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填报,须了解新高考的底层逻辑
2024-06-11李香玉
李香玉
高考,对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科学填报志愿,不仅要考量个人兴趣与未来发展规划,还要了解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和国家战略对于人才的需求。本刊编辑部特邀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所长王烽,从高考综合改革和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角度,解读新高考的底层逻辑,为考生和家长科学填报志愿做出方向指引。
《教育家》:近年来,随着高考综合改革的持续推进,新高考志愿填报为考生开辟了更加广泛的选择空间。新高考要求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发展规划确定选考科目,进一步依据专业确定大学。您认为新高考在引领我国青少年个体发展上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刘海峰:新高考“3+3”和“3+1+2”的选考科目改革,“一年多考”的制度设计,以及伴随而来的高中“走班制”改革和高校专业填报要求变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增加学生的选择性、促进高中多样化办学、分散学生考试压力、倒逼高校优化专业等积极成效。与此同时,高考综合改革也面临不少问题与挑战,虽然弃考物理等问题已经随着后续推出“3+1+2”选考模式、出台《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等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仍有部分问题未能得到有效解决,如自由选科和等级赋分造成的各科之间成绩不等效。
可以肯定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是高考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高考在引领我国青少年个体发展上主要有两大方面的影响——
一是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性。自主选择课程和考试科目是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的关键,高考综合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文理分科的格局,赋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兴趣和专长选学选考,促进有个性的发展。上海的“6选3”最多有20种可能的组合,浙江的“7选3”最多有35种可能的组合。浙江省2017年高考跨文理选考的考生在70%以上,尽管其中有部分考生不一定是根据兴趣和专长而是出于选择比较容易或者对自己有利的科目来跨文理科报考,但确实为许多考生提供了以往文理分科所没有的多样化选择。
二是分散了学生的考试压力。以往高考集中在一次举行,出现了“应力集中”现象,学生的心理压力非常大。试点改革破除了“一考定终身”,将压力分散到不同时间段。从浙江的实践来看,在举行选考科目考试的时候,学生和家长的紧张、焦虑情绪明显降低,考场外陪考的家长很少,各个考点秩序平静有序,这能够帮助考生尽可能用平常心来应对高考。
王烽:新高考最大的突破,就是在“选拔”的同时增加了“选择”。但在选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学生不一定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和学习基础来选择,存在一定盲目性,还会有一些短期功利性的考虑。
在我看来,选科、选考最大的好处就是让高中生尝试着学会选择。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讲,到了高中阶段,对于“自己是谁、喜欢什么、想学什么、将来打算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学生应该有一定的思考,但我们的教育环境没有给学生提供这样的空间,学生的学习与实际生活和未来生活往往是脱节的。只有当教育和生活有了真正的内在联系,教育本身才有意义。选择是一种综合能力,正确的选择是长期积淀的结果。但是我们的学生一直到高中,甚至进入成年阶段,很多人依然不会做选择,这也是学生片面发展的表现。当前,很多年轻人找不到自己或者无法遵从内心,选择对他们而言就是随大流,你追名校我也追名校,你考研我也考研,你考编我也考编,大家都在相同赛道上被裹挟着往前走,导致各个阶段都“内卷”,这也正反衬出我们基础教育的缺憾。
以高考志愿为例,选择不仅在于最后怎样填报,更重要的是如何为选择做准备,怎样有意识、有能力地去选择,基础教育应该着重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高中阶段则集中体现在引导学生初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规划才有学习的内在动力,才能更好地做出选择。
高中阶段的选科、选考,其实就是考问学生进行选择的依据是什么,自己的兴趣在哪里、擅長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其实就是兴趣、基础、志向这三个关键词。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专业选择,对很多高中生而言,都感到来得很突然。一方面是对专业缺乏了解,难以把自己将来想从事的职业与高校的专业对应起来。另一方面是缺少积累,从小学阶段开始,我们就应该思考怎样跳出仅针对书本知识的学习以及对学习成绩的追求,给学生留出时间和空间去体验、探索,增长见识。有了丰富的见识,才可能有明确的兴趣。人的兴趣不单是学科兴趣,而更应该是丰富的、结合生活的。
《教育家》:为了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我国的高考综合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推进。请您从国家人才战略落地(如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强基计划)的角度,谈谈新高考如何通过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发现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王烽:在我看来,“两依据、一参考”的综合改革对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而部分省份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推进的综合评价招生试点则在这方面取得了进展。这项改革将全国统一考试、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学校自主进行的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内的综合评价结合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唯分数论”的选拔观念,解决了综合素质评价在招生中的运用问题。“强基计划”也基本上采用了这一思路。
关于综合评价,我最担忧的一点是竞赛的过度使用,一些学校在“强基计划”招生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过度关注学生的学科竞赛名次。如果竞赛是在自然的学习状态下参加的,没有经过什么培训,完全凭学生自身能力,那含金量是很高的。但如果学生普遍去参加培训之后再来竞赛,竞赛就很可能让学生思维变得套路化、模型化,这不符合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很可能会被漏掉。竞赛热的重新兴起,让应试教育增添了新内容,“绑架”了大量家庭。
我们要厘清拔尖创新人才的定义是什么,并不一定智商高就是拔尖创新人才,更不一定学科成绩好就是拔尖创新人才。国际上对拔尖创新人才有诸多研究,不少权威心理学家得出的结论显示,人的创造性特质在很大程度上是与非智力因素相关的。如果以学科考试成绩或者竞赛成绩作为最主要的选拔依据,不一定能选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要强调“考评培”一體化,尝试大中贯通式培养,把人才的培养与评价和选拔结合起来,要强调先“养鱼”再“捞鱼”。学生是否能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要给他充分的弹性空间去发展,而不是先入为主地进行选拔和集中培养。营造基础教育的良好生态,在高中阶段给学生提供有难度梯次的课程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基础和志向自由选择,这是多样化人才成长的基础。有了多样化人才成长的环境,拔尖创新人才才能自然“冒”出来。
刘海峰:我从选考科目指引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一般认为,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是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源泉。物理学原理对人们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好物理是奠定我国未来科技人才实力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相对而言,物理的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较多,因此曾一度出现弃考物理的现象。
针对这种现象,2018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允许高校同时设置2门(甚至3门)科目为必选科目。在这个《指引》中,共有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占总专业类数的20.4%,比2017年上海高考中只有8.2%的专业必考物理高出许多。在新高考背景下,选考物理可以报考90%的专业,国家和大学对物理学科和物理人才的重视不言而喻。
2021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通用版)》,在这一版本中,选科必选“物理+化学”组合的专业在理工类专业中所占的比重大幅提升,几乎所有的理工农医类专业都要求必选“物理+化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又缓解了弃考化学的问题。
《教育家》:在过去,我国高考制度存在着考试科目单一、评价方式片面等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创新能力和个性化发展,也限制了高校选拔人才的方式。高考综合改革为高校改革创新和多样化发展提供了什么样的空间?
王烽:长期以来形成的“只录分不录人”的录取方式,使得高校也没有培养出选择的能力,新高考在一定程度上唤醒了高校选择生源的能力。这里需要强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高校首先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因为定位决定了如何去选择生源。如果连自身的定位都不清楚,生源选择也是跟着上一层次的高校“捡漏”,那高校如何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来的人又怎样适应社会需要?当前,一些试点高校采用综合评价招生,推进过程中比较平稳,收效也不错,我觉得可以适当把试点范围逐渐扩大。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也意味着入学标准要多元化,而不再是“一考定终身”。应该根据各级各类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来决定不同的入学标准,总体上要把更多的招生权交给学校。学生在对自己的生涯有规划、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去选择专业和学校,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形成“人人成才”的局面。
刘海峰:高校录取学生的多样化带来明显的变化,倒逼高校重新审视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专业调整提升高校在招生录取中的竞争力,以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比如浙江省的方案在高考录取环节是志愿填报专业优先,促使高校对薄弱专业进行优化或调整,增强高校招生录取的责任感和专业建设的紧迫感,激活高校作为招生主体的主动性,对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充足的空间。
高考虽有一些问题和局限,但它在客观公正地选拔优秀人才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促进学生认真学习、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稳定社会秩序等方面也起着关键作用。当然它也有评价方式比较片面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影响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发展。高考改革从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有利就有弊。这么大规模的考试,是一个高利害的选拔性考试,无论怎么改,都不可能改掉在竞争中择优选拔这样的基本格局。
《教育家》:高考综合改革涉及一系列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从志愿报考这一环节上来看,您认为考生和家长要从理念上做出什么样的更新?
王烽:首先,最主要的还是在孩子,要了解自己的兴趣、志向、优势、潜能,提前了解大学专业,思考如何匹配自己的职业规划。
其次,家长在孩子中小学阶段,不要一味强调学习成绩,努力是应该的,但注定不是每个孩子每科都能考到优秀,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家长要和学校配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多出去、多见识、多了解,培养兴趣爱好,逐步找到自己适合的专业方向。
最后,家长和学校要客观地看待孩子。在孩子一生发展过程中,学习成绩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它不能决定一切,更不是长久的。什么算是成功?考上重点大学就算成功,考不上就不算成功吗?如果以此为标准,那么大多数人都只能是失败者。如果能够把孩子的潜质激发出来,即便上了一所普通大学,找了个很一般的工作,将来也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如果在无限“内卷”、追求好大学和好工作的过程中,把孩子养成了“空心人”,那么他在任何岗位上也无法大展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