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理解视域下思政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24-06-16邵夏萍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文化活动

邵夏萍

【摘 要】顺应国际化需求,思政课要与时俱进,创新思政“移动课堂”模式,借助线上资源实现思政课内外教学的有效衔接,联动文化活动实现教学场所迁移,采用研学体验的形式实现教学方式变革,开启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理解素养的新时代学子。

【关键词】线上资源 文化活动 研学体验

如何引导当代小学生传承文化基因,践行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并在信息爆炸时代,能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存精华去糟粕,培养既有复兴中华使命感,又具有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是当今思政课的重要课题,也是摆在思政教育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无锡市新吴区春星小学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探索思政移动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思政课实施的“时间、空间”,拓展多样化的研学形式,充分体现课程实施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实践性,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思政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依据

(一)政策支持

随着中国国际化脚步的加快,“一带一路”的建设日渐成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道德和公民教育以及包括音乐、舞蹈和体育在内的艺术,应该为与国际理解直接有关的学习和活动提供大量的机会。这些纲领性文件为思政课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资源优势

网络的快速发展,使信息快速传播,因此,网上也存在着海量的教学资源。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腾讯课堂、钉钉等软件的诞生也使得线上授课变得更加便捷。同时,“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等都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校所在的区域是物联网发展兴盛,并且专门建设了区内资源云平台,为教师开展思政移动课堂教学提供了软件支持。

(三)发展需要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发挥课程的思想引领作用,要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热爱和平,初步具有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思政课堂是学生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可以通过在国家课程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培养出一批德行高尚、知识广博、能力卓越,且能适应全球化进程,能为中华复兴担起重任的时代新人。

二、思政移动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路径

(一)借助线上资源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拓展国际教学视野

传统思政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而新时代的“移动思政课”可以依托“互联网+”线上资源优势,来拓宽教育的渠道,打破课内外的壁垒,使课内外学习有效衔接,创新教育的形式,着力打造全新的思政课教育新高地,融入国际理解教育,拓展国际理解教育视野。

1.创建课程资源

教师要充分利用“国家中小学智慧平台”“国家教育资源公共平台”,以及市区各级资源平台等主流媒体,能根据教学内容搜集相应的声频、视频、图片等素材,在课前创建好相应的课程资源包。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中有“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一课,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国家安全概念及国家安全与人民生活的关系,初步了解生活中有哪些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从而树立保护国家安全的意识。在教学前,教师先在各资源网站搜索并下载贴合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素材,引发学生思考。然后围绕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录制微课视频,或者制作多媒体课件,再创建QQ学习群,导入资源,为教学做好准备。以此种方式推动移动课堂与思政课深度融合,力求通过直观感性的素材,让学生直面社会问题,能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国家的利民政策。

2.实施在线网播

仍以“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为例,教师选择QQ课堂、腾讯会议、钉钉等软件,边讲授边播放提前制作好的视频或课件,通过移动课堂开展情境式教学,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国家安全保障着领土完整、人民幸福、经济发展等,体会在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中人民生活日益幸福安定,从而感受祖国的强大。同时,在线网播还可以开通互动功能,完成“课堂签到、问题抢答、看法分享、作业讲解”等,学生课后还能通过“作业功能”,把完成的作业推送给教师,教师再统一点评,总结学生成果,做到课内讨论、课外探讨。

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开设思政“移动课堂”,学生既能随时随地观看,又能接触海量信息,真正做到“扎根本土,放眼世界”。学生在线上还能反复观看,直到弄懂为止,有利于牢固掌握知识点。网络为教学提供了更多的资源,让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更具广度。

(二)联动文化活动实现教学场所迁移,提升国际认知素养高度

近年来,学校注重开展文化活动,将多元文化纳入教育视野,让本土文化与外域文化产生交融,在东西文化碰撞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接触国际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浸润于多元文化中,提升国际认识素养的高度。

1.开展文化交流

在教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我们当地的风俗”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国不同的传统节日,以及风土人情,但这些了解仅限于书面。因此,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区内的韩国学校,并与该校师生联合开展了“我们的端午”交流活动,两国的学生各自介绍本国的端午来由和风俗等,展示具有本国特色的端午书画作品,最后一起完成一项传统美食的制作。此次端午活动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联动文化场景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的第二课时内容为“多彩的世界文化”,介绍了不同国家的不同文化,包括舞蹈、礼仪、建筑等,旨在促进学生深入理解世界多元文化,并知道不同文化交流有助于取长补短,共存共荣。在教学时,我们把课堂搬到了无锡博物馆西方艺术馆这个文化场景中。结合教材内容,我们选择重点了解西方建筑、音乐两大艺术门类的发展历史、流派、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通过边参观边讲解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思政课堂与国际文化场景的联动,要遵循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又要对所在区域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从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同向而行。

总之,合适的文化活动,能积极构建更有趣、更开放的思政“移动课堂”,通过营造多元文化氛围,以多样的文化交流形式,培育学生对不同文化的认同,提升国际认识素养的高度和培养深厚的人文情怀。

(三)通过研学体验实现教学方式变革,发掘国际理解课程深度

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一起构成教育活动的两端。遵循这个理论,学校通过开展体验性教学研究,将教师从满堂灌的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探究等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充分实现教学方式的变革。思政移动课堂正是遵循这一原则,开展了相应的研学活动。

1.体验式游学

我们将思政课堂移到中西合璧的景区,甚至是富有异域风情的国际大都市,开展游学活动,走出一条“有意思、有意义”的移动思政新路。暑期,学校以课程需求和学生兴趣为导向,精心挑选多条研学路线,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主题式思政课外拓展活动。比如,学生来到日本游学,在教师有意地引导下,学生深入当地的学校、景区、街道去感受风土人情,去寻找其中的中华文化元素,以此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豪情壮志。

游学这一思政“移动课堂”,让学生置身于国际都市这个大课堂,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世界,在亲身体验中获取世界历史与发展等知识,并通过对比,进一步提升了民族自信心,使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2.项目化研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获取认知的必需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自主探究思政课教学内容,提高思辨能力,拓宽国际化的视野。

比如,在教学《读本》“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一课时,教师就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开展项目式研学。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核心概念,分小组讨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人类的关系”“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等需要解决的问题,确定研究的形式,如去图书馆查阅资料、采访相关人员、搜集网络视频等,分组完成研究,并进行汇报。最后采用制作宣传海报、撰写演讲稿、创作宣传书法作品、走入社区作宣传等形式向课后延伸。在这一内容学完后,学生更能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概念的重要性与前瞻性。

教师应让项目化研学走出照本宣科的课堂,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真相,在自主学习中感受中国在国际大舞台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感受中华文化对全球的影响,树立民族自豪感,并学会从全人类的视角去看待重大国际事件。这既体现了教学方式的变革,又体现了移动思政课教学的灵活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教师要以思政“移动课堂”教学模式,渗透国际理解教育,通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活动,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立足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使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拓展学生的国际理解视野,激发学生对国际交流的兴趣,懂得全球化对于个人的机遇与挑战,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朱兴德,程宏.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培养学生全球视野[J].思想理论教育,2010(18).

[2]朱晓鸿.开放式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1).

猜你喜欢

文化活动
浅析如何组织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
论当前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及创新发展
论如何加强基层村级文化建设
新常态下工会开展文化活动的新思路
关于独立院校图书馆举办学生文化活动的探索
引领群众文化建设,走向和谐社会发展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简析
如何开展社区群众文化活动
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