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生动的教育材料融入思政课堂
2024-06-11雷艳芬
雷艳芬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着重于“将学校教育和课外教育紧密结合,引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升他们的实践创新技能”。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是由思政课程的实践性决定的。学生只有在现实空间、真实情境中学习,才能真正获得能力和素养提升。
困境审视:“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实施的现状。一是有部分学校不重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种认识与坚持思想工作“两个巩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根本任务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二是部分教师缺乏“大思政”观念,课程资源开发不足,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仅限于所授学段,相邻学段之间的教学缺乏连贯性。三是家校社合力没有完全形成。如何有效地凝聚多方力量共同建设思政课一直是思政课建设的“痛点”。部分教师缺乏“大思政”理念,忽视了社会、家庭、学校三者的联动作用及其他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
启思导行:“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新样态的探索。一是启思导行,构建实践育人课程体系。学校以“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为切入点,探索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将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结合,依托多样化的课程形式将抽象的学习内容活化,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将个人与社会、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二是多维并举,全方位推进课程建设。盘活资源设计活动,实现多育互动。在学科实践活动中,通过整合多方資源,将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扩大课堂教学的半径,形成“社会、校园、课堂”三维一体的思政大课堂,促进立德树人的有效落实。三是育人导向,健全综合评价育人机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难以真正落实的原因在于其要求相对“隐性”,因此需通过指标、榜样等方式将评价标准具体化,实现以评价促进全面发展的育人实践。首先转变观念,改进结果评价,回归以评育人的初心使命;其次强化过程评价,以“必备品格”“关键能力”“价值观”为评价指标,利用大数据构建起“互联网+”学生评价体系;再次关注发展,探索增值性评价,落实以评促学的育人效能。
走向生活:“思政课”实践育人教学新样态的反思。一是明晰体系,目标性强。古今中外关于学习认知的理论中,有关“思”与“行”的理论早已出现。唯有坚持思想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逐步丰富教学内容与活动方式,才能引领广大中小学生主动参与广泛的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明责任、做贡献、长才干。形成集“育人目标”“实践目标”“评价目标”为一体的阶梯式目标体系,围绕主题设计活动,评价先行,实现启思导行。二是关注整体,实践性强。充分调动并利用校内外各类教育资源,突破教学场域的局限,将社会中带有教育性质的场馆设施作为思政课延展的教学场域。将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为一体,贯穿于各个领域和环节,形成全面的教育格局,积极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协作的教育集群,寻求建立各方共同参与的教育体系。三是注重评价,激励性强。注重激励,关注课程增值性评价与考核机制,建立“大评价观”。发挥示范引领效应,从学生主体性评价、教育主导性评价、社会应用性评价三个维度设计评价方案,开展“大思政课”评价与教育实效研究。
思政课是有生机和灵魂的,思政教育唯有结合实际才能真正生动起来。要将生动的教育材料融入课堂教学,学思践悟,以知促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