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建构与全景概览:生态纪录片的诗意 审美及国家形象塑造

2024-06-13岳小玲

电影评介 2024年6期
关键词:诗意纪录片生态

岳小玲

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宣传中心、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纪录片《望见山水——绿水青山生态兴》(以下简称《望见山水》)于2023年8月15日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该片一共六集,每集一个主题,前五集以林、土、沙、草、泽为内容,对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分类描述,最后以“家”为主题,唤起人们建设美丽中国的成就感和自豪感。该片创作历时4年,主创团队涉足我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力图从宏观角度绘就一本立体多维的中国地理图册,其中全景画面采用高科技交互式摄影、造景摄影、无人机拍摄等方式俯瞰对象,特写画面依托特拍延时摄影、微距拍摄等手段,让植物的精细纹理纤毫毕现。俯仰之间,帧帧山河皆成画,转瞬之际,四时美景尽入眼,客观科学的知识科普,如诗如画的镜头艺术,展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对生态治理方案的具体描述,树立了中国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实干形象,高效务实的态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下了生动注解。

一、组合与聚合:从局部到整体的和谐共生

(一)生态系统的分类叙述与整体概览

组合段与聚合系概念由结构主义学家德·索绪尔提出,目的在于阐释语言内在层次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索绪尔认为“对语言结构系统的分析不能从要素的角度出发,而是应该从相互连接的整体出发。”[1],并将组合与聚合看作语言结构的两根基本轴,其中聚合系是可以互相替代的一系列词系,它们在表达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可以聚合成为一类,构成语言要素的组合段。组合段指的是语言聚合类在言语链条上的同时排列,它们是相互关联的语言单位组合而成的整体。概言之,聚合系关注的是语言结构的纵向替换,结构关系可以总结为“或者”,组合段则着眼于语言结构的总体规则,表现为“和”的形式。影视语言作为一种视听语言,具有独特的序列性和表意性,因此,组合段与聚合系理论也被应用于影视语言研究。在该领域,聚合结构一般用来表现某一个具体的对象,或者一个具体对象的某个面向,每个主题采用单点叙事策略,不同的单元主题彼此独立,汇聚在一起组合成一部完整的、具有统一指向的概括性作品。

《望见山水》在结构铺排上遵循聚合与组合原则,以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为基点,每集以林、土、沙、草、泽为单位,对我国数十年的生态治理实践分而述之,然后将不同的内容汇聚在一起,指向纪录片的核心主题,即中国高效务实的生态治理措施和不负青山、不负江河的生态保护决心。不管表现对象是人或事,还是知识科普,纪录片每集均采用单点叙事策略,从细节处入手,秉承一事一议的创作原则,描绘千姿百态的山水中国。其中《林》是一封来自树的邀请,内蒙古露天煤矿大面积的煤层暴露面,经过上亿年的风吹日晒,还保留着木材的清晰纹路,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忍受七个月的漫长冬季,以休眠状态博弈残酷的寒冬,西双版纳一望无际的望天树绷直根须、直冲天际,只为获得一方土壤和一丝光照。《土》是大地的皮肤,它们与水相生相克,共同孕育高大且繁盛的生命,《泽》是地球灵动的脉搏,镜头下两千多万公顷中国湿地润物无声、泽被万物,隐藏在草甸下上万年的泥炭层,以温和的方式适时吐纳,补充地下水源,调节区域气候。《草》与《沙》在荒漠戈壁上演一场场生命对抗,寸草不生的干旱沙漠,草木干枯、衰老、风化,但是只需一丝润泽,盎然生机随即扑面而来,最后一集《家》,讲述国家公园体制的建立为动物的生存提供基础。

纪录片将我国生态保护治理方案分成不同的模块,全面总结数十年生态治理的智慧和经验,这样的结构既理清了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种群之间的关系,又完整地展现了国人生态治理措施的方方面面。借助聚合与组合结构,该片对生态系统的净化、循环进行分类叙述和整体概览,让观众认识到生物多样性和统一性共存的根本原因。从一株草木到一粒沙尘,从自然万物到整个生态系统的逐一放大,绘就了一幅广阔又多元的生态图景,以此照见天人合一、天人共生的人地关系。

(二)问题意识:科学与人文的同频共振

除了展现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广度和深度,《望见山水》还具备严肃的问题意识和破题思维,与中国式生态纪录片的人文属性相比,该片站在科学与人文的交叉点上,一方面阐述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解析生态保护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非凡意义,另一方面从科学性、知识性入手,对自然万物的生长规律和大量地理成因做出科学的解释。该片每集都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开篇,生命从何而来?土壤如何诞生?云南野生亚洲象踏过500公里的迁徙路途,为何又折返回西双版纳?在一系列引人深思的问题中,纪录片向观众呈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紧迫和挑战。比如该片第二集走进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在专家的带领下,通过古老的植物化石破解土壤诞生的秘密,紧接着话题转向石质荒漠化问题,广西平果市东孟村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七年,却收获寥寥,当地充沛的降水将岩石表面的土壤冲刷殆尽,即便实施大面积植树造林,植被也无法通过封山育林的方式自然形成土壤,因此,石质荒漠化也被称为“土地癌症”,是我国四大地质生态灾难之一。

对此,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迎难而上,从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的共生关系着手,培育出第一批菌根化苗木,接种后当地苗木成活率可以达到90%以上,石质荒漠化问题在退耕还林政策实施12年后终于出现转机。《望见山水》还向观众科普了大量生态学知识,传递科学发展观的积极意义。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层层累积的泥炭层如何凭借强大的保水能力,向黄河中下游地区贡献上万年的淡水,内蒙古查干淖尔白茫茫的盐碱面,怎样在季风的裹挟下成为吹向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司马相如《子虚赋》中关于云梦泽的记载,与湖北江汉平原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纪录片秉承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证思维,将问题指向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的选择,让“经济发展与生态破坏”之间的矛盾对立贯穿于作品的叙事之中。

在科学实证的基础上,该片不忘传递生态纪录片的人文情怀,为了呈现真实的生态万物,近距离感受草木鸟兽的生命历程,摄制组深入藏北高原、云南原始森林、新疆沙漠等无人之境,捕捉野生动植物的蓬勃朝气。刚出生的野驴幼崽经过多次试探从黄土中站起,随后带着满身血渍奔跑于茫茫旷野;江汉平原的麋鹿王争夺交配垄断权,在鹿角上挂满水草;遗鸥雏鸟因贪玩离开巢穴,立即成为其他种群的攻击目标。这些珍贵的生命瞬间与纪录片每一集要阐释的主题相映成趣,问题的提出与破解,感性美与理性美的融合,展现了该片自然与人文同构的创作理念。

二、实景与写意:对自然美景的诗意呈现

我国的生态纪录片经过多年的创作发展,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美学风格,《生态秘境》(刘宁宁,2022)、《中国湿地》(2022)、《蔚蓝之境》(李勇/唐欣荣/姜蕾/谢宇斌/刘佳/陈红/张晗,2020)等优秀的国产纪录片,无论是旁白文案还是镜头艺术,都凝聚着国人对“天行有常”“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的追求。众所周知,纪录片的创作之本是展现真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真实性与诗意性是相互对立的,实景与写意的结合,在生态纪录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大自然本身就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高山流水和四时变化都洋溢着诗意的美感。在后期制作中,每一帧画面的选择和画面与画面之间的衔接,都融入了创作者对自然与人类的思考和感悟,这种自然之美与创造之美的结合,无疑为生态纪录片增添了无限魅力。英国纪录电影学派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在著作中阐明,纪录电影希望构筑的是一种充满艺术感的独特世界,于是“我们就从对自然素材的平铺直叙的描述,过渡到了对它们进行组织、再组织以及创造性剪裁的阶段。”[2]《望见山水》采用高规格的电影镜头再现了大自然的“超高颜值”,同时凭借多视点、简化、意象化等诗意手法,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融入创作者的诗性洞见。

(一)自然之美:诗意拍摄再现原生态美感

运用特殊拍摄手法还原大自然的诗意美,是《望见山水》强化画面表现力的重要方式。该片采用延时摄影、造景摄影、无人机拍摄、微距拍摄等手段,以及卫星遥感影像与数字技术结合的手法,为观众带来帧帧精美的千里江山美景。其中航拍视角下的壮丽河山像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黄渤海之滨大大小小的潮沟肆意铺展,是候鸟越冬的最后补给站,新疆胡杨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勾画出一条生命河道,逐渐拉远的航拍镜头让草原上的蘑菇圈清晰可见,还有藏北高原令人惊叹的雪域世界,西双版纳水天一色的丛林秘境,诺尔盖湿地湿气氤氲的自然风光……全景视角还原了一个蔚为壮观的辽阔山河,让观众看到了一个更丰满、更立体的大美中国。

微距摄影下,植物的根系脉络清晰可见,附着在恐龙牙齿上的微体化石放大数百倍后,为禾本科植物的诞生节点提供了有力证据,特写镜头跟随一株风滚草越过公路和农田,慢镜头下一颗水滴落向地面,映照一团春绿,高原上的滴雪冰融汇成磅礴浩荡的江水,溯河洄游的鱼群、来去无踪的长臂猿、集体北迁的云南象群都成为人文中国的魅力写照。同时特拍延时摄影捕捉了各种视觉奇观,无论是波诡云翳的气候变幻,还是新芽破土而出的过程,时光的魅力都被浓缩在镜头之中。《望见山水》从“望”字着手,将新时代大美中国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在拍摄方式上融会贯通,突破了简单、机械的自然主义记录方式,新奇的表现角度和多样的拍摄方式,再现了山、水、人之间的相依相存,绿水青山的诗意化表达,呼应了国人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

(二)融情于景:文本意蕴营造诗性美感

“诗意纪录片在客观记录的基础上,注重以独特的创作手法挖掘‘诗意”[3],《望见山水》强化画面表现力之余,创作组还将中式美学理念和中国传统哲学观融于文本内容,用主观的形式创造美景、唤醒美景、照亮美景,在客观实物与主观想象之间展现生态美的余韵悠长。该片营造大美中国的方式非常多样,最值得称道的是将天圆地方的“镜中像”模式,当成影像叙事的特别“逗号”,既搭建了文本之间的叙事桥梁,又体现了中华文明的方圆之道。在我国古代的方圆文化中,方代表堂堂正正的浩然气度,圆是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以方圆之道营造纪录片的诗意意蕴,其根源来自国人天地无涯、万物齐一的精神境界。在方中有圆、圆中有方的隐喻中,万千镜像里的春夏秋冬,更是展现了方圆理念的无限乾坤。这种“镜中像”模式不强调对实物的逼真描绘,而是传达一种超越客体的朦胧质感,它们或是一株蜡梅,或是一抹春绿,同时以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李白的“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等诗句,传达中国人自古以来的生命观和自然观。除了中国的古文诗词,该片辑录的名人谚语还来自法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地区,生态灾难是美国学者黛博拉·克莱默所言“从一个大陆飞向另一个大陆,但这个梯子上的许多梯级都断了”,沙尘灾害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笔下的“走进风暴,闭上眼睛,塞住耳朵”。这些关注生态环境的警世名言,彰显全球生态价值观和责任观的和谐统一,富有哲理的艺术表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积极力量。

《望见山水》的创造美还来源于画面和节奏的诗意,创作组邀请知名画家夏克梁以灵动浪漫的马克笔绘画方式,绘制大量精美手稿,画作构图大胆,色彩鲜艳明快又不张扬,一笔一画间勾勒出植物色彩的微妙变化:它们是盘旋在日晷上的轮钟花,是石板夹缝中让人眼前一亮的筋骨草,也是盛夏时节的草长莺飞。每一幅画看似散发着静谧安然的气质,实则是对自然万物生命力的礼赞和颂扬。关于节奏的诗意,创作组邀请法国著名作曲家Armand Amar参与制作,为该片打造具有东方特色的自然之声,贴合文本内容的背景音乐没有技巧的繁复,也没有高亢华丽的音符,它的魅力在于将作品那份朴素而深沉的情感,通过淡淡的空灵清幽传达而出,为纪录片增添了一份古韵诗意。在优美的旋律中,观众的目光在万物之间自由游走,探究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之间的意义关系,山水万物的自然美与主观营造的意境美,体现了创作者对生态向好、万物并育理念的诗性构建和诗意表达。

三、过去与当下:生态环境治理的维度升华

通过纪实影像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纪录片的永恒主题,《望见山水》也不例外,该片每一集都采用过去和当下两个时空维度,讲述国民从蒙受生态灾难到享受生态之福的转变,突显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纪录片将每一集的内容切割成三个模块,第一个模块是理性分析自然万物的内在生长规律,深入浅出地讲解完成对生态自然的理性关照,其中关于生态科学和人文常识的介绍,洋溢着创作者对万物生灵的赞美和敬畏。紧接着进入该片的第二模块——回忆过去,通过插入的历史影像,介绍在过去的年代,因为过度开采、无节制开垦给国民带来的生态灾害。“揭示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从生态哲学的角度进行文化批判和社会批判,是我国生态纪录片发展的主要任务”[4],比如《林》一集,高山林木的郁郁葱葱一望无际,湿地的薄雾袅袅似乎要溢出屏幕,此时画面跳切到1998年的特大洪水,数万根被砍伐的木材密密麻麻地塞满几百米宽的江面,记者溯游而上、追本溯源,看到的是金沙江、大渡河两岸的广袤荒原和雅砻江下流所剩无几的残次林木,水土流失、堤坝溃决、淹田毁屋的影像触目惊心。长江流域危机四伏、东北林海雪原无木可伐的窘境、西双版纳原始丛林毁于刀斧的悲剧,这些因为经济发展造成的生态灾难,被真真切切地摆在了观众眼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吕植讲述了一段20世纪90年代村民围攻毛冠鹿的情景,村民们一句“马上就有肉吃”的窃喜贪婪与毛冠鹿垂死挣扎的惨烈,震撼了在场的研究学者,此时,保护生态家园这一理念冲破了概念,第一次以活生生的实景形式展现在了他们面前。该片还介绍了众多本世纪前十年动物栖息地危机的严峻形势,城市、围栏、村庄等人类活动的领地,成为动植物无法逾越的天堑,“东北丛林里,27只东北虎和42只东北豹被挤压在面积不足0.6万平方公里的狭窄区域,超出了栖息地承载能力的3倍”“自1970年以来,全球超过35%的自然湿地已经消失,根据我国湿地资源调查显示,中国已经损失53%的温带滨海湿地,73%的红树林和80%的珊瑚礁”。种种详实的数据和沙地扩张、湖泊萎缩的卫星遥感影像,点明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产生的消极影响,也揭示了生态保护工作在全球范围内的刻不容缓。

经过前两个模块的科普和铺垫,纪录片第三个叙事模块全方位、多维度地梳理了中国生态治理的方方面面。为了这片珍贵的家园,国人从插草为标、圈水为地到退耕还林、为水让路,从扩大牧场、蓄养牲畜到以水定林、量水而行,以土地为生的农人,在良田和自然之间做着艰难的抉择,由此回答了该片最核心的主题,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如何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模式。面对闭塞的环境与经济的窘迫,猎杀野生动物、种植更具经济价值的农作物,一度成为农人青睐的生产方式,对此《望见山水》通过余村的竹艺编织,大熊猫保护区内饲养野生蜜蜂,畜牧业产业升级,增收增绿等措施,展现发展与保护从零到一、从一到无限的良性循环。随着政策和保护区的建立,靠山吃山的村民再次回归山林,以新的方式开启生态与经济的共赢,二者的辩证统一,证实了生态财富即社会财富、经济财富的深刻发展观。

关于我国生态治理的决心,纪录片还将镜头对准了攻坚一线的学者身上,为了培育一株适应当地气候的草木品种,有的专家团队在一片土地上驻扎十几年之久,他们穿梭于戈壁沙漠、踏进原始丛林,历时多年建立亚洲最大的荒漠植物大棚,将低覆盖度治沙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黄土高原从以往的荒凉遍野变成了今日的绿意盎然,内蒙古露天煤矿的百年攫取,发展到今天关矿停产、修复生态,国人治理实践的艰辛和坚持并非一日之功,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从历史看当下,从中国看世界,在推动全球生态保护的当下,中国作为重要的参与者、贡献者,躬身实践地走出了一条生态为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为全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动力。该片最后落脚于我国正在实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地理单元设立国家公园,让中国大地上的每一种生灵都能享受大自然的福祉。可见,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是东方智慧对人类社会向何处去的回答,也为世界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

结语

《望见山水》是我国生态治理成果的又一总结之作,该片系统记录了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客观科学地阐释了自然发展规律,并凭借过去与当下两种视角,展现我国生态治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纪录片将绿色发展理念融情于景,处处诗情画意,又不止诗情画意,以中国生态治理的真实案例为蓝本,建构绿色中国、诗意中国的精神气象,彰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蓬勃,在国际舞台树立了责任中国的大国形象。从传播角度而言,该片对可持续发展观和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理念的弘扬,是主流媒体为生态文明软实力建设做出的有效示范。

参考文献:

[1]骆峰.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研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148.

[2]杨远婴主编.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135.

[3]杨致远.影像的“炼金术”:论诗意纪录片的表意与修辞[ J ].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02):114-118.

[4]党圣元,刘瑞弘.生态批评与生态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7.

猜你喜欢

诗意纪录片生态
诗意地栖居
“生态养生”娱晚年
冬日浪漫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被耽搁的诗意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