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缘何被抑制
2024-06-11秦春华
秦春华
十多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往往能够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等到长大了,特别是进入学校之后,却越来越提不出有趣的问题了呢?
这个疑问源于我对自己的观察。据家里长辈回忆,小时候我曾提出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为什么收音机里没有人,却能发出人的声音”“为什么零不能做除数”“为什么两条平行线不能相交”。现在回看,我当时可能已经瞥见了科学神圣殿堂门缝间透出的一丝光亮。这个喜欢提问的基因也传给了女儿,她五岁的时候迷恋《西游记》,有一天问她的妈妈:“为什么孙悟空看到的是妖怪,唐僧看到的却是孩子、老人和女人呢?”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然而,无论是我还是女儿,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越来越提不出有趣的问题,更不愿意在他人面前提出问题。这是为什么呢?这又是一个问题。
创造从提问开始
古代中国的先贤便认识到了提问的重要性。《尚书·商书·仲虺之诰》说“好问则裕”。《论语》中多处记载了孔子关于提问的论述和行为,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庸》把提问视为学习的重要阶段之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清代的散文家刘开在《问说》中对学和问的关系做了精辟总结,“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在其他国家的文明中,提问也被给予了特殊的关注。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苏格拉底认为,提问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疑难,应当通过怀疑和辩论来发现真理。苏格拉底提问法后来被发展成为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即质疑和怀疑。法国哲学家笛卡尔继承了这一传统,他认为思考的任何部分,都应当经得起质疑和怀疑;理性的形成,即发源于质疑和怀疑;有疑则有问。这些思想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欧美教育。
在以色列,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教师和家长都会不断地鼓励孩子提问,这被视为以色列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点。以色列人喜欢提问、对话和争辩。在他们看来,提问等同于挑战权威,也等同于独立思考。提问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育之所以能够促进人成长和进步,关键在于它培养了人的思考能力。思考能力被认为是创造力的核心。思考能力越强,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能力越强。思考的第一步,就是提问。创造是从提问开始的。换句话说,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创造力的一个显性标志,就是看他会不会提出问题,能不能提出好问题。这就是学术研究中“问题意识”被反复提及的重要原因。此外,提问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一点常常被忽视。通过提问和回答,人们彼此交换观点,增进相互间的理解,对于促进人际间的融洽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抑制提问是一个普遍现象
尽管提问如此重要,但无论在学校还是家里,无论在会议中还是闲谈中,我们都很难看到提问的影子:公开课上教师的提问像是表演,真实的教学中学生课上课下都很少提出问题;开会时大家的发言更多是在表态和相互吹捧,很少当面提问或质疑。“向您请教”是一句真实的客套话,谁都不会当真。抑制提问成为一个普遍现象。
很多人把抑制提问的原因归结为文化传统,特别是东亚文化的内倾与内敛,认为儒家思想塑造下的国民性中所蕴含的“低调、不张扬”等因素,限制了人们的表达欲和表现欲,抑制了提问的冲动。比如,东亚文化强调纪律,孩子一进入学校,就被要求听话守规矩,因为不受控制的提问不利于训练孩子养成“好”习惯。此外,在许多大学的课堂里,来自东亚的学生通常不喜欢发言,尤其是主动发言,这一点和其他国家的学生形成了鲜明对比。但实际上,正如上文所言,我国先贤很早就强调了提问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可惜的是后人没有遵循罢了。
为什么后人丢弃了“好问”的传统呢?刘开总结了两个原因。一是“是己而非人”: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忌之、轻之、狎之”,不愿问、不屑问、不甘问的形象跃然纸上。第二个原因是不肯虚心向他人求教,不虚心的根本原因是不真心诚意地求学。这与“低调、不张扬”等所谓的民族性没有什么关系,“低调、不张扬”其实是应当被肯定的好品性,伟大的科学家同样是“低调、不张扬”的。关键在于,我们是鼓励还是抑制了孩子的提问。
从教育视角来看,抑制提问的第一个原因是当下教育很少给孩子提供充分的表现机会。能够完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正确地理解他人的立场,尊重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之间的不同,和他人进行平等有效地沟通,合理管理自己面对差异时的情绪和行为,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一个由教师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课堂里,学生很少有机会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也难以有充分的机会来表现自我。
抑制提问的第二个原因是孩子缺乏安全的课堂环境。大多数课堂鼓励的是正确答案,而不是发言本身。一旦孩子没有把握说出正确答案,他最理性的选择就是沉默。等教师对其他同学的答案做出评判后,再由自己做出评判。这是最安全的做法。在鼓励正确答案而不是发言行为的课堂里,发言变成了一个危险的行为,有可能给自己带来嘲笑和讥讽。相反,在鼓励发言行为而不是正确答案的课堂里,发言变成了创造力的体现,并且往往会成为发现正确答案的踏板。
抑制提问的第三个原因是,人们往往难以面对一个真实的自我。这个真实有可能是不完美的,甚至是丑陋的,但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这一点。我们要求自己必须是一个完美的人,而提问会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完美。其实,世间万物皆有对立的一面,正如光明与黑暗,我们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阴影部分。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地向他人请教自己不知道的事情,这才是成熟和成长的标志。
抑制提问会带来非常深远的影响,不仅仅会损害个人和国家的创造力,更严重的是,它有可能给一个人的成长带来不可修复的心理伤害。对孩子提问的漠视、讥讽和嘲笑往往会影响他的一生,难以治愈。
把握AI时代的提问
在AI时代,一个不会提问的人,会迅速地被抛弃。
使用过ChatGPT或其他大模型的人都有过类似的体会:它的功效完全取决于谁在使用它、谁在训练它,以及用什么样的问题投喂它。一个高明的提问者会极大地发挥AI的巨大威力,而一个不会或无法提出高质量问题的人则会陷入困难和尴尬的境地。令人忧虑的是,在AI时代,人的提问能力将呈现出强烈的“马太效应”:越会提问的人,得到AI的帮助就越大;越不会提问的人,反而连原有的东西也被夺走了。
我常常在想,这个世界会分化为两个世界吗?一个是将AI作为强大助手的世界;一个是不会使用AI的世界。会不会提问、能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将成为这两个世界的分界线。
在AI时代,批判性思维和质疑精神显得尤为重要。现在全世界的人都意识到一个日益严重的危险,即AI所提供的信息的真假問题——它很有可能在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在我使用AI的经历中,曾经多次体会过这种情况。当我指出AI的错误时,它总是态度很好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并感谢我的指点。问题是,如果我没有质疑而全盘接受,如果我没有能力发现它的错误,那会怎样呢?尤其是模拟人的出现,使我们更加难以分辨真假。因此,学会提问,具备质疑能力是AI时代的人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
AI时代的另一个特征是人机交互变得越来越普遍。人类通过提问开展学习活动并获取知识,AI通过海量数据和训练进行学习并提高智能水平。通过人的不断提问和探索,可以帮助AI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也可以帮助AI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提问是人类与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有效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实现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互动体验。
在一个已经到来的AI时代,这是每个人无可回避的问题:今天,你提问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