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校长如何当好“第一责任人”?
2024-06-11榛子
榛子
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推进学校现代管理是校长履行岗位职责的题中之义。学校管理工作千头万绪,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校长要做好管理就需要做到:明确价值目标,定制度,建机制;夯实管理基础,抓班子,带队伍;优化管理流程,提效率,增实效;强抓重点工作,育新人,提质量。
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中小学校长是20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包括教育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校园安全第一责任人、师德师风建设第一责任人,等等。学校管理,校长如何当好“第一责任人”?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中小学校长共同探讨。
◎议题一:校长要当好“第一责任人”,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素养?
沈玉新:校长是学校安全、课程建设、教学质量、教师发展等各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应具备多种管理素养。但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AI技术对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下面以我校的做法为例分享“校长的数字素养”对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助力。
我校通过“线上+线下,集体+自主”双线融合的校本研修模式,促进教师研修均衡化和教师个性化专业发展,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
首先,谈谈构建“双线融合”的校本研修模式——
线上模式,平台助力,支持自主学习。为了使校本研修更加高效,学校建立了网络研修平台,帮助教师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将部分研修内容由线下延伸至线上。我们通过教师线上课例观摩,发表学习感受,相互交流研讨等方式深入交流对话,打破了研修的时空限制,提高了研修效率。此外,还借助研修平台开展教师基本功练习与展示,“两笔字”周周练等活动,全校教师都可随时浏览、点赞与评论,这些举措在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研修的同时,极大地增强了研修的实效性。
线下模式,专家互动,促进学用结合。为提升研修效果,我校把专家培训、课堂实践这些活动设置为线下研修。教师通过面对面地与专家沟通交流,将培训习得的技能在真实可触的课堂教学中呈现,增强了教学效果。学校通过合理规划,让线上、线下“双线融合”的研修模式实现最优化的研修效果。
其次,谈谈“双线融合”校本研修的实施策略——
学校依据研修计划组织研修活动,借助技术平台的支持开展研修。技术支撑下的校本研修不仅使研修过程更加可视化,直观呈现每位教师参与研修的数据和有效参与度,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研修反馈内容进行分析,形成词云研讨,便于高效分析反馈出内容的核心和关键词。
比如:学科研修小组通过“共享互学—研讨交流—形成设计—教学实践—课后反思”的方式进行研修。共享互学即在课前,研修组长围绕研修主题在线上组织教师进行资料搜集、课例共享观摩等活动,深入学习与思考。在充分学习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组内研讨交流,此环节依据不同情况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研修。先利用线上平台交流想法,便于教师提前思考,再集中在线下深入研讨。在充分研讨的基础上,主备教师形成课堂教学设计,组内教师进行复备。继而进行线下的课堂教学实践,实践后利用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进行课后反思,再次完善设计。
“双线融合”的校本研修模式在我校持续实施,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实施能力、评价能力等均有极大提升。创新研修模式带动教师在“信息技术支撑课堂教学”的主题下深入探索,开发资源、建构课程,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资源开发能力和课程建设能力,教师开发出的微课通过共享的方式也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资源。
◎议题二:保障学生的安全是学校的底线。校长如何做好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陈奕耀: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存敬畏,坦然面对。我校有两千多名师生,牵系的是两千多个家庭的和谐幸福。因此,本着负责的态度来对待安全,首先要对安全有所敬畏,把每一项涉及安全的管理工作都做最坏的打算来推演,用大概率的思维来应对小概率的事件,尽可能把所有的可能都考虑周全,即使安全事件真的发生了,也能按流程从容应对,把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现在,我每天确保巡校两次,重点看围栏牢不牢固、墙皮有没有脱落、地面有没有湿滑、电箱有没有关紧,等等,虽然都是细枝末节的小事,但防范的却是关乎生命安全的大事。
二是谋策在前,落地在实。安全的事情往往存在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安全管理谋划要广撒网,把可能的安全风险,以制度加以防范,并不定期进行督查演练,确保执行无阻碍、沟通无妨碍、应对无障碍。比如:我校校门在交通要道旁,每天上学高峰期聚集近三千人,人车混杂,交通安全压力巨大。经过多方协商沟通,我们开创了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道路疏导由交管部门负责、车辆停靠由家长义工指引、学生进校由值日教师管理,学校安保力量实行网格化管理,每天安排一名校领导现场协调指挥,确保学生安全,保障道路畅通。
三是身作表率,有错不推。校长是学校的行政班长,很多时候也是站在聚光灯下的带头人,搭班的行政领导成员在看你工作的部署是否合理公平,学校的教师在看你工作举措是否果断有效,家长们也在看你能否把学校管理出色、是否能放心把孩子交到你手中。为此,校长应做好表率,长此以往自然能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支持。此外,校长还得有颗“大心脏”,在学校工作出现错漏的时候,勇于担责,让干事的同事出汗不流泪,在学校形成不怕做事、敢于做事的和谐氛围。
四是凝聚力量,权责清晰。当下,随着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打开校门办教育、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大家的共识。很多时候,相关职能部门和家长的参与,成为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比如:交通安全疏导、学校活动管理、校外周边治理工作协调等,都需要齐心协力共同推动完善。但是,学校管理的重点还是在校方,所以在充分借助社会力量的同时,我们也要具备“守土有责、职责在我”的主体意识。
谭启鹏:安全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底线,而学校食品安全事故往往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容易成为社会的焦点。对于学校食堂的管理,校长如何履责,我有以下几个观点:
首先,选好准入口,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
校长不能成为食堂收益的分红者。如果校长成为食堂收益的分红者,食堂的经营者和校长就会结下纠缠不清的关系,导致校长无法正常履职。因此,校长要树立危机意识,远离利益纷争,从源头准入资质上保证食品安全。
家长要成为食堂准入的主要决策者。把食堂准入决策权交给家长,是强化学校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家长是子女安全成长的最大期盼者,必然也是学校食品安全的最大关注者。
食堂的“连锁度”要成为准入的条件。食堂公司连锁度越大,食品安全的风险就越大,一旦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就会引发塔罗牌效应。鉴于此,食堂经营公司可能会对食品安全更加重视,管理更为规范,从而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其次,落实保障机制,从过程上保证食品安全。一是建立管理机制:食品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到细处,严抓过程管理,保证食品安全常态监督。二是建立日检查制度:学校安排专人每天负责食堂食材来源、食品留样、食品卫生、食品加工过程检查管理监督;学校行政班子成员每天陪餐监督,及时了解学生每天餐食情况,倾听学生意见。三是建立周评定制度:食品安全置于家长的监督之下,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学校每周由三名家委和若干家长到校试餐评定,并把评定结果反馈给学校,作为学校食堂工作情况评判的依据。四是建立月培训制度:每月对食堂员工进行专题培训,开展食品安全法规学习、食品安全案例学习、食品安全岗位操作考核,保证员工熟悉法规、规范操作。五是建立协同机制,以及时沟通夯实安全之基,学校建立“学校—食堂—家长—社会”食堂管理沟通群,用于协同沟通,能使各方随时掌握食堂动态,促进安全管理。六是建立提醒机制:学校建立发放“整改通知书”提醒机制,在日常检查中出现小问题,由后勤主任约谈食堂主管,做口头“微提醒”;小问题屡次不改则由学校校长向食堂经营公司签发书面“整改通知书”,并要求立行立改,“整改通知书”累计三次,则终止合同。
再次,运用淘汰性评价,从目标上保证食品安全。师生对食堂的满意度,是学校选拔下一年食堂经营权的标准。满意度低于60%不再列入准入范围,满意度达80%及以上的,可以继续留任。
最后,学校应提前做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保证出现食品安全事故时临危不乱,准确把握并如实上报情况,做好应急处理,稳定师生和家长情绪,避免舆情,力争把安全事故的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
张文娟:为了提升师生的安全意识,我们需要多渠道地开展安全教育。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光明星河小学为例,我们通过以下几种渠道来普及安全教育——
一是预防为主,综合管理。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课程,每周都会安排一节安全教育课,让学生们能够了解各种安全问题并学会如何预防。组织安全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安全实践活动,例如灭火器的使用、紧急疏散演练等,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安全操作,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
二是丰富安全教育载体,创新方法。
借助多媒体资源,如校园广播、LED屏幕等,定期播放安全教育短片或宣传语,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
家校社合作,开展家长安全教育培训,使家长们能够更加了解学校的安全措施和要求,更好地配合学校工作。
三是顶层设计,构建儿童友好校园。
学生是站在学校中央的,學校的一切教育活动都应以儿童为中心开展,儿童友好的安全校园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易于识别的环境。校园里的每个区域都应该有明显的标志和指示牌,以便他们能够轻松地找到目的地。同时,校园内的道路和建筑也应该有明显的标志,以方便低龄儿童识别。一个儿童友好的校门口应有明显的警示标识,校内设施完善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如消防设施、逃生通道等。此外,还要特别关注学生上下学路线的地标等,我们都以不同颜色的色带来进行区分,减少学生在各条道路上行走时的交叉和碰撞,以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活动安全。
安全的设施。校园内的设施,例如走廊宽度、楼梯台阶、防撞防滑装置的配备以及无障碍的洗手间等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此外,学校还需要定期检查设施的使用情况,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绿色的环境。校园内应该种植一些绿色植物,为学生提供宜人的学习环境。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环保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关注细节。学校应该关注校园内的一些细节问题,例如垃圾分类、厕所卫生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却能够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状态。
良好的师生关系。学校应该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教师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做到位,我们需要定期对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进行考核:一是安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二是安全设施的配备情况;三是安全教育的开展情况;四是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情况;五是校园巡查情况。
◎议题三: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础,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工作。校长应该如何抓好学校教学工作、践行教学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黄健仪: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因素中,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教学素养。因此,作为学校第一责任人,我把教学管理的重心放在了教师培养上,有效的教学管理应充分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意识,充分挖掘教师潜能,促进教师自主成长。为此,校长要在教师成长过程中扮演好三个角色。
一是做好教师心灵的摆渡人。一线教师每天都重复着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督促学生行为、与家长沟通等工作,忙得不可开交,心理上易产生怠倦情绪。我一直关注、信任和鼓励教师,引导他们关注自己为学生带来哪些可喜的变化,让他们参与学校的决策,充分相信他们的专业判断,时刻关注他们为工作的付出,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职业价值。同时,我注重发现教师的闪光之处,并乐于在不同场合称赞他们的工作成绩。在我校每周教师例会上都有“十分钟大讲堂”:教师自选主题分享工作与生活中的点滴,如介绍兴趣爱好、展示一技之长、分享教育故事、交流时事点评等。两年多来,从教师的发言中,我愈发感受到教师们对生活和工作的热忱,他们慢慢地学会从枯燥的琐事中找到工作的快乐,从顽皮的学生身上发现工作的意义,从平淡的生活中感受世界的美好。
二是做好教师发展的铺路人。我校地处农村,教师长期在农村学校任教,专业发展受限,校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铺路人,引领其专业发展极为重要。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我做到以下三点。首先,建章立制,规范教师教学行为。近年来,我校在广泛讨论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关注教师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考试等各项常规工作,做到月月有检查、次次有反馈、事事有评价,精细化地给予教师指导。其次,仔细观察教师的课堂。校长只有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才能为教师提出切实可行的参考意见,启发他们对教学行为的思考,激发他们迎接挑战、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决心。最后,为教师提供成功教学所必需的工具和资源,减少教学的阻碍。这些资源包括邀请学识渊博的专家教授、经验丰富的一线骨干为教师提供指导,也包括为教师成长提供优质多元的成长平台等。
三是做好教师成长的领航人。校长不仅要做“管理上的能手”,还要成为“教学上的高手”。我带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大力培养研究型教师。我校今年获批市、区级立项课题5项,这为学校下一阶段实现创新型教育教学目标做好了资源准备。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同时,我注重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钻研新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积极参加各学科教研活动,增长专业知识,逐渐成为教师成长的领航人,以实际行动激励教师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提升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