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专业选择的“三种心境”
2024-06-11杨国梁
杨国梁
又到一年高考季,千千万万的考生在高考的赛道上奋楫逐浪。能进理想的大学选择一个理想的专业,是每一个考生及其家长的心愿。新高考改革的推进让高考志愿填报更加多元和复杂,考生们一边期盼着不留下“高分低就”的遗憾,一边憧憬着天降“踩线进梦校”的惊喜。作为招生战线的一员,我经常被问到“如何选好专业”这类问题。对此,我非常认同《孙子兵法》中“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所蕴含的智慧,选择专业的关键,在于对“彼”对“己”保有清醒、客观的认识,为人生觅得尽可能多的确定性,而如何做到“知彼知己”,我的建议是保持“三种心境”。
葆平常心,把握好自己的定位
高考最直接的功能就是选拔人才,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依然保持了适度的“稀缺性”与“挑战性”,无数家庭为此而焦虑。重庆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树新在与2023届毕业生分别时说:“当今世界正经历深刻变革,未来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有一种英雄主义叫作‘始终保持希望。”王校长这句富含哲理的话,同样适用于正在紧张备考的学生与家长们。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需求要与能力相匹配,大家在确定目标之前,首先要认清自身的境况和所处的境遇。
看清“我有什么”。首先,要对自己做出科学、客观的评估,具体可以采用对比分析的办法。比如,跟其他同学相比,看看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在哪里;与过去的自己相比,想想現在的自己有哪些特长、对哪些领域真正感兴趣、人生规划要不要进行适当修正。然后,再根据高考成绩,看看自己在省(市、区)所处的位次,并参照高校往年的录取情况,划出最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大学专业范围。
认清“我要什么”。人人都想上好大学、选好专业。但什么才是好专业呢?这其实不好回答。如果专业有“人设”,那“最霸总”的专业必然是聚雄厚的科研育人实力、抢手的就业深造机会、优渥的城市区位及校园环境等光环于一身。这种完美无瑕、绝对理想的专业,着实离绝大多数考生太过遥远。回归现实,真正的“好专业”反而是在清晰的自我认知基础上遴选出的最适合自己的专业。经常被问到“重庆大学有哪些好专业”,我说这取决于从哪些角度来看,只要契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同频社会进步的节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从对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贡献来讲,学校的大能源、大制造、大建筑等工程教育优势突出的学科专业实力首屈一指;从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结合当前就业市场反馈情况来看,大信息领域的学科专业热度居高不下;为服务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重大任务,学校大健康领域学科专业正蓬勃兴起;为打造未来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杰出人才,我们也在推进大人文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力度。2024年,重庆大学主动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优化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专业17个,使学科专业优势更加聚焦。由于各专业都有其独特的内涵、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只有对其进行实质性了解,才能判断是否适合自己。因此,我们建议考生和家长根据自身定位和成绩预判,结合学校综合实力、就业深造情况、校园服务保障、城市所在区位等因素,尽早勾勒出专属于自己的“专业画像”。为此,我们也在陆续推出“院长说专业”系列视频、“重大云讲堂”之“学科门类专场解读”、学院系列介绍、走进中学系列报告等服务,帮助大家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重庆大学的学科专业。
怀平和心,找寻到相对的“优选”
人生不能假设和架空,却又拥有无限可能,所以永远没有完美的最优解。我们应保持平和的心态,从容应对人生的重要关头,在“取”与“舍”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要以发展的眼光审视专业的热度。就业是民生之本,广大考生和家长结合就业形势选择专业的做法无可厚非,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世界瞬息万变,科技革命如火如荼,学科交叉融合趋势愈演愈烈,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蓬勃发展,虽然永远有“热门”专业,但没有什么专业永远“热门”。况且,当前就业市场的现状,也无法完全体现未来的社会人才需求和大学生就业需求。所以在填报志愿时,还要结合自身实际和前瞻性预判进行综合考虑,做出相对优选。
要以开放的心态看待大学的创新求变。大学作为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肩负着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的历史使命。各大学尤其是“双一流”大学通过开展有组织的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本科专业之外,请大家充分关注各高校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在办学实践中,为实现差异化、个性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布局,这些“特区”“高地”往往被赋予特殊的政策扶持或资源倾斜。以重庆大学为例,为响应中央号召,切实担负起培养卓越工程师战略人才队伍的重任,2024年学校新设工科试验班(卓越工程师计划,又称“卓越计划大类”)面向高考招生,旨在培养造就家国情怀深厚、创新实践能力突出的新时代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卓越计划大类”坚持国际化、个性化、精品化教学的培养理念,实行“项目制教学+校企协作+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围绕学校6个特色专业设6个卓越班,尽可能地为学生成长“铺路架桥”“保驾护航”。学生录取到“卓越计划大类”后,即可获得卓越班选拔资格,如果放弃卓越班选拔,也可以在全校所有普通类四年制理工科专业中任选专业。
修平静心,不排除再选择的可能
抓住机会重新认识专业。虽然身处同一个校园、同一个学院、同一个专业,但每个人的感受不尽相同。青年人的成长还有很大可塑性,对自己性格、禀赋、兴趣的全面认知也需要时间来发掘,如果在求学的进程中,发现自己确实失去了对相关专业的兴趣,请不要苦恼和犹豫,一定要下定决心及时做出改变。
抓住机遇重新做出选择。机遇来自对规则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为了青年的成长,各高校大多会在统筹各学科专业发展和保证管理秩序的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出台一系列政策来提升个人与专业的适配度。比如二次选拔,我校新生在入学报到后,将获得弘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拔尖班、数学与应用数学拔尖班、物理学拔尖班)、重庆大学-辛辛那提大学联合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明月科创实验班)、会计学(启兹会计国际化方向班)等二次选拔机会,当然具体的报名条件、遴选要求与选拔方式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又如大类分流,近年来,以“宽口径、厚基础”为特点的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在“双一流”高校中较为普遍,其目的之一就是通过一段时期的通识教育,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专业、选择专业。再如转专业,重庆大学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除了部分不能转出的专业外,按照“转出无门槛、转入需考核”的原则,在具体专业学习一学期后即可申请转专业。
越是到紧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越要坚持平常心、坚定平和心、坚守平静心,面对高考是如此,面对选择专业是如此,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更是如此。回头来看,专业选择固然重要,但也可能没那么重要。“专业定职业”“一选定终身”已经是过去时,新时代为今天的青年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只要肯为梦想挥洒汗水,只要保持住自己的节奏与笃定,每一个奋斗的人终将成为时代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