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问题研究述评*
2024-06-10陶梅
陶梅
(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高等院校道德教育仍存在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问题。梳理道德教育理论,研究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的现象、原因及其对策,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追求的理想目标,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西方国家道德教育方面,美国道德认知发展、新行为主义社会学习、健全人格道德教育和价值澄清道德教育等四大理论学派在道德教育领域的理论贡献突显。
美国道德认知学派心理学家柯尔伯格(L.Kohlberg)建构了以人类公平正义为最高道德水平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强调个体行为模式的有序发展是以认知发展为基础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目标是促进社会的伦理范畴或基本道德价值在个体身上经历一个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形成和发展出一套价值体系[1]。柯尔伯格作了相关实证研究表明,认知在个体道德行为决策中起决定性作用,而道德情感则不能。
美国著名新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出版的《社会学习心理学》,标志着社会学习理论的诞生,该理论既重视人的认知因素,同时又重视研究人的行为,是一种于他人的行为中习得自我认知并用以规范个体行为的方式。班杜拉觉得多数人类行为都是通过榜样观察来习得的,一个人通过观察别人来学习该如何采取一个新的行为[2]。人类的学习大部分产生于社会交往中,个人是通过对他人行为的示范性观察、效仿而进行习得的,这种学习的方法也叫榜样示范法。
美国健全人格道德教育理论学派代表人物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明确提出,道德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个体道德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本质是知善、欲善和行善等三个方面,这三个相互联系的部分即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里考纳并不赞成把知情行分解开来进行道德教育,而特别强调三者间通常是交织在一起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美国价值澄清道德教育理论学派创建人路易斯·拉斯(LouiseRaths)认为一个人出现的行为障碍来源于价值观问题,学校德育的任务不在于向学生传达某些正确的价值观,而是通过他所构建的“三阶段七步骤”价值澄清过程和一系列价值澄清策略,教给学生澄清其自身价值观的技能,促进其实现理想价值。在西方国家道德教育理论中,价值澄清理论提供了一种颇具实际意义和操作性的价值教育理念,但也因为它对现有道德教育的全盘否定而饱受诟病[3]。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表现的研究
彭丹丹[4]总结了道德知行分离的表现:大学生认同集体主义原则却又在现实生活中过分强调自己,意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诚信而在个人行为实践中却缺乏诚信,认识到公共秩序需要道德规范来维护却又在现实中上演不符合公共道德的行为,承认艰苦奋斗、朴实无华的优良传统作风反而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铺张浪费的情况等。刘冲[5]在对90 后大学生道德认知与行为偏差的思考中提到:大学生在实践中将掌握的道德认知转变为行为后,出现了行为与认知相独立的现象。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的继承出现了断裂,盲目崇拜外国文化;价值观存有功利目的,拜金主义盛行;仅用道德准则去要求他人而对自己的要求却并非如此;知而不行或知而错行是大学生校园生活中常见的品行问题。任园园[6]在界定了知行分离内涵的基础上指出,在大学生道德生活中存在不知而行、知而不行、低知高行、高知低行、知行相悖等知行分离现象,弱化了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关于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原因的研究
吴豪[7]从道德知易行难的特征、学校德育体系的不足、家庭德育问题和社会环境变革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的原因。苏旭[8]指出,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不和谐性存在共同因素,包括在道德实践中缺乏合作,存在实际利益冲突和个体差异以及舆论和同龄人等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刘冲[5]从社会现实背景的影响、高校德育的滞后、家庭道德教育的偏差等因素,从大学生个体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制约、自律和反思意识的缺乏等方面对大学生群体道德认知与行为偏离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张知旭[9]对成人教育学生的道德认知和行为分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认知与行为不一致的主观原因是学生道德心理状态的不稳定,客观原因是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催化因素是各种不计后果的网络交往,德育的理想性与现实性不能有效结合,学校德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文雯[10]认为大学生知行分离现象的成因之一,在于高校德育忽视了大学生知行统一的过程。在内容上只注重对社会道德的肯定而忽视了个体心理的需要,造成个体道德行为和社会的不和谐;在方法上注重外界力量和管理的效用而忽视了个体的自我教育,削弱了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王涛等[11]强调了道德本身的特性也是大学生知行分离的原因,指出德育更加强调将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内在品质,并外显为良好的道德行为,从知识到行为的转变需要学生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摆脱道德行为实现过程中的困难,清除外部环境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也需要有道德情感的支持和意志的保障。刘滨洋等[12]在对当代大学生德育知行分离现象原因的探讨中,除了从学生自身因素、高校德育现状和社会环境冲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外,也指出了“家庭道德教育不当”这一影响因素。
(三)关于大学生道德知行分离应对策略的研究
张大方等[13]提到化他律为自律是知行统一的内在前提,净化道德环境是知行统一的外在支点,加强师德建设是知行统一的外部示范性因素。刘冲[5]提出“疏导式”和“实践型”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旨在利用新媒体方法和现代化理论成果使德育内容更加贴近道德生活,实现知行合一。高校德育教学应通过实践体验提升道德的践行能力,引导教育对象自觉开展自我反思和教育,实现道德的内化与外化。王晓丽等[14]通过学理分析提出要改变大学生道德实践中存在的知行错位现象,就必须运用生成思维通过将道德回归于生活世界,实现德与得的联系,为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创造条件。刘盼盼[15]提出在多元价值观碰撞的背景下,一些负面趋势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生道德不端行为的出现,要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加强道德实践。闫春娥[16]指出实现道德认知与行为的统一是高等院校德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实现大学生知行统一的有效对策:一是改革德育内容,体现时代精神、满足学生需求;二是创新德育手段,增强德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渗透力,建立知行兼顾的德育评估体系;三是拓展道德实践渠道,在活动中逐步促进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养成;四是构建校园良好的道德环境、高雅的物质 环境和优异的制度环境,陶冶学生情操,促其真正成才。
三、展望与建议
没有人会否认将知识应用于行动以达知行合一的重要性。毛泽东曾在陕甘宁边区小学教师暑期培训班毕业典礼上发表讲话,指出在抗日战争教育中知行合一是大事,提倡教学行相统一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知行统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指出:强调知识与行动的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18]。
纵观当前研究现状,学界对道德知行分离这一主题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分析层面,研究对象较为笼统,尚未分别针对不同类型以及同一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作关于道德分离现象的分众情况调研,因此,对于大学生知行分离表现的概括略显不够细化、有待进一步挖掘;对知行分离原因的分析总体上较为详细深刻,但也存在针对个别影响因素分析不到位的情况,比如对家庭道德教育影响因素的分析就略显不足;对大学生知行分离问题的对策,多数仍停留在理论层面讲道理,尚未提出具有普遍性的可行性解决方案,这些都为今后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鲜明导向。我们可以以从古至今比较典型的知行观作为探索的理论基础,以知行关系为切入点,进一步对不同类型高等院校以及同一类型高校的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就道德知行分离现象作细致归类,随后分类整理分析问题现象形成的原因,分别探讨其合理的解决途径。只有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形成育人之合力,才能真正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改善,实现知行合一。
总之,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知而是行,德育要想达到预设效果,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总停留在理论层面。我们也可以对“知行合一”这一哲学思想的教育意义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发掘,以“知行合一”重塑大学生道德教育体系,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注入新活力。将来还可以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来构建一个可操作性强的高等院校道德教育新模式,培育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知行合一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