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孩子习惯“沉默”

2024-06-11王科桥

教育家 2024年20期
关键词:沉默教研员框架

王科桥

口述 | 黄彩珍

提问,是孩子们探索世界、获得知识的重要方式,也是锻炼思维与表达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广东省阳江市陽东区教研员黄彩珍的从教生涯中,孩子的提问情况却令她感到忧虑:课堂越来越安静,提问反而显得格外“刺耳”。为何提问逐渐“隐身”?黄彩珍道出了她的观察与思考。

1996年,我成为一名乡镇小学的语文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奋战了十几个春秋,后来调到区教研员岗位。还在一线的时候我就感到,来来去去提问的只有那几个孩子,其他的孩子不愿意问,甚至发现某个孩子有问题,点名让他提问,他也不肯问。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孩子们不提问”是一个问题,以为他们只是害羞、腼腆。直到当了教研员,有了更多进入他人课堂的机会后,我才意识到这是普遍情况。渐渐地,我发现了规律:一、二年级的孩子什么都问,三、四年级的孩子想好了才问,五、六年级的孩子很少发问。为什么孩子们越到高年级越不提问了呢?他们的提问能力降低了吗?

为了搞清楚,我开展了一场实验。从学校中,我随机选择了六年级的一个班,要求孩子们依据一篇没有讲过的课文提出有助于理解写作目的和作者情感的问题。该班老师选择的课文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孩子们提出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总结这些问题,我发现,大约有一半的孩子可以围绕课文的主题发问,比如“真理是什么”“除了课文中所提到的三位科学家的故事,还有哪些其他的故事”;一些孩子开始展现出思维的深度和理性精神,比如“为什么说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就可以等来的”。然而,另一半孩子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改善。一部分孩子的问题过于简单和笼统,措辞也不完整,比如“为什么这篇课文写了这么多人”“课文中的三个人与科学有什么关系”。还有的孩子在提问时缺乏清晰的逻辑框架,欠缺对学习目的的思考,比如“南美洲还有哪些不可思议的地方”。如果在已经明确了提问要求的情况下,孩子只能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这种倾向是不太理想的。

为什么有的孩子问得准,有的孩子问得模糊?观察久了,不难发现上课爱提问题的孩子,注意力一定是比较集中的。问得越好,越能够打通学习的关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新的知识框架也就建成了。新的框架与原有框架产生冲突或连接,孩子就会产生新的疑问。因此这些孩子的成绩就更好,而越不爱提问的孩子,后劲也越容易不足。

抛开实验的提问要求,一些孩子的问题不可谓不好。然而,课堂时间毕竟有限,教师要完成教学任务,不可能面面俱到,于是预设问题就成为教师的“法宝”。这本无可厚非,可一些教师只重视达成教学目标,对于看似外延的问题选择漠视或排斥。那些疑问盘桓在脑海中,可能会不断困扰孩子,也可能遏制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兴趣和特长。更严重的是,一些孩子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形成某种和教师的“默契”——只是迎合教师的喜好提问。看似孩子们是在提问,实际上,他们的思维已经被限制了。如果教师在一、二年级不引导孩子们提问,在三、四年级不重点指导孩子们的提问策略的话,到了五、六年级,孩子们已经用了很多年“练习”沉默,积重难返。

如何做到既能完成教学目标,又能兼顾孩子的问题呢?我们曾做过针对阅读教学的课题研究。课前,教师通过预习单给孩子设定目标,在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感悟文章脉络之后,要求孩子提出自己的疑问。课上教师着重解决与教学目标有关的问题,把其他孩子的发散问题留到课后,给孩子寻找答案的路径。

我认为,让一名小学生提出非常有深度的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经过鼓励和训练,孩子们还是可以提出有见地的问题。按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一、二年级的孩子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三、四年级的孩子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五、六年级的孩子能利用各种渠道获取资料,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何现实情况反而是越到高年级,孩子们越不爱提问、不敢提问?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呢?

猜你喜欢

沉默教研员框架
框架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下)
从一名教研员的视角看德国音乐教育(上)
WTO框架下
语文课堂应拒绝“沉默”
如何走出高中英语课堂沉默的困境
不沉默才是金
美高院大法官“沉默”十年为枪开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