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新生态

2024-06-15王超阳乔宇淇马琳

经济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产业学院改革措施产教融合

王超阳 乔宇淇 马琳

摘 要:围绕如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有效构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新生态,首先阐述了产教融合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其发展现状与面临的挑战,然后从建立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课程与产业对接以及打造共享型产教融合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和服务于产业发展需求。对深化产教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强调了持续探索和创新在构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新生态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产教融合 产业学院 人才培养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4)05-185-03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快速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和高端化。高校作为人才供给的摇篮,需要创新其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对接市场需求。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将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的新型育人模式,逐渐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产教融合,可以使学生更早地接触产业实际,提升其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然而,当前产教融合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合作机制不健全、教学资源配置不均等。因此,我们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新生态,以期为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改革和产业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通过产业学院分析产教融合的必要性、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旨在推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二、产教融合的必要性与现状

产教融合是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的一种育人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这种育人方式旨在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对于构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新生态具有极其重要的必要性。产教融合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与相关产业的精准对接,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兴行业层出不穷,新的工业革命带来了日新月异的深刻变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难以追上这些变化,导致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而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则能够根据产业需求调整教育内容和方式,使高等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更好地服务于新型产业发展。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极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顶岗实习实训等活动,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产业运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从而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种实践经验的积累对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尽管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许多挑战。部分高校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不够紧密,缺乏深入有效的沟通机制,只是表面上的交流;另外,部分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相关措施难以落地实施;还有一些高校和产业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加强统筹规划和政策支持。具体表现在高校和企业双方在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共建课程、实践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合作难以深入,难以形成真正的产教融合;企业可能仅仅提供一些实习岗位,而不是参与到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中,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时,也未能充分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导致教学内容与企业技能要求之间存在脱节,学生毕业后可能难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应用型高校教育体系与产业需求对接不紧密,传授知识的更新速度往往赶不上产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步伐,产业界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快速变化,但传统高等教育内容的更改、新课程的开发和教师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往往较为缓慢,这种不同步导致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及时适应产业界的新要求,缺乏必要的技能和知识[1]。

三、深化产教融合的改革措施

产教融合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深化产教融合,构建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新生态,我们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推动高等教育与产业的紧密融合。

(一)高校与企业之间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这种合作关系不仅仅体现在签订合作协议上,更重要的是双方要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来。通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最新技术融入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行业的前沿技术和研发流程。为确保合作有效进行,可以设立产教融合指导委员会等机构,由这些机构来明确合作的目标、规划合作流程、分配任务、监督执行和评估成效,确保合作的质量和深度。推行“双导师制”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每位学生既有学校导师负责理论知识的指导,又有企业导师负责实践经验的传授。学校导师主要负责学生的教育教学、专业理论知识传授等,而企业导师则侧重于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这种双向导师制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全面的指导,还能促进学生更快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借助产业学院的平台,定期举办校企合作论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是加强高校与企业行业联系的有效方式。通过这些平台,双方可以交流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探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分享成功经验,促进更深层次的合作。产业学院可以借此机会及时掌握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革新,而企业也可以向学校反馈人才需求和技能要求,双方共同推动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的紧密匹配。

(二)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是产教融合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创新实践教学模式,产业学院可以引入项目驱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将真实产业问题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实践能力。项目驱动式教学方法是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通过真实的工程项目案例将学生带入实际工作场景中,让他们在项目推进的全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在这一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还要学会如何协调资源、组织团队和管理项目。案例式教学能够提供一种情景模拟的学习方式,通过分析和讨论真实业界的案例,学生可以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另外鼓励教师融入企业实践,参与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是增强教学实践性的重要举措。教师通过亲身参与企业实际工作,可以积累宝贵的一线经验,这些经验可以转化为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甚至教材内容,使得教学更加生动、实用,在企业实践中所获得的洞见和创新思维,也能够促进学术研究,推动学科发展。校企联合开展的毕业设计、实习实训等活动提供了学生直接参与企业项目的平台。在毕业设计环节,学生可以针对企业实际需求选择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企业导师与学术导师的双重指导,为学生提供了从实际问题出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的指导。这种密切结合企业实际的毕业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而且为企业带来新鲜的观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实习岗位,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解决真正的工作问题,获得实际工作经验[2]。

(三)产业学院应当定期对课程体系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课程理论内容与时俱进,与产业界的最新发展保持同步

随着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新的技术和岗位需求不断涌现,产业学院必须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的产业发展成果和职业能力要求融入课程之中。产业学院能够建立快速反应的课程更新机制,定期收集企业的反馈、跟踪技术发展动态,以及通过与行业专家的紧密合作来及时调整课程体系。通过引入工程教育认证和职业资格标准,将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对接,提高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学校可以与行业协会合作,开展资格认证工作,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获得与其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提前适应职业要求。另外,开设跨学科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等特色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跨学科课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新创业课程不仅提供理论知识,还通过实践活动,如创业项目竞赛、模拟创业练习等,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可能的创业活动奠定基础。产业学院邀请企业的专家参与课程建设和授课工作,同时全程参与毕业设计全过程,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产业发展的前沿动态,还有助于强化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构建起校企紧密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打造共享型产教融合平台

为了更好地整合和利用各方资源,高校应积极打造共享型产教融合平台。通过建立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平台、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等机构,实现设备、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这些平台可以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信息发布、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服务支持,促进双方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同时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也是打造共享型产教融合平台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线上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线下则可以通过实习实训基地、企业课堂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指导。这种混合教学模式可以打破时空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和资源共享程度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和途径[3]。

四、人才培养新生态:产教融合模式的显著优势

在应用型高校本科教育与产业的交汇点上,产教融合作为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展现出其独特的优势和成果。通过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产教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还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产教融合模式通过校企双方的紧密合作,实现了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高效对接。高等教育机构及时掌握产业动态和技术进展,与企业界的紧密互动使得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学生在产教融合模式中接受的教育,不仅包括最新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加重视技能的实际操作和应用。这样的教育模式极大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并显著增强了他们在职场竞争中的优势,企业也能从源头上培养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行业创新都至关重要。高等教育与产业之间建立了一种互利共赢的良性互动机制,共同促进了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进步。

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产教融合模式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实习实训、综合实验项目等形式,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参与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这不仅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行业最新技术和管理经验,还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方法和技巧,真正体现学中做和做中学。与此同时,企业导师的亲自辅导也是学生工程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他们的经验分享和企业规范化教育,对学生未来的工程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促进科研创新和技术转化,产教融合模式为高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与企业的产业化优势相结合,不仅可以推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还能够引导科研方向更贴近产业界的实际需求,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这种合作模式能有效缩短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时间,提升科研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为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服务地方经济。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产教融合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使双方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共享。高校熟悉教育模式、实验理论以及创新的教学理念,而企业则具备实际的工程技术、生产实践经验和丰富的市场资源。这种合作关系有助于双方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竞争力。应用型高校充分利用企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企业则可以利用高校的研究成果和技术支持,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达到优势互补。

以上产教融合模式带来的优势,打破了传统教育与行业之间的壁垒,构建起一个开放、互动和共享的人才培养新生态。在这个生态中,教育与产业高度整合,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也因人才支撑而加速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经过对产教融合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案例的分析,产教融合在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有效地缩小了教育与产业之间的鸿沟,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加贴近市场需求的学习和实践机会。通过产教融合,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展望未来,产教融合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的持续升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和高端化。这就要求产业学院和企业必须进一步深化合作,拓展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可以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产教融合模式涌现,为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应加大对产教融合的支持和投入,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保障。产教融合将为构建人才培养新生态、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JGY20220448)资助;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高等教育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3GJYBH087)资助]

参考文献:

[1] 杨扬,刘海苹,王丽荣.新工科视域下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探索及实现途径研究——以黑龙江工程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12):10-12.

[2] 石宁宁,赵宁.应用型本科高校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以金陵科技学院电子竞技产业学院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3(18):196-198.

[3] 蒋新革.产教融合视域下产业学院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41(24):30-34.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作者简介:王超阳,在读博士,佳木斯大学教师,研究方向: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责编:贾伟)

猜你喜欢

产业学院改革措施产教融合
产业学院推进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探索
高职院校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与实践
关于高职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的思考
浅议物流管理专业的产教融合
高职院校工程制图课程现存问题及改革措施探讨
我国高等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及改革策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
产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