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背景下中学语文课程思政体系之构建
2024-06-12徐怡然刘晓惠马志傲
徐怡然 刘晓惠 马志傲
[摘要]课程思政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中学语文课程思政面临着教学内容关联性不强、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思政活动缺乏实践性等问题。在持续推进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必要探寻中学语文与其他各学科之间的关联,通过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厚植理想信念,促进知行合一。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程思政;构建策略
[基金项目]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编号:2022JGH454)。
[作者简介]徐怡然(2000),女,赤峰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学科教学(语文)研究;刘晓惠(1972),女,赤峰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法研究;马志傲(1999),男,赤峰学院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学科教学(语文)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志码]A
课程思政是教育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在系统辨析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后,明确提出“德育为先”的概念。在新时代,课程思政成为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板块。语文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阵地,在持续推进课程融合的当下,有必要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的融合,全方位进行德育渗透,践行立德树人任务,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中学语文课程思政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思政关联性不强
课程思政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规范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活动。课程思政是统领性的教育活動,应该渗透到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更应承担起德育这项重要任务,提倡各学科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原因也在于此。
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由于各学科的课程性质、价值定位、教学内容等方面有所不同,“语文”“道德与法治”“历史”等以语言文字教学为主的课程承担了很多的德育工作。不难发现,此类科目的教材内容,本身就是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情感陶冶、理论阐释等方法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而数学、物理、化学等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课程则很少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关联性、统领性。各学科教学对学生的要求各有侧重,每个学科都有其独立的教学体系,容易造成学生的认知失衡,使学生的德育工作无法按照教育的目的和要求协调统一发展。
(二)对课程思政认识不足
随着现代教育研究的兴起,课程思政成了基础教育领域重要的研究板块。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之前,已经系统学习了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基础教育理论,但受不同教育观念的影响,对课程思政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有的教师从更狭义的角度出发,认为需要在主题班会等场合专门进行课程思政,将课程思政和课程思政实践的外延窄化。此外,有的语文教师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说话、搞小动作等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后,并没有积极思考应对策略,反而将学生的品德教育全部推给班主任。最后,学生的品德塑造工作仍是由班主任完成,却错过了品德培养的关键期,事后班主任的说服教育效果不尽人意。在这种片面的认识下,语文教师往往做不到在日常学习活动、校内外活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渗透德育价值,错过了品德教育的最佳时期,放弃了德育应有的渗透领域。
(三)课程思政缺乏实践性
课程思政的教学过程是组织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完成的过程。在中学阶段,课程思政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即运用课堂授课的方式对学生开展课程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在教师引领下进行,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有目的的灌输。通过一系列的道理说服、情境陶冶、榜样示范等方法,学生深化了对相关主题的道德认识,获得了道德情感教育,磨炼了道德意志,但是却难以表现出最终的道德行为。这种情况下的课程思政缺乏一定的实践性,忽视了实践活动独特的育人功能。
在讲授《陈太丘与友期行》时,教师通过“友人违反约定,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没有礼仪的故事”,讲述“人无信不立”的道理,使学生深化关于“诚信”的认识。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否表现出关于“诚信”的道德行为则难以预料。此外,由于课程思政活动没有设置专门的教学任务,所以学校教学对课程思政的重视程度仍有欠缺。基于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工作呈碎片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根据所讲授的课程,有计划、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中学语文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一)深化教育改革,推进课程建设
随着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的综合素质。“融合”逐渐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点。《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了“建设综合课程、开展跨学科学习”等建议。在创新育人方式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都有赖于跨学科课程融合这一新兴形式。
课程思政属于“指向学生素养的课程融合”这一类研究,更特指“构建一套关于课程思政,促进学生品德发展的课程融合系统”。即改变传统由班主任或“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专门进行品德教育的现状,发挥学校教师资源优势,引导多个学科的任课教师以身作则地参与到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当中去。任课教师要以2022年版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探讨所教学科的本质特征,思考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联,积极与其他任课教师沟通协调,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共同指向课程思政,落脚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尽管不同视域下课程融合的研究角度、研究深度、研究途径均有所不同,但是课程融合研究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即如何解决由于学科分化而导致的知识割裂的问题。
(二)增强学生素质,促进终身发展
自近代杜威提出“学生、活动、经验”的教学新三中心以来,学生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具有独立意识具有社会属性的活生生的人。热爱国家、团结奋斗、自信自强、勤俭节约等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对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素养。课程思政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发挥着育人功能,还发挥着重要的社会功能。德育所面临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社会是什么”这样的知识性问题,而是重在引导学生获得正确的善恶观、义利观、荣辱观。
在中学阶段,青少年处在品德发展的关键期。学生开始萌发独立的人格,缺乏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学校德育在青少年学生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课程融合观念的引导下,学生在各科目的学习活动中都会受到品德的熏陶与培养,有利于加快形成正确的价值体系与价值观念。通过引导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行为规范和行为方式,使学生积極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益的人。
三、中学语文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加强学科关联,开展主题教学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可知,初中阶段设置了“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历史”等14门国家课程。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课程性质,承担着不同的培养目标。但各科目均承担着“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培养时代新人”的任务。通过详细辨析各门课程的性质与教学内容,可以分析出相关科目之间的联系。例如,语文与数理化一直被视为内容迥然不同的科目,但事实上它们之间也有相通之处。语文课程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理性思维,但科学精神与理性思维却可归属于“思维能力”这一语文核心素养,与数学、物理科目相关的数量关系、科学实验也要凭借部分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语文的理解能力越高,理解数理化学科中的名词术语和原理就会越快。
具体来讲,通过罗列具体的学科核心素养,可以归纳出相关的学科共性与联结点,为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理论基础。以“语文”“道德与法治”“数学”课程为例,通过搜集整理2022年版各科目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核心素养的描述,凝练各科目教学的关键节点,以分析以上科目的联结点(详见表1)。
不难发现,以上三个科目虽然教学内容各有差别、课程核心素养各有不同,但是均指向于学生的现实世界,且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价值观念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可以设置相关主题教学,引导学生跳出语文课程,在当前所学的各科目教材中围绕相关主题,搜索现实世界中各科目中典型的代表人物及其典型事迹,借此获得相关启示,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加以培养。本文以“爱国”主题教学为例设计了“学习任务单”(详见表2)。
(二)提高德育认识,厚植理想信念
在我国,课程思政源远流长,一直存在于古代的学校教育之中,在各个时期均受到重视。在商代,思想政治教育就已经成为学校最重要的教育训练。例如,“孝”是贵族子弟在学校教学中首先学习的基本道德准则,只有遵守孝道才能够继承王位,不守孝道会受到政治性的惩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也重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1957年之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新时代,对于学生的品德培养有了新目标。当前对于学生总的培养要求可归纳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三个方面。
语文教师要提高对“课程思政”工作的认识,明白课程思政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给予学生适时指导。语文教师除了使用说服教育法进行规劝外,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给予学生发挥特长的舞台和改进不足的时间,适时给予鼓励,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此外,作为施教者,教师也要厚植理想信念,以身作则,做好学生的道德榜样。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有”好老师的概念,其中“有理想信念”成为对新时代教师的首要要求。因此,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在学校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用实际行动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创设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了“变革育人方式,突出实践”的基本原则。通过创设综合性的课程实践活动,在倡导“从做中学”的同时,发挥社会实践的独特作用,突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工作以说服教育为主的现状,发挥“语文”“道德与法治”“物理”“劳动”等课程“实践性”的特点。
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引领下,教师有必要遴选特定的语文单元主题,带领学生开展相关综合性实践活动,围绕相关课程提出特定的活动要求,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活动主题,提高道德修养。以七年级课程为例,教师可以围绕上册第一单元“亲近自然、热爱生活”这一主题,开展观察校园一角、帮助学校园丁栽花的实践活动,并围绕相关学科对活动要求进行具体阐释,在获得相关成果的同时,也获得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启示(详见表3)。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此类综合性实践活动之前,教师要积极与相关科任教师沟通,咨询对活动主题和活动要求的具体建议,提高活动的可行性。在活动结束后,可以让科任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完成情况进行打分,指出活动不足,激励学生在下次活动中做得更好。此外,教师要尝试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社会生活。
课程思政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思政要围绕各学科课程性质、课程特点、课程核心素养等要素,挖掘学科本质、加强学科关联,通过开展主题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中,获得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王恭茂.浅谈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21(46).
[2]孙杰.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学科教学[J].基础教育论坛,2022(07).
[3]姜喜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浅析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2022(23).
[4]李维新.浅谈初中德育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课程辅导,2022(35).
[5]赵文忠.新时代初中德育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方法[J].河南教育(教师教育),20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