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传统美德三个精髓点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2024-06-10刘占军

教书育人 2024年9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思政课爱国主义

刘占军

(河北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时代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进行不断发扬,促使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根据高校思政课具体情况,融入对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这不但能够有效解决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问题,而且能够进一步丰富高校思政课内涵,有助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从大学生思想实际出发,本文主要从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知行合一精神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将其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这不仅能丰富传统美德的内涵,也会促进高校思政课的发展进程,二者的融合会增强中华传统美德的生命力,增强高校思政课的说服力和引导力。这样既能实现中华传统美德自身的发展,也丰富了高校思政课的理论内涵。坚持实事求是,克服唯书唯上,从高校“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实际出发,推动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进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

(一)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塑造大学生兴国强国之魂

大学时期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也是塑造大学生兴国强国之魂的重要环节。精神力量对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能在人感到迷茫时帮他拨开迷雾找到目标,能在人的信念发生动摇时帮他稳固内心助其前行,能在人遇到挫折时给他莫大鼓舞、帮其重整旗鼓。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想要实现民族振兴,最基本的前提是培养民族精神,民族精神不仅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动力,还能让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1]中华文明之所以能一直延续下来,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取得胜利,中国社会之所以能快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之所以能得到提升,是中国精神在其中起了重大作用。新时代大学生具有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特征,很容易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要将这一明显特征充分利用起来,把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到高校思政课堂之中,尤其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相融合。同时,大学生也要遵从学校的安排,通过思政课堂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身爱国主义情怀,从身边小事做起,将爱国主义融入自己的血液和骨髓中,融入自己的现实生活中,熏陶和感染更多的人。通过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担当强国和兴国的历史使命,不负时代重托,积极拥抱新时代、奋进新时代,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二)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升华大学生的家国情怀

爱国主义教育能激发大学生的家国情怀,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传授,能使大学生理解和把握家国情怀的本质内涵。家国情怀就是一个人对家乡或祖国的特殊情感,家国情怀实质就是爱国主义。热爱“大家”要先从热爱“小家”做起,“大家”安定富强,“小家”也得到保障。从一定程度上讲,热爱家乡和自己的同胞同样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爱国主义的具体化。文化对于民族与国家来说尤为关键,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为其健康发展奠定基石,同时也有利于民族精神的培育,促使民族凝聚力不断加强。“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大学生在上“思想道德与法治”课过程中,更加深刻理解了这句话,其将中华民族故土情感凸显出来。“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这句话将忧国忧民之情表述了出来。“遥望中原怀故土,静观落叶总归根,”这是通过桑梓寄托心怀国家之情,更有“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报国之志。“苟利社稷,死生以之。”有众多仁人志士为民族和国家振兴奋斗一生,显示了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这种民族精神就是团结统一、理想坚定的奋斗精神,是不怕牺牲、献身正义的道德品质,也是一种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时代精神。“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这是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精神的具体表现。

(三)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坚定大学生复兴民族伟业的精神定力

爱国主义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认清我国国情和发展现状,尤其我们国家在新时代各项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更加坚定了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的步伐,坚定了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定力。大学生身为领悟力极强的群体,清醒认识到想要实现民族振兴和富强,不但要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发展经验,还要依据具体国情,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同时要坚定信念和信心,切不可被其他不良思想所腐化和动摇。此外,还要对建设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进行分析,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中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获得深入发展,发展为社会主义强国,必须依靠人民群众。[2]人民群众之所以能被汇聚起来,之所以愿意接受统一指挥和领导,是因为大家的信念和目标一致,是因为有一股爱国主义精神力量将人民群众团结起来。身为大学生,要对我国的发展现状和世界的发展格局有清晰认识,明白我国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明白我国和其他强国的差距,然后对症下药进行相应弥补。在认识到自己缺陷和不足的同时,要坦然接受现实并迎难而上,而不是被困难挫折吓倒或当逃兵。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政党,我国的政党制度有着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大学生应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宏伟目标。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感召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需要大胆创新,尤其大学生要有探索未知领域的自信心。只有坚持创新发展的道路,才能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熏染下,逐步建立中华民族复兴的自信。

二、中华传统美德中自强不息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

(一)自强不息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自信自立的品格

自强不息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表现出的一种自信自立的精神状态。自强不息顾名思义是为了增强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不可缺席,自强不息精神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内涵的应有之义,在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其自强不息精神。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很早之前就表现出了明显的自强不息精神。例如在《周易·乾象》中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老子》第十三章讲道:“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屈原的《离骚》讲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荀子·修身》中说:“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当前,高校思政课更迫切需要引导大学生进行自强不息精神的培养。现在有的青年大学生缺乏奋斗、自强、自立的精神,喜欢“躺平”,不愿意去努力,也有个别青年考上大学后,自甘堕落、不求进取,经常沉浸在网络游戏里不能自拔,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也有一些毕业的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缺乏自信自立的奋斗精神,毕业后不去就业、不找工作,只想去大城市、大单位、大公司、挣大钱,不奋斗、不拼搏,不敢面对社会现实,只想不劳而获。有的大学生毕业后靠父母供养,在心里没有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价值理念,不能通过自我坚持不懈的努力进取,一步一步前进。一些反面的典型事例证明,一些大学生就是缺乏自强不息的精神。当前亟须把自强不息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中,让大学生逐步理解其内涵、把握其本质,促使大学生自己醒悟,不断地让自己学会独立,走向自立与自信。

(二)自强不息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伟大的奋斗精神

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本质体现,是中华民族所具有的宝贵精神财富,更是中国共产党人所坚守的精神品质。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是民族自立自强的动力,为国家发展提供精神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反复声明:“对于未来的中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民族复兴之梦的实现以及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实干。”[4]面对党的光辉伟业,我们只能保持艰苦奋斗的劲头,保持拼搏精神勇往直前。必须充分认识到任何道路都无法保证没有丝毫困难,蓝图无法一蹴而就,理想与追求更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全部成为现实。只有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克时艰、自强不息、不懈奋斗,才能有效应对前进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才能实现奋斗目标。在现阶段要重视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学习方面,要让大学生养成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更好地学习相关理论及文化知识,不断地升华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在生活方面,要让他们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杜绝各种奢华不良之风。在工作方面,要培养他们不怕困难、脚踏实地的工作态度,做好自身本职工作。

(三)自强不息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培育大学生“伟大梦想”

没有精神信念和信仰就不会有长远发展,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团队、一个人所展示的精神风貌都蕴含着其政治价值判断和目标定位。理想和信念为人的精神提供动力,也是精神追求的境界。具有理想信念的人,才有政治灵魂,才能获得精神力量,才能更加明确奋斗目标,为行动和实践提供正确的方向。只有信奉、坚持正确理想目标,才能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观点以及正确立场。理想信念与坚定的政治方向并行不悖、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勇敢奋斗,争取民族独立,承担起民族独立的重要使命,肩负起人民解放的神圣任务,引领群众共同奋斗,彻底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从中国领土赶出去。党的七大开幕式上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有哪些任务?任务是我们每个人的,是发动所有人民群众,对人民力量不断状大和团结,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将日本侵略者赶出我们的国土,完成新中国的建立,为实现民主统一、自由独立的新中国的建立而不断奋斗。”[5]当时实现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的政治诉求,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可见延安时期共产党员成功地形成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在领导人民走向光明的革命实践中,先进的革命分子不断锤炼自我,不断淬炼品格,逐步树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列宁很早就指出:“共产主义事业不断实现并进行稳固的过程中,其最基本的道德前提就是共产主义。”[6]中国革命道德最核心的理念与精神,就是社会主义理想与共产主义信念推崇的不屈不挠、永不言败的精神。如左权、项英、赵尚志、杨靖宇等共产党人,就具有正确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观,因此才能攻克千难万险、勇敢奋斗、不畏牺牲。正因为无数革命先辈和有志之士心中有理想、眼里有目标,并为此排除万难、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为信仰而生、为信仰而战,奠定了中国共产党成就伟业的基石。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自强不息精神和中国共产党红色革命时期的自强不息精神,引领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练就高尚品格、敢于踔厉奋斗。

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知行合一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

(一)知行合一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

中华文化将道德视为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的基础。中国的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非常重视“所知”与“所行”的统一,尤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尚书》中有对知行割裂行为的批判,例如:“作伪,心劳日拙”。在《中庸》中,明确强调“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对知与行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并说明了有关知与行的次序。在《荀子》中,也曾明确强调“知之不若行之”。这些充分说明了在知行关系中,行占据的突出地位以及具有的目的性。南宋理学家朱熹曾经提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这对行与知两者之间具有的关联依赖性,进行了具体说明。在《传习录》中,王阳明说道:“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王阳明通过“良知”的发现,强调“一念发动处便是善”“一念发动处便是恶”,为知和行的统一找到了一个桥梁。王阳明提到的“良知”就是今天所说的“认知”。认为好的认知或观念得到启动便是善良、坏的认知或观念得到启动就是罪恶。但是,其知行合一依然局限在道德层面,是个体修养的展现,尚未形成真正的知行合一精神。中国共产党人推动“知行合一”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统“知行合一”思想强调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之间的统一,必然需要根据时代需求而发展。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实现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积极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发展,使“知行合一”思想超越了传统的道德范畴,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中知行合一精神相融合,是培养大学生求真务实精神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需要培养求真精神,“求真”就是追求真理,即大学生探索科学的理论知识,求真知是前提,把真知与实际运用相结合,形成务实精神。“务实”就是注重实际,崇尚实干精神。求真务实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大学生求学的重要目的首先是探索科学理论,揭示事物发展规律,然后把科学文化知识应用到现实工作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知行合一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精神

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知行合一精神融入思政课,正是培养大学生实事求是精神的重要环节。实事求是主要说的是在工作以及学习过程中,从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探索研究,对事物的本质以及规定性进行把握。中国共产党在工作过程中,始终秉承着知行合一的根本原则,能够有效杜绝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形式化问题,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具体指导作用,解决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问题,不断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新胜利。中国共产党通过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做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的真“知”、真“行”、真“合”、真“一”。对当代大学生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精神的培养,很多大学生好高骛远,想问题不切实际。比如,毕业的大学生尚未确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够踏实,结果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失去很多就业机会。教师在讲授思政课时,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知行合一的故事融入到课堂,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知行合一的典型案例融入教案中,将知行合一精神讲深、讲透,促使大学生深刻领悟和把握知行合一精神,培养自我的实事求是精神。

(三)知行合一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培养大学生改革创新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知行合一精神也是与时俱进,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在时代发展过程中,高校思政课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不仅知识理论方面在改变,实践也在发生着一定的变化。在现阶段的改革创新中,知行合一精神作为重要的文化底蕴,是这个时代最本质的特征。在一个国家以及民族的发展过程中,时代精神是逐渐演变的,知行合一能够将这个时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以及精神风貌充分表现出来。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正值青少年的大学生,知行合一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得更为显著。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明确指出,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青少年是最具活力、最富有创造性的群体,应该成为创新创造的引路人。[7]青年大学生在新的历史条件更有创新能力和创造精神。对处于大学时期的青年学生,提高其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给予他们欣赏、赞许的眼光,对青年的创新创造给予支持,让他们的人生出彩。[8]高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要将知行合一精神植入课堂或实践活动中。把“知行合一”故事讲好,把“知行合一”典型案例融入其中,促使大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吸取能量,逐步培养自己的改革创新精神。

总之,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爱国主义”“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精神是辩证统一的,共同构筑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要想将中华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中,是实现其目标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同样,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中华传统美德的滋养也不可或缺。中华传统美德与高校思政课相融合,不仅促使中华传统美德得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高校思政课内涵也得到丰富和发展。上述阐述的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知行合一精神等,是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部分,它们也是在时代变革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也是与时俱进的。将其和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充分的融合起来,有助于高校思政课内涵的深度发展,能够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效果。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思政课爱国主义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仁”为立身之本
学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重“义”之人
身边的传统美德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