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孔子美学思想中的道德意识
2024-06-10杨蕾
杨 蕾
孔子的美学思想以“仁”为核心思想,包含了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多个层面,能够充分体现孔子对真善美的重视和宣传,也反映了他对假、恶、丑的否定与批判。也就是说,孔子以“仁”为起点,穿针引线,把不同的美学元素融合到一起,最终形成独立的美学系统,给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一、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艺术美学思想
孙子曾设置了六艺课程,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尽管孔子述而不作,但课程设置的格局与内容也给《诗经》带来了明显的影响。《诗经》中收录的作品,大多都反映了当时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感悟,因此也蕴含了一定的道德原则与行为标准,不仅情感抒发充分,语言描写更是生动鲜活,具有明显的渲染和熏陶作用。比如,《关雎》作为第一篇诗,就绘制了一幅美丽少女站在洲头的画卷,让读者在脑海中勾勒出美妙的景象,获得良好的美学阅读体验。值得注意的是,孔子自身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诗歌,在平时也会经常督促弟子。
从诗歌的价值来看,其“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里的“兴”对应的是意志的抒发,而“观”对应的是观察特定的风俗民情和社会政治状况。孔子认为“诗言志”,好的诗歌可以完善人的性格和三观,陶冶人的情操,端正人的思想态度,促使人树立集体观念[1]。“怨”对应的是讽刺上层统治者不合理的政策,孔子强调诗歌可以是一种抒发情感的方式,表达合理诉求没有得到重视和满足。
(二)社会美学思想
儒家本就主张入世,主张积极并合理地处理社会生活中的不同关系,在这里,人不单单指个人,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孔子主张“仁者,人也”,因此在探索社会之美的过程中,孔子也始终倡导把小我融入大我的生命之中,赞化育,达到宇宙至臻、至善、至美的境界。
1.“忠恕”之美。孔子的“道”,体现在“忠恕”二字上,“忠”指的就是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人要懂得真诚尽心,“忠”也对应君臣之间的关系,反映政治层面的内涵,即“使臣以礼,事君以忠”。“忠”能够肃清社会风气,稳定政治秩序,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恕”指的是推己及人,孔子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人对事不能求全,而是要懂得宽容,懂得接纳万物,接纳宇宙,化干戈为玉帛。总的来看,孔子倡导的用“忠”约束自己,用“恕”成全他人理念,可以拓宽个体的心胸,实现心灵的升华,并和谐处理对外关系[2]。
2.“孝悌”之美。“孝”本身是发源于原始氏族社会的,孔子在对前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又再次对其进行延展和发扬,认为要想达到“孝”的标准,必须先做到“无违”,也就是不破坏礼节,再进一步达到“能养”。这指的是孝敬必须遵循内心自愿的原则,不仅要有物质基础,更多的是要做到精神上的尊重。孔子的孝悌思想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比如在汉代,朝廷已经把孝作为选任官吏的基本依据之一。在这里,孝悌之美不仅可以体现出个体人格的闪光点,更能够塑造美好和谐的家庭环境,甚至成为爱国思想的基础。
3.“见利思义”之美。人处在社会中,是必然要接触各种复杂利益的,而追求利益也是人的天性所在,孔子并不否认逐利本性,也不反对个体追求自己赢得的利益,但如果义利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则见利思义。孔子云:“不义且富贵,于我如浮云。”他不齿那些通过不利手段获得利益和财富的人,在面对义利关系的时候,他主张二者要和谐统一,用“义”去衡量“利”,会严正拒绝不义之财,这一思想在后来影响了诸多朝代的统治者,在推动社会协调发展中也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4.社会大同之美。这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也是孔子思想的组成部分。《礼记》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这就是一幅理想的人类生活图景。在里面,人们不会只顾自己,而是会兼顾亲人,年轻人会发挥自己的长处,在社会上立足,年幼的人也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孔子勾勒了一幅人们各得其所、互相帮助的美好画卷,直到现在,和谐社会也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三)自然美学思想
在面对锦绣河山的时候,孔子的思想既包含了纵情山水之间的闲适快乐,也包含了欣赏大自然的胸怀[3]。
具体来讲,孔子认为人要想真正获得审美体验,在山水之间获得美学享受,就必须从心里崇真向善,要有完善的人格,并具备审美能力,有精神上的追求。同时,孔子也强调,自然有自然属性,人有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结合,体现的才是真正的自然美。正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选择水,正如水的流动像自身审时度势、流动不止的品格,仁者选择善,正如山的高大和坚定像自身包容、博爱的特点。
二、孔子美学思想体现出来的道德特点
(一)核心——中和之美
这里的“中”,指的是协调、调和,“中和”是通过协调的方式达到和谐的效果。孔子的审美是不偏不倚的,不会走极端,也不会特立独行,他认为“过犹不及”,审美要把握好尺度,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做事。中和之美能够影响人的审美观和艺术取向,中国艺术的发展也是对中和之美的鲜明诠释,比如唐诗的雅致和宋词的婉约,都能体现出诗词的典雅美。与此同时,中和之美也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得到了体现,《中庸》中提到的“中也者”“和也者”,本质上也是对天下发展的积极倡导[4]。而且,“中和”更是反映了孔子积极求变的思想,能够引导人们在复杂的问题中找到矛盾点,抓住突破困境的关键线索。
(二)标准——美善合一
美善合一是一种突出的伦理倾向。孔子认为“仁”应当纳入“礼乐”之中,让“礼乐”可以“成仁”,即成仁之礼,成仁之乐。在孔子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伦理化的美善关系也有了发展的动力。一方面,善是美的根基,比如,在创作诗歌的时候,孔子认为思想纯正才是最重要的,这就对应了艺术创作和思想倾向之间的紧密联系。后世的很多美学家延续了以善为根基的美学创作思路,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文艺思潮。另一方面,美善结合,即内容的善和形式的美融为一体。事实上,美善统一也是一种审美上的情理交融,这是中国审美创作的一个主要特征,即在审美情感的带动下,美和人之间的距离会进一步拉近,人的审美情感会被带动,审美素养会提升,最终,美学的现实价值会充分发挥出来。
(三)归宿——对人关怀
孔子的美学思想注重人的价值和地位,注重对人的生命关怀,相对于老庄的浪漫主义美学来讲,孔子美学突出了人的主导作用,倡导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得到体现,能够提高人们对自我的认知和认可[5]。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主张对人关怀的时候,也结合了天人合一这一命题,正如“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就创设了人与自然美好共存的情景,人们沉醉于美丽风景中,感受锦绣之美,而无论是知者还是仁者,他们作为审美主体,乐的并不是山与水这一客观存在,而是隐含在背后的“知”与“仁”,也就是山水背后的审美价值。
(四)追求——实践和超越共存
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孔子的美学思想具有实践性,这也和君子的人格相对应,即通过行为把思想转化为现实的成果。孔子自身也很注重实践,“……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就是对他一生实践的总结。通过不同阶段的实践探索,孔子也收获了很多经验,感悟了独特的人生道理,他主张言行一致,也督促弟子对已有经验不断总结,在反复实践中提高认识,领悟人生真理。同时,在道德评价的过程中,孔子也注重对实践的考察和分析,正如“听其言而观其行”。
从超越的角度来看,主要指的是人对现状的突破与跨越,更加侧重于在道德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精神的升级。在这里,孔子把人对事物的认知分成了三个层次,首先是知之者,其次是好之者,最后是乐知者,三个层次对应的是不同的接受程度[6]。在面对事物和道理时,只有先认识,渐渐地从他律转换为自律,才能得到乐趣。并且,孔子也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此时的“图乐”标志着美感的发生,审美和味觉是联合在一起的,“乐之味”对应的是内心的愉快。可见,孔子追求的是一种超越物质欲望,和天地万物相融的至高境界,倡导生命走向自由,实现终极意义。
三、孔子美学思想中蕴含的道德意识
(一)艺术美的道德意识
孔子美学思想中的道德意识是以认识艺术美、理解艺术美内涵为起点的,人们要想进入“仁”的精神领域,就必须把审美和艺术创作当作自身修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仁”就是一种鲜明的道德属性,孔子强调“仁”这一道德在艺术中的应用,人不能只是简单地认知“仁”,也不能只是停留在喜欢的层面,而是应该从中感受到愉快的情绪,并在追求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境界,不断打磨自身的意识修养。
《论语》中有记载,孔子到了齐国以后,刚好遇上齐王的宗庙祭祀仪式,他也因此听到了韶乐与武乐的演奏。在其中,韶乐给孔子留下的印象最深,甚至孔子在后来也连续弹唱韶乐很长时间,连吃饭休息也未曾放弃研究。这足以说明,韶乐给孔子带来的精神满足可见一斑,而后,孔子自己也把韶乐和武乐进行对比,他认为前者符合尽善尽美的标准,后者满足了形式美的要求,但内容却未达到善。韶乐在内容上的“善”,是一种道德意识的表现,能够让人的精神获得抚慰和满足。也就是说,韶乐的美,在于它符合道德标准,蕴含着道德内容,这就更容易激发出听者的审美意识和情绪。
(二)社会美的道德意识
社会美关系到人在社会中参与的实践活动,以及人在社会积累中表现出的审美形态是以劳动为核心的。孔子强调,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应当从“仁”“义”“礼”这三个角度出发,当涉及人际关系的时候,要先强调“礼”,“礼”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也是为人处世的基础所在,其自身本就包含道德意识成分,是协调矛盾的良药,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当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升的时候,矛盾自然会有效化解,关系自然会改善。
与此同时,《论语》中也有记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是,当一个人品行端正,刚正不阿的时候,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也会获得更多帮助。但如果一个人品行不端、道德败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总想徇私,那么他人就必定不会服从,届时,社会安宁就会遭到破坏。这句话同样对应了统治者和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孔子强调,若是统治者自身行事端正,老百姓就会拥护他,若是统治者出尔反尔,前后言行不一,朝令夕改,行为荒唐,那么老百姓必然会反对。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孔子虽然在教学中突出个人道德修行的价值,但实际上也倡导大范围的教育,因为社会和谐是社会美的前提要件。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是不可能完全脱离他人独自发展的,所以在社会实践中,也要践行礼仪原则。
(三)自然美的道德意识
从上文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孔子的自然美包括内在美和外在美两种,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们之所以认为自然界中的某种事物是美的,是因为这些事物被看作审美客体的时候,可以和审美主体相连,这样审美客体会被赋予人格化的色彩,此时,人们就可以感受到人格化色彩映衬下的道德之美。孔子在论述自然美的时候,也十分注重对其内在道德内容的描述,比如,《论语》中记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些都是借用景物来传达人生哲理,松柏对应的正是不屈不挠的美好品格。在这里,并不是自然事物天生就带有道德属性,而是它们可以作为美好品行的传播介质。人们在欣赏大好河山的时候,能够从中获得乐趣,也是因为自然物里含有道德意识。总的来看,自然之美是主客观的统一,包含了审美客体本身,以及审美主体的思想道德。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孔子美学思想中的道德意识是极为丰富的,本文从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这三个角度出发,论述了道德意识的具体内容和特点,充分证明了孔子的美学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即便是到了全球化时代,孔子美学思想依旧是引导人们道德发展的旗帜,能够与诸多领域结合到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