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博士校企协同培养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4-06-14邓婧慧姚如贵普晓尼
邓婧慧 姚如贵 普晓尼
[摘 要]文章通过调查问卷发放、导师座谈会,联培单位走访等对X大学(一所研究型大学)近年来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调查,从招生选拔、科研合作、联合指导、培养过程管理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国防科技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博士培养;研究生教育;校企协同;联合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24)08-0099-0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但培养过程与生产、创新实践衔接不够紧密,行业的领军人才、有影响力的世界级大师不多。为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完善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2011 年 3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开启了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清华大学等25个学位授予单位成为首批招收培养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于2012年开始招生[1],后续扩展到40多家院校。
作为首批25家单位之一,X大学从2012年开始面向在职人员招收电子与信息专业工程博士,2022年开始面向应届生招收非定向工程博士。因非定向工程博士人数较少,其培养处于起始阶段,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定向工程博士,即企业在职来校提升学历人员(以下简称工程博士)。
X大学与航天科技、中航工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等合作,面向国防科技电子信息领域,开设了工程博士专项班,在招生选拔标准、教学资源共建、联合指导、培养过程管理等方面开展了校企协同探索。在培工程博士近400人,多为部门技术骨干,其中70%的人员曾经或者正在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科技支撑计划或重大工程,30%的人员在所属单位担任领导职务。为了管窥国防科技电子信息领域工程博士校企协同培养的现实状况,本研究以X大学工程博士培养为个案,于2023年2月到4月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调研工作。
一、调研项目及结果分析
学生、导师、高校、企业是工程博士培养的重要参与者,因此本次调研设计了面向工程博士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工程博士导师座谈会、赴工程博士联培单位走访、分析X大学工程博士培养制度/文件等4个环节,重点关注以下问题:(1)X大学工程博士校企协同培养现状如何?(2)企业和培养单位是否已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3)工程博士生如何看待和评价校企协同模式?本调研情况如表 1所示。
通过对本调研结果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工程博士对X大学现有培养模式认可度较高,但在校企协同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在招生选拔方面,挑选优秀的“种子”是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的关键。X大学的工程博士本科毕业院校情况统计(见图 1),其中本科毕业院校属于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合计占比为76.92%;工程博士硕士阶段专业情况统计(见图 2),硕士阶段属于同一级学科或者相近学科的合计占比为81.53%。调研结果表明,X大学的工程博士招收吸引了“具有较好的工程技术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人员前来报考,但也应注意到,仍有23.08%的工程博士来自其他院校,18.46%来自性质差别很大或者完全不相关的学科。在走访联培单位时得到反馈,联培单位并没有参与制定招生标准、招生计划和组织复试等环节,其主要负责推荐生源,并且推荐也主要是遵循申请人的意愿,基本无选拔环节,这种招生方式缺乏有组织有目标的人才选拔措施。
其次,在科研合作方面,X大学的工程博士培养采用在项目牵引下的“1+3”模式,即学生第1年到学校上课,后3年轮流在企业与学校开展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在该模式下,校企双方协同开展将优秀科研成果向教材、教案等教学内容转化,将科研实践等平台向学生开放,将科技前沿问题转化为工程博士参与项目等产教融合工作[2]。
调研发现,工程博士对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的总体满意度超过95%。但在问及工程博士校企合作课题参与情况时,仅26.15%的博士反馈校内导师和联培单位有共同合作课题并参与其中,23.08%的博士反馈有共同合作课题,但没有参与其中;剩下合计50.77%的博士反馈并没有合作课题或者不清楚(见图 3)。由此可见,工程博士作为纽带在拓展校企科研合作方面的作用发挥不足,工程实践中的科学问题转化为校企共同研究的课题不多。在执行实践中,缺少联合科研项目作为牵引,很难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联合指导团队,在学术成果归属、学位论文指导等方面也会出现问题。
再次,在联合指导方面,导师是指导工程博士的第一责任人。以实现工程博士基础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为目标,工程博士指导应实行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双方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指导工程博士的学位论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仅21.54%的工程博士反馈有确定的企业导师(见图 4),主要由本单位的研究员担任。工程博士与导师每周交流时间统计(见图 5),仅4.62%的工程博士与导师(导师组)交流时间每周保持在5~10小时,67.69%保持在1~5小时,其他均小于1小时。在与校内导师座谈中,上述情况也得到了印证。由于工作与学习矛盾客观存在,工程博士与导师联系较少,基本以远程线上联系为主,而且除极少数有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支撑学位论文的工程博士外,绝大部分工程博士的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极少交流。由此可见,工程博士双导师制还存在着落实不到位、校内外导师之间缺乏沟通、导师指导积极性不高等诸多问题。
最后,在培养过程管理方面,培养过程管理是工程博士培养的质量保障。调查问卷和走访结果显示,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程博士难以合理规划学业,用于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精力被大量减少;科研院所主要关注员工的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对工程博士学业基本无考核要求;学校作为培养主体,对工程博士培养环节进行管理,但校外自主学习的方式导致导师和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与他们缺乏稳定有效的沟通渠道,很难准确掌握其学习进度和状态;企业和学校尚未形成完善的(企业)导师选聘和管理机制,导师对工程博士指导的积极性也不高。
二、对策及建议
综上,X大学工程博士校企协同培养现状调查结果表明,校企之间并未形成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企业主要是推荐生源,其在招生计划、培养方案、课程教材、毕业标准、日常管理等方面参与不足,企业导师的指导欠缺,校企联合培养实际成了“委托培养”[3]。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以产教融合为鲜明特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面向行业产业当前及未来人才重大需求,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未来领军人才。工程博士教育旨在加强校企协同,培养工程技术领军人才,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需求。基于X大学工程博士校企协同培养现状和问题,结合对影响工程博士培养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本研究提出四点对策(见图 6)。
(一)强化需求牵引
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四大职能,是培养工程博士的主要责任方,是联系企业、导师、学生的纽带。科研院所是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新的时代背景、行业产业发展都要求企业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上做得更多、更好。企业需要发挥“技术前沿能力、重大项目资源、技术专家厚度”等方面的核心优势,立足国家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培育现代产业链链长人才需求,将“卡脖子”清单变成人才培养清单,以研发任务牵引工程博士联合培养[4]。
遵循“需求牵引、项目驱动、精准对接”原则,科研院所可以向高校师生发布企业命题,实施科研项目“揭榜挂帅”,带着项目寻找合适的学生和导师,在招生时充分考虑项目需要;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企业专家参与复试,确保招生选拔和导师聘任既符合学术要求又贴近实际应用。
(二)强化分类培养和评价
结合工程博士培养要求和用人单位需求,校企双方制定清晰的人才培养计划。紧扣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校企共同商定跨学科领域的宽口径“菜单”式的课程计划,以本学科领域核心课程、前沿研究主题和重大问题讨论课来培养工程博士在工程知识与技术方面的基本素质;通过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学、项目管理学、工程管理学、法学等课程来培养工程博士组织管理能力、领导能力与职业发展能力;通过人文、社会、外国语言文学等公共基础类课程的设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国际交流能力[3]。
工程博士实训和论文开题紧扣科研课题,分类制定毕业要求,破“五唯”,将获奖、鉴定、发明专利、制定行业标准、担任型号总师或重点项目负责人等纳入学术成果评价。制定更加契合工程博士培养定位的学位论文评价标准,重点考虑论文成果的工程技术创新性、论文工作的工程应用价值或经济社会效益,以及论文工作中反映出的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组织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能力等。
(三)强化过程管理
以项目为牵引,成立校企联合指导和研究团队,由高校导师主要负责指导学术大方向和学位论文,由企业导师主要负责项目技术攻关指导和研究条件配置,选聘有丰富的科研一线工作经历、有和企业/学校交流的热情的专家担任导师,完善导师进入和退出机制[5]。统一组织工程博士开题评议、中期考核,建立工程博士年度集中报告制度;及时梳理工程博士培养环节的完成情况,对触发学业预警的工程博士发送学业预警通知书,加强与导师、联培单位联系,开展学业帮扶,督促工程博士按时完成学业,同时针对不能按时完成培养要求的工程博士建立退出机制。
(四)强化机制保障
为精准对接人才培养需求,可将人才培养从基础研究支撑、工程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等校企日常合作中剥离出来,建立专门的校企联合教学委员会,参与关于工程博士培养改革与发展的重大决策,对工程博士课程、科研、学位授予标准等重要环节提出意见和建议,指导建立高校和企业全程参与的人才选拔与培养体系。加强高校研究生培养部门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直接联系,在工程博士招生、导师选聘、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协调,完善各项制度,责任到人,共同加强工程博士培养过程管理;积极搭建各类平台,以促进企业、高校互学互鉴。
三、结语
工程博士教育以校企协同培养为鲜明特征,旨在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满足创新型国家建设对高层次应用型工程技术创新人才需求。经调查研究发现,现有培养模式仍以高校为主,企业在招生选拔、资源建设、联合指导、培养过程管理等环节参与度不够深入,建议以需求/科研项目为牵引,强化分类培养和过程管理,强化机制保障,建立校企联合的教学指导机构,共同推进校企双方全程参与多元化招生选拔、教学资源建设、培养过程管理等,为提升工程博士培养质量、服务国家人才战略需求贡献力量。
[ 参 考 文 献 ]
[1] 王鹏,罗蕴丰,肖敏.工程博士生学业成果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高教学刊,2021,7(36):73-79.
[2] 汪劲松,张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8):1-5.
[3] 晨安.工程博士:探索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培养新模式[J].中国人才,2022(5):16-19.
[4] 马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讨: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7):14-19.
[5] 徐健,严浙平,张勋,等.依托兴海学术团队与UUV重大科研项目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研究[J].科教导刊(下旬),2017(9):27-29.
[责任编辑:雷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