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语文教学与课程思政之融合

2024-06-12周先亚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摘要]中学语文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呈现出部分教师有意识进行研究的良好态势。但是在“课程思政”意识的确立、隐性思政元素的挖掘、教学方法的有效融入等关键点上还有提升空间。如果教师能在多层面科学发挥自身在思政教育中的主体作用,把握语文教材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关键性,通过以情感人、以文化人、用事启迪人的教学方法科学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中有效融合“课程思政”理念,始终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将有效增强语文课程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课程思政;中学语文;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周先亚(1998),女,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学科教学(语文)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自2014年“课程思政”提出以来,关于中学语文教育与“课程思政”方面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三方面:“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面临的困境、“课程思政”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路径。语文课程作为母语课程,在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将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和爱国情怀,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但即便发展态势良好,中学语文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仍存在许多问题。部分教师对语文课程思政教育不够重视,教学内容单调,教学缺乏指导原则,教材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习惯于对语文知识进行机械灌输,容易忽略学生心理发展,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和塑造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笔者从观念上厘清:“课程思政”对于中学语文教师的意义,分析“课程思政”有效融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必要性,以期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解决“课程思政”难以有效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和语文“课程思政”内涵

厘清“课程思政”和语文“课程思政”的内涵,更加便于语文教师帮助学生培根铸魂、启智增慧。

(一)“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实现“立德树人”为教育目标。其基本内容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1]换言之,“课程思政”就是在各个学科教学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学生在习得专業知识的同时能够得到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实现多门课程教与学的同向同行,从而实现“立德”与“树人”的同向同行。

(二)语文“课程思政”

语文“课程思政”的关键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实质,就是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把语文知识传授、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在中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语文“课程思政”不是将语文课与思政课进行简单相加,而是在语文教学中采用灵活的方法和技巧,科学有效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如家国情怀、人文情怀、文化自信、责任意识、探索精神、法治意识等。语文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融合学习,有益于加强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实现育人目的,形成语文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同向同行,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完成学生良好“三观”的构建。

二、中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极其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思政教育早已成为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中学语文课程思政教育中,教师要发挥主体作用,强化语文教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的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努力做到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3]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意识,自觉地学习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语文教师要不断夯实自身专业知识并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学习,坚持终身学习,通过阅读大量相关专业知识,开阔眼界,于多元化的内容中汲取有益养分,从而科学有效地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深化“课程思政”的建设打好关键基础,从而更好地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一)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元素

准确把握思想政治元素,这是在教学中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前提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不等同于将语文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课进行简单的、机械的相加,把语文课等同于思想政治课。语文教师不能将两者割裂进行教育,而是应将语文教材中所体现的思政元素科学有效地挖掘出来并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使两者的结合达到“1+1>2”的效果,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协同效应”。“语文课程内容和思政教育内容如同盐与水的关系,要将‘思政之盐融于语文课程中,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功效。”[4]将语文和思想政治的关系用盐与水来比喻十分贴切,把思想政治教育同语言文字教学统一起来,使之互相渗透,水乳交融。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坚持适度原则,教师一定要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挖掘出隐含在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两者科学有效地融合起来,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不但获得知识积累,而且得到思想政治意识的提升,学会做人的道理。

教师不能抓错重点,生搬硬套,本末倒置,不能将语文课上成思政课,否则教育的目的只会大打折扣,学生会将语文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等同起来,从而违背了语文课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初衷。教师必须把握好在语文课中进行思想教育的度,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作品是经过历史洗练的,具有一定的高度与境界,经典中有最深厚的人性思考,能够获得正直、善良、爱心、责任等美好品格,教书育人就是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全的人格是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对人的敬仰。

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学生拥有健康的“三观”十分重要,中学语文教学在教会学生必备的文化知识并对其进行知识输出的同时,不能忽略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育的独特优势,有效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师不能对处于叛逆期的学生进行简单的说教,而要以一种较为合适、温和的方式进行引导。

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了大量的经典赏析类文章,包括国内外的名篇佳作,这类经典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审美艺术鉴赏价值,同时也有极为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如爱国情怀、文化自信、修身养性、积极乐观等内容。语文的教学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在学习并运用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受到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热忱和文化自信,从而逐步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在实际行动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中学语文教学融合“课程思政”的方法

教师选择的教学方法应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在语文课程中,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实现语文“课程思政”教育,有利于更好地贯彻语文“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校育人质量。

(一)用情感动人

语文教学过程应以情感活动贯穿始终,而真挚的情感往往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各种文本的具体要求,进行语言描述、照片呈现、音频播放、反复诵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作者表达的真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搭建学生与作者间情感共鸣的桥梁,激发学生的各种情志,如爱国热情、文化自信、人生价值、修身养性、乐观积极等。

以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为例,融合“课程思政”的语文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在教学结束后,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意识到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以及革命志士的伟大人格。“教师在教学后应当让学生进行思考——课文仅仅是为了表达作者对刘和珍大义牺牲的追忆吗?融入‘课程思政的语文教学更应该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反思”[5],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不仅能意识到要学习爱国志士的革命精神和伟大人格,同时要厚植学生的爱国热情,爱国不是口号而是体现在行动上。如疫情防控期间,不给国家添乱就是爱国。爱国应当具体化,不是空喊口号。笔者建议高中生可以通过观看电视剧《觉醒年代》来了解那个时期的历史。中学教材中选入了不少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在观看之后,相信学生都会对这一时期各方面的发展认识得更加深入,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更加具体,相信很多人的爱国主义热情都会得到有效激发。

以《沁园春·长沙》为例,融合“课程思政”的语文教学应当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沁园春·长沙》抒发了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抱负,青年身处困境中依然积极乐观,表现了青春昂扬、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新时代庇佑下的大部分学生都被亲人和周围人保护得很好,因而比较容易失去自信心,常常会因为一点点挫折和困难而大受打击,一定程度上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让学生从中反思自己究竟缺少什么,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博大的胸怀,什么是历史责任感,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少年立志为实现目标去拼搏才能一生有为。”[5]学生只有充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自身所处的环境进行对比,从而深入思考,才能真正领会一代伟人奋发向上和青春昂扬的姿态;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才能成长为有担当有责任感的时代新人。

(二)用文点化人

文字组成了丰富绚烂的文化,语文教学要以彰显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文字、文章来点化人,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使学生能够成长为坚定文化自信并主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青年。

以《诗经》中的《芣苢》为例,融合“课程思政”的语文教学应当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的热情。《芣苢》是描写劳动的诗歌,表现了古代妇女热爱劳动、勤劳朴素的品质。通过学习此类古代诗歌,感受古诗穿越时空的独特魅力和古人的劳动之美。在中学语文教材编选中有大量古代诗词,教师需让学生认识到它们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篇目,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璀璨明珠,从而能够注重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三)用事启迪人

用事啟迪人,即通过文本中蕴含的价值观念,激发学生思考,尽力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正确的思想观念在生活中践行,成长为一个新时代有道德的、有爱心的、有理想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以《我与地坛》的学习为例,融合“课程思政”的语文教学应当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生命观。在教学过程中,本文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散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品悟热爱生命,珍惜亲情,从而形成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现在的学生身处信息网络时代,获取信息更加便捷,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部分学生不能辨别其真伪,若上当受骗,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现实中不乏糟蹋生命的大量案例,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感悟生命、珍惜生命显得至关重要,每个人都不能仅仅因为某些挫折与不幸就轻言放弃生命,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坚持生命至上,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通过学习此类文本,不断进行内化,让学生感受当下,积极过好每一天,珍惜拥有的一切;遇到困难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热爱生活,最终形成健康的生命观。

以《喜看稻菽千重浪》的学习为例,融合“课程思政”的语文教学应当激发学生对价值观的正确思考。本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要学生了解人物通讯的真实性,而且要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的时代意义。以本篇课文中的主人公为例,学生一定都不陌生,对袁隆平爷爷一生为水稻、一生为人民的事迹都有所了解。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感知袁爷爷的崇高品质,学习他实事求是、敢于创新、科学求真、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学生不仅要了解文本人物的精神品质,更重要的是将文本所体现的精神真正落到实处,能够将精神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语文教学要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取一些便于理解、便于内化的方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升思想修养。教师应当将“教书”和“育人”两者结合起来,既要抓“语文课程”,又要抓“思政元素”,强化教师“课程思政”意识,科学有效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思政元素,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使中学语文教材中包含的思政元素物尽其用,更好地推进中学语文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

[参 考 文 献]

[1]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2).

[2]谈薇薇.2021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中的语文课程思政融合问题研究[J].考试周刊,2022(09).

[3]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19-03-19(04).

[4]张会.初中语文教学贯彻“课程思政”理念的方法研究[J].智力,2021(35).

[5]陈丽.“课程思政”视域下高中语文的德育功能探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1).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