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风解毒胶囊抗感染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2024-06-10肖立运郝影影
肖立运 郝影影 孙 超
(1.山东省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0000;2.山东省泗水县华村镇卫生院,山东 泗水 272000;3.山东省济宁市北湖省级旅游度假区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0000)
疏风解毒胶囊,原称为祛毒散[1],具有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之功效,作为广谱抗病毒中成药,对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1 型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71 型等多种病毒有疗效[2]。其抗病毒作用机制不同于西药成分,疏风解毒胶囊具有多种成分作用与多通路、多靶点发挥其抗病毒、抗感染疗效。本文主要从其组成成分、药理机制、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现状最新进展进行分析,旨在为其代表的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上提供参考价值,推进中成药深入研究。
1 疏风解毒胶囊组分特点及中药药理作用
疏风解毒胶囊是由虎杖、连翘、板蓝根、柴胡、败酱草、马鞭草、芦根、甘草等8 种中药组合而成的复方制剂,为广谱抗病毒、抗细菌性炎症中成药,可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中医辨证风热证患者,经动物实验及临床实践研究证实疗效确切[3]。该药原方中虎杖去热解毒、利水散肿,为君药;连翘解毒清热、散瘀利湿,是风热感冒主要方剂,板蓝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为抗病毒常用组方,和连翘同为臣药[4];柴胡、马鞭草及败酱草协调散热清毒、凉血散结。芦根清热生津,与柴胡、马鞭草共为佐药;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止痛以助行药力,为使药。诸药配伍,可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属风热证,具有强大的两祛功效(即祛热、祛痛),且可提升免疫力[5]。中成药疏风解毒胶囊根据现代药理学最新研制模式,依据各个组方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功能,合理配伍,组合而成胶囊状,避免了味苦,提高了不同的组成部分的药物稳定性,同时提高了机体对药物的吸收程度及生物利用度。
2 抗感染作用机制
疏风解毒胶囊为多种中药组合而成的中成药制剂,一项基础研究发现其组方化学成分中虎杖苷、马鞭草苷等大约含有14 种化合物,是其具有抗炎功效的化学基础成分[6-7]。本药以虎杖作为君药,其中虎杖苷的化学成分是发挥抗炎作用的关键化学成分。有研究发现,虎杖苷在机体内外均能上调抗炎细胞和黏附分子的表达程度,还通过降低IL-17 mRNA 的表达程度而发挥对血液中单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程度[8-10],这也是疏风解毒胶囊抗细菌性机制之一。最近,药理学研究学家们借助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动物实验,采用3 岁儿童临床2 倍、等倍和1/2 倍剂量疏风解毒胶囊分别对手足口病EV71 感染BALB/c 乳鼠模型进行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观察乳鼠感染的严重程度、死亡数,计算动物死亡率和生命延长率。经过疏风解毒胶囊干预后,预防组中剂量、治疗组高剂量对于手足口病幼鼠有100%的死亡保护率[11-12]。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参与细胞凋亡、抑制病毒表达和调节自身免疫反应相关[13-14],证实了疏风解毒胶囊对流感病毒、H1N1 的控制作用,为该中成药在这方面临床使用提供了分子生物学及药理学依据[15]。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应用疏风解毒胶囊联合阿比多尔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用药组患者退热时间及干咳、鼻塞、流涕、咽痛、乏力、腹泻消失时间均较阿比多尔药组显著缩短,联合用药组SARS-CoV-2 转阴时间较阿比多尔组显著缩短。同一些基础实验研究符合,该药物化学成分能有效抑制病毒诱导细胞中CCL5、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等炎性趋化因子的表达,发挥强大的抑制病毒复制[16-18]。
有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对接方法,发现该药物可能通过虎杖苷、马鞭草苷等有效成分作用于环加氧2(PTGS2)、丝氨酸蛋白酶1(PRSS1)等多通路、多靶点发挥抗病毒的作用[19-20]。一项动物研究证实,该药物使得大鼠体内miR-155 含量急剧升高,体内JAK1-STAT1 通路反射性激活,此方式为其降低病毒感染所致炎症反应关键途径之一[21]。此外,该中成药还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去发挥抗细菌、抑制病毒作用。药理学专家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了疏风解毒胶囊的“化合物-靶点-通路-疾病”的网络药理图,得到31 个蛋白靶点和19 条通路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22]。疏风解毒胶囊通过有效抑制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等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多靶点抗炎效果[23],而且能通过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降低TNF-α水平,提高机体耐受性[24];其机制认为可能与抑制MAPK/NF-κB 通道,及NF-κB mRNA 下调有关[25-26]。该中成药潜在的复杂调节途径需要进一步相关实验研究去阐明。
3 临床应用现状
3.1 抗炎、解热、广谱抗菌 疏风解毒胶囊同时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痛之功效。药理学发现,疏风解毒胶囊的各种成分通过多个靶点改善PAK 诱导的上呼吸道感染,其中ERK 磷酸化可能是马鞭草苷、连翘苷和大黄素特异性调节的关键,疏风解毒胶囊通过有效抑制白介素相关的多种细胞因子的释放,发挥多靶点抗炎、解热镇痛效果,还兼具减轻感染时对肺的损伤,这也是近阶段抗病毒主要途径研究新发现之一[27-28]。
3.2 调节免疫 疏风解毒胶囊在调节免疫上主要体现在提升机体免疫功能,其组方里虎杖含有的白藜芦醇使低下的M5 吞噬功能恢复正常[29]。连翘中的连翘酯苷具有清除脂、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效果,使脾脏淋巴细胞增殖转化功能提升。板蓝根含有板蓝根多糖可以提高T 细胞分化分泌Th2 型细胞因子IL-10,还可以促进B淋巴细胞分化产生抗体。败酱草中含有的败酱草总皂苷可提高SOD、CAT活力,而且能通过提高SOD 活力而降低TNF-α 水平,提高机体耐受性是发挥该药在这方面作用的重要基础[27]。柴胡含有的柴胡多糖可以对LPS 诱导的TLR4 信号通路产生调节和抑制作用。甘草中的甘草多糖能够抑制抗体生成,并使T 细胞分泌IL-2 减少,促进了干扰素的产生。有研究认为,蛋白质组学和血清代谢组学家们认为组方中的这几种成分相辅相成,可能通过影响谷氨酸代谢、机体能量代谢、脂肪代谢调节机体免疫系统紊乱,而有学者则认为,主要通过提升T 细胞免疫及B 细胞免疫功能,起到调节免疫作用,因此,这也是该药适合免疫低下人群的主要依据[30]。
4 安全性研究
疏风解毒胶囊目前应用以来尚未见相关明显不良反应报道,在临床一期实验及三期实验中均对其开展了大量全面的安全性研究,大多数不良反应仅为胃肠道反应,表现出恶心感,大多数均耐受。在最近动物实验研究中[31],5~6 周龄SD 小鼠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疏风解毒胶囊连续灌胃给药180 d,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剂量大的早期可出现肾功能异常,停药后很快恢复正常,说明该不良反应具有可逆性。人体实验未发现上述情况。
5 结 语
疏风解毒胶囊具有解热镇痛、消肿利湿、止咳化痰之功,具有抗病毒、抗细菌、抗炎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降低耐药性的发生率[32];祛热、祛痛,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免疫力,提高机体应激反应,可以有效地加快机体的恢复;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性高,适用人群广泛。
本文还通过对组方构成、药理机制、临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归纳汇总,对疏风解毒胶囊代表的中成药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为中成药研究及临床适应证把握上提供了一定参考依据。本文仅采用了CNKI 及PubMed 收录文献,所有研究均为国内研究,具有一定局限性。为此,建议国外学者及医疗学术研究人员进行相关临床及基础实验,重视循证医学研究,进一步促进我国在中成药开发和利用的潜力,更好地让我国中医中药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