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文互印,彰显略读教学特色

2024-06-10杨雪婷解生华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24年6期
关键词:挑山工登山语句

杨雪婷 解生华

【摘 要】 略读课文并非不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学《挑山工》,教师可通过图文互印的教学方法,洞见学生思维,揭秘略读文本内核,彰显略读教学特色。

【关键词】 略读课文 借图解文 猜图析文 融图于文

一、借图解文,了解挑山工

1.我们在游览名山时,常常看到一些肩挑重物的人在陡峭的山道上一步步向上登攀,他们就是“挑山工”。

2.出示冯骥才简介,学生初步了解作者。

3.默读文章,思考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1)(出示挑山工登山图片和视频)说说挑山工是如何登山的。

(2)在文中找出描写挑山工登山的语句并读一读。

(3)挑山工登山的线路是怎样的?尝试画出挑山工的登山线路。

4.交流展示:对照自己画的登山线路图,为大家介绍挑山工的登山过程。

【设计意圖】作为自读课文,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完成课文导读的第一个要求:默读课文,说说挑山工是如何登山的。教师借助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读懂内容。登山线路图的设计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情节,促进思维的可视化,增强学生的体验和思考。

二、猜图析文,再现挑山工

1.找出“相遇”,感知详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想想作者具体写了几次与挑山工相遇的情形。(三次)用横线画出具体情形,思考详略有何不同。

(2)明确三次相遇:山下、回马岭和五松亭。交流详略:第一次详写,第二次略写,第三次详写。

2.借助图片,体悟人物形象。

(1)学生思考:三次相遇,挑山工的形象一样吗?(不一样)

(2)(出示图片)猜想图中画的是挑山工在什么位置的背影。(第三次相遇之后)

(3)品读:“他把褂子脱掉了,光穿着红背心,现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从外貌和衣着可以看出图中画的是第三次相遇之后所见到的挑山工,从而引导学生感受挑山工憨厚、乐观的形象。

(4)文中还有其他描写挑山工外貌的语句吗?找出相应句子并感受挑山工的形象特征。

预设:学生研读“矮个子”“四十来岁”“脸黑生生的”“眉毛很浓”“白土布褂子”等词语,发现作者从外貌、年龄、衣着三个方面介绍了挑山工的形象,感受挑山工的朴实,同时关注描写中有关颜色的词语,产生画面感。

3.朗读三次相遇片段,再现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默读,第二部分利用跳读的方式理清文脉,了解作者写作的章法,借助三次“相遇”过程的详略,感知挑山工的形象特征。本环节让学生通过猜想图片、品析文字,初步建构对挑山工的整体印象。在梳理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语句,关注语句中表示色彩的词语,突出画面感,憨厚、乐观、朴实的挑山工形象跃然纸上。

三、融图于文,对话挑山工

1.结合语句,感受哲理。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这位挑山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出示:“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是和你们走的同一条道……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1)学生交流对这段话的理解。

(2)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我们”与“你们”的不一样。

(3)学生交流反馈:挑山工不怕困难、充满自信、热爱工作、踏实肯干的形象与勇往直前、攀登不息的精神是融为一体的。

2.图文相融,读出情感。

(1)融图于文字,感受情感:文中有色彩,画中有语言,让我们在赏图品文的过程中,也登临泰山,如临其境:挑山工鲜活地在我们面前负重攀登。再赏图品文,体悟作者的情感。

①同情他们的辛苦,如“膝盖会受不住”“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他扁担一头拴着几张木头凳子,另一头捆着五六个青皮西瓜”。

②惊叹他们的速度,如“以为他们像仙人那样,是腾云驾雾赶上来的”“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

③赞叹挑山工的精神,如“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④对挑山工朴素话语的心悦诚服。如“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2)对话挑山工,内化情感:看到这样的文字,挑山工仿佛就在我们眼前负重攀登。你想对眼前的挑山工说些什么?

示例:“其实,‘我们在(学习时)应该与‘你们一样,(也必须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训练表达并促进内化)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借助关键词句,通过“圈画关键,仔细品读;推敲点拨,深入理解”来引导学生感受关键句中隐藏的哲理。最后与挑山工直接对话,学生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中,通过即兴发言,实现情感的内化。

教学评析

一、洞见学生思维

本文第1自然段细致地描写了挑山工的“登山”形象,其特别之处在于“折尺形”路线。理解了这段文字,全文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

教师从图片入手,辅以视频,首先从视觉角度,给学生以强烈的冲击;接着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具体描写,在想象中绘制“折尺形”线路图。这是一个很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有的学生只关注“折尺”的形状,却忽视了挑山工向上登山的细节,以至于从上方往下方画。虽然形状是正确的,但从思维角度看却是错误的。教师巧借绘图策略将学生思维过程可视化,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折尺形”路线的理解。

二、揭秘文本内核

1.三遇挑山工,感受人物形象。作者三遇挑山工,每次挑山工的形象都有细微的差别。教师以“三次相遇,挑山工的形象一样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人物形象,触碰言语表达奥秘。

2.关注不一样,明白文本哲理。作者不愿把“意味深长的哲理”点破,给了读者对话、阐释文本的机会。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不一样”,并在“不一样”中感悟着挑山工朴素的话语,从多个角度感受“我需要它”的道理。

3.联结图与文,共鸣作者情感。学生应在阅读反思中汲取文本传递的情理,并践行之。教师在教学中,融图于文,指出作者既是文字的撰写者,也是插图的绘制者。以“其实,‘我们在( )应该与‘你们一样,( )”的范式引导学生言说。这样的精巧设计,自然地把挑山工、作者、读者联系到了一起,最终实现了读者与作者,与文本主人公的共鸣。

总之,基于明确的目标,“借图解文”指向了解挑山工这一群体的职业特点;“猜图析文”旨在感受文中那个“唯一”的挑山工的形象特征;“融图于文”侧重于揭示文章主旨,感受“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的内涵。※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分校)

猜你喜欢

挑山工登山语句
登山
登山有几人
重点:语句衔接
弘扬新时代“挑山工”精神 永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
党员干部要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
多用登山杖
我国著名景区内挑山工调查报告
我国著名景区内挑山工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角色定位研究
如何搞定语句衔接题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