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多维向度
2024-06-11黄月初
黄月初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中小学阶段是培育逻辑思维、语言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科学素养的黄金阶段,要想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能只作单一维度的努力,而应从高度、长度、深度、宽度等多维向度立体式培育学生,促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要提升学生发展高度。“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是关键要素,没有献身科学的宏图壮志,纵具科学家潜质也没有意义。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学校在落实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切实履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命,坚定学生为国家战略服务、为民族复兴奉献的理想信念,增强学生做顶天立地中国人的志气、意气、骨气和豪气,引领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厚植家国情怀,强化社会担当,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要延伸学生发展长度。做好科学教育加法,重点不在传授科学知识,而在培育科学素养。伴随学生“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并最终“达到光辉的顶点”的,往往不是书本上那些现成的科学知识,而是诸如好奇心、想象力、问题意识、思辨能力、探究习惯、科学精神等科学素养。科学教育要为学生未来着想,为学生长远利益着想,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着想,“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避免停留在科学教育活动、科学知识普及的表面繁荣上,致力于培育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要挖掘学生发展深度。浅尝难得真味,浅水难养蛟龙,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适度在“深”字上做文章。一是要培养学生深度志趣。科学教育,学生是感兴趣的,但是他们的兴趣可能只是一时的,三分钟热度,要将他们的兴趣提升为乐趣和志趣,才能帮助他们走深走远。二是要引领学生深度学习。中小学生具有好奇、多变、不稳定、不持久等身心特征,其学习容易停留在印象化、浅表化、碎片化、机械化的浅层状态。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想方设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促使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所以必然”。这样,学生形成了高阶思维,才能站得高、看得远、看得透。三是要鼓励学生深度思考。科学的本质特征是求真,“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模式,引领学生深度思考,体会科学家走过的求是求真之路,感受知识发现的过程与科学方法的运用。唯其如此,提升学生科学素养才能落地走实。
要拓展学生发展宽度。钱学森先生指出:“科學家要有点艺术修养,能够学会文学家、艺术家那种形象思维,能够大跨度地联想。”做好科学教育加法,要树立“大科学教育观”,努力拓展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宽度,不能只顾自然科学不顾人文科学,不能只顾知识技能不顾精神道德。具备科学家潜质的人才,应是既具有较好的数理思维,又具有基本的哲学思维、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既具有扎实的科学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交叉学科知识储备。学校理应努力践行“科学教育见长、人文素养厚重”的育人理念,促进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各类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不能一加了之,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用科学的方式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