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童心,助力孩子阳光成长
2024-06-11徐凌霞
徐凌霞
守护童心,是一项饱含爱与责任的任务。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世界里,守护童心意味着我们要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温馨、充满爱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保持那份最初的善良,勇敢地面对未来的挑战。近日来,几起校园欺凌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给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敲响了警钟。校园欺凌绝非孩子之间的“小打小闹”,而很可能成为影响孩子一生的梦魇。幼儿教育作为孩子成长的起点,应当如何为孩子打好教育底色,筑牢人性底线?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帮助每个孩子阳光成长并书写自己的精彩?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将家庭定位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 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父母。孩子的幸福成长,要从培养生命意识开始。有些孩子因缺乏珍爱生命的意识而导致行为上的偏差,应该引起父母的重视。父母存在的意义,不只是满足孩子基本的生活需求,更是当孩子想到父母时,内心就会充满力量,感受到温暖,从而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家长要向孩子传递敬畏生命的态度,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孩子对生命的责任与担当;告诉孩子不仅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还要尊重植物、动物的生命,和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和谐相处;树立任何情况下绝不放弃生命的理念。
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灵。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爱不单单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能力和责任。幼儿园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重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爱是交流、是尊重、是耐心、是智慧,教师要用行动诠释爱的无处不在。大二班的妞妞是个活泼、爱美的小姑娘,有时候她的发辫会甩到空中,像快乐的音符;有时候她的发辫会低垂肩头,像轻柔的垂柳。而一个个漂亮的造型,恰恰诞生于小关老师的巧手,传递着对孩子们的爱、关心和呵护。在一次主题活动中,孩子们自由结伴,确定模特与设计师的角色。令人惊讶的是,最爱美的妞妞主动把展示美的机会给了同伴,自己甘愿做一名小设计师。半个小时后,妞妞将同伴装扮成一名带发辫的小公主,自己的脸上也露出满足、自信的笑容。爱心可以传递,美好可以传递,心灵的力量也可以传递。教师影响着孩子,孩子也在用行动模仿着教师,自己漂亮是一种美,成就别人漂亮也是一种美。把爱播种在幼小的心灵里,孩子就获得了幸福成长的机会。一颗健康的心灵是博大无边的,它自会敞开我们人类生来都会具有的善良之门,心灵的教育会铺就生命健康成长之路。
共同守护阳光的你。公民道德教育在促进幼儿阳光成长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幼儿期的公民道德教育,是给人的一生打底色的教育。嬰儿降生到世界时,仅是一个生物个体,婴儿时期仅有自我意识和社会性的萌芽,而个性的初步形成是在幼儿期。幼儿不仅要学习做一个充分发展自我潜能、拥有良好能力的人,还要学习做一个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人”,言行需要符合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因此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初步的价值引导和品德启蒙。首先,应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安全的精神环境,为幼儿提供良好的成长氛围。要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营造尊师重教、团结互助、诚信友善的良好氛围,使幼儿在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特质。其次,可以将公民道德培养在教学中渗透、在游戏中巩固、在家庭中延伸,将各领域活动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注重公民道德教育的实践性。最后,整合多种教育资源,提升幼儿道德品质。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蒙以养正,与孩子共同关注新闻、观看纪录片,引导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如校园欺凌、贫困、不公平待遇等。通过与孩子深入地交流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问题的根源和影响,激发他们思考如何做出积极的改变。同时,社区应当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实践机会,引导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