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日探析
2024-06-09吕彩虹王海东杜小正
吕彩虹,王海东,杜小正
1.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2.甘肃省中医院,甘肃 兰州 730050
“夏至三庚便是伏”,伏日又称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中医在此时进行冬病夏治,收到了良好疗效[1]。但目前的研究中,用中医理论阐释伏日内涵的研究较少[2],笔者结合文献,将伏日与二十四节气、阴阳五行的关系探讨如下。
1 三伏天涵义
伏日最早记载于《史记·秦本纪》,秦德公效仿中原设立“伏日磔狗”祭祀仪式,以避暑气、禳热毒、禳灾异[3]。敦煌文书《杂抄》言:“此月三伏,何谓?其日,食汤饼,去瘴气,除恶病。”表明三伏天是一年中阳热之气最旺盛的时节。关于“三伏天”择日的明确记录始见于唐代《初学记》引《阴阳书》[4],初伏的第一天为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10天为一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构成六十年甲子周期。依据传统的干支纪元法推算,即是:年、月、日、时各以十天干、十二地支共同排列组合后用来记录时间。如2023年夏至日是6月21日17点13分40秒,农历五月廿三,这一天的干支为乙巳,向后推算夏至后的第一个庚日是6月26日(庚戌日),第二个庚日是7月6日(庚申日)。初伏为7月16日,农历六月十八(庚午日),中伏为7月26日,农历六月廿八(庚辰日),立秋日为8月7日20点28分57秒,农历七月初十。末伏就为8月15日,农历七月十八(庚子日)[5]。三伏天包含长夏和立秋阶段,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在小暑和大暑之间,夏至时地面上的阳热之气达到最为旺盛的状态,热极而阴气开始生长,但地面上的阳热之气并没有立刻消退,火性炎热升腾,故此时更需借庚金以降伏[6]。因为随着每年60甲子的推衍顺序递进,第三个庚日出现的早晚不同,末伏在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因此中伏的天数不尽相同,有十天和二十天两种情况。
2 伏日理论基础
2.1 相关汉字的释义
2.1.1 “三”的释义三伏中的三首先代表了其本身的数值含义:一伏、二伏、三伏;其次也是文化数字,《说文》曰:“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陈焕曰:“数者,易数也,三兼阴阳之数言[7]。” “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奇数,是阳数,阳主生,故又以三示生,是人处于天地气交之中形成三才的数理基础。故《素问·三部九候论》中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以及“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的说法;最后,寓意三成万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三”为宇宙事物发生的第一个完整单元,是万物生成发展的基数。《史记·律书》云:“数始一,终于十,成于三。”一为万物之始,亦为原始奇数,二为偶数之始,三为原始奇数与偶数的第一次交合,故曰:“三者,数之成”。一与二幻化出“三”,即《道德经》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曰:“三者,天地人之数。”“三”具有将矛盾对立统一的意思。《素问·六节脏象论》言:“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寓意天与地交汇而成人[8]。人为“天地合气”产生,故一切生命活动宜与天地相应。
2.1.2 “伏”的释义伏者,降伏、制伏之义,指金之降气,将地面之热,降伏而入于土内[9]。《后汉书·廉范传》言:“世伏其好义。”三伏天之伏即是降(xiang)伏、降(jiang)伏之义。第三个庚日的敛降之气,将自然界阳热之气降伏到地下,经过冬天水的温润,把燥烈之气转化为生升之气,至春天升发,与老子《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理念不谋而合[10]。
2.1.3 “庚”的释义《史记》记载:“秋日庚、辛。”庚为金,对应秋之收敛之气,辛为气机收敛之后,新的生机又现,故辛乃“新”也,有新生之义[11]。《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言:“阳明所至为司杀府,为庚苍。”[12]即万物得春夏风木生发之苍化,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于此时遇金气而“庚(更)变”。
2.2 伏日与二十四节气天地之气循环周流,天气下降与地气上升同时发生。春夏时节,天气下降多于地气上升,天气开始变得炎热;秋冬时节,地气上升多于天气下降,天气开始变得寒冷[13]。但夏至到夏至之后的四十五日有其独特的特点,夏至之后,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行,阳气下降减少,阴气上升也应减少,但此时阴气上升反而更多,气温也达到了一年最高点,此阳热之气称为“暑火”[14]。三伏天处在二十四节气小暑和处暑之间,包含长夏和立秋。小暑: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天气开始炎热,正如《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所讲:“初伏前,地面虽热,不觉有热气薰鼻。”“初伏以后,地面上即觉有热气薰鼻。”到大暑,一年的阳热之气最为旺盛,“中伏之日,人行地面上,便能感觉到热气由地面上迎来,特别浓厚。”中伏过十天或者二十天,便是末伏。末伏在处暑前后,一过处暑,便意味着最热的时期即将过去。经过初伏、中伏、末伏,地面上的阳热经庚日的敛降作用,降入地下,经冬的封藏,至春升发。至夏季,阳热之气与太阳射到地面的热同时升浮于地面,为大气周流一次[15]。
三伏天为一年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地面上阳热之气较多,由于暑热燥烈,主升、主动,此时借助庚日敛降之气,将阳热之气敛入体内,化生中气,则可促一气周流运动,使上下交通。《医律一筏》云:“相火禀命于命门真水,先天水火原属同宫,水以火为主,火以水为原[16]。” 相火为生命提供原动力,发挥其“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的作用。肾为先天之本,但“相火居于肾阴,如龙雷潜于水中;命门源于肾阳,如真火燃于炉内”,相火禀于命门,肾中相火以潜藏默运于水中为常。脾胃为后天之本,但“饮食入胃,犹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借少阳相火之无形者”,故相火实为脾胃之根基。
2.3 伏日与阴阳五行理论张介宾曰:“夫阴根于阳,阳根于阴,阴以阳生,阳以阴长[17]。所以古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古人将三伏天定在夏至后第三个具有敛降作用的庚日,此时人体能否借助自然界阳气(暑火)来补充人体生命的阳气[18],实则取决于庚金的状态。按照正常五行木、火、土、金、水相生的状态,三伏天核心要义是水中有火[19],火要借助庚金的降伏之力才能到达水中。阴阳最初的含义即向日为阳,背日为阴,阳性直上,阴性趋下,阳主升浮,阴主沉降,由静而动则升,由动而静则降,降沉升浮一周就会形成大气的阴阳圆运动[20]。夏季五行属火,夏至开始,太阳高度角为90度,经过反射后的阳热之气变多,阳热之气最为旺盛,人应天,此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宜顺应天地,借天之阳补人体之阳气[21]。
选择夏至后第三个具有肃降、降伏之气的庚金之日将自然界的阳热、燥热之气降伏,一是将自然界的阳热之气收到地下,孕育明年的生升之气,二是人体吸收大自然的阳热之气,蕴藏越多,下一年生发之气也越多,人体阳气则更充沛[22-23]。
3 临床应用
人体阳气不足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推动能力减弱,导致人体生长发育、生殖功能降低,出现早衰、迟钝、脏腑经络功能减退、精血津液生成运行障碍等;二是温煦功能不足,导致精血津液生成和输布障碍;三是人体防御功能减退,易受外邪侵袭;四是固摄血液、汗液、尿液等作用减弱,导致自汗、多尿、小便失禁、早产、滑胎等;五是影响针灸感应传导效应,影响针灸整体疗效。在三伏天将外界之阳引入体内,可增强人体阳气。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提到:“如果今年小暑大暑之时的阳热之气,未能沉降下去,或沉降的少,到第二年春季和夏季,便没有阳气升浮上来。自然界阳热之气不足就会导致庄稼颗粒无收,人体没有足够的阳热之气就会导致一些虚寒型疾病”[24]。彭子益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中提及薯蓣丸:“升降四维,以复中气,关键在于金降木升,中气旋转,虚劳之病,起初皆由木气之妄动,其后皆成于金气之不收。盖金收则水藏,金收则甲木下降,金收则相火归根。相火归根,则水气温暖,乙木温和。只生心火,不生风气。甲降乙升,土气松和,中气旋转,各经升降之气,自然调和。诸病自然消灭……此病此方,于中气旋转、阴阳升降、五行六气、一气回环的圆运动,可以概括。用此方治疗虚寒性疾病。”笔者认为,薯蓣丸所治为金气不能敛降、肾水得不到温化、脾胃升降失和之虚劳证[25]。
从初伏到末伏,暑热较盛,火性炎上,易袭高位,肺为娇脏,暑邪犯肺,肺失宣降,可出现咳嗽痰少、咳声清亮之症;暑性开泄升散,易耗气伤津,可见发热、汗出、口渴乏力之症,治宜清暑宣肺止咳。秋季燥邪主令,《温病条辨·补秋燥胜气论》言:“按前所序之秋燥方论,乃燥之复气也、标气也,盖燥属金而克木,木之子,少阳相火也,火气来复,故现燥热干燥之证。”临床可见口鼻、咽喉干燥、发热、龈肿、咽痛等症[26]。用药以寒凉为主,降伏燥烈之气,恢复人体气机升降沉浮。