using video modeling to teach a meal preparation task to individuals with a moderate intellectual disability[J]. Education Research International, 2019,(2):1-8.
[16]Egarr R,Storey C. Model teachers or model students? A comparison of video modelling interventions for improving reading fluency and comprehension in children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22,(8):3366-3382.
[17]Ayres K M, Langone J. A comparison of video modeling perspectives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2007,(2):15-30.
[18]OHandley R D, Allen K D. An evaluation of the production effects of video self-modeling[J].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7,(71):35-41.
[19]张万丰,王园春,刘圆,等.视频示范教学法在自闭症谱系障碍者职业技能训练中的应用[J].现代特殊教育,2021,(4):75-80.
[20]Yakubova G, Chen B B.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parent-created and parent-implemented video prompting to teach daily living skills to an adolescent with autism[J]. 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21,(12):4679-4691.
[21]Thomas E M, Debar R M, Vladescu J C, et al. A comparison of video modeling and video prompting by adolescents with ASD[J]. Behavior Analysis in Practice, 2020,(1):40-52.
[23]Mechling L C, Gast D L, Seid N H. Using 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to increase independent task completion by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Autism & Developmental Disorders, 2009,(10):1420-1434.
[24]Johnson J W, Blood E, Freeman A, et al.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er-implemented video prompting on an iPod touch to teach food-preparation skills to high school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Focus on Autism & Other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2013,(3):147-158.
[25]Bereznak S, Ayres K M, Mechling L C, et al. Video self-prompting and mobile technology to increase daily living and vocational independence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J].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 Physical Disabilities, 2012,(3):269-285.
[26](美)阿尔伯特·班杜拉著.陈欣根,李伯黍译.社会学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18-31.
[27]Delisio L A, Isenhower R W. Using video prompts to promote independent behavior in students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J].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2020,(3):167-175.
[28]林正治.单一被试研究法[M].台北:心理出版社,2006:101-103.
[29]王月,张海,王以宁,等.教学视频对概念性知识学习效果的影响——基于实物视频与动画视频的差异性影响比较[J].现代教育技术,2020,(5):40-46.
[30]Cannella-Malone H I, Fleming C, Chung Y C, et al. Teaching daily living skills to seven individuals with severe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 comparison of video prompting to video modeling[J]. Journal of Positive Behavior Interventions, 2011,(3):144-153.
Practical Inquiry of the Application of Video-based Instruction to Home Life Skills of Autistic Students
ZHANG Qun-Chao1,2 WANG Xiao1,3 GU Zheng-Wei1,4WANG Ting-Zhao1
(1. School of Educ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China 710062;2. Suzhou Industrial Park Renai School, Suzhou, Jiangsu, China215000; 3. Xian Blind and Deaf school, Xian, Shaanxi, China710014; 4. Xian Qizhi School, Xian, Shaanxi, China 710068)
Abstract: Home life skills are a prerequisite for individual independent life. However, autistic adolescents generally lack such skills, and how to use special educ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home life skills of autistic students remains to be explored. Therefore, this paper selected the intervention technology of video-based intervention (VBI), firstly analyzed the two modes of VBI, and put forward the guidance principles of applying VBI to the teaching of home life skills from three aspects of video support, context creation and reinforcement strategies. Then, a single subject experiment design was used to compare th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cooking skills of four autistic students under three intervention conditions of video modeling, video prompting and control interven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BI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target skill learning performance, and the tracking data showed that the skill maintenance and generalization effect were good. Finally, this paper put forward some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for VBI to support skills teaching. Through the research, this paper aimed 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mode of applying VBI to the home living skills teaching of autistic students, and verify its teaching effect, thereby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 to implement teaching.
Keywords: students with autism; domestic skills; video-based intervention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语自闭症人群的社会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1&ZD29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监测与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BGA220153)、中国教育学会2022年度教育科研规划课题“‘人工智能+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生活技能教学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2200322601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群超,苏州工业园区仁爱学校一级教师,陕西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孤独症学生的教育教学,邮箱为1260758654@qq.com。
编辑: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