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研究
2024-06-15石松日奈子/著庞子旻/译
石松日奈子/著 庞子旻/译
内容摘要:开河寺石窟现存三个北朝洞窟和一尊隋初的摩崖大佛。三个洞窟最早的铭文为东魏武定五年(547),摩崖大佛铭文为隋开皇元年(581),大佛旁台座铭文为北魏永平三年(510)。这表明从北魏到隋朝,当地佛教徒持续在此造营供奉。笔者考察了造像及铭文,发现了另一尊摩崖大佛的痕迹,认为铭文中的“镇国王”是指隋文帝,“双丈八”最初应是双像弥勒佛,敬奉“二圣”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此外,据豆卢通及其子僧奴有关资料,“镇国王像双丈八”铭文极有可能是在隋开皇八年(588)之后题刻的。
关键词:开河寺石窟;隋文帝;豆卢通;弥勒;下生
中图分类号:K87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24)02-0098-14
A Study of the Kaihe Temple Caves in Pingding, Shanxi
—Three Northern Dynasties Caves and a Large Cliff Carving of the Buddha with
a Sui Dynasty Inscription on a “Statue of the King of Zhenguo and a Pair of
Zhangba Statues”
Abstract:At the Kaihe Temple caves in Shanxi, there are three Northern Dynasties(6th century) caves and one large cliff carving of the Buddha from the early Sui dynasty. The earliest inscriptions in the caves date from 547 (5th year of the Wuding era, Eastern Wei dynasty), and the cliff inscriptionis from 581 (1st year of the Kaihuang era, Sui dynasty). In addition, the pedestal of a Buddhist sculpture next to the large Buddha statue bears an inscription dated to 510(3rd year of the Yongping era, Northern Wei dynasty). These dates indicate that local Buddhists carved and dedicated sculptures at the site from the Northern Wei to the Sui dynasty. After inspect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statue and its inscriptions, the author discovered traces of another cliff Buddha, suggesting that the term“statue of the King of Zhenguo” in the inscription refers to Emperor Wen of the Sui dynasty, and that the phrase“a pair of Zhangba statues”(shuang zhangba 双丈八) refers to a pair of large Maitreya Buddha sculptures representing the consecration of Emperor Wen(wendi 文帝) and Empress Dugu(dugu huanghou 独孤皇后). In addition, examination of materials linking Doulu Tong(豆卢通) and his son Sengnu(僧奴) indicates a strong possibility that the above inscription was finished sometime after the year 588 (8th year of the Kaihuang era, Sui dynasty).
Keywords:Kaihe Temple caves; Emperor Wen of the Sui dynasty; Doulu Tong; Maitreya Buddha; descent of Maitreya Buddha
前 言
开河寺石窟位于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岩会乡乱柳村桃河北岸的魁头山南麓,开凿于东魏至隋年间(图1)。平定县位于太原至石家庄的交通要道上。开河寺石窟现存东区三个洞窟和西区摩崖大佛。三个洞窟分别题东魏武定五年(547)、北齐皇建二年(561)和北齐河清二年(563)造窟记。摩崖大佛距洞窟西侧约10m,题刻隋开皇元年(581)造像铭。大佛附近有北魏永平三年(510)铭石像台座,此时已有佛教设施。
1996年3月,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系石窟调查组正式调查开河寺石窟,翌年于《文物》发表了由李裕群执笔的《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一文[1],详细记述遗迹概况、造像、铭文等,但无永平年铭台座。2001年开河寺石窟启动修复工程,增设新建筑,2003年大致完工①。2004年6月开河寺石窟被列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开河寺石窟与1996年时大为不同。
造像方面,《文物》的报告最为详尽;铭文方面,侯旭东整理出五条铭文与供养人姓氏,探明邑义构成和其造像活动,并推测开河寺位于交通要道,为向途经的皇帝和官员展示,开窟记刻于石窟入口[2]。
笔者对半跏趺坐摩崖大佛及“镇国王像双丈八”抱有兴趣,2015年3月有幸到访当地考察造像与铭文②,在摩崖大佛西侧发现了另一座大佛的痕迹。“双丈八”确为两座一丈八尺大佛。“镇国王像”指现世圣王隋文帝,雕为半跏趺坐弥勒佛像。双像则是隋文帝和独孤皇后“二圣像”,意在称颂当世帝后③。查阅开皇元年铭中“大施主”豆卢通父子资料后,开皇元年并非完工年份,或为发愿时间。
一 开河寺史料
开河寺石窟现存北魏至隋的铭文主要有以下五则:
①西区摩崖大佛殿内:北魏永平三年(510)合村邑子造像记
②东区第2窟:东魏武定五年(547)安鹿交村邑仪王法现等二十四人造窟记
③东区第3窟:北齐皇建二年(561)安鹿交村邑义陈神忻等七十二人造窟记
④东区第1窟:北齐河清二年(563)阿鹿交村邑子七十人等造窟记
⑤西区摩崖大佛:隋开皇元年(581)禅师静内等双丈八造像记
以上铭文中无“开河寺”,但清朝史料有之。光绪八年(1882)张彬等撰《平定州志》卷3记载:
开河寺 在州东北十六里乱柳邨,创自隋朝,寺前老柏数株,堂上古佛像高丈八,下列石佛百余尊,其像不同而无一完体,相传为流寇所伤。洞顶横石如匾上书嘉靖乙酉乐平乔宇子永殷同游于此。
“堂上古佛像高丈八”指西区摩崖大佛,“嘉靖乙酉”(1525)现存于第2窟的窟门上方。此外无永平铭台座记载。
又,光绪十八年(1892)王轩纂《山西通志》卷98《金石记》记曰:
后魏开河寺摩崖题记。永平年。今在平定州乱柳村。承天访古记,石在大像之右摩崖
刻文后题名数行,陷壁中前有佛立石上石三面刻,残泐特甚。有永平字知为魏物。
上文所引《承天访古记》中大佛附近有石佛立像,台座有永平字样。台座指(①)方形台座。
此外,清己亥—辛丑年(1899—1901)胡聘之撰《山右石刻丛编》中有四条铭文(②—⑤),仅记录“在平定”,并无开河寺之名。
据以上铭文和文献,北魏永平年间确实有佛教场所,但“开河寺”之名应是后世所名。
二 永平年铭台座
据《承天访古记》永平铭刻于石像台座,今西区大佛佛殿内方石应为永平年铭台座。刻发愿文一面大致可辨供养人列像,其余几面有供养人姓名。《山西通志》记载铭文刻于石头三面,现与地面相接一面或亦有文字。佛像已遗失。
《北魏纪年佛教石刻拓本目录》中“No.90河东郡合村邑子造像记北魏永平三年”①、“No.99卫氏造像记北魏永平□年”,纪年为永平三年。侯旭东和佐藤智水亦认为是三年[2][3],笔者认同。发愿文如下:
永平三/年正月/廿三日河/东郡人□/在安禄/交居住/合村邑/子等□/造石像/一区上/为皇帝/陛下后/为七世/父母因/□眷属/□福□/□□□ (佐藤智水移录)
北魏永平三年(510)正月二十三日,居住在安禄交的河东(山西西南部旧称)人邑子合力建造一座石像,为北魏皇帝与祖先家族祈福。“安禄交”应是东区三条铭文中的“安鹿交村”和“阿鹿交村”。
另一面的供养人姓名,颜娟英辨为“卫”氏;佐藤智水辨为“卫龙虎”,还辨识出卫氏五人和张氏一人及多个女性化姓名。石窟和摩崖大佛的题记中亦有卫氏一族姓名,北魏末迁居此地的河东郡卫氏一族历经朝代更迭,世代继承了营造佛像与石窟。
发愿文中的“石像”在《承天访古记》中记为立像。永平三年(510)前后的如来立像中,北魏熙平元年(516)弥勒佛石立像年代、地域与之相近,由“定州中山”(河北省唐县)邑义三十八人共同集资建造,背光背面有“仰为宣武皇帝 今照陛下”,表达对宣武帝及孝明帝的崇敬。如来像外着双领下垂袈裟,具有云冈石窟第16窟大佛的特征,是“中国的皇帝大佛”[4]。开河寺永平三年铭亦有“为皇帝陛下”,台座上的立像应是为宣武帝而立的中国式如来像。
三 东区的三个北朝洞窟
东区开有三窟(图2),从东顺次编为第1、2、3窟。据铭文,中间第2窟时间最早,为东魏武定五年(547),西侧第3窟为北齐皇建二年(561),东侧第1窟为北齐河清二年(563)。第2窟或最早开凿,北齐顺次增开第3窟和第1窟。此三窟的石窟构造和铭文独特,当地信众维护管理。
1. 第2窟 东魏武定五年(547)铭“安鹿交村邑仪王法现等二十四人造窟记”。
平面方形窟,宽1.2、进深1.1m。后世扩大窟口,前壁受损严重,窟门两侧力士仅存半身。正壁一坐佛二比丘二菩萨,左右两壁各一坐佛二菩萨。造像面部均残损。如来像外着双领下垂袈裟,内衣带于胸前打结,悬裳座(图3)。菩萨身形纤细,身着长裙,皆有北魏末期中国式佛像的特征。如来像体形略显圆润,衣褶变浅,体现出东魏过渡期特征。
窟门上方有一方形匾框,中央刻坐佛,其左侧刻如下发愿文:
大魏武定五年岁次丁卯七月丙
申朔十八日癸丑并州乐平郡石
艾县安鹿交村邑仪王法现合廿
四人等既发洪愿造石室一塸纵
旷五尺中造三佛六菩萨阿难迦
叶造得成就上为佛法兴隆皇帝
陛下勃海大王又为群龙百官守
宰令长国土安宁兵驾不起五谷
熟成人民安乐下为七世父母所
生父母因缘眷属虫动众生有形
之类普蒙兹齐一时成佛 (笔者移录)
东魏武定五年七月十八日,乐平郡石艾县安鹿交村王法现和邑义二十四人建“石室”和造像。石室“纵旷五尺”,换算边长约1.5m①。实际测量长宽分别为1.20、1.10m,比铭文数值稍小。“中造三佛六菩萨阿难迦叶”有三组一佛二菩萨,其中一组为阿难迦叶。实际正壁是一佛二比丘二菩萨;左右壁均为一佛二菩萨,与铭文一致。
“上为佛法兴隆皇帝陛下”语在此期邑义造像中常见,“勃海大王”指代具体人物。渤海王(此处渤海指河北省景县一带)或为高欢(496—547年,539年任渤海王),或为其子高澄(521—549年,547年7月继任渤海王)。
称渤海王为渤海大王可感知供养人对其抱有特别的心情,建造石窟与佛像不仅为信仰,还为表达对渤海王的尊敬或支持。
线刻坐佛西侧以大字刻“当阳像主张德仁”,以稍小的字刻“都绾主卫海保 佛堂主韩智悦香火主卫归 兴 ”,可推断邑义中心是王氏、张氏、卫氏、韩氏。
2. 第3窟 北齐皇建二年(561)铭“安鹿交村邑义陈神忻等七十二人造窟记”。
位于第2窟的西侧斜上方。平面方形窟,宽1.6、进深1.53m。据《文物》窟门左右立北齐风格力士像,今已无存,窟门墙壁残损。正壁一坐佛二比丘二菩萨,右壁与左壁均刻一坐佛二菩萨(图4),风格与第2窟大相径庭。右壁主尊覆肩衣下着偏袒右肩袈裟,左壁主尊着通肩袈裟,衣质轻薄,衣纹柔和,裙摆短而覆于座前。双足上下叠置,是北齐流行的坐法,胸肩的体量感亦有北齐样式的特征。
窟门上部方形匾框刻铭文,东侧为供养人姓名,西侧为发愿文。坐佛龛附近以大字刻“当阳像主张疆族”(东),“当阳像主卫买兴/香火主清信士女卫 姿 容”(西)。发愿文如下:
唯大齐皇建二年岁次辛巳五月
丙午朔廿五日庚午并州乐平郡
石艾县安鹿交村邑义陈神忻合
率邑子七十二人等敬造石室一
区①今得成就上为佛法兴隆又愿皇
帝陛下金轮应廷②圣祚凝 远 群辽
宰守贡谒以时国土安宁兵驾不
起五谷熟成人民安乐下为七世
先亡见存师僧父母因缘眷虫动
众生有形之类越三途之苦难居
登政觉 (笔者移录)
北齐皇建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并州乐平郡石艾县安鹿交村陈神忻等邑义七十二人营建石室,“石室”“国土安宁”等语句参考了第2窟。邑义代表是陈神忻,但当阳像主张氏和卫氏的名字刻得很大。笔者认为这二人作为邑义中心提供资助。卫氏是永平三年铭石像的主要供养人,故卫氏一族是当地推动佛教造像活动的重要家族之一。
此外,第3窟外壁东侧有二小龛,上龛为北齐皇建二年(561)四月八日建造,下龛为北齐河清二年(563)七月五日建造。
3. 第1窟 北齐河清二年(563)铭“阿鹿交村邑子七十人等造窟记”。
位于第2窟的东侧斜上方。平面方形窟,宽1.26、进深1.13m。窟门两侧雕棱柱,各立一力士。东侧力士头失,保存良好,袒腹,腹圆而鼓。西侧力士仅存左侧上半身。正壁一坐佛二比丘二菩萨,左(图5)、右壁均为一坐佛二菩萨。正壁主佛身着通肩袈裟,左右壁佛身着偏袒右肩袈裟(叠穿覆肩衣)。三壁坐佛均左脚在上盘坐③,菩萨衣裙下移露腹部,是北齐式菩萨。佛衣饰轻薄,衣褶轻柔,裙摆短覆于座前,双足仅上下叠放。胸部与膝部体量减小,整体瘦长。三壁坛基下各凿二小龛,龛内刻神王跪坐像,其余处刻供养人姓名。
窟门上方同其他两窟凿匾式方框,刻发愿文及供养人姓名。中间小龛东侧为邑子与维那,西侧刻“都绾主郭黑”、“当阳像主韩知悦 妻张舍明”等。亦有发愿文及斋主、佛堂主。发愿文如下:
唯大齐河清二年岁次癸未二月乙未朔十七日辛巳阿鹿交村邑
子七十人等敢□天慈隆厚惠泽洪深其唯仰凭三宝可以咸
答皇恩下述民心矣故知宝璧非随身之资福林获将来之果
其人等深识非常敬造石室一区纵旷东西南北上下五尺中
有三佛六菩萨④阿难迦叶八部神王金刚力士造德成就愿
为佛法兴隆皇帝陛下臣辽百官兵驾不起五谷熟成万
民安宁后愿七世父母盖家眷属边地众生普蒙慈恩
一时成佛 (笔者移录)
北齐河清二年二月十七日,阿鹿交村邑子七十人等营建石窟与造像。“纵旷东西南北”模仿第2窟,“佛法兴隆、皇帝陛下”亦与第2、3窟相通。
发愿文左侧“斋主”下有郭、卫、陈、张、王、薄等姓氏,卫氏和张氏在永平后的铭文中均出现。此外,“佛堂主”后还列有“转轮王主”“冲天王主”“东王主”“南王主”“西王主”“北王主”。
4. “转轮王主”与“冲天王主” 第1、3窟中有“轮王主”“转轮王主”“冲天王主”等特殊名称。第3窟发愿文“又愿皇帝陛下金轮应廷”中“金轮应廷”意为愿皇帝成为佛教转轮王①,故轮王主与佛教转轮圣王有关。
类似的例子中,韩国中央博物馆藏殷那儿等邑义造像碑(北齐)有“都轮王主”、“衡夫(天)王主”②;美国耶鲁大学藏邑义造像碑(北齐)亦有“都轮王主”,北齐河清二年“阳阿故县造像记”(《山右石刻丛编》卷二)中有“水精王像主”、“金轮王像主”、“银轮王像主”,更有“金轮王主”、“银轮王主” 、“铜轮王主” 、“□(铁?)轮王主”等。金轮王、银轮王、铜轮王、铁轮王是古印度四个转轮王,与圣王思想有关。第1窟“东王主”“南王主”“西王主”“北王主”也应意为统治天下的圣王。
据地名和风格,这三件作品出自山西南部,圣王思想或流行于此。加之第2窟的“渤海大王”说明此地东魏就产生了对现实领导者的英雄崇拜潮流,佛教圣王思想得以根植。五胡十六国与北魏的叛乱集团中有首领自称“冲天王”③,意在改变世界,表现英雄崇拜,但冠在最后的供养人名上不可思议。
通过以上研究,总结开河寺石窟北朝时期的特色与趋势如下:
①开河寺石窟永平三年铭台座上曾有石佛。北魏末或已有佛教设施。
②北朝的三个洞窟几乎均为五尺方形窟,窟内三壁凿三龛,造三佛、六菩萨、阿难、迦叶。
③第2窟造像为北魏晚期的中国式佛像,第1、3窟新样式融入了印度风格。
④三个洞窟均在窟门上方匾框中刻造窟记。
⑤均有“佛法兴隆、皇帝陛下、臣辽百官、兵驾不起、五谷熟成、万民安宁”。第1、3窟或沿袭了第2窟的铭文。
⑥“纵旷五尺、中造三佛六菩萨、阿难、迦叶”的石窟尺寸和造像数量记载详尽。
⑦雕刻永平三年铭台座的人和北朝三个洞窟的供养人均为当地邑义,以卫氏和张氏为中心。
⑧第2窟敬奉当时的掌权者“渤海大王”,表明对现实英雄的崇敬与支持。
⑨第1、3窟的供养人中,“转轮王主”“冲天王主”“东王主”“南王主”“西王主”“北王主”均与佛教转轮圣王有关,集中于北朝山西南部地区。“冲天王主”与圣王思想亦有关。
四 西区隋开皇元年摩崖大佛
石窟向西近十米处的摩崖大佛1996年时已被砖石掩盖,如今砖石前新建重檐楼阁,入口左右立重修碑。楼阁西侧新开一拱形龛,安置一尊布袋弥勒像(图6)。
1. 摩崖大佛与胁侍菩萨现状 楼阁内部顶低且空间狭窄。正壁五身造像,佛半跏趺坐于1.3m高的方形台座上,左右胁侍二比丘二菩萨(图7)。左右比丘皆为后世重修。
正壁主佛通高4.63m,半跏趺坐,右腿屈膝置于台座上,左腿自然下垂,足踏莲台;右手残失举于胸前或施无畏印;左手置于膝上(图8)。佛头肉髻低平,波条发纹(图9)。面部损毁,面相丰圆,小嘴,下颌线等特征与南响堂石窟第2窟的如来像头部(北齐,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相似。主佛躯体起伏小,棱角分明,衣纹轻薄平直,有北齐气韵。佛内着交领衫(右衽),覆肩衣与袈裟重叠,胸部系带打结,属于北朝流行的中国式着衣系统。左肩袈裟垂吊流行于北齐至隋,曲阳和山东云门山石窟亦有之。
左右胁侍菩萨亦遭破坏。右菩萨(原高2.12m)现仅存右侧天衣下部和脚下莲座。据《文物》照片,菩萨头部残失,佩胸饰和璎珞,身姿修长,饰品和浅衣纹与山西省沁县南涅水出土的隋石雕菩萨立像相近。左菩萨(原高2.02m)膝部以上被截断(图10)。左侧翻折的天衣酷似崇光寺隋开皇五年(585)铭白玉观音菩萨立像(东京国立博物馆藏),体现了河北隋初样式的特征。
2. 开皇元年铭 开皇元年铭刻于右菩萨脚下方形台座的立面。现存25行,西侧墙壁还有一行被埋去一半。铭文刊于《北京图书馆藏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9册(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1989年),题“豆卢通等造像记”,至第25行。抄录文收于以下文献:
①《山右石刻丛编》至第21行。
②《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大村西崖著,1915年)至第9行。
③《鲁迅辑校石刻手稿》(上海书画出版社,1987年)第2函造象第5册,至最后一行。(开头“28行行32字”,但抄至第26行)。侯旭东参照此录文。
④《文物》1997年第1期,至第7行。
⑤《全隋文补遗》(三秦出版,2004年),至第25行。
《支那美术史雕塑篇》和《鲁迅辑校石刻手稿》误读第3行开头为“玉”,现场辨认为 “王”(图11)。解读为“王”,摩崖造像的性质才更明确。《全隋文补遗》对照《山右石刻丛编》和北京图书馆藏拓本(图12)抄录至第25行。笔者辨读如下。第26行补充自《鲁迅辑校石刻手稿》。
1 大隋开皇元年四月八日禅师静内、师智袭、师僧丰于珉山之所遂管师合□□
2 人王众敬、卫云俊、李永仁、张清、王神和、许洪军、张洪、卫崇俊、张转胜等敬造镇国
3 王像双丈八并四菩萨阿难迦叶上为皇 帝臣僚百官边地有形一时成佛
4 大施主使持节定州诸军事南陈郡开国公定州刺史豆卢通、世子僧奴
5 大斋主石艾县司功张宝明为亡父永炽母卫敬姿母卫光明亡妻卫妙好妻韩
6 善贤息元纂息受纂嵩纂息□□明弟虎明姪士昂姪孝昂明孙君楚合家等侍
7 深州司兵参军事当广敬为亡父母开菩萨眼目愿見光明常为像主
(空一行)
8 吕州霍邑县仪同三司临间镇将刘仁德 妻恒州石邑县君郭业姿息君□
9 并州晋阳县前石艾县市令平州险虑閞录事韩开 妻刘息君政兄弟六人等供养
10 菩萨主张元伯为亡父好仁母麻舎王伯妻宋□光息承叔息继祖息李买息阿□
11 菩萨主张奴为亡父好仁母麻舎王奴妻卫他女息阿漠息士汉息卫买
12 迦叶主王□□菩萨主□思清女菩萨主□女郎菩萨主任阿难菩萨主卫像晖
13 大像主王貳宝菩萨主相里银妃菩萨主王金娥菩萨主任玉□菩萨主王摩女
14 菩萨主卫世多为亡父卫晖哲母王先妃侍佛张元伯妻卫妃妻王婉
15 菩萨主张继伯为亡父廻宝母古明月伯妻郭清女息猛□息猛祖息猛□息山海
16 大像主卫士建大像主卫野奴大像主卫贵宝佛堂主曹黄绫佛堂主姚定光
17 佛堂主赵罗难佛堂主侯阿黒菩萨主董仙族妻韩明容菩萨主张董妃
18 菩萨主赵妙妃维那主曹黄陵菩萨主张要敬菩萨主郭貳妻王相妃
19元起心像主卫天宝妻张玉息达多妻梁女圆相女惠果女擢□菩萨主董□□
20 菩萨主王显仲妻卫□好息吴买妻张息□□妻张息□陁妻陈玉叶
21 菩萨主卫堆妻吴洛好息□意女果女万晖女□□□菩萨主任王女
22 菩萨主张门贵菩萨主郭娥妃菩萨主畅要□菩萨主卫□□
23 菩萨主贾妙妃菩萨主王囘田菩萨主张□□菩萨主张清晖
24 (空)菩萨主卫敬□
25 菩萨主王真□菩萨主张贵敬女吴妃菩萨主张罗□菩萨主周□阳□□
26 (墙壁中)……父显业菩萨主卫□子 菩萨主任檀妃息□□ (笔者移录)
铭文结构如下:
①第1—3行 发愿文
隋开皇元年(581)四月八日,禅师静内、智袭、僧丰三人带领□□(或为地名)人王众敬、卫云俊、李永仁、张清、王神和、许洪俊、张洪、卫崇俊、张转胜等人,在珉山造立双身一丈八尺的镇国王像及四身菩萨和阿难迦叶,祈愿皇帝臣僚百官之下众生能早日成佛。
②第4—9行 官员供养人
大施主 使持节定州诸军事南陈郡开国公定州刺史豆卢通与世子僧奴
大斋主 石艾县司功张宝明一家,男性张氏,女性卫氏与韩氏
深州司兵参军事当广
吕州霍邑县仪同三司临间镇将刘仁德、其妻恒州石邑县郭业姿与其子
并州晋阳县前石艾县市令平州险虑閞録事韩开与其妻刘氏,其子六人
③第10—26行 普通供养人
菩萨主最多,以及大像主、佛堂主、迦叶主、阿难菩萨主、元起心像主(意思不明)等。家族以张、卫、王三氏为中心,亦有任、曹、赵、侯、郭、梁、畅、贾、周等姓氏。
建造大佛的中心人是发愿文开头中的三名僧侣和九名在家者信徒。侯旭东将当地(安鹿交村)村民姓氏及家族构成示以图表[2]231-264,此村落至少有29个姓氏,以卫、张、王、郭四姓为主,卫姓村民占三分之一。他指出石窟是由同一组织管理的,同一姓名会出现在多个造像铭中。例如:开皇元年铭第2行发愿者最末的张转胜在第3窟中是一个普通邑子;第5行大斋主石艾县司功张宝明在第1窟中是“维那张宝明”;第10行菩萨主张元伯在第3窟是一个普通邑子,在第1窟则是斋主。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说明修建摩崖大佛是当地村民自北朝以来持续的造像供养活动。
另外,“大斋主石艾县司功张宝明”之“司功”,侯旭东推测自开皇三年始用之[2]239。故铭文篆刻时间很重要。
第4行大施主豆卢通与其他供养人不同,是中央派遣至此的高官,后文探讨。
3. 另一座大佛 摩崖大佛发愿文“敬造镇国王像双丈八并四菩萨阿难迦叶”明确记载了尊名和造像数,镇国王像(如来像)是双像,即佛两身,菩萨四身,阿难迦叶各一身。但现仅存一身如来、两身菩萨及两身重修的弟子。那么,另一座丈八佛和另两身菩萨,以及原始两身弟子像在哪里呢?
正中一半跏趺坐大佛,两侧的坛台上各有一圆形桩孔,再外侧为二胁侍菩萨(左右各一)。摩崖大佛前方券洞内曾有半身菩萨像和失头弟子像。但如今大佛周围无如上石像。若补修弟子像台座下有圆孔,或曾有过弟子立像。半身菩萨像为圆雕这一点还存疑。现存两身摩崖菩萨为浮塑,通体雕自同一块岩石。
笔者在半跏趺坐大佛建筑的西侧摩崖面上发现了另一座摩崖大佛(以下称“外大佛”)的轮廓(图13),虽能辨认头肩、两腕、膝部的轮廓,但身体大部脱落,难辨其容姿。从头身比例看,这是一身倚坐像(半跏趺坐或善跏趺坐)。
以下为现场实测值,两座大佛高度非常接近。
外大佛(笔者实测值):通高约4.2、坐高约3、膝宽约1.6m。
半跏趺坐佛通高4.63、坐高3.33、膝宽1.7m(《文物》实侧值)。
外大佛头顶位置无法确定,但两身造像膝宽相近,或雕为双像。因半跏趺坐佛在建筑内,两像是否处于同一高度,尤其肩与台座的高度是否一致均难以确定。崖壁上方有背光尖顶轮廓,且稍偏西,背光或包围双像。
五 半跏趺坐佛与“镇国王像双丈八”铭
开河寺大佛确如铭文所言为双像。隋初为何在此地造立双像呢?
1. 半跏趺坐佛的尊格 《文物》判断半跏趺坐如来像为弥勒佛,类似的还有北响堂石窟北洞中心柱右面的半跏趺坐佛,南响堂石窟第2窟前壁的浮雕半跏趺坐佛,半跏趺坐是邺城地区石窟中弥勒佛坐姿的一种[5]。探究如下:
北响堂石窟北洞的中心柱三面雕像,正面一坐佛,左面倚坐佛,右面半跏趺坐佛。中心柱左面为弥勒菩萨的固定位置,故此窟左面倚坐佛为弥勒佛。右面的佛半跏趺坐于莲座上,左脚垂下,右脚搭于左腿上;右手施无畏印说法状。李裕群认为半跏趺坐佛为弥勒,佐证以山西省祁县子洪镇石窟(北魏,一坐佛,一交脚菩萨,一倚坐菩萨)和山西省左权县石佛寺石窟第1窟(北魏末—东魏,一坐佛,一倚坐佛,一半跏思惟菩萨),“一佛二弥勒”组合虽源头不明,但其变形在同时代其他石窟亦有之①。
南响堂石窟第2窟前壁的浮雕佛半跏趺坐于屋檐内中央,施无畏印。相对建筑中释迦多宝佛并坐。此半跏趺坐佛或为弥勒佛。佛右脚屈膝下垂,左脚置于台上,姿态自然,应为游戏坐。
河北省有两件白玉制作的游戏坐如来像,一件是正定东魏武定七年(549)铭的弥勒坐像[6],另一件是藁城北齐河清元年(562)“弥勒破坐”铭的二佛并坐像[7](图14)。两件均标明为“弥勒”②。尤其藁城像铭文中的“破坐”是连结弥勒佛与坐姿(游戏坐)的关键词。徐男英认为“破坐”是“改结跏趺坐为舒展坐式”[8]。游戏坐和半跏趺坐均为结跏趺坐的舒展坐式,故半跏趺坐如来像是弥勒佛[9]。
开河寺半跏趺坐大佛为双像,藁城游戏坐造像亦为双像。安徽省咸平寺址出土北齐河清二年(563)上官僧度等造像碑(安徽博物院藏)亦有倚坐佛和半跏趺坐佛双像[10]。右侧倚坐佛右手向外,左手向内,施转法轮印。左侧半跏趺坐佛右脚背置于左膝,左脚倾斜下垂,脚尖触地。右手掌心向内置于胸前,与正定像和藁城像相通。藁城二佛同为游戏坐,而安徽博物院所藏造像碑二佛为倚坐佛和半跏趺坐佛,故倚坐坐姿与弥勒像有很大关系。右侧佛施转法轮印,西安碑林博物馆所藏刻弥勒铭的交脚佛像同施转法轮印,5至6世纪的交脚弥勒菩萨多施转法轮印[11]。
2. 镇国王像与隋文帝 据以上探究,开河寺半跏趺坐大佛就是弥勒佛。那为何铭文不是弥勒像而是“镇国王像”呢?镇国王并非佛教尊格,意为世俗世界平定叛乱的理想国王。开皇元年符合镇国王的只有隋文帝(541—604)。
西魏大统七年(541)六月,隋文帝杨坚出生于冯翊(陕西省渭南市)般若寺,由尼姑抚养长大[12]。杨坚辅政北周,大象二年(580)位列大丞相,七月命法藏剃度一百二十个僧人任检校并赐法衣[13]。大定元年(581)二月受禅让为帝,改元开皇。三月于五岳各建僧寺一所,翌年(582)修建大兴城、大兴善寺(国寺)并下令修复因北周灭佛而荒废的佛寺[14]。仁寿元年(601)后各州敕建舍利塔。
修建开河寺大佛与隋文帝开始复佛政策的时期吻合。当地权贵联名在平定修建大佛以表明对镇国王隋文帝的支持。上述第2窟造窟记中出现“勃海大王”,说明为与权贵及现实政权建立联系而建造石窟和佛像亦是前代基础①。
此外,镇国王是“理想国王”,与佛教“转轮圣王”相通。称隋文帝为“镇国王”,意同转轮圣王,表现以半跏趺坐佛。开河寺大佛就是“兼具弥勒佛形态和转轮圣王特质的现世皇帝像”。
3. 双丈八与二圣崇拜 铭文中的“丈八”为一丈八尺,不知是指身高还是坐高。若为身高,坐高应为九尺。隋初开皇官尺(1尺=29.5cm)一丈八尺约5.3m,九尺则为2.65m。现存大佛通高4.63、坐高3.33m,外大佛通高4.2、坐高约3m,均不一致。但铭文像高和实际像高不一的例子很多,这里应该只是说比释迦身高一丈六尺还要高。文献资料和铭文中除了丈八外,还有丈四、丈九、二丈八尺、三丈八尺等用例,以及有无量寿、卢舍那、定光、弥勒等多种尊名[15]。
开河寺大佛双像或表现文帝和独孤皇后(独孤伽罗,文献皇后,544—602)。独孤皇后是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女,严正高洁。政治上她常与隋文帝一致,宫中并称为“二圣”[12]1109。
二圣先例有孝文帝和文明太后冯氏及孝明帝和灵太后胡氏。反映圣母子崇拜的[16],前者有云冈石窟中期的一对石窟和晖福寺碑(西安碑林博物馆藏,488年),后者有水泉石窟的二佛立像。这是对隋文帝和独孤皇后夫妇的二圣崇拜。开皇元年文帝夫妇共同致力于佛教复兴②。
综上,“镇国王像双丈八”是称颂隋文帝夫妇为“镇国二圣”的双像弥勒大佛。
六 大施主豆卢通与世子僧奴
摩崖大佛铭文第4行“大施主使持节定州诸军事南陈郡开国公定州刺史豆卢通、世子僧奴”。豆卢氏是昌黎徒何(辽宁省)的慕容氏鲜卑,后归顺于北魏,与北朝、隋、唐王朝联姻发展成一股强大势力③。据铭文,豆卢通赴任定州刺史后参与开河寺大佛建造,当地供养人荣幸有高官豆卢通参与,故刻其与其子“僧奴”于供养人开头。
1. 豆卢通 豆卢通(538—597)是北周至隋的武将,《北史》和《隋书》有其传记[12]1158。豆卢通是豆卢永恩之子,幼年因父功封临贞县侯,历任大都督、仪同三司、沃野县公、北徐州刺史等;580年于尉迟迥之乱中立功,晋升为大将军;开皇之初(581年)进爵南陈郡公,不久后入朝;岁余赴任定州刺史,后迁相州刺史;随后历任夏洪二州总管,597年去世,享年59岁,谥号安。妻文帝之妹昌乐长公主,育一子名宽。
开皇元年后豆卢通为“南陈郡开国公定州刺史”,与铭文时期大体一致。《隋书》豆卢通传记载“(开皇初)……岁余,出拜定州刺史”,若“岁余”为“一年多后”,豆卢通为定州刺史应是开皇二年后,故开皇元年或非大佛完工时间①。
2. 世子僧奴 《隋书》豆卢通传有豆卢通之子宽,却无铭文的“僧奴”。豆卢宽无个人传记,其孙豆卢钦望传记(《旧唐书》卷90)中略有记载。隋至唐初,豆卢宽屡任要职,永徽元年(650)去世。其中无豆卢宽字的记载。陕西省昭陵博物馆所藏“唐故特进芮定公豆卢宽之碑”第3行“公讳宽、字□奴”[17][18]。碑面磨损难辨“字□奴”,但知“奴”。故僧奴就是豆卢宽的字,僧奴即豆卢宽。
豆卢宽碑高3.6、宽1、厚0.37m。前8行上半文字几乎无存,其生年不详。第18至19行“永徽元年六月四日薨于京城之弘德里第,春秋六十九”,永徽元年(650)卒,享年69岁。倒推知豆卢宽生于公元582年,即开皇二年,开皇元年四月时豆卢宽还未出生。
第9行“隋开皇□年,授南陈公世子”,录文纪年不详,现场辨认为“八”。开皇八年是公元588年,比摩崖大佛纪年晚了7年。
据上述,豆卢通并非一开始就参与了大佛建造,或为中途加入并大量捐资。若豆卢宽被授世子是开皇八年(588),铭文镌刻时间应是开皇八年或之后,那么“司功”出现在供养人题名中,以及豆卢通任定州刺史时比开皇元年晚等问题就不矛盾。豆卢通深得文帝信任,娶文帝之妹为妻,其子僧奴是文帝外甥,父子为隋文帝夫妇捐资营建双丈八大佛理所当然。开皇八年豆卢通出资营建开河寺大佛以彰显父子两辈对隋文帝的忠诚。
综上,开皇元年并非大佛完工时间,而是发愿年份,大佛在豆卢通的大力援助下得以完成并于开皇八年刻下铭文。
又,开皇五年(585)定州“七帝寺碑”(惠郁造像记)中亦有豆卢通。七帝寺中的北魏三丈八尺弥勒佛因北周灭佛被毁,复佛政策下开皇元年起重修。“(定州)刺史南陈公豆卢通”自始至终资助②。重修像非双像,也不知其坐姿,但在隋初复佛趋势下,豆卢通与数座弥勒大佛的营建产生了关联。
结语:圣王形象的弥勒大佛
北魏初,道人统法果称赞道武帝为“当今如来”。北魏为历代五位皇帝建造了五尊丈六释迦如来立像,之后开凿云冈石窟建造四尊如来像和一尊交脚菩萨像[19]。现多认为四尊如来像代表北魏皇帝,交脚弥勒菩萨像代表一位即位前就去世的太子[20];也有人认为弥勒菩萨像才是现世皇帝像[21-24]。如来和菩萨,哪个才符合现世皇帝像呢?
笔者认为北魏为现世皇帝建造的佛像是如来形态。发愿文有“为皇帝陛下”的主佛也多是如来形态。比起远在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存于此世的释迦如来更符合皇帝,法果所说“当今如来”也应是释迦如来。随着弥勒下生信仰广为传播,北朝东部地区开始建造如来形态的弥勒像,北魏末至东魏再到北齐,形成了并脚倚坐、半跏趺坐和游戏坐等倚坐系的新弥勒图像。将现世皇帝与转轮圣王重合可以缩短与未来弥勒佛的距离。
“双像半跏坐大佛”不仅受到北朝传统的皇帝如来思想和二圣崇拜的影响,也与北朝东部地区的倚坐系下生弥勒佛有很大关联。隋文帝是圣王形象弥勒大佛诞生的动力。“镇国王像双丈八”铭的摩崖大佛展现了隋初皇帝和如来的新关系。
附记:本文原刊《东方学报》第91册,2016年12月。译文进行了细节上的订正,并删减了大量图片。如有需要请参考日文原文PDF:
https:// repository. kulib.kyoto-u.ac.jp / dspace /bitstream/2433/224890/1/jic091_001.pdf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系石窟调查组. 山西平定开河寺石窟[J]. 文物,1997(1):73-85.
[2]侯旭东. 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231-264.
[3]佐藤智水. 中国における初期の「邑義」について(中)[C]//仏教文化研究所紀要:46. 龙谷大学,2007:229-
230.
[4]石松日奈子. 雲岡石窟の皇帝大仏―鮮卑王から中華皇帝へ―[J]. 國華:第1451號,2016:19-31.
[5]李裕群. 北朝晩期石窟寺研究[M].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228.
[6]王巧莲,刘友恒. 正定收藏的部分北朝佛教石造像[J]. 文物,1998(5):70-74.
[7]程纪中. 河北藁城县发现一批北齐石造像[J]. 考古,1980(3):242-245.
[8] 徐男英. 河北藁城出土の北斉河清元年銘白玉二仏坐像について―「弥勒破坐」銘の解釈を中心に―[J]. 美術史:第170號,2011:313-330.
[9]石松日奈子. 中国北朝期弥勒像の再検討 ―下生弥勒と聖王像―[J]. 東洋美術史學:第4號(首尔),2016:29-30.
[10]韩自强. 安徽亳县咸平寺发现北齐石刻造像碑[J]. 文物,1980(9):56-64.
[11]石松日奈子. 中国交脚菩薩像考[J]. 仏教美術:第178號,1988:55-83.
[12]魏徵,令狐德棻. 隋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3:1.
[13]道宣. 续高僧传[M]. 北京:中华书局,2014:704.
[14]费长房. 历代三宝记[M]//大正藏:第49册. 台北:财团法人佛陀教育基金会,1990:102.
[15]释僧祐. 出三藏记集[M]. 北京:中华书局,1995:487-
488.
[16]石松日奈子. 北魏仏教造像史の研究[M]. ブリュッケ,2005:28-29.
[17]张沛. 昭陵碑石[M].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19,117.
[18]吴钢. 全唐文补遗:第6辑[M]. 西安:三秦出版社,1999:6.
[19]魏收. 魏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74:3036-3037.
[20]塚本善隆. 雲岡石窟の仏教[J]. 印度學仏教學研究:2-2,1954:354-365.
[21]佐藤智水. 雲岡仏教の性格[J]. 東洋學報:59-1·2合刊号,1977:27-66.
[22]古正美. 从佛教思想史上转身论的发展看观世音菩萨在中国造像史上转男成女像的由来[J]. 东吴大学中国艺术史集刊:第15卷,1987:157-216.
[23]古正美. 从《大慈如来告疏》说起:北魏孝文帝的云冈弥勒佛王造像[C]//2005年云冈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研究卷. 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4-47.
[24]曽布川寬. 雲岡石窟再考[J]. 東方學報:第83冊,2008: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