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文艺国际传播的突破点及其接受心理机制

2024-06-15刘俊江玮

对外传播 2024年5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网络文学

刘俊 江玮

【内容提要】处于审美现代性中的受众,通过网络文艺找寻到了能够唤起自身心灵之愉悦、可供日常性消费的媒介和艺术样态。网络文学、短视频、微短剧、文生视频是网络文艺中的重要形式,是如今海外受众逐渐普遍接受的文艺类型,也是网络文艺国际传播的突破重点。这些突破重点的受众的心理接受机制可归纳为释放冲动与重构想象、感知日常与情感共鸣、时空翻转与快感审美、体验升维与“游戏”人间等。这些心理机制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体现出网络文艺国际传播中海外受众艺术和媒介内容鉴赏的行为动因与心理图景。

【关键词】网络文艺 国际传播 网络文学 微短剧 文生视频

一、引言

近年来,传媒艺术领域不断推陈出新,涌现了一大批制作精良、极富创意的艺术作品,成为人类审美的重要来源。传媒艺术是一个艺术族群,主要包括摄影艺术、电影艺术、广播艺术、电视艺术、新媒体艺术等具体的艺术样态。①其中,新媒体艺术是当前传媒艺术族群的新生力量,甚至可以说是时下受众接受传媒艺术的重要审美来源。从具体形式上看,对于新媒体艺术的理论与实践,我们目前主要关注两大方向——数字艺术和网络文艺。

相对来说,数字艺术主要关注技术呈现,通过多种传媒技术手段实现艺术的数字化展示;网络文艺则主要关注传播呈现,借助网络优势实现文艺作品的网络端创作、传播、拓展和整合。如今,网络文艺是新媒体艺术中的重要形态,其类型多样,涌现了网络文学、网络视听(含中/短视频、微短剧、网络剧、网络综艺、网络纪录片、网络电影、网络音频、网络展演、网络动漫等)、网络游戏等一大批文艺新类型。可以说,对网络文艺的研究,是对其作品的传播问题、媒介问题、艺术问题、技术问题、受众问题进行整体性观照的思考过程。

网络文艺所处的时代,是人类文化艺术正经历审美变革的时代,是一个具备“审美现代性”的时代。现代社会中,艺术的功能出现了风格、主题乃至表意实践的深刻变化,呈现出某种暧昧性的对抗和颠覆,表征出救赎世俗、拒绝平庸、宽容歧义以及反思艺术本体的鲜明的审美现代性。②同时,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演进,对以网络文艺为代表的传媒艺术的欣赏,逐步成为当代受众必不可少的生活状态。在此背景下,处于审美现代性中的受众,亟需找寻能够唤起自身心灵之愉悦、可供日常性消费的媒介和艺术样态。网络文艺显然抓住了时下受众的审美期待,在精进内部形式的同时,也在与传媒技术的持续性耦合中唤起新的文艺形态,构筑起独特的美学景观、文化景观与媒介景观。

相较于传统艺术和传统影视作品,网络文艺作品具备极强的开放性、包容性、交互性,同时对于海外受众而言,其边界感和隔阂感较弱,是当下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载体。在网络文艺的具体类型中,网络文学、短视频、微短剧和文生视频是如今海外受众普遍接受的形态。这些类型大多可以激发或已经激发了海外受众的较为明显的接受和参与欲望。因此,通过观照网络文艺这四大重要形式,可以从一个侧面探讨目前网络文艺国际传播的突破重点。而这些突破重点能够进行有效国际传播的关键,是海外受众对于这些文艺样态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以及相关联的新的心理接受机制。

二、释放冲动与重构想象:网络文学国际传播中受众的心理机制

如果说传统的纸质文学是基于文学的经典性的创作原则(即典范性、超越性、传承性和独创性等),那么网络文学则是对经典性的超越与融通,是结合互联网的网络性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学创作的一次变革性实验;网络文学的发展,削弱了过去文学作品中的雅俗二元的对立结构。③

面对网络生态中受众对网感思维和青年亚文化审美等的新需求,网络文学显然与纸质文学有着先天的区隔。这决定了我们对网络文学的研究,不能将视角局限于网络文学的文本叙事内容,还应相应地关注到网络文学受众的接受心理机制。特别是,仅就受众规模观之,中国的网络文学作品,不仅受到本土受众的喜爱,更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海外受众的认可。

网络文学海外受众的身份特征经历了从被动型受众到主动型平台受众的转变。如今,平台化思维成为网络文学创作无法避免的话题,受众通常在相应的几个平台中接受圈层化的网络文学内容。目前,海外网络文学平台上涌现出了视觉互动小说等网络文学新形式,以及呈现出玄幻类、科幻类、言情类、都市类、历史类等诸多类型的网络文学海外传播矩阵。视觉互动小说以及玄幻类、科幻类、言情类网络文学目前是海外受众关注度较高的类型。以玄幻类网络文学为例,海外受众期待在阅读该类作品时,满足自身内心的快感与新奇感,形成对传统文学作品的某种“对抗”机制,并通过对精英文化的某种反制,构建乃至重构一个复杂的“虚拟现实主义”世界,继而进一步满足其狂欢式冲动。

具体而言,海外受众接受网络文学作品的心理机制至少有如下几个要点:

第一,海外受众对末端开放的网络文学作品有干预的冲动。受众是“文本盗猎者”,通过积极参与生成文本意义,创造出独特的粉丝文化体系。④为此,海外受众通过对网络文学作品的评价式参与,可以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文学作品的创作方向。而这种影响一旦达成,受众便有了继续参与的热情。特别是网络文学中趣缘互动群体的成形,加速了海外受众参与甚至影响作品创作的过程。当作者采纳了受众合理的观点并朝着那个思路进一步创作后,海外受众不仅有简单的情绪释放,也获得了被需要的快感。因此,海外受众不断燃起“追更”的热情,并在参与中满足了自身审美的冲动性体验。在这种动态循环中,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有了可供作者与海外受众之间的交流渠道,让海外受众逐渐产生依赖。

第二,网络文学通过“狂欢化”互动的方式,释放受众的精神冲动。巴赫金认为,文学的“狂欢化”是对诸如仪式、庆贺、形态等类似的狂欢节中的形态在文学作品中的转化,它与官方的、秩序井然的现实世界相对,消解了权威、摆脱了束缚,实现了人的平等交流与对话。⑤网络文学摆脱了纸质文学以作者为创作导向的基本范式,甚至摆脱了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秩序井然的隔阂,海外受众由此可以在其间自由地释放自我的观点、喜好与期待,在参与中满足了自身审美的冲动性体验,形成了主客之间的创作融合与狂欢式情感联结。

第三,不少网络文学的内容可以超越约定俗成的民族国家边界,构建起一个异于现实世界的人类共享的别样世界,有助于海外受众降低审美和心理的隔阂感和提防感。网络文学试图在文本叙事的想象之维基础上,进一步增加对想象营造的复杂程度,实现对传统文学作品的创新性超越。同时,面对现代性文学作品中体现的民族国家特征,网络文学可借由更加普适性的故事创作和情感呼唤,实现文学作品更为广谱的影响。在网络文学的国际传播中,能将丰富的民族想象化作更加通俗易懂、诉诸人类共通感知的叙事桥段。例如借助合理的“架空式”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提升中国文艺的国际传播效能,赢得相当数量的海外受众的心理喜好倾向。

三、感知日常与情感共鸣:短视频国际传播中受众的心理机制

海外受众通过参与到短视频之中,分享他们的日常生活与感想,形成多元的文化影像叙事场域,为全球范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多重想象空间。⑥不少短视频作品中,没有过多的官方色彩,使得海外受众在使用时避免了过多的抵触情绪,而那些“岁月悠悠、山河无恙”的、爆笑的、催泪的、高燃的媒介和艺术生态景观,无疑能够以普适性的方式吸引海外受众的目光。例如,许多美食类短视频通过诸如精心挑选、制作的食物,以及展现中国静谧的自然生态景色,吸引了海外受众的驻留观看。再如,短视频通过生活化和娱乐化的个体叙事方式,不仅拓宽了全民表达的渠道,赋予大众生活以意义,还参与到城乡之间的话语建构,进而对抗人的“存在性焦虑”。⑦短视频的这些特质,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了更加高流量的媒介和艺术的可能性。而思考海外受众接受短视频的心理动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海外受众的审美期待。

第一,短视频满足了海外受众对于日常生活展示的平视欲和期待欲。一则,短视频摒弃了对精英文化的过分追捧,将视角对准大众文化视角。通过展示普通百姓、草根群体真实、平凡的生活,形成了一个平视平等而“接地气”的媒介和艺术场域,这也展示着对传统艺术和媒介时代的精英文化的解构;二则,短视频突破了长视频时代的平铺直叙的叙事模式,为了在短时间内吸引海外受众,短视频创作者通过创意勃发实现叙事模式的新变,让用户不断形成对叙事创新的期待。创作者借助不断具有发散思维的多模态的感官刺激、符号的多元意义生成、时空的纵横交错,形成对平常故事的另类讲述。短视频成为海外受众在日益忙碌和浮躁的社会生活中找寻心理休憩的重要载体,借此也构建起了一个展示中华文化的日常化场景。

第二,短视频通过多元的情绪元素,不断激发着海外受众的情感共鸣。海外受众对于情感的渴求,往往是在快节奏生活中自我迷失的背景下,对直抵内心深处的情绪价值的渴求。如今的社会,呈现出“加速现象”: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活步调的改变形成了一个自我驱动的、带有封闭性的“加速循环”。这三种力量是现代社会加速的重要表征,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作用、循环,导致现代社会中的人正面临如罗萨所言的“经验与期待的可信赖度的衰退率不断增加,同时被界定为‘当下的时间区间不断在萎缩”⑧。如此,情感作为人类普遍的刚需,海外受众在短视频所承载的笑或泪中得到放松,找寻到不同情感的慰藉。而这种放松的状态,有益于海外受众持续接受中华文化的滋润。

具体而言,一则,短视频通过诉诸感性的情感,激发海外受众的泪点或燃点,进而达成短视频在共情传播中的说服效果。也就是说,海外受众接受感性的短视频的过程,是对其内心深处渴望获得的情感慰藉进行召唤的过程;二则,以影视作品解说、社会生活观照等内容为代表的短视频作品,通过话语或动作的幽默感,激发海外受众在观看时的瞬时笑点,这是对受众日常紧绷心理的一次“情感按摩”,而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则可以蕴于这种情绪之中。

四、时空翻转与快感审美:微短剧国际传播中受众的心理机制

随着短视频在受众的媒介使用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短视频平台也通过不断地对平台内容的精进与创新,实现短视频作品对海外受众的持续性影响力。同时,上文提到的网络文学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可供幻想的媒介和艺术形态,已然逐渐成为海外受众消费文化产品的重要来源。而上述两者的融合与创意挥发,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视听新形态——微短剧。一方面,微短剧将短视频平台作为主要的播出场地;另一方面,不少微短剧通过改编火爆的网络文学作品(如言情类作品),将受到海外受众广泛追捧的网络文学作品有了视听化的呈现。微短剧不仅在传统影视作品的视听语言、美学规则、叙述逻辑等经验性基础上加以再造,还通过吸纳网络文化在题材、类型、时空方面的全新特点并加以内化。⑨

对于观看微短剧的海外受众而言,他们渴望得到的同样有情感的按摩,但通常会以好奇心理驱动对相关作品的观看行为。同时,海外受众更多对微短剧中叙事营造的时空错位感和观赏时的审美之快感有着更高的期待。

首先,受众喜爱观看时空翻转带来的全新景观。从时间层面看,微短剧因其单集时间的限制,以及受众耐心的限制,通常将影视剧中遵循的起承转合的叙事结构改为“高潮前置”和“爆点叙事”。⑩也就是说,微短剧既要以“短小精悍”缩小作品的单集体量,又要在瞬时吸引受众目光,进而实现在加速社会语境下对叙事的极致省略,11具备能够吸引受众驻足观看的“元动力”。

从空间层面看,微短剧改变了传统影视作品的空间状态。列斐伏尔认为,现代社会的空间主要包括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等三个层次。12微短剧的物理空间(即场景空间)无疑是模糊的。在微短剧中,目前来看,因竖屏观看等因素,观众一般不会深究微短剧的物理空间场景,这使得非空间叙事成为其主要卖点。在这里,物理空间从属于叙事时间,是时间的附属。就精神空间(即被感知的空间)而言,受众在观剧中处于创作者创建的虚拟空间之中,其更加期待的是故事满足自身的情感慰藉与审美期待。而在社会空间(即被评价的空间)中,微短剧通过虚拟在场的共同观看搭建起关系的链接。13海外受众还通过参与评论互动,逐步形成开放性的共创格局以及圈层化的情感交互。

其次,受众因感受快感审美而生成独特的观看欲望和观看心理。总体观之,微短剧的快感审美主要源于“爽”(感)和“土”(味)。就“爽”的层面而言,微短剧的情节、情感、观点表达更加浅显直白、直接,由此具有了网络“爽文”的特征,也因而满足了海外受众在现实生活高压下的快感体验,形成了“替代性满足”,使受众心理在观剧过程中得到一定程度的宣泄与释放。14

而就“土”的层面而言,微短剧不断兼容着更多海外受众的观看使用习惯,实现对受众期待的共情性展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海外热度较高的微短剧通常聚焦于言情恋爱视角。诸如“霸道总裁爱上我”“灰姑娘”“小人物逆袭”等故事情节屡试不爽,虽有部分劣质之作,但总体吸引了海外受众的观看兴趣。正所谓“土到极致就是潮”,土味微短剧,特别是千篇一律的言情类微短剧的热播,正是迎合了海外受众对于“梦”中场景(如富贵、奢侈的生活,以及“高富帅”“白富美”的人物)的追求。

可以说,微短剧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海外受众对常规影视剧叙事体验的一次“反叛”——这种叙事的新变伴以对视听时空营造方式的颠覆。而快感审美则进一步刺激着受众的心理期待,不断触动着受众的好奇心与分享欲。以上这些是具有全球共通性的受众心理接受机制,这也是微短剧在海外受到庞大的受众群体欢迎的重要原因。当然,反思也是必要的,如果中国团队制作或呈现中国内容的微短剧频频出现艺术品质低劣、价值观失当等问题,则将从负向的维度降低中国形象的海外认知。

五、体验升维与“游戏”人间:文生视频国际传播中受众的心理机制

随着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使用媒介的视野逐步被敞开。如今,文生视频是集网络文学、短视频、微短剧,以及传统影视、动画、游戏、音乐等的更为复杂的媒介使用物,可以被视为网络文艺重要的未来发展方向。

2024年初,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继发布人工智能的文本与图像模型ChatGPT后,又推出了人工智能的文生视频模型Sora(该名称来源于日文“そら”,意即天空,可以引申出自由和无限之意)。该文生视频模型被认为是足以改变人类世界的“超级模型”。Sora以视觉模态为基础,囊括了物理世界的全要素,在算法、算力的加持下将真实世界的要素进行大规模的整合、浓缩、提取,其将抽象化为具象,将逻辑化为感觉,使得内容生产非语言化,形成了独特的媒介可供性景观。15

从对人工智能的新技术逻辑的深度体验层面看,文生视频为网络文艺的发展提供了富有创意的操作方式,令受众或许会在尝试全新的媒介内容、形态和环境的过程中,产生对传媒艺术与技术的心理依赖。一则,文生视频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的空间观,从而具备了强大的场景构造能力,将基于想象的元宇宙世界化作可能。通过在文生视频模型中输入想象的世界样态,可以形成一个完全虚构又接近现实的视频资源。在这类视频中,受众难以分清现实与虚构,甚至满足于在虚构中体验自身追求的完满世界;二则,文生视频进一步打破了传统的时间观,不仅将受众带入某种深度体验之中,削弱受众在使用文生视频中的时间感,还延展了视频本身的时间观念,在呈现画面时对时间线进行重新整合与重点突出。因而,在研发和推广文生视频的过程中,应重视传媒艺术与传媒技术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构建海外受众认可的深度体验平台,由此将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内化于受众使用的过程之中。

从人工智能搭建的有特色的世界场域层面看,文生视频不断探索着现实世界的边界,特别是试图构建起一个海外受众“游戏”于所构造的世界之中。席勒认为只有充分是人的人才会游戏,只有会游戏的人才是人。16处于世界之中的人,本身需要通过游戏进行生活与放松,这种“游戏”不仅是简单的电子、网络游戏,更可能是一种处世的积极、乐观的行为与态度。人类游戏的过程,正是释放天性的过程。而文生视频作为一个能够通过文本快速构建世界的模拟器,不断杂糅生成着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其将世界以“不设限”的方式加以展示,并让受众无论是生成还是感知时都“游戏”其中,面朝一种全新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借助海外受众对于文生视频的依赖程度,能够促使海外受众在身心愉悦中感悟中华文化魅力之所在。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现阶段的文生视频技术仍然是不够完善的。传统视频可以让受众“窥视”真实的现实世界,那个世界是有质感的。而通过文本生成的视频,在人物形象塑造上仍存在着相当的“虚假感”,这并非是视觉外形上的虚假感,而更多是指受众在心理感知上感受到的虚假感。这也导致许多海外受众只是基于一种探索欲而使用或观看文生视频作品,而无法接受视频元素的诸多不真实性。这就形成了文生视频的矛盾之处——海外受众既希望探索、体验新鲜的事物,又对这种无法做到完全逼真的事物产生抵触心理。为此,我们在国际传播中需要思考:文生视频在未来如何实现视频人物和场景的极致真实感,并不断给受众以观看心理上的舒适感,以及不断创造诸如新的交互方式等新的体验模式,这些将是吸引受众长期使用的关键要素。

六、结语

如今,人类社会正处于一个极其复杂的“流动”时代。面对传媒艺术新形式的不断涌现,传媒技术新手段的不断更迭,人类文艺形态显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对网络文艺国际传播的突破点及其接受心理机制的梳理,可以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提供重要的参考。亨利·詹金斯曾言,“情感经济”是影响消费者决策行为的重要方式,只有让消费者成为忠诚之人,才有助于忠实地收看、注意与消费产品。17

在未来,我们在中华文化、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中,需要特别注意不断触动受众的心理情感,特别是注意思考在观看网络文艺时的心理,并且通过在互联网中以战略传播、精准传播和群体传播等方式,实现国际传播的认知传播升维,18逐渐实现海外受众对中国形象、中国文化、中国价值的正面感知、普遍共情、接受认可。

本文系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专项资助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传播相协调问题研究”、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文化对外传播话语创新研究”(QNYC202301)、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俊系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代传播》编辑部主任;江玮(通讯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传媒艺术学博士研究生

「注释」

①胡智锋、刘俊:《何谓传媒艺术》,《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年第1期,第73页。

②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文学评论》2002年第5期,第45-53页。

③邵燕君:《网络文学的“网络性”与“经典性”》,《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第143-152页。

④[美]亨利·詹金斯、杨玲:《大众文化:粉丝、盗猎者、游牧民——德赛都的大众文化审美》,《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65-69页。

⑤[苏联]米哈伊尔·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刘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第152页。

⑥潘皓、王悦来:《短视频叙事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以YouTube平台李子柒短视频为例》,《中国电视》2020年第10期,第90页。

⑦孙黎、马中红:《小镇青年的“快手”世界:城乡关系的个体叙事与情感表达》,《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11期,第35页。

⑧曾一果、时静:《从“情感按摩”到“情感结构”:现代性焦虑下的田园想象——以“李子柒短视频”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第123页;[德] 哈特穆特·罗萨:《新异化的诞生: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纲》(郑作彧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8页。

⑨杨慧、凌燕:《网络微短剧:融合文化语境下的“后”剧集特征探索》,《中国电视》2023年第3期,第49页。

⑩刘俊、江玮:《微短剧:爆点叙事、竖屏美学与多元主体——基于快手的示例》,《国际品牌观察》2022年第30期,第72-74页。

11石天悦、黄金华:《“社会加速”语境下网络微短剧的叙事时空特色分析》,《中国电视》2023年第2期,第63-64页。

12[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20页。

13蒋淑媛、王珏:《时间压缩与空间折叠:网络微短剧的叙事嬗变和伦理审视》,《中国电视》2022年第5期,第70页。

14朱天、文怡:《多元主体需求下网络微短剧热潮及未来突破》,《中国电视》2021年第11期,第67页。

15喻国明:《Sora作为场景媒介:AI演进的强大升维与传播革命》,《青年记者》2024年第4期,第49页。

16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下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第450页。

17[美]亨利·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杜永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113页。

18刘俊、江玮:《国际传播中的认知传播实践》,《青年记者》2024年第2期,第11-15页。

责编:谭震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网络文学
对待网络文学要去掉“偏见与傲慢”
网络文学竟然可以这样“玩”
网络文学趋向“一本正经”
揭秘网络文学
网络文学IP化的“技术标准”——以《琅琊榜》为例
网络文学的诞生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