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家校共育的有效渗透

2024-06-10王维国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3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家校共育渗透策略

王维国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家校共育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加强家庭支持与学校互动,增进家长对孩子学习的关注,构建合作共建的教育生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其中的关键。家校课程衔接、家庭任务参与、资源共享等策略为有效渗透家校共育提供实施途径。本文探讨了家校共育的意义和教学策略,呼吁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多重视和实践家校共育,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家校共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3-0107-0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教育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际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在当前教育环境下,家校共育的理念逐渐受到广泛重视。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将家校共育有效融入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协同发展,仍是亟待探讨的问题。教师、家长以及学生本身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应用和互动方式都在不断变化,这给家校共育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家校合作模式,提升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家校共育的意义

(一)加强家庭支持与学校教学互动

通过家校共育,家长能更深入地了解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支持和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家长参与孩子的信息技术学习,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指导,促进学生在家中的自主学习。同时,学校也能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更个性化地指导和支持学生的学习。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密切互动和合作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全面提升。这种紧密的家校互动,有助于构建一个更加融洽、和谐的教育合作氛围,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增进家长对孩子学习的了解与关注

通过家校共育,家长能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在信息技术学习中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这种深入了解有助于家长更精准地把握孩子的学习情况,了解其学习兴趣和特长,从而提供更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学习支持。家长的關注和支持是孩子学习中重要的动力源泉,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通过与孩子的学习互动,家长能更及时地发现孩子的学习问题和困惑,提供针对性的帮助和解答,促进孩子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家长的积极参与也可以增强孩子对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三)构建家校合作共建的教育生态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家校共育,对于构建家校合作共建的教育生态至关重要。这种教育生态建设通过家校之间的密切合作,营造有利于学生成长发展的环境。家庭与学校共同承担着学生教育的责任,互相支持,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家长参与孩子的信息技术学习,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与此同时,学校也应向家长提供有效的教育指导,使家长能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校共同的努力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建不仅促进了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提升,也培养了学生全面发展所需的综合素养,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通过家校共育模式,家长能在孩子信息技术学习中扮演重要角色,引导孩子自主学习、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并鼓励其独立思考。家长的支持和引导可以让孩子更有自信地面对挑战,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校也能通过与家长的协作,设计更富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精神。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家校共同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共育模式有助于学生自主思考,锻炼其分析、判断和创造能力,为其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家校共育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家校共育的教学策略

(一)家校课程衔接,共同规划教学内容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家校共育的策略之一是家校课程衔接,共同规划教学内容。通过家校合作,结合《认识人工智能》的教学内容,可制订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计划。在学校方面,教师可以设计针对人工智能的课程,如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应用领域和影响等。在此基础上,将家庭作业扩展到家庭环境。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渗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家中,智能家居设备如智能音箱、智能灯光或智能恒温器等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通过语音指令控制智能音箱来播放音乐、查询天气或提醒日程安排,这种便捷体验改变了我们获取信息和管理时间的方式[1]。智能手机也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典范。学生可以与家长讨论智能手机中的语音助手,如Siri、Google助手或者小爱同学,它们可以执行指令、回答问题,并学习用户习惯,提供更个性化的服务。例如,提醒日程、搜索资讯或控制手机功能等。鼓励学生和家长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体验,可能是与智能设备互动的趣事,也可能是对隐私安全的担忧。通过这样的交流,可以促进更深入的思考和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家长更好地引导孩子正确使用这些技术,充分发挥其便利性和创造力,同时保障个人隐私和安全。

同时,家长也应积极参与,提供家庭作业的指导和支持。他们可以与孩子一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概念,共同查找有关人工智能的信息,并促进孩子在家庭环境中进一步学习与实践。例如,鼓励孩子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智能设备,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家庭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家庭学习的体验,鼓励他们讲述在家庭中发现的有趣案例或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这样的亲身经历将激发其他同学的兴趣,并促进课堂上的交流和讨论。通过此类家庭作业和课堂分享,学生不仅可以在学校内部获得知识,还能将所学知识与家庭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对人工智能概念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同时,家长与教师的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支持和指导,促进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之间知识的连贯性与应用性。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二)家庭任务参与,拓展课外学习实践

家庭任务参与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家校共育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作为信息技术的前沿领域,通过让学生参与家庭任务,拓展课外学习实践,能深化学生对物联网的理解。这种策略基于将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相结合,鼓励学生与家长一同探索智能设备如何连接并互相通信。例如,可以设计任务让学生在家中观察智能设备,了解其工作原理、数据传输方式和应用场景,通过操作和实践探索物联网技术的运作。这种实践不仅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直观感受到物联网的应用,更能促进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家长作为学习的伙伴,可以与孩子分享经验、提供指导,并共同探索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潜在影响。这种共同参与的方式能增进学生对物联网的深入理解,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2]。

学校方面,教师可安排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物联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场景,比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开展相关调查或实践项目。例如,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观察家中的智能设备(如智能家电、智能安防等),了解这些设备是如何连接并相互通信的,并記录下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实际运用情况。在家庭中,家长可以配合孩子完成这些任务,与孩子共同探讨物联网的概念,解释智能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引导孩子思考物联网的优势和影响。例如,与孩子一起观察智能家居设备如何提高家庭生活的便利性,或者与孩子一同思考物联网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学生在家中完成任务后,可以在课堂上与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和体会,通过口头描述、图片展示等方式展示他们的调查结果和实践成果,分享家庭中物联网应用的情况和感受。这样的分享不仅能拓展课堂内容,也能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更深入地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和作用。这种家庭任务参与的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课内外知识的衔接,并加强了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通过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学生将能更全面地理解物联网的概念及应用,同时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家校资源共享,丰富教学手段与素材

结合《电子板报的文本编辑》的教学内容,这一策略可以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实现信息技术素材和资源的共享。在学校方面,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学习电子板报的文本编辑技能,包括编辑软件的使用、排版设计等。教师可以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在家中设计一份电子板报。例如,学生可以收集家庭成员的故事或家庭活动的照片,然后运用编辑软件制作一份电子版家庭故事报告。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课堂上使用的编辑软件或相关素材资源,以便学生在家中更好地完成作业。在家庭中,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支持和指导,如利用自己的技能或职业背景,提供关于文本编辑、排版设计等方面的建议,帮助孩子更好地完成电子板报的设计。家长还可以为孩子提供家庭中的故事素材或照片,促进学生在电子板报设计中加入家庭元素。学生在家中完成作业后,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设计的电子板报,分享家庭中获取的素材和家长提供的支持,介绍他们是如何与家庭成员共同合作完成电子板报设计的。这样的分享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也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通过这种家校资源共享的教学策略,学校与家庭共同为学生提供更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支持。学生将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获得更广泛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电子板报文本编辑的理解和应用,并培养团队合作、创意设计的能力。这种家校合作不仅提升了教学效果,也促进了学生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互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机会[3]。

(四)家校联合评估,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成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演示文稿的规划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内容,涉及内容的选择、设计和展示技巧。在家校共育的教学策略中,可以通过特定的案例展示如何结合家庭和学校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如何规划一个有效的演示文稿,包括内容的策划、信息的整理、版面的设计和多媒体元素的运用等。学生从而得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在家中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家长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为孩子提供支持和指导,和孩子一起讨论演示文稿的主题和结构,提供技术操作上的帮助,或是就内容和表达进行讨论。例如,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图像素材、提供意见并鼓励孩子展现创造性。

此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了解孩子在学校所学的具体内容,为孩子提供更专业的指导。可能有些家长拥有信息技术领域的经验或知识,可以在技术操作或内容呈现上给予孩子更深入的帮助。学生完成演示文稿后,学校可以安排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前来观摩孩子的作品展示。通过活动,家长能看到孩子在课堂上所学的具体内容,并了解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进步和能力。他们可以提供鼓励和支持,同时也可以向老师反馈孩子在家中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家校共育的策略使家长与学校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通过家长的参与,学生能在课堂外得到额外的指导和支持,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这样的联合评估不仅促进了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学习,也加强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三、结语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家校共育的有效渗透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探讨与研究,深入了解了家校共育对学生的积极影响。通过家校互动,学生可以得到更全面的支持与关注,促进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家校共育模式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家庭和学校的联系,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然而,要实现良好的家校共育模式,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更加具体、有效的家校共育策略,并将其贯彻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方方面面,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责任编辑:刘婷婷)

参考文献

[1]陈美君.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家校共育的路径探究[J].教育科学,2021,28(2),45-56.

[2]李明.家庭作业参与初中信息技术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研究,2021,17(3),78-89.

[3]王静.家校共育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21,34(4),102-115.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家校共育渗透策略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初中物理探究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育探讨
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巧借故事情境促进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分层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