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明圈层和道德基础理论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

2024-06-13相德宝张文正曹春晓

教育传媒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策略建议

相德宝 张文正 曹春晓

编者按

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人类社会深度媒介化发展,以数字平台为对象,以计算为工具,以国际传播、全球治理为核心议题的计算国际传播应运而生。本刊特邀北京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计算国际传播与全球治理领域的知名学者,在此刊发涵盖计算道德基础、计算传播分析、计算国际舆论、计算研究方法等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内容摘要】本文认为,道德基础是国际话语权的内核。新闻话语通过诉求不同道德基础,触发受众心理道德基模,形成道德判断,说服受众,实践话语权力。基于文明圈层和道德基础理论,本文对世界八大文明圈层21家媒体20年(2001—2021)涉华报道的道德基础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从人类共同道德基础出发,提出针对不同文明圈层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

【关键词】文明圈层;道德基础;国际话语权;涉华报道;策略建议

话语(discourse)最早是语言学研究的对象,关注语言的结构与功能。由于社会语言学家福勒、费尔克拉夫、梵·迪克,哲学家福柯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话语的关注,话语研究从语言学转向社会实践。福柯认为,话语是有系统组织起来的、反映某一社会集团的意义和价值观的话语①。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话语是一个具有交互性、实践性的关系范畴,话语主体将思想意志以话语这种“现实的意识”的方式呈现,并力图影响客体的思想和行动。话语作为一种具有建构功能的社会实践,通过干预主体的认知过程进而影响认知结果②。目前对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研究聚焦中国国际话语权理论内涵、国际媒体涉华话语、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策略。

国际话语权理论内涵:张志洲③认为话语权的本质不是“权利”,而是“权力”。话语权不是指是否有说话的权利,而是指通过语言来运用和体现权力……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一种国际政治权力关系……国际话语权之争归根到底就是国家利益的博弈。张铭清④认为国际话语权通过话语传播影响舆论,塑造国家形象和主导国际事务的能力,属于软实力范畴。

国际媒体涉华话语研究:主要基于新闻传播学框架理论、议程设置⑤⑥⑦进行研究,更多是文本的表层语言结构的研究,对深层道德基础及背后的道德认知基模缺少研究;更多关注西方主流媒体报道,对其他国家地区媒体涉华报道相对较少⑧。

国际话语权存在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西强我弱”的话语权结构,西方媒体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中国国际国内事务、政策进行批评、指摘,发表道德谴责和鞭挞,导致中国形象在西方媒体报道中被歪曲、丑化、妖魔化⑨,中国处于“失语”境地⑩。

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研究:围绕一带一路、南海问题、新冠肺炎疫情、人权等领域,国际传播人才、大学生等传播主体,以及中国意识形态、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特定主题话语权建言献策,但从中华文明、中国道德价值观领域倡导国际话语权建设研究相对缺失。

一、文献综述

(一)文明圈层及道德基础理论相关研究

文明圈层研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指出,文明是超越民族国家的文化单位,是一群文化价值观认同相同或相近的国家群体,是人类最高的文化集合。文明间的差异是根本的,新世界冲突的根源将主要不是意识形态或经济上的,而是文化上的。文明之间“相似相溶”,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并呈现出多种复杂趋势。国家都倾向于追随文化相似的国家,抵制没有文化共性的国家,从而形成了围绕核心国家的文明同心圆。西方文明、中华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是当下世界八种文明范式。

“文明型国家”是指“某个文明内的核心国家(core-state)”,如中华文明的核心国家是中国。随着中国的崛起,“文明型国家”概念影响力不断增大。习近平主席在国际演讲中多次强调中国独特的历史和文明,强调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被国际舆论称为中国“新文明观”。复旦大学张维为提出了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崛起的命题;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克里斯托弗·科克尔(Christopher Coker)同样解读了中国、俄罗斯、土耳其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崛起。

道德基础理论研究:道德基础理论(Moral Foundations Theory)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Jonathan Haidt)于2012年创立,认为道德是在心理机能调配下,由多元道德价值观念、多种道德行为实践和多样化的社会习俗共同构成的心理系统,该系统通过抑制和调节个体的利己性来维护日常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

关爱/伤害(care/harm)、公平/欺骗(fairness/cheating)、忠诚/背叛(loyalty/betrayal)、权威/颠覆(authority/subversion)、圣洁/堕落(sanctity/degradation)是人类的五大道德基础。每组道德基础都包括善与恶的一面(virtue and vice),前半部分代表着某种价值观的模型名称,后半部分指相应需要阻止和抵制的邪恶行为。该理论系统论述了道德的先天性、可塑性、直觉性和多元性特征,对于全面考察道德内容,深入理解道德形式,发现和解释不同文化群体的道德差异有重要意义。

(二)文明圈层、道德基础与国际话语权关系辨析

不同文明、国家、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发展历程不同,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基础往往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通过对全球范围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东方文化群体对于忠诚和圣洁的评价高于西方文化群体,而在另外三项道德内容的评价上并无明显差异。自由主义更依赖关爱、公平,反对剥削压迫,保守主义更依赖忠诚、权威、圣洁。

道德基础理论与新闻建构主义紧密联系。新闻与道德同属上层建筑范畴,道德基础理论是新闻生产、话语建构、框架选择的重要道德基础或道德判断标准。道德基础理论提出的人类五大道德基模为新闻建构、框架选择提供了道德判断标准。不同文明圈层的媒体基于自身的立场、意识形态以及文化观念建构新闻,选择框架,并对新闻事件进行道德判断。

国际话语权是主权国家通过正式外交、媒体传播、民间交流等渠道,将蕴含一定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话语渗透到国际社会中,使其他国家自愿接受并认同的能力。道德基础、文化价值观是国际话语权的内核。新闻报道通过选择道德基础引发受众对善恶的直觉感受以及对相应道德维度的认可,实现新闻报道的说服功能。

当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对文明圈层、道德基础隐形视角比较缺少关注,未揭示不同文明圈层媒体涉华话语道德基础的差异。鉴于此,本研究尝试从文明圈层、道德基础理论视角研究不同文明圈层媒体涉华话语的道德基础,揭示当下全球政治冲突、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背后隐形的文明和道德基础内因,创新当下中国国际话语权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包括:(1)八大文明媒体涉华报道整体道德基础结构如何?(2)八大文明媒体涉华报道不同主题是否存在不同道德基础倾向?(3)八大文明媒体涉华报道是否整体存在道德基础偏向?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是世界八大文明圈层核心国家代表性媒体涉华话语的道德基础。研究选择西方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东正教文明、拉丁美洲文明和非洲文明八大文明圈层21个核心国家、21家代表性媒体,通过Factiva数据库收集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至2021年总计20年涉华报道419343条(见下页表1)。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文本分析法与语义网络分析法,测量新闻文本背后隐藏的道德基础。

本文运用扩展版道德基础词典(The extended Moral Foundation Dictionary,eMFD),通过语义接近性计算每篇报道中使用五组道德基础的程度。扩展道德基础词典由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教授霍普等提出,该词典由大量美国大众新闻读者根据直觉判断并结合上下文语境标注生成,总计3270个道德基础词汇,每个词在语义空间内都被分配10个维度的道德系数。不同于Graham提出的第一版和第二版道德基础词典,该研究方法考虑文本语境,同时考虑文本的多种道德基础。

为进一步阐释每组道德基础的具体内涵,研究运用Leximancer语义网络分析法,对每组道德基础的议题(agenda)、属性(attribute),通过可视化方法进行呈现。Leximancer是昆士兰大学 Andrew Smith博士研发的一款文本分析工具,通过提取一个单词与其他单词共现(co-occurrence)频率生成共现矩阵,生成语义网络图。每一网络图包括“单词”(word)、“概念”(concept)以及“主题”(theme),每个主题以最强的概念命名。图中,小节点代表概念,大圆圈代表主题(以颜色、大小来区分),红色最重要,其次为橙色,依此类推。此外,Leximancer会分析每个概念内涵的相关性,两个概念图中距离越近,相关性越高;越远,越低。

同时,文章结合自然语言处理(NLP)的LDA主题模型展开。LDA主题模型是一种非监督的主题模型,通过对文档集层、主题层及特征词层三层贝叶斯模型获得文本主题的聚类模型。本研究首先用LDA分类全部文本,结合人工研判,将所有文本分为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五大主题,之后通过扩展道德基础词典计算出每个主题的道德基础。

三、研究发现

(一)不同文明圈层涉华报道整体道德基础结构

为适应生存挑战,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思维逐渐走向复杂、结构化。面对道德判断情境时,人们相关神经网络结构会被激活,形成多元的、具有不同侧重的,而非一元的道德判断,由此表征出道德基础结构。

数据显示,八大文明涉华报道道德结构趋于一致:多以关爱/伤害(22%)—公平/欺骗(21%)—忠诚/背叛(20%)—权威/颠覆(19%)—圣洁/堕落(17%)为呈现顺序;且“邪恶”比重大于“美德”,负面道德基础居多(如图1)。其中,“关爱/伤害”一组在八大文明道德基础结构中占据绝对优势;“圣洁/堕落”一组占比均最小。其中西方、印度和日本文明媒体使用负面道德基础排名前三;东正教、伊斯兰和中华文明使用负面道德基础较少,但均强调“伤害”“欺骗”以及“颠覆”三大负面道德基础(见第17页图2)。下面通过语义网络对每组道德基础进行具体阐释。

1.“关爱/伤害”:关注破坏性事件中,人、国家遭受的伤害,体现“关爱”

八大文明涉华报道体现“关爱/伤害”道德基础主要关注破坏性事件,如健康卫生事件、民生问题、社会冲突、边境纠纷等事件中中国人、“国家”(countries,3350.75)、“世界”(world2820.04)等主体遭受的“伤害”。

新冠肺炎疫情事件中,“疫情”(epidemic)、“危机事件”(emergency)、“患者”(patients)等道德系数累加值也排在八大文明道德基础词汇前40名,且多涉及“伤害”维度。负面量级系数达到0.55,为五组道德基础中最高;民生问题中,涉及中国公民尤其中国“工人”(workers)健康的道德基础词汇最多,如“人”(people)的道德基础值达到3613.65,居于首位,随后相关词汇有“健康”(health,1813.41)、“治疗”(medical,1392.03);关注中国工人的生存、生活条件及现状;中印边界纠纷中,涉及的道德词汇包括士兵“伤亡”(killed,1393.36)、“打斗”(fight)等。语义网络如图3,相关表征词统计如表2。

2.“公平/欺骗”:关注中国政府、企业在经贸领域通过“欺骗”手段破坏国际规则和贸易公平

八大文明涉华报道体现“公平/欺骗”道德基础主要关注“中国政府”“企业”(companies,990.3)通过“欺骗”手段破坏国际规则和贸易公平。如认为在国际经贸冲突中,中国政府采取“政治”(political,527.47)规则保护本国企业,认为中国政府通过贸易补贴和市场准入制度“破坏”(destroy)国际贸易秩序,中国政府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

各媒体主要批判中国企业、公司在国际社会中的行为。如贸易“权利”(rights)反复被提及,该词道德系数累加值最高,达到2288.36,相关负面词汇包括“破坏”(destroy)、“失序”(disorder),表明相关报道抵触中国使用“欺骗性”手段破坏国际经贸规则。语义网络如图4,相关表征词统计如表2。

3.“忠诚/背叛”:中国利用法律、军事活动操控本国国民、外国公司对华“忠诚”度

八大文明涉华报道体现“公平/欺骗”道德基础主要关注中国政府采取法律、军事行为维护本国权威等行为。涉及主体多为中共党员、民众以及企业,认为其属于被迫、被控制的状态。

“合作”(cooperation,659.18)、“出口”(export,315.54)是常见关键词,即媒体倾向认为中国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操纵”以上主体或别国对华的“忠诚”度,形成有利于中国发展的舆论环境。此外,“条约”(deal,359.97)、“协议”(agreement,256.86)等词汇也常被提及,表明中国与他国的合作行为涉及的经济“权利”更容易激发“背叛”维度道德基础判断。语义网络如图5,相关表征词统计如表2。

4.“权威/颠覆”:关注区域性政治、军事对抗,强调中国颁布法规维护“权威”,“颠覆”国际秩序

八大文明涉华报道体现“权威/颠覆”道德基础主要关注区域性军事、政治问题,如香港抗议、南海问题、中印边境冲突等。其中“政府”(government)是关键主体,系数累加值2820.04,其余主体包括军队、警察等。关注其颁布的“法律”(law,1099.7)以及“军事行为”(military,784.05)对相关问题的“控制”“镇压”行为,负面量级系数达到0.44。另外,相关报道还包括中国大陆针对台湾、香港地区问题的举措,认为是对民主科学价值观体系的“颠覆”,中共以此维护本党派的“权威”。此外,中国在疫情期间与美国进行的交锋彰显了其主导全球话语权的“野心”,担心中国“颠覆”旧有的国际秩序,走向世界体系核心地位。语义网络如图6,相关表征词统计如表3。

5.“圣洁/堕落”:中国防治病毒的“圣洁”行为;但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存在“堕落”行为

八大文明涉华报道体现“权威/颠覆”道德基础主要关注中国防治病毒、食品药品安全等。核心表征词汇包括:“病毒”(virus,3350.75)、“感染”(infections,1256.57)、“食品”(food,261.46),“堕落”“圣洁”两个维度较为平衡,认为疫情期间中国封城行为切断了传染病的传播渠道,体现了中国政府的人道主义关怀,是对生命“圣洁”保护的体现;但中国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仍旧存在着一定的“腐败”(corruption)行为,该词位居表内第26位,与“售卖”(sales,181.9)、药品词汇出现频率相当。语义网络如图7,相关表征词统计如表3。

(二)不同主题涉华报道道德基础

经过LDA主题分类,419343条报道样本共分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五大类主题。在政治主题下,八大文明21家媒体使用最多的道德基础是“权威/颠覆”,文化、经济、军事和社会四个类别中使用最多的道德基础均为“关爱/伤害”,社会主题尤甚。整体而言,五类主题涉华报道均强调负面道德基础,其中使用负面道德基础最多的是社会、文化主题,其余依次是政治、经济和军事主题。具体分析如下。

1.“权威/颠覆”是政治和军事主题使用频率最高的道德基础

涉及话题包括:(1)批评中国大陆通过对台“施压”、对港施行《国家安全法》等强硬手段在台湾建立“权威”;(2)指出中国大陆对港“强行颁布”(impose)《国安法》,认为该法律“打压”(crackdown)了香港反对派人士,理由是那些“含糊不清”的“颠覆政权罪”,暗示中共正在香港建立权威;(3)中国边界军事争端频发以及中国接替美国退出的国际组织彰显了中国争夺全球话语主导权的“野心”(ambition)。同样的道德判断还体现在军事主题,认为中国充满野心,会对国际社会产生威胁,以“南海问题”以及近年来中国整体国防军事方面支出不断提高、联合俄罗斯发展导弹等军事武器、实行军演等作为论据,认为是中国霸权扩张的体现。

2.经济主题偏向使用“公平/欺骗”道德基础

该主题下,各个文明对于中国的道德基础判断较为均衡,既认可中国在本国乃至全球的经济地位,承认国家各个方面对中国经济的高度依赖,又将本国经济对中国市场的高度依赖视作“威胁”(threatened),需要保持警惕(vigilance)。其次涉及话题还包括:(1)中国政府通过贸易补贴和市场准入制度使中国低价产品大量涌入国际市场,“破坏”(destroy)国际贸易秩序,批判中国虽然倡导“一带一路”,但缺乏透明度,破坏国际商贸公平;(2)中国政府操控网络信息、收买间谍、雇佣黑客盗窃信息数据,破坏国际“公平”秩序。

3.社会和文化主题偏向使用“关爱/伤害”和“圣洁/堕落”道德基础

该主题下的涉华报道道德基础主要是:(1)抨击中国对世界自然环境的破坏、中国所走的发展道路的堕落,如认为中国贸易地位得益于廉价的、往往是强迫的劳动力,通过违背民主国家常见的环境法规而获益;(2)断定新冠肺炎疫情起源中国国内的野生动物交易,呼吁禁止野生动物交易;(3)鼓吹中共煽动“汉族沙文主义”,干涉各民族宗教信仰,只着眼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堕落”之处,并以此为借口对其进行打压,以维护统治。

(三)不同文明圈层的道德基础偏向

道德基础偏向(Moral Foundation Bias)是指个体在评判客观事物或行为时,基于人类产生相应的模块化适应机制,作出的惯常道德判断倾向。在此概念基础上,本研究在计算出各个文明五大道德基础的正负面,也即美德(virtue)和邪恶(vice)值后,二值相减取其绝对值,获得各个文明下的媒体涉华报道的道德基础偏向情况。其中,偏激是指邪恶道德与美德道德差异过大,更偏向于某一维度;温和是指二者差异较小,兼顾正向与负向道德基础的报道。

数据显示,西方文明除“权威/颠覆”外,在其余四组道德基础中的道德偏向值均最高(如图8),表明在报道涉华事件时,西方文明媒体更倾向从“伤害”“欺骗”“背叛”“颠覆”“堕落”维度对涉华事件进行道德判断,其中德国媒体道德基础最极化,偏向邪恶;五个维度偏向值分别为0.0472、0.0336、0.0139、0.0235、0.0215;其次是印度文明下的媒体。西方文明与印度文明均偏向抹黑中国政府“伤害”中国人民基本人权;关注中国破坏国际“公平”秩序,并将其分为“双重标准间接破坏”和“蓄意直接破坏”;以及曲解中国外交内政,极端地将中国描述为极具称霸野心的帝国,视中国为破坏国际安全的“猛虎”,呼吁纠集西方国家共同制裁中国的“颠覆”举动。

在“关爱/伤害”这一组道德基础中,八大文明下媒体涉华报道都展现出更极化的道德考量,即更加偏向伤害。值得注意的是,八大文明有关“忠诚/背叛”道德基础偏向值在五组当中最低,说明21家媒体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兼顾忠诚与背叛维度的道德判断,如图8。一般而言,涉及“忠诚/背叛”道德基础的事件主要包括中国国内有关台湾、香港事件,以及中共对国民控制等主题,但较低的道德基础偏向意味着在报道相关事件时,媒体能够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反映事物全貌。其中,拉美文明媒体则展现出更温和的道德基础偏向,即拉美文明媒体同时兼顾关爱与伤害两个维度的道德基础。同样的对比也在公平/欺骗、忠诚/背叛、圣洁/堕落这三组道德基础内得到相同体现。

而在“权威/颠覆”这一组道德基础中,印度文明媒体则展现出更偏激的道德偏向,更偏向颠覆,如持续对中国政治体制进行批判,通过赞扬自己民主的优越性,抨击中国政体,认为中国是极权主义政治,印度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国力的民主是对中国独裁统治的挑战。另外,在军事问题上,通过报道与中国的军事冲突凸显“颠覆”,如强调中国的军事行为是对印度的威胁(threat)、中国在疫情大流行中积极推进(aggressive push/expand)南海行动、中国奉行扩张主义(expansionism)等,强调中国对于国际和平以及中印关系稳定的颠覆。而东正教文明则展现出较为温和的道德基础偏向。

四、基于文明圈层和道德基础理论的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策略建议

文明圈层、道德基础理论对于理解不同文明圈层媒体涉华话语,理解以文明为隐线的价值观和道德基础冲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争夺国际话语权便是争夺道德、价值观优势。基于本研究,文章提出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策略建议。

(一)从人类共同的道德基础出发,寻找中外文明道德基础共鸣点

不同文明、国家、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发展历程不同,形成的文化价值观和道德基础往往不尽相同、各具特色。通过对全球范围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东方文化群体对于忠诚和圣洁的评价高于西方文化群体,而在另外三项道德内容的评价上并无明显差异。自由主义更依赖关爱、公平,反对剥削压迫,保守主义更依赖忠诚、权威、圣洁。

当下,“情感互通”成为价值理念传播和话语体系建设的新维度与新支点。以情感互通带动价值互通,通过情感互通达到“情达”,通过价值互通达到“理至”,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以情感人和以理服人的对外传播目的。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传播时应强调受众意识,深入了解并运用西方媒体使用的道德框架和文化准则,首先在心理上与外国受众达到感情的互通和共鸣,以尽可能减少文化折扣,排除误读。

(二)加强与西方文明媒体的互动交流,破除道德偏向

研究结果发现,西方文明道德基础偏向最明显,更倾向从负面道德基础发布涉华新闻。尤其涉及中国内政外交问题,其作为强势媒体本身所自带的道德偏向更是强化了其报道立场。考虑到在全球信息流动中,西方文明媒体在流量、流向上全方位占据话语优势,我国媒体在进行对外传播时,应着重关注在新闻生产实践中或社交媒体平台上,向西方文明媒体呈现更多元、更正向的道德基础阐释中国新闻,以持续性、多样化的中国信息流,渐进式破除西方文明等多个文明媒体对中国的道德基础偏向,从而实现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如应着重报道中国政府行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关爱”、对国内/国际社会秩序“公平”的维护、对国际规则的“忠诚”、在国际关键议题上的“权威”,以及保护环境/宗教信仰自由的“圣洁”行为与话语体系。

(三)报道不同主题时,注重从不同道德基础出发呈现事件道德框架

根据研究结果,我国媒体在进行对外传播时,应注重差异化呈现不同类型新闻事件。如政治军事类型新闻,媒体应该注重强调相关举措对政治权威稳定性的维护以及对保障人权方面的有益之处;涉及经贸类新闻,媒体应关注我国企业或政府对维护国际贸易公平秩序所作的努力,对违背公平秩序的行为同样进行报道,以展示维护公平道德基础的初衷,引发共鸣;对于社会、文化类的新闻,媒体从业者应聚焦人文关怀,从人本身出发,强调对人权、人身健康、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强调“关爱”与“圣洁”的道德基础,激发跨文明读者共鸣,从而形成深入人心的国际话语,占领道德基础优势,形成话语权。

参考文献:

①Foucault, M. Larchéologie du savoir. Paris: Gallimard, p. 153.

②王啸:《国际话语权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③张志洲:《话语质量: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关键》,《红旗文稿》2010年第14期。

④张铭清:《话语权刍议》,《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2期。

⑤Zengjun, P. Representation of China: An across time analysis of coverage in the New York Times and Los Angeles Times,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14, no. 1, 2004, pp. 53-67.

⑥程曼丽:《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⑦史安斌:《加强和改进中国政治文明的对外传播:框架分析与对策建议》,《新闻战线》2017年第13期。

⑧张军芳:《对我国涉华国际舆情研究的解读与反思——以1998~2011年间190篇相关论文为基础的分析》,《新闻记者》2012年第7期。

⑨李希光:《“妖魔化”中国的背后──美国传媒是如何讲政治的》,《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5期。

⑩孟于群:《国际法话语权的生成逻辑与中国构建》,《南京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

王义桅:《“一带一路”:重塑经济全球化话语权》,《红旗文稿》2016年第21期。

张志洲:《南海问题上的话语博弈与中国国际话语权》,《探索与争鸣》2020年第7期。

孙吉胜:《当前全球治理与中国全球治理话语权提升》,《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0年第3期。

任丹红:《打造国际交流平台提升中国人权话语权——北京人权论坛十年回顾》,《人权》2018年第6期。

任丹红、张永和:《论中国人权话语体系的建构与国际话语权的争取》,《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赵婷玉:《智媒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三个维度》,《教育传媒研究》2023年第1期。

张帅、马博文、盖姣伊等:《国际传播视域下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的研究及实践现状》,《教育传媒研究》2022年第2期。

侯惠勤:《弱化与强化:意识形态的当代走向与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大理论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6期。

刘昌明、杨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从外交话语到外交话语权》,《理论学刊》2019年第4期。

Huntington, S.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96, pp. 45-48.

Jacques, M. When China Rules the World: The End of the Western World and the Birth of a New Global Order. London: Penguin Books, 2012.

张维为:《文明型国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3页。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xinwen/2014-03/28/content_2648480.htm,2014年3月28日。

张维为:《中国震撼: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7-84页。

Coker, C. The Rise of the Civilizational State. Cambridge: Polity, 2019.

Haidt, J., & Kesebir, S. Morality. In S. Fiske, D. Gilbert, & G. Lindz (Eds.),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 Evolutionary Social Psychology, Hoboken: Wiley, 2010, pp. 797-832.

Haidt, J., & Joseph, C. Intuitive Ethics: How Innately Prepared Intuitions Generate Culturally Variable Virtues. Daedalus, vol. 133, no. 4, 2004, pp. 55-66.

孙伟平:《“人类共同价值”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Graham, J., Nosek, B., & Haidt, J. Mapping the Moral Domai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 101, no. 2, 2011, pp. 366-385.

Graham, J., Nosek, B. & Haidt, J. The Moral Stereotypes of Liberals and Conservatives: Exaggeration of Differences across the Political Spectrum. PLoS ONE, vol. 7, no. 12, 2012, pp. 1-13.

马丽蓉:《反观九一一事件:对美国反恐战略的解读(上)》,《西亚非洲》2007年第9期。

Hopp, F. R., Fisher, J. T., Cornell, D., Huskey, R., & Weber, R. The Extended Moral Foundations Dictionary (eMFD):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a Crowd-Sourced Approach to Extracting Moral Intuitions from Text. Behaviour Research Methods, vol. 53, 2020, pp. 232-246.

Leximancer. Leximancer V5.0 user manual. https://doc.leximancer.com/doc/lexiportal/manual/index.html, 2020.

Blei, D. M., Ng, A. Y., & Jordan, M. I. 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The Journal of Machine Learning Research, vol. 3, 2003, pp. 993-1022.

Garten, J., Hoover, J., Johnson, K., Boghrati, R., Iskiwitch, C., & Dehghani, M. Moral foundations theory: The pragmatic validity of moral pluralism.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vol. 47, 2013. pp. 55-130.

Greene, J. Cognitive Neuroscienc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oral Mind. In P. Carruthers, S. Laurence, & S. Stich (Eds.), The innate mind: Structure and content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p. 338-352.

Anderson, E. Moral Bias and Corrective Practices: A Pragmatist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and Addresse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Association, vol. 89, 2015, pp. 21-47.

(作者相德宝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文正系上海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工程师;曹春晓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谢敏】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际社交媒体涉华计算宣传传播特征、影响机制及应对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2BXW049)前期研究成果,并获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猜你喜欢

国际话语权策略建议
“一带一路”助力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论十八大后中国国际政治话语体系的构建
核心价值观助推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
中国南海维权行动中的国际话语权研究
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策略研究
大学生群体网络消费市场探究及零售商进入策略
文化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中的作用及路径
欧美出版社开放存取期刊论文处理费研究
试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策略
浅析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