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先生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以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一课为例
2024-06-10江苏省南京市五塘小学张洁
江苏省南京市五塘小学 张洁
陶行知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先生在普及教育实践中倡导并推广实施的教育组织形式,蕴含了“以生为本”“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等宝贵的教育思想。笔者基于“量感”的培养,将“小先生制”运用到“认识厘米”一课的教学中,试图通过实感、实境、实操等具身认知方式,依托“三学”活动——问中学、教中学、做中学,助推学生的量感生长。
一、新时代“小先生制”概念的发展
“小先生制”由陶行知先生提出,指人人将自己认识的字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小先生”不仅教人识字、学文化,还教人学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推广。
陶行知先生曾说,把知识变成空气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小先生”。那么,什么是“小先生”呢?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解释的:“生是生活。先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先生,后过那一种生活的便是那一种生活的后生,学生便是学过生活的人,先生的职务是教人过生活。小孩子先过了这种生活,又肯教导前辈和同辈的人去过同样的生活,是一名名实相符的小先生了。”
陶行知先生对“小先生制”的重用使基础教育得到了普及。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教育又赋予了“小先生制”新的内涵及意义,即学生如同教师一样,引领同伴活动、学习、评价、反思……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能力,培养核心素养。
二、新时代“小先生制”的实施价值
“小先生制”教育思想的可贵之处在于对儿童创造精神的充分尊重。它尊重儿童的兴趣、爱好及个性表现,真心地视儿童为不可或缺的教育力量并努力发挥其创造价值。
(一)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学生来说,自主学习比教师的单向讲授更有意义,学到的知识也更加牢固。如果可以身处一种轻松、愉快、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学习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合作交流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小先生”的组织带领下,学生可以在与同伴的合作、组内的交流、组间的竞争中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
“小先生制”的推行,培养了一部分乐学善教的优秀学生,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敢于走上讲台就是他们自信的最好展现,一次完美的发言、一次思维的碰撞、一次对同伴成功的指导等,都会让他们的学习信心得到空前的增强。而这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学学科,也同样可以运用在其他学科,以此帮助学生树立起真正属于自己、用成功换来的学习自信。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要在班级内积极营造“争当‘小先生’”的学习氛围。为了在课堂上当上“小先生”,学生课前一定会仔细研究学习内容,并提出问题。为了解决问题,他们会主动请教教师,与身边的同学共同探讨,查阅各种资料。这无疑是最好的自学过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成功被激发,这样的学习效率肯定要比单纯地被灌输的效率高得多。在这个过程中,“小先生”除了收获更为渊博的知识外,还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才是我们应达到的教育目的——“教是为了不教”。
三、新时代“小先生制”的课堂实践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测量教学中结合实际,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度量经验,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根据这一要求,笔者在执教“认识厘米”一课时,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遵循“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在课堂上尝试实施“小先生制”,深度发掘“度量单位”的文化价值,让学生在问、教、学、做中感悟统一测量标准的意义,体验测量工具的形成过程,理解度量本质,进而助推度量知识体系的整体建构。
(一)问中学:做自己的“小先生”
“小先生”其实就是教知识的人,做自己的“小先生”,就是自己教自己知识。课前,教师用一则“阿福做衣服”的现实故事引发学生主动提问。教师提问:阿福身长3 拃,衣服最后却做成了2 拃,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提出的问题丰富多样,有对故事本身的探寻:“为什么最后衣服做小了?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也有对故事与本课内容关系的困惑:“这个故事和我们即将学习的‘厘米’有什么联系呢?”然而,学生并不仅仅止步于提问,他们还尝试做自己的“小先生”,通过亲身体验、模拟实验、翻阅资料等方式,明白了测量长度的标准不同,测量出的结果也就不同,所以,在生活中有必要对测量长度的单位进行统一。这些充满探索性的学前“问”弥足珍贵,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探究欲被成功激活。
其实,学生潜力无限,只要教师敢于放手,他们就可以做一位很好的“小先生”,做自己的“小先生”。问中学,不仅帮助教师找到教学起点,还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路径,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中学:做大家的“好先生”
陶行知先生曾说,小孩子最好的先生,不是我,也不是你,是小孩子队伍里最有进步的小孩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也是可以做教师的,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知识的交流。教中学,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既重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也重视“小先生”在互学过程中对同伴的引导作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努力做好大家的“先生”。
1.“大先生”以学定教
教的方法应基于学的方法,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所谓“因材施教”,教师要想教好,就要研究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状态、方法、认知、习惯等设计教学活动。
“厘米”的学习是度量单位学习的起点,“厘米”这个概念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建立“厘米”表象的过程,离不开充分的感知和体验,以及在此经验基础上的逐步抽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形成准确、清晰的概念表象。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提供标准的1 厘米长度模型(小棒),并提出:“将‘1 厘米’从尺子上请下来”,从而帮助学生留下对“1 厘米”标准长度的第一印象。
在接下来的互学活动中,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体验机会,设计了多层次的操作活动,组织学生初步感知厘米、认识厘米,探究度量本质,让学生在多维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和发展量感,发展度量意识,进而为学生自主建构相关度量单位的知识体系埋下伏笔。
2.“小先生”教学相融
新时代“小先生制”的课堂活动赋予“小先生”新的内涵,也就是在“学生教学生”的基础上,“小先生”应像教师一样,发挥组织、协调、示范、引领作用。学生既是自己的“小先生”,也是同伴的“小先生”,大家边学边教,边教边学。
建立“1 厘米”概念表象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需要学生体验、交流。在小组共学“1 厘米有多长”的环节中,教师出示活动要求后放手让学生学习,“组织小先生”开始发挥作用。“组织小先生”进行组内合理分工,确定发言顺序,掌握发言时间,引导同伴积极交流。基于组内分工的不同,每一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经历和理解,因此,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例如,在认识“1 厘米”时,负责观察的学生作为“小先生”发表看法:“1 厘米好短啊!”负责比画的学生作为“小先生”进行比画演示,并组织其他成员一起验证;负责“找1 厘米”的学生作为“小先生”分享自己的答案:订书机的宽度是1 厘米,田字格的一条边长大约为1 厘米……其他倾听者可适时补充,也可合理评价。在互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拥有“先生”与“学生”的双重身份,他们之间有来有往,或头脑风暴,或观点整合,或组内辩论……他们教学相融,取长补短,不断进阶,共同体会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三)做中学:做时代的“新先生”
陶行知先生说过,做是在劳力上劳心。所谓“做中学”,即指在实践中不断思考,不断提升。“做”是躬行,是实践,是设计,是创新,是探索新的方法。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化。对于长度本质的理解,即单位长度的累加,这和以后学习的面积、体积的本质是一致的,都是看包含的度量单位的个数。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将“认识尺”设计为让学生自主“生成尺”,本环节是整节课的重点环节之一。可以说,本节课的教学主线就是“生成尺”。学生在建立“1 厘米”概念表象之后,开始产生对测量工具的需求:“一根一根地摆实在是太麻烦啦!”通过推理、想象,学生在“小先生”的启发下,借助前人的思维方式还原了“尺”的再创造过程,将若干个“1 厘米”的单位长度一根一根地连接起来,在创造中体会“测量长度”的本质,即测量出有几个1 厘米就是几厘米。这样的感知后续还将在“测量面积”“测量体积”的数学学习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学生先尝试用“小棒”测量长度,在操作中不断感悟度量本质,并在教师的不断追问下,灵机一动,萌发了“制作出一个测量工具”的大胆想法,工具尺所蕴含的“度量本质”呼之欲出。如此身心在场的做中学,让学生从模仿到创造,从被动学转化为主动学,既发展了学生的量感和空间观念,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为造就时代“新先生”保驾护航。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数学教学中推行“小先生制”,能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的有力抓手。
学生量感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短期任务。数学课堂上,教师须充分发挥“小先生”示范、引领、组织、协调的作用,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逐步修正自己的量感,在互学活动中经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构建数学模型等一系列学习过程,深化对“量”的感知,最终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
实行“小先生制”的核心在于将学生转化成“教师”,形成多维度、多渠道的互动样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原本被动的单向听课转化为主动的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在积极体验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树立“大先生”教师形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关注核心素养的提升,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醒学生的“小先生”意识,教他们做自己的“小先生”,做同学的“小先生”,做时代的“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