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兵车行》的思想意蕴及其育人价值
2024-06-12黄学义
[摘要]杜甫《兵车行》蕴含的民为邦本思想、正确战争观和爱国忧国思想在新时代有重要育人价值。杜甫为被迫卷入战争的人民立言,表现其民本思想,说明要以人民为中心。杜甫反对不义战争,支持正义战争,说明要热爱和平,也要加强国防建设。《兵车行》表现唐朝统治者“弊中国以徼边功”“不待禄山作逆,山东已有土崩之势”,可见杜甫有忧国意识。青年人也应为国分忧,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统一起来,致力于民族复兴。
[关键词]杜甫;《兵车行》;育人价值;民为邦本;正确战争观;爱国忧国
[作者简介]黄学义(1976),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艺术分院,讲师,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志码]A
杜甫《兵车行》是杜诗中的名篇,被多次选入教材,其主旨一般包括三方面:反黩武、伤凋敝、忧国运。[1]那么,在新时代,作为教育工作者,通过这首诗可以给学生什么教益呢?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此诗的思想内含及其育人价值。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民为邦本、正确看待战争、因爱国而忧国。
一、民为邦本思想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经历了太多兴衰治乱,古圣先贤从中总结正反经验、教训,凝练出深刻精辟的名篇警句。这反映了我国先民深刻博大的思想和高超的语言概括能力,民为邦本思想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种,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歌》)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周易·系辞上》)
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左传·文公十三年》)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
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史记·赵世家》)
民为邦本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很多仁人志士总能从中汲取养料,提出治国安邦的高见,促进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许多优秀的文人墨客也能据此推陈出新,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杜甫的《兵车行》等反映仁民爱物情怀的诗作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兵车行》主要从两个方面表达对人民的同情:被征召的“行人”的痛苦生活和大量征兵后乡村的悲惨景象。开篇写统治者强行征兵,百姓的哭声震天的悲惨场景;接着通过“行人”与“长者”的对话,交代“点行频”的危害以及被征发士兵服役时间之长和入伍后的危险、痛苦,“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结尾更以白骨累累的古战场把诗人对被征召人民苦难的同情推向高潮,“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这又与开头形成对比,一写人哭,一写鬼哭,让人惊心动魄,揪心不已,不忍卒读。杜甫作为伟大的诗圣,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看似客观描写的背后,隐含着拳拳爱民之心和崇高的悲悯情怀。
征人如此,其家人如何呢?从“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即可见百姓与亲人分别时的痛苦和绝望;“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则表现长期战乱、频繁征兵导致的人口大量减少、田园荒芜的惨象和官吏催租逼税而人民无力交付带来的心理变化。这种“官吏急索租”的现实跟统治者过分频繁征兵密不可分:一方面“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资需求极大,成为无休无止的无底洞;另一方面百姓家中男丁被大量征发、战死使家里缺少劳动力,更无生产能力,“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人民能怎么办?“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道出了他们只能盼望生女儿而不愿生男儿的可怜愿望。但“生女”“嫁比邻”,而女婿是男的吧,如果被征召,“埋没随百草”怎么办?何况还有抓妇女的情况,如《石壕吏》。可见,唐朝统治者穷兵黩武,已把人民逼到多么悲惨的绝境。这是“诗史”,而且有当时人民的“心灵史”,充分表现了诗圣杜甫对人民处境、身心的深情关注与深切同情。
清仇兆鳌曰:“村落萧条,夫征妇耕,民不聊生可知矣。”[2]“未休戍卒,应上开边未已。租税何出,应上村落荆杞。生男四语,因前耶娘妻子送别,而为此永诀之词,青海鬼哭,则驱民锋镝之祸,至此极矣。”[2]116单复云:“先言人哭,后言鬼哭,中言内郡凋敝,民不聊生,此安史之乱所由起也。”[2]117刘学锴先生指出:“杜甫《兵车行》之所以有别于一般的反黩武战争的诗,主要在于杜甫看问题并不局限于战争本身给士兵及其家人带来的痛苦牺牲和生离死别,而是联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看到了它对农业生产这个根基造成的破坏。”[1]451民为邦本,本动,邦岂可复稳?
民本思想是“奉儒守官”的杜甫的一贯思想,这种思想不但闪烁着人性的光辉,而且代表着治国安邦的清醒理性和深刻智慧。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运行规律,是“王道”。从《兵车行》开始,杜甫深入人民,深入生活,写出了大量同情人民的诗篇,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哀江头》等。这些真切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可以证史,可以补史之不足,更重要的是杜甫博大的悲悯情怀和炽热的爱民之心,深深影响、教育了一代代的中国人,培养造就了许多为民造福的仁人志士,涵养了中华民族重民本、重民心的集体无意识。
这对今天的青年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党和国家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3]。这植根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群众观的体现。青年学子也应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努力奋斗,学好本领,将来担当起为民造福的使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二、正确战争观
中国五千年沧桑文明史,经历了大量的战争与和平,因此人们对战争问题的思考尤其深入,兵学也尤其发达。如《老子》《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这些研究兵法的著作对战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和论述,对于后人正确看待战争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主要观点分两个方面:主张正义战争,反对不义战争。如: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老子》第三十一章)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孙子兵法·谋攻第三》)
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废武,以灭其国;有扈氏之君,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明主鉴兹,必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圣人绥之以道,理之以义,动之以礼,抚之以仁。此四德者,修之则兴,废之则衰,故成汤讨桀而夏民喜悦,周武伐纣而殷人不非。举顺天人,故能然矣。(《吴子兵法·图国》)
战胜,则所以在亡国而继绝世也。战不胜,则所以削地而危社稷也。是故兵者不可不察。然夫乐兵者亡,而利胜者辱。兵非所乐也,而胜非所利也。(《孙膑兵法·见威王》)
杜甫是怎样看待战争的呢?其《前出塞》其六云:“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这首诗很能说明杜甫对战争的态度,他支持正义战争,反对不义战争。正义战争就是反对侵略、保家卫国、保护人民和平生活的战争,逼不得已才“有限”“杀人”;不义战争则相反,不问是非,随便开战,甚至为“多杀伤”而开战。
杜甫《兵车行》写于安史之乱前的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冬,刘学锴先生指出:“可以认为,《兵车行》是杜甫在天宝以来玄宗进行一系列开边黩武战争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天宝八载与吐蕃的石堡城之战及十载征南诏之败这两次战役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而成的反黩武战争的诗篇。”见刘学锴《刘学锴讲唐诗》,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版,第449、450页。唐玄宗先后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他们为了个人的目的,四处挑起战争,穷兵黩武,草菅人命,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当然是不义战争,杜甫谴责之,而且指出最高统治者的罪行和责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这是杜甫反对不义战争,同情人民的體现。
安史之乱发生后,面对天下大乱的现实,杜甫支持国家的平叛战争,痛恨、谴责安史叛军的叛乱和破坏行为。当时人民渴望国家统一、生活安定幸福;而安史叛军为了私心发动叛乱,滥杀无辜,破坏国家统一。因此,平叛战争意味着维护国家统一,惩罚叛军的暴行,顺天道民心。当然,事情是复杂的,杜甫态度也是客观的,一分为二,实事求是。他知道有些反叛也是统治者造成的,“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有感五首》其三);平叛战争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对人民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作者极为同情。尽管杜甫总体上支持平叛战争,但那种为了平叛草菅人命,胡乱抓人,抓去之后又协调不好,指挥不力,造成大败,之后继续胡乱抓人的做派,则是杜甫予以重点揭露并谴责的。
从杜甫等先贤的思想中可以看到,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华民族有“以和为贵”的传统,向来讲求厚生爱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时,我们也有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外来侵略、反对破坏国家统一的传统。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战争观,以维护国家统一为荣,反对各种分裂祖国的言行;理解、支持国家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促进整个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国防建设,以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维护人民的和平生活,维护世界和平。
三、因爱国而忧国
“奉儒守官”、忠君恋阙的杜甫,是一个爱国诗人,写《兵车行》还是因为热爱国家,忧虑国家。
杜甫《兵车行》细致描绘了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而这必然会给国家带来严重后果。“安史之乱”的发生印证了这一点,后来持续不断的藩镇割据更证明了这一点。单复云:“先言人哭,后言鬼哭,中言内郡凋敝,民不聊生,此安史之乱所由起也。吁!为人君而有穷兵黩武之心者,亦当为之恻然兴悯,惕然而戒也。”[2]117《义门读书记》:“篇中逐层相接,累累珠贯,弊中国以徼边功,农桑废而赋敛益急,不待禄山作逆,山东已有土崩之势矣。况畿辅根本亦空虚如是,一朝有事,谁与守也?”[4]冯至先生说:“这正是号称盛世而乱世的种子已经萌芽的时代。李林甫专政,奸臣弄权,把开元时代姚崇、宋璟培养出来的优良政风破坏无余。边将们好大喜功,挑动战争……为了补充兵员,人民担负着极大的征役的痛苦,有时杨国忠甚至派御史分道抓人,套上枷锁送入军中。玄宗把政事交给贪污的宰相,把边防交给穷兵黩武的将官,人民受着纳租税与服役的残酷剥削,同时生产力也就衰落下去了。”[5]
杜甫《前出塞》九首代从征者立言,表现他们被迫出征赴死的悲痛和对统治者“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其一)的谴责。其九云:“从军十年余,能无分寸功?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清杨伦评曰:“以‘苟得二字发边将冒功邀恩之弊,以中原乱警人主开边黩武之心”“后半言穷兵不已,非特边疆多故,并恐衅起萧蔷,人臣果有志立勋,尽有可驰驱效命之处,不必一时妄希荣显也。”[6]杜甫《后出塞》五首更从一位从军二十年的士兵角度,表现君主好大喜功,边将骄横邀恩,安禄山即将发动叛变,士兵趁机逃归的历史。可以看出,杜甫对天下形势的关心和忧虑都是基于实际了解到的情况。鉴于此,就能理解杜甫写《兵车行》的心情是怎样的了,他对人民的同情与对国运的担忧是紧密相连的。
杜甫作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亦表达其深深的忧患意识:“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回首叫虞舜,苍梧正云愁。惜哉瑶池饮,日炎昆仑丘。”清仇兆鳌云:“‘百忧,悯世乱也”“‘回首二句,思古,以虞舜苍梧比太宗昭陵也。‘惜哉二句,伤今,以王母瑶池比太宗真温泉也。”[2]106
这就是现实主义的杜甫,真正心怀家国、忧国忧民的杜甫。杜甫这种因爱国而忧国的精神对后来的中国人有深远影响。千百年来,每当国家和人民到了危急关头,总有像杜甫这样的贤人,如深受杜甫影响的陆游、辛弃疾、文天祥等,关注现实,忧国忧民,挺身而出,为国尽忠。
当前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任务不可谓不艰巨,“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7]。青年人,需要戒骄戒躁,志存高远,发奋图强,要学习杜甫的爱国忧国精神,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学锴.刘学锴讲唐诗[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452.
[2](清)王琦.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114.
[3]习近平.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J].求是,2022(08).
[4]陈伯海.唐诗汇评[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914.
[5]冯至.杜甫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38—39.
[6](清)杨伦.杜诗镜铨[M].北京:中华书局,2019:50.
[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人民网,2017-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