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还原语境,探寻文言文教学的有效路径

2024-06-10朱丽军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6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文言文

朱丽军

【摘 要】 同样一篇文言文有多种解读方式,教学时,教师需借助古代典籍,尽可能还原历史语境,引导学生揣摩理解古代人物的思想行为。语言文字本身的含义是多元的,所以,学生可以挖掘其中的多义,从多个角度发散思维,进而构建起深入而多向度的解读能力。

【关键词】 还原语境 文言文 创设情境 引入资料

语文课标倡导在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学习,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设置情境,使学生多角度揣摩古代人物的思想行为呢?笔者以《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课为例,谈谈还原语境教学方法的实施。

一、还原语境,穿越古今

在执教过程中,笔者在理清人物、疏通文义后,进入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即孔子为何赞成曾点。此时,一个学生提问:“暮春时节是农历三月,相当于阳历的四月份,古代的天气不会比现在更暖和,四月份穿着春天的衣服,在河边沐浴,沐浴完还在台上吹風,似乎不大现实。我觉得这只是一种求雨的祭祀仪式。”

笔者原来的教学设计是把曾点的描述与其他几人的相比较,凸显出曾点对“礼治”的追求,但曾点的描述为何符合“礼治”,原设计没有详细解释,缺乏对古代文化背景的语境还原,无法让学生对曾点的描述有深入的理解。

笔者查阅资料,对曾点的描述做了多方面的考证,大幅度调整了教学思路:通过课件展示资料,让学生理解曾点描绘的场景在古代儒家思想中可能所具有的多向度丰富内涵,从而深入地理解孔子为什么推崇曾点的回答。既教会学生要深入思考、多角度思考,更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学生在解读文言文时要持有“古代眼光”和“古代视角”。

笔者先引入资料,还原语境。用课件展示关于“沐浴除垢”的古代文化背景:祓禊,中国古代汉族民俗,人们于春季上巳日在水边举行祭礼,洗濯去垢,消除不祥,源于古代“除恶之祭”。上巳日在魏晋以后基本固定在农历三月三日。汉应劭《风俗通》:“禊者,洁也,故于水上盥洁之也。” 朱熹曾说:“古人上巳祓禊,只是盥濯手足,不是解衣浴也。”

师:从课件来看,“浴乎沂”实际上是一种什么行为?

生:并不是真正的沐浴,而是一种仪式。

师:此处的“垢”有什么象征含义吗?

生:象征不祥或者生活的不如意、坎坷、困窘、贫穷之类。

师:这种仪式为什么放在暮春这个时节?

生:暮春气候适宜,滨水盥手足比较惬意。而春天万物生长,欣欣向荣,除垢也预示着人们期待生活有个新气象和美好富足的未来。

出示“舞雩台”的文化背景:舞雩台,又称舞雩坛,位于曲阜城南沂河之北,是一座高大的土台,原为周鲁国祭天求雨的祭坛。“雩”是古代求雨的一种祭礼。《周礼》:“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雩祭需伴有乐舞,所以,名坛为“舞雩”。

师:由此看来,曾点描述的“浴乎沂”和“风乎舞雩”这些场景,是春天时人们进行的一些祭祀仪式。这个仪式为何能得到孔子的极力欣赏呢?

生:从课件可以看出,祭祀仪式也可以说是祭礼,“祭”与“礼”可以合称。原文中的“为国以礼”的“礼”不只是现代汉语中的“礼貌”和“礼节”,孔子的“礼”包含了祭祀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行为规范。

二、化身曾点,读懂追求

出示资料:“礼”的意义在古代非常广泛,远超现代含义,主要指国与国之间交际的礼节仪式,贵族的祭、婚、丧、冠等各种典礼,小到洒扫进退、待人接物,大到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

师:孔子所谓的“礼”是社会各阶层人的行为规范、处事的礼节,以及重大活动的仪式等,目的就是让人们按照自己的角色做好本分之事。这就是孔子为什么“与点”的原因之一。

生:公西华似乎也是从事礼仪一类的事情,孔子为什么没有表示赞同欣赏呢?

师:你的提问非常好。除了“礼”,曾点的理想究竟还在什么方面比公西华高阶一点?

生:曾点“舍瑟而作”,气度从容,自信铿然。整个场景生动且极具感染力。这一系列的动作加上曾点的回答,能看出他的礼乐修养,仁者之态。

生:再细品曾点的描述,除了礼的要素,也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生。从“浴”“舞”“咏”三个连贯的动词能发现,人们在自然中是畅乐而愉悦的,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说到祭祀,是人们通天达神的愿望,有凝聚人心之功效,是人的精神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师:说得很好,这里确实有一派和谐之乐。除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有哪些和谐之处吗?

生:还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少年人和成年人在暮春时节,不同年龄阶层的人不分彼此,一起“浴乎沂,风乎舞雩”,兴致盎然“咏而归”,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非常和谐。

生:还有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这似乎是一个社会的小缩影,在这个小社会中,人们感到幸福安宁。

师:很好,你们说的三个方面非常棒!“礼”在曾点的描述中不是生硬僵冷的,而是包含了“仁爱”温度的“礼治教化”,是对太平盛世、民生和乐的向往,比公西华强调的“规矩”类的礼仪要高明许多。孔子“与点”,是因为这符合孔子的礼治愿景——各个阶层的人民都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生活幸福,人、事、物和谐共生,美美与共。除此之外,我再介绍一些知识文化背景和《论语》中孔子的一些言论思想供大家思考,看看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让孔子特别赞成曾点。

继而,笔者又用课件展示了三段资料。

资料一:“侍坐”应是孔子晚年发生的事情,因为这四人中公西华年纪最小,比孔子小42岁,孔子去鲁适卫时56岁,当时公西华年仅14岁,不可能随孔子出国。而公西华是鲁国人,也不可能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拜师于孔子,所以公西华成为孔子弟子应当在孔子返回鲁国后,即65岁以后。

资料二:《论语·公冶长》记载:“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也。子说。”(斯,指仕进之道,说,同“悦”)北宋邢昺在《论语正义》中注释:“开意志于学道,不欲仕进,……孔子见其不汲汲于荣禄,知其志道深,故喜悦也。”

资料三: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此处的“道”是思想主张的意思,“桴”是小船筏的意思。

生:连续看了三个课件,感觉孔子在65岁的时候,可能不会有非常积极的从政激情了。而课文里,曾点说“异乎三子者之撰”,是觉得自己与其他几人积极从政的才能有质的区别,他非常乐意弹琴咏诗。这种方式可能比较符合晚年孔子的心境,所以孔子才“与点”。

三、大师评论,又入他境

师:明代的王阳明也曾对此做出了一番自己的理解。

出示: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着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这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有“不器”意。

师:谁能说说王阳明这段话认为曾点和其他三人的不同之处具体是什么吗?

生:其他三个人专注于某一特定方面,而曾点却不是。这区别似乎与“器”和“不器”有关,这点我不是太明白。

師:你能看出这一点,已经很好了。孔子主张“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只满足于某一特定技能的进取,而应该由此上升到对“道”的体悟,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曾点在与自然和人的交往融合中体悟天道,所以孔子“与点”。

学生学习文言文,容易用现代人的视角来解读和理解,虽然加入现代语境确实可以让文言文焕发新的生机,让其与现代文化语境互动,参与到现代文化的构建中来,但是,有时候加入现代语境会产生极大的误读,使其偏离原意,从而让文言文无法真正产生价值。所以,只有尽可能地进入古代文化语境之中,现代解读才有价值可言。作为教师,笔者认为应该充分挖掘历史资料,让学生领悟文本产生的历史文化语境,让文言文重回“古代”。

古人言:“诗无达诂。”文言文有多向度的理解,需要我们借助古代典籍,尽可能还原历史语境,去揣摩理解,有时候,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因为语言文字的“能指”本身就是多元的,典籍中的文字,不管表达者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存在着“多义”的可能性。所以,教师需要引领学生挖掘文言文中的多义,提升学生多角度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构建起深入而多向度的解读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文言文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如何调节体育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